迷信活动犯法吗(迷信活动)
“半仙”网红算命非法牟利被拘,律师:后果严重需担法律责任
据中国警察网安徽公安消息,日前,安徽阜阳算命博主“宜和宽哥”因在社交平台宣传封建迷信内容、扰乱社会秩序,被行政拘留15天。4月25日,阜阳警方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该消息。记者搜索发现,网络上类似的算命博主和算命网站五花八门,提供不同价位的服务。有律师表示,并非只要替人算命就会被罚,只有造成一定后果才会受到法律惩罚。
算命三年非法盈利200余万元
据中国警察网安徽公安微信号“警探”消息,近日,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网安大队民警网上巡查时发现,辖区网民“宜和宽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涉嫌传播封建迷信活动的视频。该博主的发布记录中有大量替人算命、消灾等宣传封建迷信的内容,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随后,网安大队和城南新区派出所民警开展调查,蹲点守候,将“宜和宽哥”刘某柱成功抓获。
经调查发现,刘某柱从2020年前后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帮客户看运势、驱邪、看病、给逝去的亲人超度等,目前拥有3.8万粉丝。而他真实的算命过程是利用某算命软件,将对方提供的生辰八字输入查询,按照软件提供的信息内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说些客户们想听的话。
据悉,刘某柱每卦至少300元,三年来已非法盈利200余万元。目前,刘某柱因利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15天。
博主“宜和宽哥”被警方抓获。图源:中国警察网安徽公安微信号“警探”
五花八门的“线上算命”
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算命博主不在少数。
在微博上,不少热门星座命理博主拥有超百万粉丝,最受欢迎的博主粉丝量甚至达千万。这些博主平日多发布命理、星座运势、面相、风水等相关知识,也会发布一些疑似与客户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中,有客户表示“算得很准”“算完后确实感觉好了一些”。添加这些博主公布的微信号,提供姓名、出生时间、素颜照片、全手掌照片等信息,便可以测算感情、婚姻、事业、考试、家庭、健康等运势。记者咨询发现,测算一次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此外,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算命”,也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算命网站和APP。记者进入其中一家网站,输入姓名、性别、出生时间点,再支付28.66元,即可得知对自身状况、感情运势、财富运势、事业发展等的详细解读,还会获得一份包含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如何改善财运等建议的分析报告。该网站宣称,“已有498万余人测算,95%的用户觉得本测算对人生规划发展有帮助。”
有一部分网站声称可以免费算命,但记者尝试测算发现,得到的结果多为与五行、八字相关的专业术语,难以理解,且文末附有链接,“如果免费算命内容不能满足您的测算要求,请点击此,专业大师10000字详批终身运势。”记者点击该链接发现为付费测算。
某算命网站页面。网页截图
律师:若造成一定后果,可追究法律责任
这些算命、占卜活动是否违法?新京报记者就此咨询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
他表示,在我国,迷信活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宣扬封建迷信内容的信息。
本案中,算命博主“宜和宽哥”存在大量替人算命、消灾等宣传封建迷信的情形,造成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因此,警方对“宜和宽哥”的行政拘留15日处罚并无不当。
某算命博主提供的算命价格表。 受访者供图
赵良善指出,并非只要替人算命就会被行政处罚,“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被处罚,比如替人算命损害了他人身体健康,或扰乱了社会秩序。”而如何界定“扰乱社会秩序”,虽然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算命博主的粉丝量大,算命言论点击量大,或是接受算命的客户多等,由警方视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此外,赵良善还提醒,如果打着算命的旗号,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的,则触犯了《刑法》,涉嫌罪,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新京报记者 彭冲 编辑 刘倩 校对 付春愔
算命网红被抓,违法问题不止于算命
作者:王钟的
“柱哥,这次我能‘上岸’吗?”在网上,“宜和宽哥”刘某柱小有名气,在高考等一些大考前,一些家长、考生为求心安,选择高价找他算命。
如今他被抓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算命真准,自己就不会被抓了!”
近日,因利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非法盈利200多万,安徽阜阳颍州区警方依法对刘某柱实施行政拘留15天。
有个别网友说,“算命”也算传统文化,怎么违法了呢?其实,“宜和宽哥”的业务还不止于“算命”。据警方通报称,此人通过社交平台帮助客户看运势、姻缘、驱邪等,被指宣传封建迷信、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更好笑的是,这名“神算子”根本不通占卜。接到生意以后,刘某柱只是将对方提供的生辰八字输入电脑,按照软件提供的内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需求,说些他们想听的话。
其实,我们国家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有迷信元素的民俗,并没有一刀切禁止。但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而“宜和宽哥”为显示自己有“神异奇能”,也为自己算命揽生意,在自己微博主页上宣扬起“出马”“法事”“化解”等神神叨叨的内容,妖言惑众,把网络空间扰得乌烟瘴气,这就属于利用迷信扰乱社会秩序了,撞到了法律的红线上。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违法信息。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要求,持续清理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的帖文、视频信息,处置提供算命、占卜违规服务等问题。“宜和宽哥”算是撞到了“清朗”专项行动的枪口上。 首先,刘某柱所谓的“神算”是电脑生成的结果,这与人们所需要的心理安慰背道而驰,完全就是。熟悉网络算命的人都知道,网络算命不过是套用几个固定的模板,生成一些模式化的内容而已。“神算子”基于软件反馈进行简单加工,并无技术含量,说到底就是拙劣的骗术。
其次,刘某柱也不是一般的“算命”,是利用网络宣扬封建迷信,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由于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对于利用网络平台搞迷信的人,更要及时戳穿其伪装的面具,切断封建迷信内容的传播链条。作为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物,互联网天然是用于“祛魅”的,而不是让人换个高科技的面目忽悠人。仔细想想,使用互联网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那些搭着技术的顺风车,还要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危害他益的“算命先生”,其真诚和信用从一开始就值得打个问号。 努力生活,生活才会给你相应的回报。事实反复证明,算命走不了捷径,求神问卦问不到真理。更何况“神算子”连基本的占卜都不会,就是拿着软件糊弄人,收割韭菜,还在互联网平台宣扬运势、驱邪,制造社会恐慌,自然应受到法律的惩戒。 (王钟的)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元节又到,迷信活动违法吗?法律的界限在哪里?
图文无关,仅供配合叙述
中元节回忆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俗称“鬼节”。小时候并不知道中元节的概念,只觉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粤东地区过节时是在下午,在宗祠的户外空地摆台祭拜(其他节日都是在室内的傍晚祭拜),祭拜时宗祠外面空地的周围还要插满一圈的香,而且祭拜的食物只能是水果和粿类的糕点,不能有荤腥。那天出去玩的话,父母还总会交代一句,晚上不要太晚回来。如果不把“祭拜”作为迷信活动来看的话,印象中的中元节也没有什么特别显得迷信的地方(当然各地风俗不同)。
在我看来完全可以把中元节看作一种传统节日文化,不用一味当作是封建迷信的遗毒来排斥,特别是如今商家大力营销各种万圣节活动时,更不应该显得崇洋媚外。可惜像我上面说的那些中元节活动,老家已经简化了许多,许多小孩也不了解此前过节的原貌。
迷信活动违法吗?
中元节作为传统节日按照习俗进行祭拜,即使有一些涉及到所谓的鬼神,或者祭拜等迷信活动,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危害,虽然官方不一定提倡,但法律上不应当认为是一种应禁止的迷信活动。
一般的迷信活动是否违法呢?因为这既涉及到人的思想是否违法的难题,也涉及到多大程度上尊重传统民间习俗的问题。所以,一般也不宜认为是一种违法活动,除非触犯了法律上对此的界限。
迷信活动的法律界限
法律对迷信活动的违法界限分三种,一种是行为传播方式的界限,另一种是后果的界限,最后一种是实施主体的界限。
行为传播方式界限:禁止迷信活动的传播方式,不得以出版、发出出版物的方式宣扬迷信内容,不得在广告中出现宣扬迷信的内容,不得在电影、广播电视中出现迷信内容,以及不得邮寄含有迷信内容的物品等等。
后果的界限:迷信活动对他人、社会或国家等第三方造成了不良后果的应承担违法责任,例如不得通过迷信活动钱财、奸污妇女,破坏社会秩序,阻止国家法律的实施,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等,否则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主体的界限:一般情况下自己从事迷信活动,如果不影响他人一般也不会被法律所特别禁止,但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员从事迷信活动为法律所禁止。例如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不得参与迷信活动,否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规定,将根据情节,予以警告直至开除等不同程度的处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也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否则应承担相应的后果。另外,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也不得放任或唆使未成年人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未成年人参与迷信活动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有可能被视为“不良行为”。
最后,迷信活动除了上述责任问题外,其活动内容如果不属于善良风俗,相关的民事交易活动也有可能被法院以违反“公序良俗”为由认定为无效。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法扬光大小布衣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9/169626176812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