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之地稀有宝宝(贫瘠之地)
新华全媒+丨零碎梯田规模种 西海固贫瘠之地“化零为整”不撂荒
新华社银川3月23日电(记者许晋豫)3月中下旬,宁夏西海固进入春耕季。记者在固原市彭阳县王洼镇王洼村看到,成片的机修梯田地平路宽,正在耕地的拖拉机穿梭其间,农民正在田间劳作。
与西海固的大多数农村一样,王洼村的耕地均为旱田,并以零碎的梯田为主。与以往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不同,今年王洼村将240多户农户的5000亩耕地统一流转给了2个专业合作社,由其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旱地红葱等。
王洼村连成片的机修梯田。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近两年,王洼村新修机修梯田1万多亩,适合开展机械化作业,但土地肥力差,村民耕种积极性依旧不高。”王洼村党支部书记安希利说。
尽管土地贫瘠,但整片的机修梯田为王洼村开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便利。海原县宁康牡丹专业合作社在王洼村流转了3000亩土地,打造旱地红葱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惠翔说,因前期土地投资较大,合作社也比较慎重。流转土地前,合作社专门对土壤进行了检测,确认这里能否种植经济效益好的旱地红葱。此外,合作社有自己的机械耕作队和技术团队,大幅提升了耕种效率。
合作社技术员带领务工农民在田间劳作。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安希利告诉记者,土地流转期限为7年,除了组织村民自愿参与土地流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负责办理土地流转手续,保障村民权益,并从土地流转费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王洼镇共有5个村将1.1万余亩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经营,在实现多方“共赢”的同时,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探路。
“在有条件的农村开展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经营,除了能防止土地撂荒,还能把外面更懂市场的企业(合作社)请进来。”王洼镇党委书记祁涛说,“合作社在前面闯,老百姓在后面看,当地村民还能在种植过程中学习技术,发展特色产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9/16962508726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