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是哪国人简介(贝多芬是哪国人)
贝多芬诞辰250年︱争夺“伟人”:德国历史记忆里的贝多芬
施庆华
在揭开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的序幕时,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回顾了贝多芬在德国政治文化史上留下的印记,并感慨道:“人们需要伟大的艺术,但伟大的艺术有时也会被滥用。”例如贝多芬的音乐既曾被作为反抗的武器,也曾被纳粹用于宣扬德意志的优越性。
事实上,在德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哪个作曲家像贝多芬一样曾被各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所用。从激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家到法西斯主义者,不同政治光谱的人都视贝多芬为“他们的音乐家”,从贝多芬的音乐——尤其是他的几部著名的交响乐(《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以及《第九交响曲“合唱”》中的《欢乐颂》)中得到鼓舞和力量。这些不同的诠释框架塑造了不同的贝多芬。
贝多芬肖像画,画家Joseph Karl Stieler作于约1820年。
这一方面是由于音乐本身的诠释开放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贝多芬的政治理念并不一以贯之。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经历了近代欧洲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他受启蒙运动影响,推崇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一开始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想感到痴迷,崇拜拿破仑,甚至还想把《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后来拿破仑称帝并发动战争,让他倍感失望,于是他改题为“纪念一位英雄”——“英雄交响曲”由此得名。在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中,贝多芬写下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反法军事歌曲。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各国君主复辟,梅特涅的令贝多芬倍感失望。在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合唱部分,他独创性地选用了诗人席勒1785年所作的《欢乐颂》作为歌词,这首被视为“启蒙精神的宣言”的诗最著名的一句是“全人类皆成兄弟”(Alle Menschen sind Brüder)。
“贝三”《英雄交响曲》的题献页。
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魏玛共和国:不同政治光谱下的贝多芬
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贝多芬被视为寻求自由、和共和的精神引领。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热烈赞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尤其是最后的《欢乐颂》一章:“当他在最后的合唱部分唱道‘拥抱吧,万万人民,这一吻送给全世界!’时,难道看不出(这曲子)跟现代的理念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的关联吗?”
十九世纪中叶以降,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贝多芬逐渐成为德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其音乐大量出现在学校课本和民间合唱团中。舒曼在1854年评论道:“就像意大利人有那不勒斯,法国人有大革命,英国人有舰队等等,德国人有贝多芬的交响乐。”普法战争和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到达高峰,尤其是浪漫派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对贝多芬的民族主义解读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战期间,贝多芬是德国古典乐演出最频繁的作曲家。为前线募款举办的音乐会常常演奏他的音乐,尤其是《第三交响曲》。贝多芬被视为反法国的重要精神象征,他在反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军事歌曲也被重新挖掘出来。他的音乐被认为适合提振军队士气,可以渲染民族主义理想,激发爱国主义。激进保守的作家休斯顿·张伯伦把贝多芬整合到战时语境中,赞扬他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英雄,认为他代表了德国文化的优越性,将带领德国人征服欧洲,走向胜利。
1920年代,战后德国无论政治还是文化思潮都百花齐放,社会在极左和极右之间激烈震荡,对贝多芬的诠释也空前地意识形态化。1937年,有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回忆起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化乱象”时感叹道:“所有政党和教派都把贝多芬视为是他们的人,竭尽所有力量来证明贝多芬只属于他们的圈子。”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眼中,贝多芬的音乐可以为德国人反抗凡尔赛条约的压迫带来精神力量,也可用于抵御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肤浅而堕落的美国文化对德国文化的侵蚀。
与此同时,贝多芬也是这一期时期左翼政治文化极力推崇的作曲家。例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它被认为是致敬法国大革命理想,歌颂革命和自由。而最受左翼政治文化推崇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它被视为是歌颂极端的平等主义和世界大同。从1925年开始,社民党组织的德国工人合唱团每年11月都举办活动,庆祝推翻君主制的“十一月革命”,而每次活动的高潮都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1927年的贝多芬百年逝世纪念中,德国工人合唱团在全德国巡演70多场。在埃尔福特的教堂阶梯前,共有一千余名无产阶级出身的歌者参与演出;在斯图加特,参与演出的歌者约600名,观众更达万人。
不同于德国文化精英阶层认为贝多芬等古典乐只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德国工人运动领袖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就致力于普及贝多芬的音乐。在1905年纪念席勒及1848年革命的音乐会中,德国左翼政治活动家库尔特·艾斯纳称许这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首次为无产阶级演奏”。1915年,历史悠久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指挥尼基施·阿图尔开始为底层民众提供较为价廉的古典乐演出门票。
而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为新年跨年音乐会演奏曲目的传统正肇始于一战后的社会主义运动。1918年11月开始,德国各地开始用音乐会等形式庆祝战争结束。莱比锡当时是社会主义运动重镇,亦不例外。这一年的圣诞夜之际,莱比锡工人培训所的李希特先生和《莱比锡人民日报》(由社民党主导)的副刊主编弗朗茨博士发起了跨年音乐会,首次把《欢乐颂》作为跨年曲目。1918年12月31日晚间23点,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开始《第九交响曲》的演出,最后一章的《欢乐颂》正好在跨年的零点时分响起;当时现场观众约三千人之众。这个传统一直沿用至今,更流传至世界各地。如今把这个传统最发扬光大的是在日本大阪,“第九合唱团”每年都组织万人一起合唱《欢乐颂》,庆祝辞旧迎新的时刻。
纳粹帝国时期:既是的心头好,也是反抗法西斯的武器
在纳粹帝国时期,古典乐与政治的联系更为密切。最为著名的是曾让柏林爱乐乐团为其演奏《第九交响曲》庆祝生日。和戈贝尔不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符合纳粹的英雄主义美学和意识形态,更推崇贝多芬这位作曲家“与命运抗争”的斗士形象——他是饱经苦难、与失聪悲剧命运搏斗的巨人和英雄,是不世出的德国音乐天才,体现了德意志文化的优越性。
与此同时,贝多芬也是纳粹最好的文化外交名片。1937年,纳粹政府定调德国在巴黎世博会上的主题是“为德意志而庆祝”,安排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为德国活动的高潮,借此向全世界展现德国的文化成就。
事实上,贝多芬的身体特征和家族出身与纳粹意识形态下所推崇的雅利安人或“北方人种”颇有出入。例如他身材矮小,祖辈来自荷兰弗莱芒地区,眼睛不是蓝色的,皮肤也黝黑。但由于贝多芬作为德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地位早已牢不可破,这些“瑕疵”被纳粹努力证伪了。例如有人努力考证出贝多芬的眼睛其实是灰蓝色的,皮肤也是由于日晒而造成的。最具标志性的是后来成为纳粹高官的理查德·艾歇瑙尔在《音乐和种族》一书中给贝多芬的定性:贝多芬“克服”了其种族血统上的不纯净,创造出了最纯粹的北方人种音乐,因此应被视为是北方人种的斗士和英雄。
一如一战,贝多芬的音乐在二战期间也是演奏最频繁的古典乐。柏林爱乐作为“帝国交响乐团”多次在德占区巡演贝多芬的交响曲。战争后期,德军已露战败颓象。为了强化在前线负隅顽抗的部队的意志力,戈贝尔责令电台强力播送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德国钢琴家亦被安排前往前线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不过,贝多芬的音乐在二战期间也被用来作为反抗德国人的武器,尤其是《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开头标志性的“短-短-短-长”四音符被英国广播电台用作对欧洲大陆节目的片头,寓意反抗德国人的决心。在摩斯密码中,这四个音符的长度相当于字母V,寓意为“胜利(Victory)”。
后来,这四个音符以及V字母成为反法西斯阵营抗争的通用暗语。法国人甚至还为《第五交响曲》的这个开头部分谱词。这首被命名为《V之歌》的歌曲被收录在1943年出版的歌本《来自英国广播电台的香颂》中。英国空军在法国大量投放了这个小册子,用以鼓励法国人民继续抗争。
左:由盟军制作的反法西斯“V”明信片;右:法语反法西斯歌曲《V之歌》的歌词。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由囚犯组成的“女子交响乐团”中,来自巴黎的犹太人囚犯法尼亚·费内伦深谙这四个音符代表的寓意。她是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后来在回忆录中她写道,她假装自己只会演奏《第五交响曲》的开头,于是便在纳粹看守面前演奏了这部分,并得意于他们没有识别出其反抗的寓意。
左:奥斯维辛集中营门口;右:费内伦的回忆录《奥斯维辛的女子交响乐团》封面。
除了《第五交响曲》以外,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也曾被赋予了截然相反的意涵。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合并,两周后纳粹党政军领袖赫尔曼·戈林来到维也纳的国立歌剧院,《费德里奥》作为“胜利的歌剧”成为演出剧目。7年后的1945年,维也纳的歌剧院同样以这部歌剧作为开始,纪念奥地利“从法西斯分子中解放”。
战后德国:见证与统一的贝多芬
二战结束后,盟军在西德开展了清除纳粹分子的行动,柏林爱乐的首席指挥富特文格勒未受大的牵连。1948年,他重新带领柏林爱乐开启了作为“和平计划”的世界巡演,首站即是英国。尽管富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在纳粹帝国时期的角色尚存争议,英国人还是很快把票抢购一空,并对演出作出了最高评价。
在两德分立对抗的冷战期间,贝多芬是东德和西德互相争夺的音乐遗产。在东德,贝多芬被推崇为是为了自由和进步而抗争的斗士,是饱含革命理想的音乐先驱,他的理想正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得以实现。而西德则被认为是酝酿帝国主义战争的中心,是纳粹帝国的继任者,因此没有资格继承贝多芬的遗产。在西德,文化评论界开始去除德国浪漫派尤其是纳粹帝国时期的意识形态加诸于贝多芬的诠释,并致力于用心理分析方法还原作为人的贝多芬。贝多芬不再是“伟人”,而是同样拥有诸多人性缺陷。与此同时,西德的经济腾飞和现代唱片工业带来了古典乐的商业化及大众普及浪潮,卡拉扬的柏林爱乐把贝多芬带进了德国的千家万户,其演奏成为全世界乐迷追捧的经典版本。
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更是见证了战后德国的和统一。
《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欢乐颂》在战后曾被用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代表德国的国歌。1952年奥斯陆的冬季奥运会上,由于德国一词的法语是A打头,因此是奥运开幕式第一个走入场馆的队伍,人们认为在二战的浩劫后不适宜听到歌词中含有“德国、德国、德国高于一切”的原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于是,在1956年墨尔本、1960年罗马和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东德和西德联合代表队用《欢乐颂》代替了国歌。
而《第九交响曲》手稿的命运更与德国战后的命运息息相关。为了防止被轰炸,纳粹政府把该手稿分为五捆,分散在德国不同的地方保存。战后,一直到第四乐章的第699小节的手稿保存在位于东柏林菩提树下大街的国立图书馆,其余部分在位于西柏林的国立图书馆,而断裂的地方恰好在歌词“团结起来吧,万万人民”处。一直到1997年,来自东柏林和西柏林的手稿才合二为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第九交响曲》手稿列入“世界记忆名录”(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
位于柏林国立图书馆的《第九交响曲》手稿。(来源:柏林国立图书馆)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一夕倒塌,标志了冷战的终结和两德统一的开始。是年圣诞夜,美国著名犹太裔指挥家伯恩斯坦来到柏林,指挥了《第九交响曲》的演奏。除了西德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外,这一里程碑式的演出还汇聚了来自东德(东柏林和德累斯顿)以及四个二战战胜国(列宁格勒、纽约、巴黎和伦敦)的音乐家,并通过卫星在全世界超过20多个国家或地区转播。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伯恩斯坦把第四乐章合唱部分原歌词中所有的“欢乐”(Freude)替换成了“自由”(Freiheit)。
伯恩斯坦在柏林指挥《第九交响曲》的录制,该演奏标题为《自由颂》。
如今,贝多芬的《欢乐颂》已经超越了德国文化的象征意涵,成为欧洲团结的象征。1972年,《欢乐颂》的曲被选为欧盟理事会的会歌,由柏林爱乐的指挥卡拉扬改编纯器乐演奏版。1985年,它正式成为欧盟的盟歌,取其“自由、平等和团结”的寓意。
直至今天,贝多芬的音乐——尤其是《第九交响曲》里的《欢乐颂》——依然在德国的公共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17年G20峰会,德国总理默克尔邀请各国领导人前往新落成的易北爱乐音乐厅,共同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是个一石多鸟的选择——这首交响曲是德国古典乐的经典之作,《欢乐颂》的曲是欧盟盟歌,合唱部分的歌词能将主旨带向全人类大团结的理想。
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肆虐全球,德国在3月份开始了全国性社交封锁。受意大利人的“阳台音乐会”启发,3月22日晚间18点,全德国的音乐家们站上阳台或打开窗户,一起演奏并齐唱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这一次,贝多芬的音乐依然发挥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人们对战胜病毒抱持必胜的决心。
参考文献:
David B. Dennis, Beethoven in German Politics, 1870-1989, New Haven/London 1996. Esteban Buch,Beethoven's Ninth: A Political History, translated by Richard Miller, Chicago/London 2003. Christina M. Stahl,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Beethovens Neunte während der deutschen Teilung, Mainz 2009.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张亮亮
贝多芬诞辰250年︱争夺“伟人”:德国历史记忆里的贝多芬
施庆华
在揭开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的序幕时,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回顾了贝多芬在德国政治文化史上留下的印记,并感慨道:“人们需要伟大的艺术,但伟大的艺术有时也会被滥用。”例如贝多芬的音乐既曾被作为反抗的武器,也曾被纳粹用于宣扬德意志的优越性。
事实上,在德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哪个作曲家像贝多芬一样曾被各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所用。从激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家到法西斯主义者,不同政治光谱的人都视贝多芬为“他们的音乐家”,从贝多芬的音乐——尤其是他的几部著名的交响乐(《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以及《第九交响曲“合唱”》中的《欢乐颂》)中得到鼓舞和力量。这些不同的诠释框架塑造了不同的贝多芬。
贝多芬肖像画,画家Joseph Karl Stieler作于约1820年。
这一方面是由于音乐本身的诠释开放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贝多芬的政治理念并不一以贯之。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经历了近代欧洲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他受启蒙运动影响,推崇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一开始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想感到痴迷,崇拜拿破仑,甚至还想把《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后来拿破仑称帝并发动战争,让他倍感失望,于是他改题为“纪念一位英雄”——“英雄交响曲”由此得名。在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中,贝多芬写下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反法军事歌曲。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各国君主复辟,梅特涅的令贝多芬倍感失望。在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合唱部分,他独创性地选用了诗人席勒1785年所作的《欢乐颂》作为歌词,这首被视为“启蒙精神的宣言”的诗最著名的一句是“全人类皆成兄弟”(Alle Menschen sind Brüder)。
“贝三”《英雄交响曲》的题献页。
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魏玛共和国:不同政治光谱下的贝多芬
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贝多芬被视为寻求自由、和共和的精神引领。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热烈赞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尤其是最后的《欢乐颂》一章:“当他在最后的合唱部分唱道‘拥抱吧,万万人民,这一吻送给全世界!’时,难道看不出(这曲子)跟现代的理念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的关联吗?”
十九世纪中叶以降,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贝多芬逐渐成为德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其音乐大量出现在学校课本和民间合唱团中。舒曼在1854年评论道:“就像意大利人有那不勒斯,法国人有大革命,英国人有舰队等等,德国人有贝多芬的交响乐。”普法战争和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到达高峰,尤其是浪漫派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对贝多芬的民族主义解读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战期间,贝多芬是德国古典乐演出最频繁的作曲家。为前线募款举办的音乐会常常演奏他的音乐,尤其是《第三交响曲》。贝多芬被视为反法国的重要精神象征,他在反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军事歌曲也被重新挖掘出来。他的音乐被认为适合提振军队士气,可以渲染民族主义理想,激发爱国主义。激进保守的作家休斯顿·张伯伦把贝多芬整合到战时语境中,赞扬他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英雄,认为他代表了德国文化的优越性,将带领德国人征服欧洲,走向胜利。
1920年代,战后德国无论政治还是文化思潮都百花齐放,社会在极左和极右之间激烈震荡,对贝多芬的诠释也空前地意识形态化。1937年,有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回忆起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化乱象”时感叹道:“所有政党和教派都把贝多芬视为是他们的人,竭尽所有力量来证明贝多芬只属于他们的圈子。”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眼中,贝多芬的音乐可以为德国人反抗凡尔赛条约的压迫带来精神力量,也可用于抵御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肤浅而堕落的美国文化对德国文化的侵蚀。
与此同时,贝多芬也是这一期时期左翼政治文化极力推崇的作曲家。例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它被认为是致敬法国大革命理想,歌颂革命和自由。而最受左翼政治文化推崇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它被视为是歌颂极端的平等主义和世界大同。从1925年开始,社民党组织的德国工人合唱团每年11月都举办活动,庆祝推翻君主制的“十一月革命”,而每次活动的高潮都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1927年的贝多芬百年逝世纪念中,德国工人合唱团在全德国巡演70多场。在埃尔福特的教堂阶梯前,共有一千余名无产阶级出身的歌者参与演出;在斯图加特,参与演出的歌者约600名,观众更达万人。
不同于德国文化精英阶层认为贝多芬等古典乐只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德国工人运动领袖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就致力于普及贝多芬的音乐。在1905年纪念席勒及1848年革命的音乐会中,德国左翼政治活动家库尔特·艾斯纳称许这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首次为无产阶级演奏”。1915年,历史悠久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指挥尼基施·阿图尔开始为底层民众提供较为价廉的古典乐演出门票。
而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为新年跨年音乐会演奏曲目的传统正肇始于一战后的社会主义运动。1918年11月开始,德国各地开始用音乐会等形式庆祝战争结束。莱比锡当时是社会主义运动重镇,亦不例外。这一年的圣诞夜之际,莱比锡工人培训所的李希特先生和《莱比锡人民日报》(由社民党主导)的副刊主编弗朗茨博士发起了跨年音乐会,首次把《欢乐颂》作为跨年曲目。1918年12月31日晚间23点,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开始《第九交响曲》的演出,最后一章的《欢乐颂》正好在跨年的零点时分响起;当时现场观众约三千人之众。这个传统一直沿用至今,更流传至世界各地。如今把这个传统最发扬光大的是在日本大阪,“第九合唱团”每年都组织万人一起合唱《欢乐颂》,庆祝辞旧迎新的时刻。
纳粹帝国时期:既是的心头好,也是反抗法西斯的武器
在纳粹帝国时期,古典乐与政治的联系更为密切。最为著名的是曾让柏林爱乐乐团为其演奏《第九交响曲》庆祝生日。和戈贝尔不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符合纳粹的英雄主义美学和意识形态,更推崇贝多芬这位作曲家“与命运抗争”的斗士形象——他是饱经苦难、与失聪悲剧命运搏斗的巨人和英雄,是不世出的德国音乐天才,体现了德意志文化的优越性。
与此同时,贝多芬也是纳粹最好的文化外交名片。1937年,纳粹政府定调德国在巴黎世博会上的主题是“为德意志而庆祝”,安排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为德国活动的高潮,借此向全世界展现德国的文化成就。
事实上,贝多芬的身体特征和家族出身与纳粹意识形态下所推崇的雅利安人或“北方人种”颇有出入。例如他身材矮小,祖辈来自荷兰弗莱芒地区,眼睛不是蓝色的,皮肤也黝黑。但由于贝多芬作为德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地位早已牢不可破,这些“瑕疵”被纳粹努力证伪了。例如有人努力考证出贝多芬的眼睛其实是灰蓝色的,皮肤也是由于日晒而造成的。最具标志性的是后来成为纳粹高官的理查德·艾歇瑙尔在《音乐和种族》一书中给贝多芬的定性:贝多芬“克服”了其种族血统上的不纯净,创造出了最纯粹的北方人种音乐,因此应被视为是北方人种的斗士和英雄。
一如一战,贝多芬的音乐在二战期间也是演奏最频繁的古典乐。柏林爱乐作为“帝国交响乐团”多次在德占区巡演贝多芬的交响曲。战争后期,德军已露战败颓象。为了强化在前线负隅顽抗的部队的意志力,戈贝尔责令电台强力播送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德国钢琴家亦被安排前往前线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不过,贝多芬的音乐在二战期间也被用来作为反抗德国人的武器,尤其是《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开头标志性的“短-短-短-长”四音符被英国广播电台用作对欧洲大陆节目的片头,寓意反抗德国人的决心。在摩斯密码中,这四个音符的长度相当于字母V,寓意为“胜利(Victory)”。
后来,这四个音符以及V字母成为反法西斯阵营抗争的通用暗语。法国人甚至还为《第五交响曲》的这个开头部分谱词。这首被命名为《V之歌》的歌曲被收录在1943年出版的歌本《来自英国广播电台的香颂》中。英国空军在法国大量投放了这个小册子,用以鼓励法国人民继续抗争。
左:由盟军制作的反法西斯“V”明信片;右:法语反法西斯歌曲《V之歌》的歌词。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由囚犯组成的“女子交响乐团”中,来自巴黎的犹太人囚犯法尼亚·费内伦深谙这四个音符代表的寓意。她是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后来在回忆录中她写道,她假装自己只会演奏《第五交响曲》的开头,于是便在纳粹看守面前演奏了这部分,并得意于他们没有识别出其反抗的寓意。
左:奥斯维辛集中营门口;右:费内伦的回忆录《奥斯维辛的女子交响乐团》封面。
除了《第五交响曲》以外,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也曾被赋予了截然相反的意涵。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合并,两周后纳粹党政军领袖赫尔曼·戈林来到维也纳的国立歌剧院,《费德里奥》作为“胜利的歌剧”成为演出剧目。7年后的1945年,维也纳的歌剧院同样以这部歌剧作为开始,纪念奥地利“从法西斯分子中解放”。
战后德国:见证与统一的贝多芬
二战结束后,盟军在西德开展了清除纳粹分子的行动,柏林爱乐的首席指挥富特文格勒未受大的牵连。1948年,他重新带领柏林爱乐开启了作为“和平计划”的世界巡演,首站即是英国。尽管富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在纳粹帝国时期的角色尚存争议,英国人还是很快把票抢购一空,并对演出作出了最高评价。
在两德分立对抗的冷战期间,贝多芬是东德和西德互相争夺的音乐遗产。在东德,贝多芬被推崇为是为了自由和进步而抗争的斗士,是饱含革命理想的音乐先驱,他的理想正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得以实现。而西德则被认为是酝酿帝国主义战争的中心,是纳粹帝国的继任者,因此没有资格继承贝多芬的遗产。在西德,文化评论界开始去除德国浪漫派尤其是纳粹帝国时期的意识形态加诸于贝多芬的诠释,并致力于用心理分析方法还原作为人的贝多芬。贝多芬不再是“伟人”,而是同样拥有诸多人性缺陷。与此同时,西德的经济腾飞和现代唱片工业带来了古典乐的商业化及大众普及浪潮,卡拉扬的柏林爱乐把贝多芬带进了德国的千家万户,其演奏成为全世界乐迷追捧的经典版本。
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更是见证了战后德国的和统一。
《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欢乐颂》在战后曾被用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代表德国的国歌。1952年奥斯陆的冬季奥运会上,由于德国一词的法语是A打头,因此是奥运开幕式第一个走入场馆的队伍,人们认为在二战的浩劫后不适宜听到歌词中含有“德国、德国、德国高于一切”的原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于是,在1956年墨尔本、1960年罗马和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东德和西德联合代表队用《欢乐颂》代替了国歌。
而《第九交响曲》手稿的命运更与德国战后的命运息息相关。为了防止被轰炸,纳粹政府把该手稿分为五捆,分散在德国不同的地方保存。战后,一直到第四乐章的第699小节的手稿保存在位于东柏林菩提树下大街的国立图书馆,其余部分在位于西柏林的国立图书馆,而断裂的地方恰好在歌词“团结起来吧,万万人民”处。一直到1997年,来自东柏林和西柏林的手稿才合二为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第九交响曲》手稿列入“世界记忆名录”(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
位于柏林国立图书馆的《第九交响曲》手稿。(来源:柏林国立图书馆)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一夕倒塌,标志了冷战的终结和两德统一的开始。是年圣诞夜,美国著名犹太裔指挥家伯恩斯坦来到柏林,指挥了《第九交响曲》的演奏。除了西德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外,这一里程碑式的演出还汇聚了来自东德(东柏林和德累斯顿)以及四个二战战胜国(列宁格勒、纽约、巴黎和伦敦)的音乐家,并通过卫星在全世界超过20多个国家或地区转播。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伯恩斯坦把第四乐章合唱部分原歌词中所有的“欢乐”(Freude)替换成了“自由”(Freiheit)。
伯恩斯坦在柏林指挥《第九交响曲》的录制,该演奏标题为《自由颂》。
如今,贝多芬的《欢乐颂》已经超越了德国文化的象征意涵,成为欧洲团结的象征。1972年,《欢乐颂》的曲被选为欧盟理事会的会歌,由柏林爱乐的指挥卡拉扬改编纯器乐演奏版。1985年,它正式成为欧盟的盟歌,取其“自由、平等和团结”的寓意。
直至今天,贝多芬的音乐——尤其是《第九交响曲》里的《欢乐颂》——依然在德国的公共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17年G20峰会,德国总理默克尔邀请各国领导人前往新落成的易北爱乐音乐厅,共同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是个一石多鸟的选择——这首交响曲是德国古典乐的经典之作,《欢乐颂》的曲是欧盟盟歌,合唱部分的歌词能将主旨带向全人类大团结的理想。
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肆虐全球,德国在3月份开始了全国性社交封锁。受意大利人的“阳台音乐会”启发,3月22日晚间18点,全德国的音乐家们站上阳台或打开窗户,一起演奏并齐唱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这一次,贝多芬的音乐依然发挥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人们对战胜病毒抱持必胜的决心。
参考文献:
David B. Dennis, Beethoven in German Politics, 1870-1989, New Haven/London 1996. Esteban Buch,Beethoven's Ninth: A Political History, translated by Richard Miller, Chicago/London 2003. Christina M. Stahl,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Beethovens Neunte während der deutschen Teilung, Mainz 2009.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张亮亮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贝多芬(图片来自东方IC)
路德维希 · 凡 · 贝多芬 (1770年-1827) 在从 19 世纪上雕镂。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所有时间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图片来自东方IC)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接受了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的洗礼,并于1841年出版了《费加罗文学艺术与音乐杂志》(图片来自东方IC)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接受了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的洗礼,并于1841年出版了《费加罗文学艺术与音乐杂志》(图片来自东方IC)
作为纪念碑献给在柏林蒂尔加滕德国作曲家贝多芬雕像(图片来自东方IC)
在维也纳,奥地利海贝多芬房子。贝多芬在 1817年夏天曾经住在这里(图片来自东方IC)
2009年10月28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绘画(图片来自东方IC)
维也纳旅游,贝多芬雕像(图片来自东方IC)
贝多芬是黑人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在境外社交网站“推特”上,众多网民正在激烈地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著名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到底是不是一个黑人….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在同样报道了此事的英国《独立报》看来,并没有证据的说法,却在今天一度成为了境外社交网站“推特”上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截图来自《独立报》的报道)
可这个话题到底是怎么被炒起来的呢?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的梳理,如今火爆“推特”的那个宣称贝多芬是“黑人”的说法,源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份当地学生创办的报纸在2015年发布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宣称,贝多芬有与黑人相似的面部特征,而且在很多画像中他的肤色也是偏黑的,他的母亲也很可能是来自非洲的摩尔人。该文章还宣称贝多芬之所以后来被人们以为成是白人,是因为欧洲殖民者改写了历史,“洗白”了他。
(截图为《新闻周刊》对此事的梳理报道)
(图为在2015年时炒作贝多芬是“黑人”的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那份学生报纸)
尽管该文章的作者当时也意识到自己拿出的这些贝多芬是黑人的证据并不可靠,但此人坚持认为让人们去关注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因为这会引起人们更加注意从欧洲殖民历史的根源去探讨今天的种族主义问题。
“白人把舞台霸占得太久了”,该文章写道。
(截图来自在2015年时炒作贝多芬是“黑人”的那篇文章)
当然,不论是《新闻周刊》还是同样报道了此事的《独立报》,都认为这只是个“阴谋论”,专门研究贝多芬的正牌专家和学术机构也都指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贝多芬是黑人,尽管他确实有个朋友是一名黑人提琴手和作曲家,名叫乔治·布里奇托尔(George Bridgetower)。
(图为乔治·布里奇托尔的画像)
《独立报》还介绍说,一篇刊登于2013年的文章曾指出,这种宣称贝多芬是黑人的“阴谋论”虽然并不可靠,却已经存在了1个世纪之久,最早可能出现于1915年,并认为这种“阴谋论”出现的原因可能源于黑人群体的一种心态,即希望证明黑人很优秀,但黑人的成就却被白人给篡改和剥夺了。
总之,在如今美国乃至西方国家反种族主义等抗议活动下,那篇美国学生报纸在2015年刊登的说贝多芬是黑人的文章,便于今天被一个名叫Shan的美国黑人网民重新转发了出来,并立刻就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从《新闻周刊》和《独立报》的报道来看,网民们对这个话题大致有三类心态。
第一种心态的网民是无条件地相信了这个说法,认为这证明了白人是如何“篡改”历史的。
第二种心态的网民则指出这个说法就是个“阴谋论”,而且很多年前就出现过。有人还贴出了一个早在1969年时就有人调侃过此事的漫画:
第三种心态的网民则是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玩儿梗”,比如不少黑人网民就借着这个话题愉快地“载歌载舞”起来,恶搞说难怪贝多芬的音乐与黑人的舞姿和曲风这么“搭配”。
而那个如今在推特上疑似最先挑起贝多芬是“黑人”这个话题的美国黑人网民Shan之后又意有所指地转发了一个美国知名黑人歌手迈克尔·杰克逊的“白脸”图片……
最后,一些理性的网民和学者则提醒说,与其炒作贝多芬是“黑人”的阴谋论,人们其实应该多去了解了解贝多芬所在的那个时代真正存在过的一些黑人音乐家,比如前面提到的黑人小提琴手和作曲家乔治·布里奇托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06/169625782610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