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刀布歌词白白的肚皮大大的尾巴(石头剪刀布歌词)

时间:2024-02-18 15:48:45 来源:互联网 编辑:听梦的风尘女

抖音石头剪刀布你输了总会哭是什么歌 歌词介绍在哪听

[闽南网]

最近抖音上一首“石头剪刀布”BGM火了,很多人都在问这首歌叫什么?在哪里可以听?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抖音石头剪刀布你输了总会哭是什么歌

在线试听地址:抖音搜索@原创歌手陈秋含

原创歌手陈秋含的《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歌词完整版

石头剪刀布

你输了总会哭

时间留不住我脸上的泥土

破旧运动裤

走过了多少路

你画的长颈鹿我拼命的守护

“世界上最美的脸”

【中国故事】

作者:蒋巍(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作品先后获第二、三、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出版各类文学作品30余部。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

如果没有人民卫士的忠诚守望,所有命运都将停在一万个创业计划和人生梦想之外。——题记

穿上军装,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数天后,从昏迷中醒来的谢晓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战友。他喃喃问:“小戴呢?”

高大威猛,浑身黝黑,满身飘飞着红色的火焰。

他从福建三明市血染的革命史中轰轰烈烈地站立起来,从千百万烈士的身边顽强地站立起来,从大爆炸的烈火浓烟中英勇地站立起来,从九死一生的病床边奇迹般站立起来。本来,他只能死。所有的医护、亲人、战友走出病房时,都泪流满面地觉得他回不来了,当烈士了。但他把牙咬得嘎嘣响,日夜与死神比赛瞪眼,看谁先眨眼?他就是不眨眼——因为眼睑烧没了。许多年,他吃饭会流血,睡觉会流血,走路会流血。整整17年,他活成一尊血迹斑斑、钢浇铁铸的雕像。

一个高高大大的阳光大男孩,如今周身疤痕成了他的“生命之盾”。给新兵作报告时,他拿出几张年轻时的照片:“当年这个颜值和身高,一般人比不了吧?”新兵们揩揩眼泪哄堂大笑。他又说:“我是一个活体标本。从受伤到今天,恰好完成了人类进化史的全过程,因为我的新生是从学习猿猴开始的。”又一阵含泪的大笑。

他的来路其实一帆风顺。1977年生于福建漳平一个矿业工程师之家,1995年考入福建农林大学。一米八七的大个子,剑眉朗目,英气逼人,总是呼啸在篮球场上。大学同班女生刘惠芬温婉秀丽,身材娇小,步态轻盈得像离地三寸的仙子,同学们都说两人是“金童玉女,绝配!”谢晓晖第一次求爱就很吹牛:“我想一生一世抱着你走路,不让你沾一星微尘。”当时大学不许谈恋爱,“我入党因此晚了好几年”,晓晖笑说。

插图:郭红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晓晖一直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当兵的料。1999年大学毕业,他第一个报名入伍,被分配到三明市永安消防大队,先后任排长、作战参谋,授中尉军衔,负责防火教育、火灾调查、检查地方防火设施和安全举措等。

三明市,一片热血激荡的红土地。战争年代是、朱德亲自领导开辟的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也是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红军上路不久,即遭遇惨烈的湘江之战。三明地区3万多人参加红军,其中1.12万人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仅幸存76人,“共和国烈士英名录”中三明籍红军烈士6610人,还有数千烈士没能留下姓名,史称“绝命后卫师”。和红军主力突围以后,当地老百姓哭声动天,埋葬了成千上万的亲骨肉。民间由此传开一句沉痛的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谢晓晖下基层检查防火工作时,被这句民谣震哭了。后来他对妻子说,对战友说,对新兵说,说一次哭一次,眼泪里全是火焰。从此他认定,“你穿上军装,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入伍后,谢晓晖经历了上千起抢险救灾,和战友们抢救了上百群众,多次把衣兜掏空捐给受灾群众。每逢出警,他第一个冲出营房、跳上战车,第一批冲到火场。5公里长跑训练、爬绳攀梯、负重登楼,大个子能把第二名甩出老远,满脸汗水笑得特别阳光,战友们都喜爱地叫他“谢高参”或“晖哥”。

灾难虽使人类成长,却常常令人猝不及防。2004年7月26日,烈日炎炎。上午10时许,永安消防大队突然警铃大作,一家中型民办蚊香厂发生火灾!官兵们全体出动,赶到烈焰冲天的现场。作战参谋谢晓晖主要负责火场调查,他一边登上厂房二楼观察火情,一边大声呼叫工人们赶紧撤出。当他下到楼梯一半时,一声巨响,对面存有大量易燃易爆原料的库房轰然倒塌,剧烈的粉尘爆炸把他卷进滚滚火浪。他三步两步跃下楼梯准备向外冲,但发现入伍不到半年的战友戴勇林躺在厂房地上昏迷不醒,身上压满砖头石块。晓晖飞跑过去用手去拨拉砖石,试图把小戴救出来。当时晓晖全然不知,自己从脸部到下肢的大部分皮肤和神经末梢已深度烧伤,完全没了痛感。大爆炸的气浪把许多官兵掀倒,现场浓烟滚滚,一片混乱。战友们冲进来,先把戴勇林和受伤的周千健、冯志忠、朱文斌等人抬了出去。因为谢晓晖浑身黝黑,没哭没喊,还跟着大家救人,谁都没发现他已大面积烧伤。直到他奔出院外,直到战友们催促他坐上警车……

警车呼啸着直奔医院。因为受伤的官兵和民工较多,谢晓晖让医护们先抢救别人,自己坐在走廊椅子上静静地等。这时,深度痛感闪电般袭来,浑身战栗,神智渐渐昏迷。母亲和妻子刘惠芬闻讯赶到时,母亲第一眼就认出黑漆漆的儿子,当场昏倒。当晓晖被送进病室,医生才发现他周身75%以上深度烧伤,且因吸入性损伤,难以呼吸。两天后,晓晖已报生命垂危,必须立即转院到300公里之外的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一路上惠芬不断哭喊:“晓晖,你不能睡!跟我说话!睡过去就醒不来了!”

数天后,从昏迷中醒来的晓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战友。他喃喃问:“小戴呢?”

年仅18岁的戴勇林已壮烈牺牲。包括谢晓晖在内共有4名消防官兵身受重伤,还有十多位工人伤亡。

他发了狠,死不了就要站起来,绝不能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斑痕累累的谢晓晖活成一块不死的钢铁,穿上警服,依然高大威猛

进入福州总院烧伤科病室,昏迷中的晓晖周身缠满了绷带。

剪开绷带后,医护人员震惊地看到,他已面目全非。眼睑、耳朵、鼻子、下颏皆被严重烧伤,后因不断坏死,五官只剩五个孔,浑身上下如同他自己形容的:“那时我就像一只剥了皮的兔子。”为抢救救火英雄,医护们纷纷报名请战参加抢救组。全院人员排队献血,共为晓晖输血20000cc,等于把他的血液换了一遍。为避免感染,唯一办法就是植皮。但除了后背和臀部,他身上已经没有多少好皮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并临时性地大面积覆盖猪皮。那几个月,每隔数日就要植皮、换药:揭去旧皮,清除坏死的肉,打生理盐水,等于一次大手术。好皮实在不够用了,医生只好取下他的部分头皮,切成细小块状,然后接在伤口上。晓晖感觉自己“就像任人宰割的羔羊,痛感已达人类极限,没法想象”。每次植皮他都几度休克,术后高烧达40多度。

惠芬站在隔离病房外,透过玻璃窗瞅着丈夫像白色木乃伊一样一动不动,哭得像泪人儿。

不知昏迷了多少天。晓晖第一次睁开眼睛、第一次看清人影,眼前是上天派给他的天使、新婚七个月的妻子惠芬。苍白的脸色,哭肿的眼睛,还有痛楚万分的一丝微笑——他毕竟活过来了。许多天后,伤痛残缺的嘴勉强能说话了:“我毁容了吗?”对后果已了然于心的惠芬却说:“还好还好,一切会恢复的。”整整三个多月,惠芬用板凳搭了一个睡觉的地方,守在丈夫床边,喂药喂饭、输液解手,24小时不离左右。其实这些事护士也能做,但惠芬怕,怕见不到丈夫的“最后一面”。当然她也懂得,只要她在身边,对晓晖就是最强大的安慰。再后来,晓晖每次从昏睡中醒来,发现惠芬一直在读书、做笔记,还喃喃背诵着什么。那时惠芬在永安市检察院做财会工作,她告诉晓晖:“我准备考检察官。你要好好活着,陪我,看我能不能做一个为民做主的好检察官。”然后笑了,笑得那样温柔和坚忍。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整个就医期间,病床上躺着一个烧不死的英雄,病床边守着一个累不死的天使,中间连着一份割不断的爱情。后来在漫长的治疗、整形和康复过程中,晓晖知道很多伤残者的家庭鸳鸯各自飞了。但他很幸运,遇上一个伟大、忠贞的女性。

消防队的领导和战友常来看望晓晖。特护病房的大窗上贴着“向救火英雄致敬”的大红标语,但不许进。战友们便在窗外整齐列队,向他致以军礼,齐声高唱《我是一个兵》《男儿当自强》。浑身绷带的晓晖只能听,只能流泪,摇晃一下右脚趾向战友们致意。

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了半年多,晓晖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但因头部烧伤造成脑梗死,左边身体偏瘫,不能动了。医生说:“他活过来就是奇迹,但下半辈子只能躺在床上了。”惠芬坚定地说:“没关系,我会照顾你。”

2005年1月21日,晓晖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但他强烈要求先回永安消防大队看看,那是他的忠诚与责任的安放之地。他让妻子给自己套上警服。因为四肢僵硬,皮肤脆薄,每个弯曲动作都会让他流血和剧痛。当惠芬推着轮椅上的晓晖缓缓步入警营时,数十名战友已整齐列队,齐齐向他献上庄严的军礼。那一刻晓晖崩溃了。他强忍伤口拉扯的剧痛,抬起扭曲变形的右手,向战友们敬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军礼。大家事先约好不要哭,但此刻,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泪水。惠芬实在控制不了自己,跑到一边痛哭不止。后来她说,那一刻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丈夫和军人,理解了作为军子的责任、光荣与价值。

回到家,新一轮的痛苦考验又开始了。墙上的大红“囍”字依旧,但已物是人非。晓晖的鼻子没了,下颏没了,耳朵没了,手脚残了,五官只剩了五个孔,小小的嘴只能吸进一根面条。细心的惠芬事先把家里的镜子都扔掉了,衣橱上的玻璃也换成磨砂的。但有一天,晓晖吃饭时从茶几玻璃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面容,他惊叫一声,不由得掩面痛哭。惠芬含泪抱住他:“不管你变成什么模样,你都是我的大宝贝!当年同学们说咱俩是绝配,今后我们要证明,咱俩就是打不散、扯不开的绝配!”

五个月后,在组织安排下,惠芬陪伴丈夫前往上海第九医院做整形手术,做一次就要养息一段时间。整整三年,小手术不计其数,大手术35次。通过体内取骨取肉、表面植皮,再造了眼睑、鼻子、下颏、嘴唇和手掌——也就是说,他的面部几乎是重塑的。一个血肉之躯,怎能忍受那一次次的切割、撕扯、缝合、组装和炼狱般的煎熬?在医院,一切有护士服务和帮忙。返家后,从吃喝拉撒睡到清理创面、擦身换药、打绷带,一切都压在惠芬一个人身上。睡觉时他必须垫着高高的枕头,张开四肢,使用惠芬发明的“软胶鼻塞”和竹筒做的“撑口器”,以免伤口粘连——“否则,我的双臂就会变成翅膀,手掌就会变成鸭掌了。”哪怕起身坐一会儿,也要妻子在身后顶住他。那些日子,看到自己面目全非且几乎成了“废人”,看到妻子疲惫不堪、日渐憔悴,晓晖情绪极为低落、自卑,觉得自己成了家人和组织上的“负担”,活着还有什么价值?他很长时间不愿意见人,多少天不说一句话,多少次无缘无故发脾气,多少次想从阳台跳下去一死了之。可他动弹不得,连死的能力都没有。每天,惠芬背着丈夫以泪洗面。亲人们来了,也在门外擦干眼泪,再强装轻松进屋。幸而,消防队派来两位战友给惠芬当助手,没事儿时就陪两口子聊天,讲队上的新人新事。有时用轮椅推着晓晖去队部看年轻战士打球,请他当裁判。有时几个战友凑在一起,在他肚子上大呼小叫地打牌,把两口子逗得笑出声。终于,晓晖那颗封闭沉郁的心渐渐敞开,重新汇入充满阳光的大集体,家里的愁闷气氛一扫而去。

是党组织,是亲爱的军队,是贤淑的妻子,把谢晓晖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他觉得,今后他活下去的唯一意义就是感党恩、谢战友、回报所有关爱他的人!这成了他重塑自己的强大动力。他发了狠,死不了就要站起来,绝不能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但是,关节僵硬粘连,疤痕累累的皮肤又薄又脆又紧,动作一大就会崩裂,鲜血直喷,而且由于无法排汗,浑身上下时时刻刻像蚂蚁咬一样奇痒无比,夜夜难以入眠。但他决定了,呼吸就是幸福,活着就是战斗,站起来就是一个铁打的兵!在入户医生、战友和妻子的帮助下,他从活动第一根僵硬的手指开始,在床上、地上展开了漫长而又痛苦的锻炼和康复过程,为此聪明的惠芬常和他玩“石头剪子布”。幸亏晓晖从小酷爱体育,身体强健底子好。2005年,晓晖第一次下地尝试行走,一用力,脚面开裂了,脚后跟开裂了,血流了一地。此后三年间,他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从卧床不起到重新站起,从寸步难移到满屋绕圈,再到生活基本自理,他的身体机能渐渐恢复,不仅能独立行走了,还能端碗使筷、拖地擦桌、打理家务。同样,坚强的惠芬也创造了奇迹:此前她曾以优异成绩通过公,进入永安市检察院工作;晓晖长期卧床期间,她又以全省司法考试第二名的成绩成为专业检察官。2007年,刘惠芬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并获全国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晓晖高兴地抱住了载誉归家的娇妻。三年来,惠芬从未在丈夫面前放声大哭过,这一刻,她小鸟依人般偎在丈夫怀里纵情大哭——为这一天,她等得太久也拼得太苦了。转年,经惠芬力主,晓晖停药半年,又一个惊人的奇迹随之到来:2009年1月,家里添了一对胖乎乎的双胞胎女儿!

就这样,斑痕累累的谢晓晖活成一块不死的钢铁,穿上警服,依然高大威猛。

“我的伤疤就是一身铠甲,有什么怕的!”迄今整整17年,晓晖像钉子一样钉在大队“所有的”岗位上。他成为全队的一面旗帜

是战士,就要有战士的品格与风骨。谢党恩,就要牢记初心、不辱使命。

2007年7月,谢晓晖郑重要求重归警队,组织上接受了他的请求。为增强体质,加强灵活性,他学会了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永安市有一支民间骑行团队,当晓晖戴上头盔墨镜、身穿运动服出现在队伍中时,数十名队友报以热烈掌声。他们说:“救火英雄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也是英雄了!”从此每逢节假日,这支团队骑行在三明公路上,由队友护卫着的身材高大的谢晓晖,当然最为引人注目。开始是十几公里,后来是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最长的来回超过200公里。队友们很快发现,骑行过后,晓晖的后脚跟、小腿、膝盖多处皮肤开裂,流血不止,大家纷纷劝他别骑了,晓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不!”时间长了且通过媒体宣传,很多永安市民和孩子认识了谢晓晖。当他走过街道,一些红领巾会自动肃立向他敬礼。晓晖也会举起变形的右手,向孩子们回一个庄严的军礼。

他重新回到岗位,投入战斗。战友们怕他出血出汗,不让他干重活儿,他说:“我的伤疤就是一身铠甲,有什么怕的!”

队上积存十多年的出警记录和工作档案,晓晖艰难地用僵硬的右手一张张抄写。后来又练习敲键盘,最终把所有材料汇编整理成齐齐整整的数十册卷宗……

他要求领导给他划一块卫生责任区,但经常“侵入”别人的领地,把车库、走廊、健身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他的理由是:“健身房我用得最多,工作就是我的康复和锻炼……”

每次出警他不能跟随前往,但战友们归来,他一定要守在大门口迎接,仔细询问有没有人受伤,帮助大家收拾和清洗装备……

他几乎成了编外的“第二指导员”。每有新兵入伍,都给大家讲忠诚履职和责任担当,讲灭火技术和排险经验,并以己为训,教育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安全灭火。很快,他被提升为技术九级,相当于副团级干部,战友们对他的称呼也从“谢高参”改为“谢团副”,但更多的还是叫他“晖哥”。一年又一年,迄今整整17年,晓晖像钉子一样钉在大队“所有的”岗位上。他成为全队的一面旗帜。幽默开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又使他成了全队的“开心果”。休息的时候,只要他到哪里,围着晖哥的肯定是笑声一片。

他一次次跟随队友,深入各个单位和企业、社区,对干部群众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人们看到他——一个消防警官被烧成这个样子,无不深感沉痛,表示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为了避免消防官兵的流血牺牲,一定把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坚决达标。

就在我见到他的当天晚上,晓晖在街头遇到一个睡倒在地的醉汉。他在旁边守了很久,最终叫醒了此人,把他护送回家。

为适应国家管理现代化进程,2018年11月9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那以后,消防队伍从公安武警分离出来,统一纳入国家应急救援部门领导。改制之后,许多人复员转业了,但永安大队的人一个没走。三明市支队队长马宁说:“这无疑和队里的灵魂人物谢晓晖有绝大的关系。正是他的无私奉献和以身作则,感动和带动了整支队伍。”

脱下心爱的军装,换上深蓝的制服,很多人恋恋不舍,谢晓晖更是如此。三明市消防支队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下属共有各县市12个大队,历史上多次获得嘉奖,先后立功者达216人。谢晓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在各队部换牌之前,骑车转遍12个大队,与那里的队牌合影留念。他上路了。福建潮热多雨,山路崎岖,疤痕累累的身体又强烈不适。但他满怀深情转了一县又一县。来到将乐县,那里有一个不大的忠华园,是为纪念他的同期战友郑忠华烈士建立的。那是2004年7月7日,突发山洪,23岁的班长郑忠华在滚滚洪涛中救出6名群众后,因精疲力竭消失在滚滚波涛中。没想到仅仅19天后,谢晓晖和众多战友又在永安市遭遇了粉尘大爆炸,青年战士戴勇林壮烈牺牲……

哀哉!痛哉!壮哉!危难之际,人民军队总在人民之前。这就是中国特色和中人的本色。

时逢周日,忠华园铁门紧锁。晓晖翻墙进去,坐在忠华半身雕像的对面。墙柱上用红字写着郑忠华日记中的一段话:“青春,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多少同龄人过着五彩缤纷的生活,而我选择了终日与水枪为伴,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赴汤蹈火,我无怨无悔。”晓晖一字字读着,热泪长流。他和忠华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以下是晓晖的自述,那当然来自他的情感和想象:

“忠华,我来看你了,你听得到吗?”

“好战友,谢谢你,我听得到。”

“一晃你走17年了,我也同伤痛拼搏了17年。但现在我还在工作,是你一直在激励着我,我才没倒下。”

“活着并且工作着,是多么美丽啊!可惜我不能和你一起战斗了……”

“不,烈士永远是不死的!你在人民中间、在战友中间永远活着,我就在走着你未能走完的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能做到这一点,人生也就值了。”

“忠华,现在消防部队改制了,归地方了。但我们永远是铁打的兵,军人的特质永远不会变!”

“是的,我相信!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高荣誉,就是永恒的忠诚与怀念。我在这里,会继续望着你们奋勇挺进的身影……”

那一刻天泪如雨,晓晖再次踏上征程……

一个傍晚,我去晓晖家小坐,双胞胎女儿已经放学回家,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谈笑风生,好像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晓晖的一身疤痕,在亲人看来,那是为人民而战的终身记忆,更是时代英雄的无上光荣!

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数月前,谢晓晖主动向组织请缨,成立了“谢晓晖消防宣传骑行服务队”,骑友和战友们纷纷加入。他们的身姿那样雄健,他们的笑脸那样俊美,也因此,谢晓晖的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开以后,网友们给出一句最燃情的评价:“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脸!”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3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连续两天都是他!这个杭州小伙的动作,太重要了...

来源:杭州日报

12月3日,一条医生救人的短视频火了。监控中,救护车呼啸而入,门拉开瞬间,担架上,一个白大褂跪坐在一位仰面躺着的病人身上,不停用力进行着按压,一路从救护车上到医院的急诊室。

而一天后的12月4日,同样一幕再现。又是同一位医生,在担架上跪坐在病人前,也是一样,不停地按压,一路从救护车上到医院的急诊室。

老人被异物噎住情况危急

他一路抢救送进急诊室

今天早上8点多,记者联系上了视频中的那位医生,浙江省中医院陈泽华,结束了一晚夜班他正准备下班。

听说自己的救人视频火了,他有点意外。

“前天早上9点20分的样子,我们接到急救中心的电话,立刻前往病人家中。“陈泽华说,到之前,电话联系了病人家属,知道了病人因为异物被噎住,建议家属就对病人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对病人进行急救。

病人家里不远,离医院大概一二公里路,救护车很快就赶到了。“病人年纪比较大,看到时,情况危急。“陈泽华说,患者很痛苦,脸色发青,不断呻吟。他立刻对病人开始实施海姆利克急救法一分钟后,但是情况依然危急,病人的桡动脉和颈动脉都已经消失,没有胸部起伏,瞳孔放大。

救护车立刻就开始把病人送往最近的省中医院。“一路上,我和另外一位搭档,一起配合,一个按压球囊,一个做心肺复苏,两个人轮流交替,重复同样的动作。”陈泽华回忆,当时病人的情况,很不乐观。“我们就希望病人可以没事。”他们坚持一路按压,送进医院急诊室。所幸,经过医生们的共同努力,病人最终脱离了危险。

异物噎住海姆立克法能派大用场

“石头剪子布”一定要学会

12月4日晚,陈泽华轮到夜班,又是同样的紧急情况,陈泽华和同事实施了昨天同样的抢救。但遗憾的是,这位病人的情况到记者和陈泽华通完电话为止,并不是特别乐观。

“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工作别普通的事情。”面对网上那么多的人点赞和表扬,陈泽华有点难为情。“大约一个月总会遇到这么一两起这样的情况,但接连这么两起,不多。“

陈泽华是浙江省中医院儿科的医生,从浙江省中医院毕业,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二年了。“病人遇到危险时,我们也没啥多想的,就是想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抢救过来,一路一直按啊按啊。”

一晚夜班的陈泽华有点疲倦,不过他特别想再提醒大家一下,遇到异物噎住的情况,说了很多遍的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派上大用场。

“海姆利克急救法有个简单的记忆方法,我们叫它‘石头剪刀布。’陈泽华告诉记者:”剪刀,就是位置在肚脐上一个剪刀的位置,石头就是拳头,放在刚才的位置上。布就是手掌压着拳头,往下往上不停地按压。“

陈泽华说,石头剪刀布这个方法记忆起来特别容易,大家都容易记住。

详解

剪刀

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按压点在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首先是找到患者肚脐的位置,然后将两根并拢的手指横放在肚脐以上,即可找到按压点。

石头

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布,指的是另一只手抱拳,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可以通过这个口诀,记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和作用位置。

施救者如果是右利手,就用右手握拳;如果是左利手,就用左手握拳。

记者 边晓丹

小学生,救人啦!

“一定要感谢她!”

获救孩子的妈妈

特意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学校

……

近日

南京市海英小学六(4)班学生

杜许月

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信中

一位妈妈讲述了3个月前

杜许月救下她儿子的故事

并对小杜同学和学校表示感谢

01

“应该是噎住了”

2022年11月20日晚8点左右,杜许月在咖啡店里看书学习,这时坐在她前面的一对母子突然有些异样。小男孩不停咳嗽,脸色发紫。杜许月迅速做出了判断:“应该是噎住了。”

杜许月连忙上前询问情况,通过在学校安全教育通识课中学到的知识准备展开救助。但第一次要“真刀真枪”上手,她也没有把握,来不及犹豫,面对紧急情况,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杜许月赶紧上前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一下、两下、三下……经过连续地按压,一颗拇指盖大小的核桃终于从小男孩的口中吐出。小男孩恢复了顺畅的呼吸!一旁的妈妈激动得泪水涟涟:“谢谢,谢谢,你救了我孩子一命啊!”

感谢信中,这位妈妈说

“杜许月毫不犹豫

立即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采取正确的施救措施

成功让小孩吐出了核桃,

无疑救下了儿子的小小生命。

感谢杜许月同学临危不乱……”

02

什么情况下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我们发现有人突然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昏迷倒地,尤其是这个人在进餐时发生状况,我们就应该立刻想到他很可能发生了气道异物阻塞。如果这个人神志清楚,他会感到极度痛苦,常常不由自主地将手呈现“V”字形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这个姿势在急诊医学领域中非常著名,称为“海姆立克征象”。

海姆立克征象的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三不能是: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V型手就是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请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

03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要点口诀

——“剪刀、石头、布”

从背后抱住患者,迅速找到患者的脐部位置,左手呈“剪刀”状横于脐部上方,然后右手握拳成“石头”顶在“剪刀”上面,再将左手换成“布”包住“石头”,双脚一前一后做支撑借上力,反复向上前方冲击,直到异物出喉。

01

成人

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后方,一般采取弓步,前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可以避免患者的位置左右挪动,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窒息时间过长,导致昏迷、倒地。

施救者的双臂从患者的腋下伸到身体前方,右手(利手)握拳,大拇指侧的拳眼,对着患者肚脐向上两横指以上的位置,左手(不利手)抱拳,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02

自救

握紧拳头,将拳头靠在椅背上或桌边,对准肚脐上方,使劲撞向拳头,直到把异物撞出来为止。重点:用力的方向一定是向内、向上的。

03

婴儿、2—3岁以上孩子

采取坐姿。首先,要让宝宝趴在施救者的左前臂,施救者的胳膊放在腿上,用腿作为支撑。施救者用手托住宝宝的下颌,起到固定和开放气道的作用。让宝宝保持头部略低于胸部的姿态,用右手的掌根部,拍打肩胛中间的区域5次。拍打5次之后,用右手固定孩子的头部,将孩子翻转,注意左手要始终托住宝宝的下颌,起到固定颈椎的作用。翻转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婴儿的胸骨下段5次。重复这两个动作,至异物排出。

注:如果是2、3岁或者是更大的孩子发生了呛食,施救者需要在孩子背后蹲下或单腿跪地,使用的手法和力道与成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相同。

警方提醒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撞击时

可能会对内脏造成伤害

所以急救后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再次为杜许月小朋友点赞

!!!

来源: 江苏警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18/16962504586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