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未然原名什么人什么家(光未然的原名)

时间:2023-12-04 03:25:19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谁为谁伤

知史修身育英才——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光未然小学采访记

来源:经济日报

寒冬时节,在湖北襄阳老河口,汉水之滨的梨花湖畔格外热闹——书声琅琅,歌声朗朗,原来是光未然小学的师生们正在排练《黄河大合唱》情景剧。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1913年生于老河口。为纪念这位爱国主义诗人,2008年老河口市第三小学更名为“光未然小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光未然小学立足老河口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弘扬光未然的榜样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用生动的教学实践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学们,你们到过黄河吗?你能想象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吗?”上午8点半,在光未然小学五(2)班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张清玲和学生打开校本教材《走进光未然》,一连串的提问,带着孩子们一起穿越到8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

课堂发言环节,学生张彦泽率先举手:“光未然笔尖飞出的是枪炮子弹,歌声唱出的是千军万马。我从中明白了,知识是报效祖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翻开光未然小学的校史,这所百年老校有着光辉的“革命勋章”——这里曾是文人志士从事文化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今,读光未然作品、学习革命历史,早已成为该校打造光未然文化特色学校、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期。”光未然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欣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家、爱国思想,学校充分用好自身优势资源,讲好光未然等革命先烈的党史故事,引领全体师生知史爱党、知史明理、知史修身。

午饭结束,校园里响起了《我和我的祖国》钢琴声。循着悠扬的曲调,记者来到光未然陈列馆,音乐老师张小红正在弹奏,十几个学生陆陆续续进馆,伴着悠扬的节奏轻声哼唱。

光未然陈列馆分前奏曲、蕴育曲、激荡曲、传承曲4个主题展区,陈列着百余件手稿、党史革命史书籍和图片、红军遗物,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光未然的成长历程、抗日救亡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历程。

“光未然陈列馆不仅是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语文素养教育实践阵地,也是学生礼仪、表达、交往等综合素养的实战基地。”张欣介绍,2019年5月份开馆以来,学校鼓励全体师生积极报名,争当志愿解说员,利用业余时间提供解说服务,管理馆内的音响、视频、灯光等设备,充分发挥陈列馆动态育人效能。

目前,该校每个学科都有教师志愿解说团队,每个年级都有学生志愿解说团队,年龄最小的仅有6岁。小小红色讲解员王君怡的《光未然陈列馆解说》作品,还入选了2021湖北省庆“六一”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奖作品名单。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下午4点,在光未然小学六(1)班的社团活动课上,声乐老师梁世勇正带领学生朗诵光未然的原创诗歌《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小学的师生们先后排练的原创情景剧《黄河颂》《保卫黄河》和配乐诗朗诵《五月的鲜花》《光化青年》,均已列入老河口市文化惠民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剧目名单。

“学校的文艺展演、老河口市的文化演出,每年我们要带老师和学生出演10多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们的出镜率更高了。”梁世勇说,通过演出,学生们将革命先烈的榜样力量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行动。

“我们以光未然小学为示范,发挥老河口市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学校师生创新形式参与宣讲活动,让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老河口市委书记曹祖金说,全市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济日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这首歌,90后没听过,80后沉默了,70后却哭了……

跑男有一期节目,至今让我难忘。

在革命圣地延安,跑男团成员和当地交响乐团,演绎了一首经典歌曲: 《黄河大合唱》。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作为朗诵者的邓超,那天一反常态,不再搞笑,眼神里是满满的坚定。

看着他们背靠黄河,澎湃的演唱,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听完那首歌,编导哭了,很多观众哭了,我也哭了。

曾在悉尼听过一场郎朗的音乐会,在他奏响《保卫黄河》旋律时,看他激昂澎湃随着节奏感上下跳动手指时,整个人热血沸腾。

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豪感。《黄河大合唱》这首曲子,真的燃炸了!

曾经想当世界音乐大师

现在想做人民音乐家

1935年,一位音乐才子,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他叫冼星海。

本来可以留在法国继续深造,但听闻祖国已战争的号角,他决定回来。

优渥的生活不重要,世界音乐大师的名头不重要,他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可没想到,一回到上海,眼前却是一幅歌舞升平的景象。

日军在东北的侵略行为,那些不愿做亡国奴,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同胞,和这些沉浸在音乐舞蹈中的人,仿佛是两个世界。

那时候的中国,已岌岌可危。而那时的中国人,麻木,消极,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

东北局势已经危在旦夕,这帮人居然毫无共情之心,爱国之情,还想着娱乐?

冼星海看到这些,既迷茫又生气。

就在这个时候,冼星海意外收到了一封电报。

那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他发来的邀请函,希望他可以去那里去担任音乐系主任。

他早就听说,延安是个自由平等的地方。拿到这份电报,冼星海高兴地跳了起来。

他对妻子说:“我们去延安吧!那里需要我们! ”

那时候,汪精卫公开投敌。很多人说,中国再战必败。人心动摇,家要没了,国亦不再。

但冼星海想,越说我们不行越要行。有国才有家,与其做世界音乐大师,不如做人民的音乐家。

没有,音符也能练兵。去战斗,用自己的方式!

一拍即合,歌颂黄河,歌颂祖国

1938年10月,一位诗人坐着木船,穿越黄河的惊涛骇浪,他叫光未然。

光未然,本名张光年,14岁那年,他就决定要参与革命斗争,想用文字给国家和民族以力量。

1939年,在晋西吕梁游击区的山沟里,光未然不慎坠马摔伤,左手臂骨折,被送往延安边区治疗。

老友冼星海那时就在延安,得到消息立刻去探望光未然。

他们也许没想到,这一次老友会面,促使了一部伟大乐章的诞生。

那天,光未然朗诵了自己最新创作的诗歌,歌颂黄河,歌颂军队,400多行,慷慨激昂。

冼星海听完疯了,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写的音乐吗! 他大步上前,一把抓过诗稿说:

“我要给它谱曲!我有把握把它谱好!”

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冼星海把自己关在延安的一个小窑洞里,开始了创作。

当年的延安,连纸都找不到几张,更别说写音乐要用的谱纸了。

没有乐谱纸,冼星海就和妻子,一点一点画好格子。

(图为冼星海与女儿和孙女)

冼星海写歌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一边吃糖一边创作,这样才有灵感。

但那个年代,物资相当匮乏,哪里有糖果可买。光未然最了解他,就想方设法给他买了两斤白糖。

就这样,冼星海写几句,吃一口白糖,那些令人澎湃的音乐,从笔尖不断流淌出来。

保卫黄河

从3月25日到31日,六天六夜,夜以继日反复推敲,他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来了最伟大的初稿。

1939年3月,中国音乐史上最不朽,最具民族气节的作品《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古有李白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今有诗人赞: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敌强我弱又怎样,沦陷怎样,受伤又怎样?

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把精神唱进歌中。沙场树英豪,文字和旋律也可以咆哮!

公演燃爆全场,指挥全中国

1939年4月13日晚上,陕北公学礼堂,一场演唱会正在进行。

这是《黄河大合唱》的首次演出。

那时的延安,哪有什么管弦乐队啊。

冼星海东拼西凑,找了所有中西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

最后,连汽油桶,都改成了低音胡琴。

即便穷困,即便艰难,只要精神在希望在,一切都难不倒人。

那一天,光未然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篷,盖住了受伤的左臂,地挥舞着右手。

而在他旁边的冼星海,早已泪流满面。

苦难与理想,在这一刻从音乐里迸发而出。

第二天晚上,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纪念音乐会,《黄河大合唱》正式公演。

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

“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

那天毛主席对他说:

“我们的朱总司令在前线指挥千军万马和日军作战,你和总司令不一样,你是在指挥全中国人民作战! 《黄河大合唱》就是最好的指挥号令!”

从那天起,《黄河大合唱》奏响中华大地。

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达到了高潮!

每个音符都是一发子弹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第七乐章的《保卫黄河》。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那个连饭都还没来得及吃的年轻人,赶赴沙场,稍有不慎,便永远倒在了路上。前一秒钟,故乡的母亲还在垂泪思念,下一秒钟,战场上年轻的儿子,就被日本的尖刀刺穿了胸膛。这一刻,士兵们还在帐篷里和兄弟比肩歌唱,而下一刻,一颗炮弹炸响,整个军营尸横遍野,曾经的家园便满目疮痍。

你闭上眼,就能看到黄河的惊涛骇浪,和战士的英勇顽强。

它是一种信仰,支撑着民族的希望。

《黄河船夫曲》里唱着:

伙伴啊,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每一句都像步枪,每个音符都仿佛一发子弹。

一部曲感动上亿人,一首歌激励几代人

抗战期间,900万平民死于战火,800万平民死于饥荒,百万战士战死沙场。

那些痛苦绝望的日子里,无论是工人,战士,学生还是普通群众,只要唱起《黄河大合唱》,都会感到浑身力量满满。

那些为了民族尊严冲在前方的战士,他们拖着受伤的腿,和流着血的胳膊,躲在沙包后面,奋力扳动着土枪。

一个个英雄牺牲了,一个个战士又冲上前。

战火纷飞的年代,顽强的中国人从未放弃,民族精神从未消亡。

这从来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曲。

在战争年代,它是冲锋的号角。

在困难时期,它是战士和人民的希望。

在和平年代,它亦是历史的纪念,告诉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

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80周年 词作者光未然之子讲述创作背景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传唱八十载

振奋人心的不朽力作

经典永流传

澎湃的时代强音

黄河大合唱

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1939年4月13日

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

在首演80周年之际

词作者光未然之子

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

讲述创作背景

我们是黄河的儿女,黄河的波涛携带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峥嵘岁月一泻千里,深情抚摸中华大地曾经伤痕累累的肌肤,滋养着哺育中华儿女的黄土地。留下荡气回肠、奋发昂扬的《黄河大合唱》。80年过去了,它依然在中华儿女心中回响。在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公演80周年之际,我们探寻它的诞生,重拾它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如黄河之水澎湃不息。

《黄河大合唱》这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最伟大雄壮的合唱作品,从1939年春天在陕北唱起,如燎原烽火,燃遍全中国,鼓舞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赶走日本侵略者,重建美丽家园。80年后,《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的儿子张安东、女儿张安迪,与当年曾经经历过那段硝烟岁月的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后人组成黄河寻访团,重温《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之路。华商报记者采访到张安东,在父亲叙述的点滴,以及这些年的搜集资料、研究亲历者和他本人回忆文章中,了解到《黄河大合唱》诞生前后的历史故事。

往昔的峥嵘岁月

诞生在硝烟中的《黄河大合唱》

张安东介绍,父亲创作《黄河大合唱》时,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父亲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抗敌演剧第三队。当时南京陷落以后,1938年初在武汉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当时两党都认为宣传鼓动全民抗战有多么重要。当时政治部部长是陈诚,副部长是周恩来,下设第三厅主任是郭沫若,第六处处长是田汉,下设的戏剧音乐科科长是戏剧家洪深,两个年轻的科员之一就是光未然。第三厅的前沿阵地设立了的“特支”,三个公开的员是党支部书记冯乃超、组织委员刘季平、宣传委员光未然。他们在与国民政府沟通、整编抗战文艺战士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文化人抗战的队伍分别开赴全国各大战区来做文艺鼓动工作,当时也牺牲了很多人。

1939年1月,光未然在艰难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同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迅速如星火燎原般传遍全国,成为抗日救亡的号角。

张安东说:“我父亲曾告诉我:‘我根本不期望自己能够看到抗战胜利。’因为当时敌人太强大,一年两年、五年六年,什么时候能够抗战胜利,没有人能知道。但是大家就是想着:我要跟你拼到底了。但是我绝对不退却,我死了还有别的人。”

《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的朗诵词有一句:“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张安东告诉华商报记者,光未然创作的原诗句不是“必胜的决心”,而是“必死的决心”,“这一个字的分量重如泰山,我们经过寻访之后,演出都是用的原朗诵词,我跟我父亲聊过这一段……”说到这里,张安东哽咽了。

特殊的寻访道路

重走抗日救亡的保卫黄河之路

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张安东表示缘于2015年一位名为黄平的朋友邀约,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黄平约我做这样的自驾游,但是我当时工作太忙没有去成,但是这促使我和他一起做了一些案头功课。我们俩对怎样去探寻父辈走过的道路一无所知。然后围绕《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方方面面就查得比较深,于是我们一行四人照着资料中提到的地点就去了。2017年我们想在《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的日子组织一场寻根的活动,去看看《黄河大合唱》到底怎么来的,用双脚走一下父辈走过的道路,亲眼看一看它的诞生之地,对这部作品的诞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筹备重走《黄河大合唱》音乐之路时,张安东与朋友们都希望能由五大洲的华人合唱团,能够在2019年不断地、此起彼伏地、互相呼应地去演唱《黄河大合唱》,“这是我们的初衷和梦想。”于是,张安东带着海内外的朋友,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的海外华人,还有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朋友,其中有钢琴家、歌唱家、媒体人,大家沿着当年“演剧三队”的行程,去他们第一次渡黄河的地方圪针滩古渡口,看他们怎么就受到黄河船夫号子激发;到壶口瀑布感受他们曾经感受到的震撼;到第二战区,河东日战区游击战怎样艰难地进行……“我们沿途也认识英雄,了解到当时百姓遭受苦难的状况。每个团员都对这次寻访特别感动。脚踩着先辈们的足迹,看到他们看过的壶口瀑布,与我们平时看到黄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现在活动走到延安,感觉到真是回家了,因为《黄河大合唱》在这里诞生的。我们是带着海内外华人对《黄河大合唱》的热爱和回来的,所以感觉特别深刻,洋溢。”

特别的纪念演出

80年前的原版音乐再现

张安东提到的“五洲同唱《黄河大合唱》”,也因为这次特殊的黄河寻访,而带来了特别的设计。他介绍说:“从2018年12月24日西北民族大学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开始,五洲同唱《黄河大合唱》已经做了四场演出,从今年4月9日开始,结合我们的黄河寻访团的足迹,在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大剧院、鲁艺文化园区等地继续演出四场,每次都是全版8段的合唱,声势、规模非常宏达。”

当年演唱《黄河大合唱》中《黄河怨》的郭淑珍也收到这次演唱活动的邀请,她指定了两个男女声的得意门生来支援两场演出。12日、13日的两场演出,邀请到瞿玄和来朗诵,并且是延安的原版的三弦独奏来伴奏。西安音乐学院的三弦演奏大师高伟来还原当年冼星海创作的乐曲,这段乐曲有五六十年没有被演出过。

4月12日的这场演出,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组成了220人的演出阵容,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师生来演唱,加上来自世界各地黄河寻访团的团员,体现了中华民族、全世界华人团结奋进的精神。

张安东说:“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演出。原汁原味的《黄河大合唱》在它的诞生地来演出,带大家重新体验《黄河大合唱》当年的风采。” 华商报记者 路洁 摄影 贺秋平

艺术价值:独创性、国际化又兼具民族化

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能传唱80年,不只因为它在艰难的抗日时期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志,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仅从艺术性上看,它也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

华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延安市文化与旅游局副局长(挂职)王安潮,他刚刚参加了在延安举行的《黄河大合唱》80周年的庆祝活动,他表示,80年后在创作地听到《黄河大合唱》,依然被它的艺术性所震撼。

《黄河大合唱》从《黄河船夫曲》开启,在强劲的前奏引入之下,唱出急促、喊叫般、特性极强的乐句:“咳呦!划呦!划呦!划呦!划呦,冲上前!划呦,冲上前!”紧接着,长音呐喊与领唱、合唱,强化了船工号子的音乐特征,一下就将人带入到了当时的延安,勾勒出一幅音乐图画。王安潮分析说,“《黄河大合唱》借鉴西方交响合唱的形式,用比较大的篇幅对中国人民抗战进行了全面表达,充分反映了民族精神。它借鉴民间音调,第一部分《黄河船夫曲》运用了西北民族的音乐,后面又加入了西方交响乐,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和手法。这在80年前的创作背景下是很先进的。”

很多人对“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非常熟悉,这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八个乐章组成,多种表达形式的运用也让这首作品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这个作品艺术空间和题材表现也非常多样,与同期其他合唱作品相比,更加符合复杂的语义表达,而且它的音乐语言比较新颖,形式也比较灵活。”王安潮认为,《黄河大合唱》的文化、历史价值,都是通过它音乐艺术的本身价值所体现出来的,“一个伟大的音乐作品肯定不是单一的,它的历史节点、所表现的内容、音乐手法的复合作用,才诞生了这样一个经久不衰的伟大的作品。”

从创作角度来看,王安潮认为,《黄河大合唱》的震撼人心,也与创作者的生活积累密不可分,“光未然、冼星海到了延安后,充分融合到当时的生产和斗争生活中,有着充分的生活积累,而冼星海也刚从法国留学回来,他的创作手法在当时都是比较新颖的,就算当下再看,依然是不过时的。在当时它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而在当下,它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依然非常有意义。”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文艺界人士评《黄河大合唱》

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行的恒久动力

肖云儒:黄河不息它就不息

2005年5月,陕西省文联策划组织了首次壶口瀑布《黄河大合唱》千人合唱活动,文化学者肖云儒是总指挥之一。

昨日,肖云儒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依然热泪盈眶,我建议《黄河大合唱》应该每五年或者每十年都被唱响,让中国人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地激活和呐喊。因为《黄河大合唱》借助了一个永流不息的黄河形象,把我们的民族之魂、中华之魂凝聚到这个作品中,黄河不息它就不息。黄河不沉默它就永远不会沉默。黄河因为有了这首作品,有了黄河精神的审美形态,《黄河大合唱》因为黄河,又有了长流不息的现实形态,这两者相得益彰。”

对《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过程有过深入了解的肖云儒介绍:“《黄河大合唱》是在我们民族最危难的状态下喷发出来的热血,当年冼星海是跨过黄河到延安的,光未然是被担架抬着过了黄河到延安的,他们对于黄河的浪涛和怒吼,有着非常具体的震撼灵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恰好是我们民族生死存亡、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发出的怒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找到了黄河形象来写这首歌,所以才让我们有了震撼人心的感受。”

肖云儒表示,我们对黄河大合唱了解得还不够多,“我们现在更多地记住了《黄河大合唱》的怒吼吧黄河,它的战斗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在危难中转危为安,但其实《黄河大合唱》像黄河一样,它的美也是多种形态的,有很舒缓的一面,有对民族未来的憧憬,有受难者的哀怨,又有人民力量的崛起和战斗。特别在新时期,我们再看《黄河大合唱》,不光汲取它怒吼吧的精神力量,还要汲取它对国家之爱、对土地之爱、对未来之爱这样的精神,这首歌由于找到了黄河的形象,由于赋予了黄河魂,所以它也会和黄河一样,永远不息地流淌在历史之中,流淌在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是中国人灵魂的呐喊、生命的呐喊。”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梁向阳:词与曲珠联璧合、水融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认为,《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救亡的危难关头,文艺工作者的心血讴歌,“《黄河大合唱》,是民族在抗日战争这个抵御外侮入侵时期的总爆发。众所周知,诗人光未然在参加抗日演剧队路过壶口大瀑布时获得了创作灵感,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终于在延安医院的病床上喷薄而出,完成了这首讴歌黄河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长诗。经过作曲家冼星海谱曲,气势磅礴、壮丽恢宏的《黄河大合唱》就诞生了。”

谈到这部合唱组曲的文化价值,梁向阳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这首大合唱经典,是词与曲珠联璧合、水融的艺术结晶,是抗战的怒吼,民族的象征。自1939年4月13日首演后,在中华大地与世界舞台上经久不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黄河大合唱》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行的恒久动力!” 华商报记者 路洁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04/16962461254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