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 A 科索沃战争(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
温铁军:简述冷战的三阶段
迈克尔·赫德森(左)、温铁军(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苏联试图分割控制世界。对于中国,在美苏两霸的原有计划中应是划长江而治,然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魄力使其未能如愿。但朝鲜半岛却埋下了热战的隐患,同时在欧洲形成了尖锐的战略对立。
为了保持地缘竞争的优势,美国、苏联各自向前线国家输送产业资本与重装备工业。接受重装备制造业的转移是战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特殊阶段,因为在此之后,工业转移所带来的是劳动密集型、落后、高污染产业。老冷战的阵营对立是清晰的,彼时我们紧密地依附于苏联,朝鲜战争的爆发为苏联向中国输出重装备工业提供了契机。1953年的嘎斯汽车,1954年的东方红拖拉机,1956年的国产喷气式飞机……中国从一穷二白到能够生产自己的工业装备,这次产业转移意义重大。
在冷战对峙的进程中,美苏之间有一个重要差异——苏东体系是非货币经济。在19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进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外大量转移产业,对内进行私有化改造,本土经济逐步金融化,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用纸创造所谓的经济增加值。而苏联的经互会体系仍然依靠资源经济和实体经济,因此,在80年代苏联改为GDP统计时,苏联在经济指标上落后了。自1980年代美国转向金融资本主导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苏东则相对比较平稳,甚至没有明显的增长。在意识形态的宣传攻势下,苏东体制逐渐意味着落后与僵化。
不仅如此,1969年珍宝岛战役之后,中国在苏东体制上撕开一个巨大的战略缺口,这使得苏联方面极为紧张,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紧急求见周恩来总理。虽然苏联的整个战略体系仍在维持,但事实上很难恢复,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变化都成为苏联失败的原因。苏联解体后,世界从“一个世界两个体系”变为“一个世界一个体系”,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霸权,试图实现对世界的单极霸权控制。
国家崩溃之后遭遇的便是金融体系崩塌。留下了大量尚未货币化的资源性资产和实体资产,以卢布表示的资产价格和劳动者的积蓄变得一文不值。欧洲的硬通货滚滚流入苏东完成货币化(Monetization),货币化的收益进入欧共体,为欧盟一体化提供了基础。1994年,欧元区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作为后冷战时期美国主要对手的欧元集团正式登场。美元集团与欧元集团,这两大金融资本集团的对垒成为世界进入后冷战阶段的主要矛盾。90年代中后期,欧洲边缘地区冲突不断,同时中东、北非等地的区域性冲突不断爆发,乃至于在欧洲内部引爆巴尔干冲突等,这些地缘冲突都是为了压制欧元崛起的势头。
虽然小布什政府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但美国资本流向中国后的外贸盈余又主要投向了美国的国债市场,这意味着中国一方面用廉价商品帮助美国维持较低的CPI,另一方面又大量注入资金,这一双重输出可谓“从一头牛身上扒两张皮”。也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国成为了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国务卿鲍威尔坦言中美关系处于最好时期,美国高盛集团甚至提出“Chimerica”(中美国)的说法,并期待中美共治的G2格局。
美国的麻烦从不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内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世界,美国自身的问题不断冲击着霸权秩序。经济危机导致美国转向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它不负责任地向世界倾泻流动性,向全球转嫁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做出应对性的调整,如“一带一路”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东盟十加一自由贸易协定(ASEAN Plus One FTAs)以及东亚自贸区等陆续推进,甚至亚元也呼之欲出,但这些自我保护性的动作在美国的霸权规则下就意味着动了美国的奶酪。于是,2009年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重返亚太,提出将60%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
以此看来,我们试图保护自己的利益就一定会与金融资本阶段的霸主美国发生对抗性的矛盾冲突。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实际的利益对抗,无论用何种意识形态都是无法逃避的,但最终还是要感谢“政治老白”特朗普,他毫不遮掩地说出了美国的诉求,如果不是他帮助我们认清美国的本质,恐怕仍有很多人心存幻想。
中国遭受西方的批判、制裁并不奇怪,因为产业资本竞争本质是竞劣。上世纪70年代,当日本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底特律的汽车工人集体砸毁日本汽车;当80年代日本电器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美国的政治家们在国会山前面表演砸毁日本电器。1987年,我在美国学习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底特律工人用棒球棒打死,在他们眼中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而美国与日本的产业竞争使得美国人最恨日本人。
现在,美国霸权的重要支柱美元的币值事实上在不断下降。作为结算货币,俄乌冲突爆发时,美元与欧元的占比甚至一度持平,人民币也处在缓慢上升的态势;美元作为储备货币,虽占据绝对地位,但下降趋势明显。这些现象说明金融资本阶段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矛盾将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回顾历史,每当西方的债务与GDP的比重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注定不会太平,往往走向战争。最近中国做出的一系列反应中,最为关键的是大规模地减持美国国债。因为中国对于美国,不可能行使债权人的权力,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承担美国滥觞债务大规模增发货币的代价。
美国的金融游戏更是没有什么规矩,一边扩张债务,一边滥发货币,用货币购买自身的债务,美联储甚至可以直接进入股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主义国家深陷金融漩涡之中,并没有能力进行结构调整,因此只能选择不断推高债务,甚至于耶伦提出要在10年内将美国国债上升至51万亿美元,并明确要求中国必须购买。中国与美国的债务关系并未理顺,美国既想要好处,还想要指教我们,甚至不断地挑战中国底线——在周边制造各种事件,中美之间的谈判恐怕美方是不具有诚意的。美国的债务增加计划如若得不到债权国响应,其未来的动作将不可能理性,战争或者其他极端手段都是可用选项。从代理人战争到所谓新八国联军并非空想,更何况后者已经在中国南海地区做了预演。当然,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到访,以及他关于独立自主政策的宣称,已经是外交层面的重大胜利。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我认为中国应该抓紧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打造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乡村振兴。
发动两场战争,美国毁了两个国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动两场战争,美国毁了两个国家(环球热点)
作为冷战结束以后、新世纪以来美国发动的两场对外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耗时极长、耗资巨大,非但没有为这两个中东国家带来和平、稳定和繁荣,反而制造出更多、动荡和贫穷。
两场战争彻底毁了两个国家。反思两场战争,一些问题不容回避:当初,这两场战争为何发生?费尽心机地发动两场战争,美国究竟得到了什么?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摊子,急于抽身的美国给中东局势和地区安全埋下了怎样的祸根?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和混乱不堪的局势,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当我们为在战火中永远消逝的生命和文明默哀之时,当我们为仍在战乱中呻吟煎熬的人民和土地祈福之时,人类不应轻言战争。
开战:弱肉强食
2001年,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后,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
2001年10月7日,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美军对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和塔利班目标发动了袭击。“这些有针对性的行动,旨在破坏利用阿富汗作为恐怖分子行动基地的做法,并打击塔利班的军事能力。”布什说,当时统治着阿富汗大部分地区的塔利班,拒绝了他提出的交出领导人的要求。
近日,《纽约时报》刊发题为《漫长而残酷的20年:一文详解阿富汗战争》的文章,详细讲述了阿富汗战争的来龙去脉。文章称,到2001年底,美队迅速推翻了塔利班政府,粉碎其武装力量。2003年5月,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宣布结束在阿富汗境内的主要作战行动。
据《纽约时报》报道,尽管美国和北约军队不断涌入,但塔利班重建了作战能力,夺回了以前自己控制的领土,并承诺修建新的学校、政府中心、道路和桥梁,试图赢得阿富汗人的支持。随着塔利班构成的军事威胁不断增强,作为“增兵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向阿富汗增派了数万名士兵,到2010年年中达到近10万人。但是,尽管有美国的作战力量和空袭,塔利班还是变得越来越强大,给阿富汗安全部队造成了重大伤亡。2011年5月,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击毙了本·。当年6月,奥巴马宣布,他将开始让美队回国,并在2014年之前将安全责任移交给阿富汗人。2014年12月31日,美军结束主要作战行动,留下了1.4万名美军驻扎,但过渡到培训和协助阿富汗安全部队。
2020年2月,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签署了一项协议,承诺所有美军在2021年5月1日之前撤离阿富汗。今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所有美队将在9月11日之前从该国撤离。至此,历经四任美国总统的阿富汗战争终于行将结束。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直到2011年12月撤离。可笑的是,2003年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伊拉克局势。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会上拿出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声称是伊拉克正在研制化学武器的证据,并以此为据开战。事实上,美国至今未能证实伊确实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4年,“伊斯兰国”夺取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美军随后增兵伊拉克,但其权限仅限于打击“伊斯兰国”以及为伊政府军提供支持与培训。目前,驻伊美军约有2500人。2020年1月,美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动空袭,杀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汉迪斯等人。
英国BBC报道,布什政府在“9·11”之前就制定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计划的文件。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前任政策主管希姆斯称,过去一个世纪,美国和英国在寻求控制超过其份额的石油储备时,在全球各地留下了冲突、社会动荡和环境破坏的恶果。
2021年4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参加有关就业和基建政策活动时,亲口承认“数年来和数代人以来的战争是为了争夺石油而打响的”。
“两场战争都以‘反恐’的名义展开。‘9·11’事件让美国大受震动。那时,美国国库充盈,综合国力达到顶峰,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为展现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威风,也为回应国内民众对安全的焦虑情绪,美国急需采取报复行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对本报表示,其实,早在“9·11”事件之前,美国已加速对中东石油产油大国的控制。“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分析中东地区恐怖主义力量巨大的原因,其中一条重要结论是:中东地区极端保守的专制政府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滋生。美国政府的智库提出,希望通过更迭的形式,让一些中东国家向国家过渡。美国则借机把阿富汗和伊拉克当做试验田,探索在中东地区建立的模式,成功后再向其他国家推广。
“新世纪以来,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共同的动机是以‘反恐’为由,打击伊斯兰反美主义。这两场战争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从欧洲和亚太转向了大中东地区,从对付大国的挑战转向了应对伊斯兰反美主义的挑战。”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德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场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阿富汗,美国打击的重点是以为代表的非国家恐怖组织,破坏其从中东到中亚的“全球恐怖主义网络”;在伊拉克,美国打击所谓“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恐怖主义”,瓦解所谓的“邪恶轴心”。
伤害:带来灾难
多年来,战争给阿富汗和伊拉克都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据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称,自2001年至2020年4月中旬,至少有47245名阿富汗平民在这场战争中遇难。阿富汗政府一直隐瞒本国士兵死亡人数,以免打击军队士气。但据“战争成本核算”项目估计,这场战争造成6.6万至6.9万名阿富汗士兵死亡。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阿富汗战争迫使270万阿富汗人逃亡海外,还导致400万阿富汗人在国内流离失所,而阿富汗总人口也不过3600万。
伊拉克战争则造成超过20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约250万人沦为难民。
除了死亡,战争还给阿富汗和伊拉克带来严重贫困。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阿富汗工农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严重依赖外援,财政不能自立,民众生活困苦。2019—2020财年,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88.9亿美元,人均GDP仅为586.6美元。阿富汗政府财政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连续多年入不敷出,财政预算的60%来自国际援助。失业率连续多年攀升,2019年达到40%。一些劳动力每月只能获得大约60美元的工资,难以维持全家生计。
《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至少有65万余名伊拉克人死于战火,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被迫成为流民和难民。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的数字显示,伊拉克目前总人口为3843万,约有25%生活在全球贫困线之下,失业率高达15%。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打破了这两个国家原有的战略平衡,美国在战后试图将这两个国家打造成伊斯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板,结果在选举政治的推动下,阿富汗、伊拉克两国国内族群矛盾上升为政治派别斗争,撕裂了社会,破坏了国家认同,使这两个国家长期陷入动荡之中,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孙德刚分析,美国不仅付出了巨大人员和财政损失,而且美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数百万平民流离失所,成为大中东地区跨国性安全问题。
“战争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上世纪80年代,在两伊(伊朗、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曾在伊拉克旅居两年的李伟建深有感触:“两伊战争开始前的半年,作为中东石油大国,伊拉克是一个发展非常好的国家,那时已经有高速公路,基本家家都有小别墅和小汽车。后来,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和伊朗反复拉锯,伊拉克的局势每况愈下:物资供应紧张、社会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此后,经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两次重创,伊拉克倒退回了更早的年代,想要重新恢复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伊拉克战争造成了伊拉克国内和周边局势的动荡和混乱。”李伟建分析,一是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武装各自为阵,争凶斗狠,将伊拉克推向越来越的状况,实现国家统一变得越来越困难;二是战争重创国家建设,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三是战争滋生了恐怖主义力量。这些问题在阿富汗也同样存在。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仅给当地平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也导致这两个国家四分五裂,变成一盘散沙,为外部大国培养代理人和干预这些国家的内部事务创造了条件。”孙德刚认为,实践证明,以武力反恐,以军事手段更迭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存在巨大风险。
代价:空耗国力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也让美国付出了沉重代价。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发动的已持续20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是美国耗时最长的战争。这场战争已造成数万人死亡,令4位美国总统不堪其扰,最终证明是打不赢的,且战争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十分惊人。
据美国国防部公布数据显示,阿富汗战争自2001年以来已导致2442名美军士兵阵亡,另有20666名美军士兵负伤。
据“战争成本核算”项目称,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开支令人眼花缭乱,总计达到惊人的2.26万亿美元。与美国过去发动的其他战争不同,美国因为阿富汗战争而债台高筑,光利息就支付了大约5300亿美元,还向退伍老兵支付了2960亿美元的医疗等护理资金。未来很多年,美国还要继续支付这两笔开支。
《纽约时报》给美国政府算了一笔账后质问:“在阿富汗花了2万亿美元,我们有什么收益?”
数据显示,伊拉克战争共造成美国4491名军人死亡,47541名左右的军人伤残;战争开支7630亿美元,重建费用500亿美元。
2011年12月18日,历时8年多的伊拉克战争以美军撤军宣告结束。如今,尽管伊拉克战争已结束10年,但这个国家仍处于动荡之中,枪声一天都没有停过。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留下暴恐猖獗、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美国《纽约时报》获取的一份机密情报评估显示,在国际部队撤离后的两至三年内,阿富汗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落入塔利班的控制之下。事实上,在美撤军的短短2个月内,塔利班完全控制区域已翻倍,超过阿富汗政府。
“这些年来,美国深陷中东战场的泥潭,相继投入了几万亿美元,损耗了大量国力,导致自己开始走下坡路。”李伟建表示,一方面,美国陷入中东战场太深,即使投入这么多,并没有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也没有实现按照自己的模式把阿富汗和伊拉克改造成国家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二战以后,美国试图通过向一些国家提供安全保护和为全球提供公品来树立大国威信,但是这些年,美国不但没有给自己“保护”的国家和地区带来安全和稳定,反而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和混乱,导致其国际形象大幅下降。
美国因发动战争而加剧的债务危机,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为期两年的暂停已到期,8月1日,美国债务上限恢复生效,再次面临债务上限危机。新债务上限为22万亿美元加上2019年8月以来新增债务余额,预计达到28.5万亿美元(约184.16万亿人民币)。此前美国会预算办公室已警告,如果此时不抓紧采取措施解决上限危机,美国很可能在今年10月或11月面临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挣扎:力不从心
“20年来,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留下烂摊子,既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又是一种无奈之举。美国深陷战争泥潭,不得不通过撤军‘止血’,将全球战略的重心重新转到印太和欧洲,重新把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放在对外战略的首要位置。”孙德刚认为,最近美国国会废除2002年通过的伊拉克战争“授权作战法案”和从阿富汗撤军,是美国政界和民众对长达20年反恐战争反思的结果。美国试图以暴制暴、打击中东恐怖主义和反美主义,最终证明存在严重的问题。
“这场战争至今没有赢家,以后也不会有。”2011年8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终战行动后曾这样评价。
“近年来,美国急于从中东撤军,将资源和投入从中东撤出来,目的是尽快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印太地区展开大国博弈。”李伟建说,之前,美国以为,通过战争的方式掌控阿富汗和伊拉克可以“一箭双雕”,一来可以控制中东国家的石油,二来对中俄形成威慑。但现在美国越来越力不从心。
“结束一场战争比开始一场战争更难。”奥巴马曾感叹。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带给世界怎样的启示?未来,美国将如何保持在中东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美国撤出中东并不容易,既是惯性使然,也与其在中东地区盘根错节的利益有关,如石油和军火。”李伟建认为,虽然美国采取战略收缩政策,但还是换成其他方式,保持其在中东的存在。在靠近阿富汗的中亚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在伊拉克留下一些军事顾问,这些都为美国以后重返中东留下铺垫。此外,美国还会继续向中东国家出售武器。
“美国从阿富汗与伊拉克撤军后,都会‘留个尾巴’,包括在这两国保留军事训练官,在周边地区(如海湾国家)加强军事基地,通过部署远程轰炸机与无人机等执行特殊任务,继续从境外干预这两个国家的事务。”孙德刚说,美国在中东多国“留尾巴”,试图通过控制中东地区石油等战略资源达到维护其全球霸权的目的。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是美国发动的。小国不想打仗,但是有时候会被迫卷入战争状态。”李伟建表示,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例,战争无论对发动战争的国家还是被迫陷入战争的国家,都不是好事。在遇到纠纷和矛盾时,国际社会应该制止那些动辄就想使用武力的行径,更多地通过对话和外交的方式解决争端。
“美国的反恐战争,往往以反恐为名,追求地缘政治目标,甚至将地区国家和非西方大国排除在国际反恐联盟之外。”孙德刚指出,全球反恐必须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调动其他大国的积极性,形成包容性安全合作机制。联合国各成员国只有相向而行,以促进民族和解、经济重建为路径,才能逐步消除滋生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土壤。
贾平凡
美国30年来发动的5场战争,是丧心病狂?还是另有所图?
美国自诩是“灯塔”,却不惜在全球发动战争,践踏他国百姓的幸福生活。
美国建国246年,仅有16年没有进行战争。
那么,近年来美国对外打动那些战争?美国又为何发动这些对外战争?是否有力量能够约束美国的“黩武主义”呢?
一、第一次海湾战争1991年,中东地区爆发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局部战争,即第一次海湾战争。
这场战争主要是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的,但是随后,由美国带领的多国部队也加入这场中东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以较小的代价最终取得了胜利,并且严重打击伊拉克军队。
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于当天停火,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两个月之后,伊拉克最终接受了停火协议。
美国参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伊拉克通过武力改变二战后的各国国界线,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石油。
上世纪90年代,海湾地区的探明石油储量占了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5%,每年都会有大量石油运输到欧美等地。
因此,美国希望通过这一次海湾战争,取得美国对于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石油控制权,更进一步获得石油开采权。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美国向伊拉克南部地区投放了大约300吨的贫铀弹,这不仅摧毁了伊拉克经济,甚至导致这一地区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疑难杂症发病率高于正常水平的3.6倍,孕妇流产率更是原先的10倍有余。
可以说,美国为了本国经济利益,将他国践踏在脚下。
二、科索沃战争之后,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于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的战争。
冷战结束之后,曾经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和宗教不断产生纷争,逐渐威胁到国家和世界的安全和和平。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南斯拉夫在科索沃制造种族为借口,要求南联盟统一科索沃自治,并且允许北约驻军驻扎科索沃以维持秩序,但是这遭到了南联盟的拒绝。
被拒绝的美国全然不顾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对于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给南联盟制造了一场严重的灾难。
最终南联盟被迫同意科索沃实现在北约的监督下自治,并允许北约在科索沃驻军,科索沃战争才得以结束。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并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实际上是美国强硬干涉他国内政的表现,美国的霸权主义使世界的不稳定因素上升,严重阻碍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和平进程。
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初,随着欧元的发行,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感到美元地位受到威胁,因此在欧洲附近发动一场战争,可以给刚刚发行的欧元以致命的打击,使得逃出美国的各种投资重新回到美国。
美国再次坐收渔利。
三、阿富汗战争2001年,美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的“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以阿富汗方面拒绝交出制造“9·11”袭击的头号嫌疑人本·为理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宣称美国此次打击的目标就是阿富汗的TLB(Taliban)。
当然,更进一步讲,由于阿富汗是中亚南部地区的重要屏障地区,倘若美国能够掌控阿富汗,那么就可以凭借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威慑北面的俄罗斯等国家、牵制西面的伊朗、并且可以通过阿富汗进入并控制中亚地区,这就使得美国在经济方面的发言权增大。
从奥巴马在任时期,美国就深感阿富汗战争对于美国的负面作用,试图脱身。
一直到美国2021年8月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战争总共持续了20年,消耗了美国大量资金和物资,最终并没有实现控制阿富汗的目的。
阿富汗战争给平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根据美国布朗大学的数据统计,阿富汗战争进行的20年,大约有超过4.6万阿富汗平民在战争中丧生,并且有大概1100万人因为战争而沦落为难民。
不顾他国安宁,一切服务于美国利益,这是美国外交决策特点。
四、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于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这次战争被视为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延续,因此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美国以伊拉克境内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暗中为恐怖分子提供支持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实施单方面的军事打击。
直到2010年8月,美队才从伊拉克撤出。直到2011年12月18日,美军才从伊拉克全部撤出。
但是在进行战争的这7年多的时间中,美国方面自始至终都没能够 在伊拉克境内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认为是萨达姆早已将关键文件和人证销毁。
伊拉克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在反恐热潮中,假借伊拉克拒绝交出生化武器为借口,实质上是为了清除反美的一场战争。
由于这场战争中美国大量使用现代化新式武器,投入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当然,美国这次战争最终维护了美元霸权,稳定了美元同石油挂钩的地位。
更进一步讲,伊拉克战争背后的深层逻辑就是使得战后的伊拉克建立,从而控制伊朗,最终将使得沙特、伊朗、利比亚等国失去石油定价权,继而很大程度上控制国际油气资源的从生产到运输,乃至价格决定环节。
这不仅使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产油国家受到制约,而且加上欧洲等国家对于中东石油依赖程度远高于美国,这必定会导致欧洲的金融投资地位受到影响,进而提升美国市场的吸引能力,使得美国渔翁得利。
美国控制世界原油供应,不但有利于美国经济稳定,同时也有助于美国制约未来国际体系中有可能得竞争者。
美国的对外战争中,总是在打这种如意算盘。
五、叙利亚战争2011年爆发的叙利亚内战,一方面是由于其国内的经济、民生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就是美国和叙利亚关系的重要影响
两国不睦由来已久,美国单方面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叙利亚都站在美国对立面,认为叙利亚当时正在破坏美国积极推动的中东和平进程,因此美国甚至将叙利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黑名单。
叙利亚内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对于叙利亚政府的施压力度,甚至支持叙利亚的叛军制造的暴力事端,甚至推动叙利亚内战升级。
当然,美国参与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仍然是为了控制世界的石油资源。
在前面几场战争中,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中东国家一步步被美国拆解和掌控,支持叙利亚可以算得上是美国控制中东资源的重要一步。
在美国的谋划中,在中东的战争一步步胜利,就能加强美国对石油的控制,继而加强美元霸权地位,而全然不顾战争会给遭到战争的国家民众带来多么大的生存灾难。
六、为什么美国总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战争?那么,美国为何总是如此热衷于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历史和文化根源、法律和制度根源和经济和社会根源三大方面来进行解释。
首先,对于美国的历史文化根源而言,美国从建国以来就存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问题。
一方面,美国人极其注重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世俗化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又极其崇尚“宗教立国”的理念,认为美国是“上帝的选民”、“灯塔”,要为世界树立榜样,为世界担负责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更进一步讲,美国在种种方面充斥着实用主义思想,又在政治体制和国民心理等方方面面深受教价值观念浸润。
美国在新教思想的影响下,尤其是以里根、小布什等美国保守党选出的总统为代表的教徒支持美国的各种激进政策,支持诸如越南战争、以色列战争等一切以反对“一切邪恶”为名义的“正义战争”。
这也就是里根、小布什等总统总是把冷战、反恐战争等各种美国遇到的情形描述成反对邪恶的“sheng战”。
不仅如此,在教保守派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国内的一大批精英团体,非常容易就把世界上凡是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人或者国家作为“改造对象”,甚至是假想敌,从而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美国一场又一场的所谓的“正义战争”。
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总是将安全、繁荣与自由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并且与这三种目标相匹配,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三种不同的人,分别是军人、商人和传教士。美国的三种目标和三类人共同塑造了美国的外交格局:意识形态为基础造势、垄断资本提供支撑、军事力量保驾护航。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凭借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在世界展开战争,还可以进一步维护美国的思想和商业利益。
第二,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看,这也为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提供了土壤。
一方面,美国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组织,并且美国的国防部在二战后迎来了飞速发展,军队的集中化管理和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美国的国防部很快发展成为美国政府内部、美国社会中最大的官僚机构。
在人数上,自冷战结束为起点,美国国防部雇佣的职员占据了美国政府在职人员的60%以上;
在机构的分布上,美国国防部在全国各地大约有4000个国防设施,在全世界大约21个国家分布着330多个军事基地;
在美队内部可以说自成一格完整的“社会”,内部法律、法院、军事警察系统一应俱全,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著名的“西点军校”。
根据乔治·凯南的说法,美国庞大的军事体系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集体。这样就导致这一巨大的利益团体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取更多的军费开支,对外战争实际上就是满足利益集团利益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在美国“战争权”问题上,在美国宪法中属于一个“灰色地带”。
也就是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拥有对他国的宣战权,但是总统却掌握着实际进行战争的权力,并且总统是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从过往的历史看来,总统手中的战争权实际上比国会的宣战权重要得多。
也因此,每个在任期内的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动战争,而无法受到来自国会的有效约束。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当然,美国对于总争权力近年来立法限制的趋势。
第三,从经济和社会制度来看,战争不仅能够带来国家经济发展,也能满足特定利益集团利益,因此美国乐意发动对外战争。
从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战争可以破坏某一地区的经济,进而损坏当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让世界看到,美国可以在“任何地方”打赢战争,进而激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进而使得大量资金涌入美国,使得美国经济获得发展,美国最终可以收割世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结构中的各个方面都期盼战争带来的利益。一般来说,军事机构、军工行业、以来军工行业的国会议员、武器研发机构四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结构。
其中,军事机构想要获得武器来提高防御和进攻能力;军工行业希望扩大规模,获得利润;依靠军工行业的国会议员,需要支持军工产业从而获得其在选举中的支持;武器研发机构希望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或者为日后从政积累资本。
因此,军工复合体的每一个构成部分都希美国能够对外发动战争,从而满足本利益团体的某种特定的利益需求。
当然,除了军工行业外,能源行业也是影响美国对外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小布什总统做过能源公司老板,并且布什家族从事的就是石油行业。
也正因如此,最典型的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后少不了能源利益一团的怂恿:从由美国跨国石油和军火商支持的智库发表研究报告,从而支持伊拉克战争,到美国政府采纳意见,体现着美国“军学商”三方紧密互动并且各取所需的特点。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美国总是四处发动战争的原因。
七、美国对外战争行为能够被约束吗?那么,美国发动战争的原因如此盘根错节,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能够随心所欲地在国际上的任何地方发动战争?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美国错综复杂,但是美国力量并不是无限的。
首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会轻易接受美国对外的干涉政策,因为不断对外战争的行为同美国宣传的“灯塔”并不是一致的,这就导致又是其他国家会对美国产生“幻灭感”;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多或少会对美国形成一定的压力,因为美国虽然强大,但是不可能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力无所顾忌,并且核武器的存在同样会加深美国对于他国实力的考虑,或者说美国只会对外发动他有把握获胜的战争。
第三,从美国国内层面来讲,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思想争论、精英主义和多数之间的竞争也是限制美国不能够任意发动战争的重要因素。
美国国内温和的自由主义派提倡多边主义、国际规范和自由贸易,反对美国单纯通过武力来维持美国霸权。
由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存在,美国的保守主义难永远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加上虽然美国的国防政策主要由国内精英制定,但是美国国内民众情绪和舆论依旧对于美国国防政策产生巨大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致使美国决策者在1973年从越南撤军。
八、小结就像约瑟夫·奈在《美国霸权的困惑》中所写到的,美国不可能单凭武力主宰世界。
因为核武器的存在改变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政府的效用;
因为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也难以让美国真正实现帝国统治;
因为全球化时代使用武力会破坏国家的经济利益。
正因如此,美国应该意识到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都对于国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穷兵黩武只会使得美国备受损伤,甚至会使得美国霸权地位不保。
就像奈在书中写到的那样:“人们将美国比作罗马,但是罗马灭亡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16/16962510226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