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无人机多少钱一架(战斗无人机)

时间:2023-10-02 08:06:14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超甜的布丁

谁用谁爽!纳卡战争无人机出尽了风头,无人机交战时代已经到来?

于9月27日晨8时爆发的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展开的军事冲突,目前已经偃旗息鼓。

俄军维和部队已进入纳卡地区

综合各方报道,咱们已经可以明确认定:阿塞拜疆军队在土耳其军事顾问的指挥下、在土耳其军事装备的支援下,获得了此轮冲突的胜利。不仅通过地面战役进攻夺回了“纳卡”地区大约50%的土地,还通过停火协议拿到了克尔巴佳、拉钦等区的控制权。相比之下,亚美尼亚军队在此次战争中堪称损兵折将,据估计有2000余名亚美尼亚军人被打死,绝大部分“纳卡”地区的土地都被阿塞拜疆夺回去了,只剩下一个首府斯捷潘纳克特还象征性地保留在了亚美尼亚手里。

阿塞拜疆无人机显神功

当然了,从战略角度来看,阿塞拜疆获得了冲突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它在战略上就是赢家(咱们昨天的文章分析过)。

从战术角度来说,阿塞拜疆军队、尤其是地面部队打得并不好:

一是战术相当粗糙,亚美尼亚军队一直到战争后期,还在不断放出阿军小股部队被亚军伏击、包围全歼的视频,似乎意味着阿军分队及以下单位在进攻战斗中,对态势不敏感、对敌情不敏感,缺乏合理运用侦察兵的意识;

二是对手中的装备不熟悉,运用装备水平也很差,虽然阿军装备了大量的T-72S、BMP-1系列步兵战车,但这些装甲装备似乎并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反而在地面消耗战中时不时就被亚美尼亚军队敲沙罐。

故而,总体来看,阿塞拜疆军队的摩托化步兵、轻步兵还是维持了大部分中东国家的正常水平:战斗力相当之匹下。

相比在战役进攻中打得差强人意的阿塞拜疆陆军部队,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在战役进攻中,发挥的作用就“堪称惊艳”了。尤其是阿军在投入战场的无人机性能相当一般、威力也不算太强、到后期数量甚至都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无人机的战果远远超过了阿军那堆看起来威武雄壮、实则是个银样蜡枪头的T-72 Sim2“Aslan”与BMP-1步兵战车,发挥的战役战术作用也同样巨大。

无人机性能一般

说阿军投入战场的无人机性能“相当一般”、威力“不算太强”,咱们说了这么多天估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在此次冲突中,阿塞拜疆军队投入战场的无人机大概有三种:

土耳其产Bayraktar TB-2型无人攻击机

一是著名的、在叙利亚与利比亚战场上到处搞事、由土耳其Baykar Makina工业公司制造的Bayraktar TB-2型无人攻击机,该型小型无人机系察打一体无人机,典型任务载荷仅有55公斤,在出击时一般只能携带2枚专用的MAM-L型空射反坦克导弹,每枚导弹的重量仅有20来千克,如果没有破甲战斗部加成、只是用杀伤爆破战斗部,TB-2无人机加上MAML反坦克导弹的杀伤后效估计和一枚122榴弹差不多。

以色列产Harpo

第二则是由以色列制造的、著名的“Harpo”型无人机,该型装备与其说是个无人机,倒不如说是巡飞弹,毕竟它的前型就是著名的“Harpy”型巡飞弹。但相比“Harpy”只能采用被动探测模式遂行反辐射攻击任务,“Harpo”在其头部下方增设了一部POP-200型光电转塔,包括一部小型热成像仪和CCD相机,可供操作人员精准选择攻击目标。根据以色列提供的数据,“Harpo”型无人机的续航距离大约1000公里多,最大续航时间大约3到4个小时,带有一个23公斤重的高爆战斗部,该型无人机虽然用来攻击坦克、步战车等重型装甲车辆可能差点儿火候,但用于攻击牵引式火炮、运兵卡车、简易工事、甚至野外步兵等防护性较差的目标效果相当不错。

An-2改装在无人机

最后,阿塞拜疆军队还“土法上马”地改进了一批苏制An-2型农用机,该型飞机的“中国版”就是著名的、有“飞行拖拉机”之称的运-5小型运输机。甚至最近还有西方媒体在炒作、说阿塞拜疆的这批An-2就是在中国的协助下被改成“自杀式无人机”的。而阿塞拜疆军队使用这些An-2的方式也颇有意思,从此次阿塞拜疆军队实施的几次防空压制作战看,好几次都是由An-2型无人机前出诱敌、引诱亚美尼亚军队的地导火控雷达开机,尔后“Harpo”巡飞弹再使用被动引导模式找到目标实施攻击。同时,据说这批An-2型无人机里面还被阿军塞了多枚152毫米炮弹或250公斤级重力航弹,如果亚美尼亚军队担心自身地导雷达被定位而把这些An-2无人机放过去,那么它干脆就可以客串一把“自杀式无人机”,找个亚美尼亚军队的阵地一头栽下去就行了,可谓稳赚不赔。

An-2储备的满满当当

整体来说,在阿塞拜疆军队使用的三种无人机中,大伊万反而觉得,这些An-2型无人机是阿军用的最好的,完美地体现了一支军队立足现有装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战斗中既要敢打也要会打更要巧打的战术原则。

战术成果极其惊艳

虽然阿塞拜疆使用的这三种无人机都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但相比它的价格与性能,阿军利用无人机获得的战役战术成果就堪称极其惊艳了:

摧毁T-72B(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先说战术层面,截至目前,单单是能够证实的战果,阿塞拜疆无人机估计就击毁了亚美尼亚军队接近100台T-72B型主战坦克、100余台BMP-1/2型步兵战车,后续击毁的D-30型122毫米榴弹炮、D-20型152毫米榴弹炮、BM-21型122毫米火箭炮无算。

摧毁D-30榴弹炮(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而更加重要的是,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还击毁了亚军大量战略性装备,包括了BM-30型远程火箭炮、9K33M和9K35型野战防空系统、S-300PT/PMU2型区域防空系统,甚至还有没有完全确定的画面认为阿军无人机击毁了亚美尼亚军队“宝贝疙瘩”一样的9M723“伊斯坎德尔”的发射车。相比在地面作战中建树不多、打了很多天也没什么进展、战役行动相当呆板的阿军地面部队,阿塞拜疆无人机部队的战果、尤其是防空压制的战果,已足够各国地导部队侧目。

摧毁9K33M野战防空系统(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而从战役战术角度考量,相比阿塞拜疆的陆军摩托化部队在地面进攻中打得一塌糊涂、神马玩意。反而是阿军的无人机极大地确保了阿塞拜疆军队的战术优势,也最终带来了阿军在战役上的胜势:

摧毁BMP步兵战车(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一是极大地限制了亚美尼亚军队的战役、战术机动,尤其是对于机动防御与反冲击极其重要的亚军摩托化步兵分队在无人机的威胁下,始终处于不敢前出、不敢调整防御重点的状态,为亚美尼亚军队组织防御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摧毁指挥所(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二是极大地降低了亚美尼亚军队队属战役炮兵遂行火力支援的效率,尤其在BM-21/30、D-20/30等不同口径的火炮被无人机大量摧毁的情况下,亚美尼亚军队对阿塞拜疆军队后续进攻实施火力拦阻、形成火制地带的能力被极大削弱;

摧毁后勤运输车队(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三是极大地限制了亚美尼亚军队向战场投入第二梯队、实施武器与后勤补给的能力,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在亚美尼亚军队的纵深频繁活动,到后期甚至开始大量轰炸亚美尼亚军队往前线的运兵车辆,使亚军呈现出第一梯队被控制在阵地上不敢行动、第二梯队上不来、技术装备只要敢出来就被大量摧毁的不利态势。到最后阿塞拜疆军队集中兵力进攻斯捷潘纳克特的门户苏沙的时候,亚美尼亚军队的抵抗已经极其微弱、根本拿不出足够的技术兵器、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参战,证明了阿军使用无人机营造的有利战役态势是基本成功的。

无人机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阿塞拜疆军队在本轮纳卡地区冲突中对无人机的成功战役战术运用、甚至让无人机成为了“决胜力量”,是否真的如国内网络上说的那样,“无人机作战的时代已经到来”、“坦克已经成为活靶子”、甚至有人总结说“无人机是一种三维作战力量,坦克只是二维作战力量”、坦克等重型装备根本无法和无人机对抗、未来战场的主战力量一定是属于各种各样察打一体无人机呢?

摧毁移动中的T-72B(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大伊万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纳卡战争中阿塞拜疆无人机大放异彩、乃至成为了左右战局的“决定性力量”、与阿军地面部队的拉胯相比显得无比高光。但从本质上来说,此次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打得不错”,与其说是性能优良、战术得当,或者说无人机代表了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倒不如说这一切优势都得益于一个因素:全凭同行衬托得好。

无人机视角下士兵的尸体可以清晰辨认(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如果说得再详细一点,那就是亚美尼亚军队在此轮冲突中,根本没什么完善的、像样的战场空情与态势感知体系,也没什么完备的野战防空体系,连野战防空系统都不健全,不被对手的无人机按在地上摩擦才怪。

野战防空基本要素

咱们都知道,一个基本合格的陆军野战防空作战体系大概需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陆军防空兵对空侦察配系,主要由空情雷达侦察网络、对空观察哨侦察网络、空军预警机与电磁支援飞机侦察网络等组成,包括雷达分队、指挥分队等,构成富有层次的远方、近方空情体系与相应的指挥体系;二是陆军防空兵火力配系,系野战防空作战中按任务、地形、敌情、装备性能等因素,对配备的地导、高炮等兵器进行配置与任务分工形成的火力体系,一般应当构成远中近界与高中低界衔接的火力网络;

三是陆军防空兵兵力与火力运用,系基于现有的对空侦察与火力配系,对陆军防空兵火力的组织与使用,包括火力机动、火力分配、火力协调等。

而在具体的野战防空作战参谋业务中,陆军野战防空部队主要承担如下几个战术任务:

一是掩护指挥所、队属战役炮兵、第一梯队主攻部队等重要目标、重要地域、重兵集团等;

二是掩护第一梯队的开进通道、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之间的交通路,为第一梯队打开突破口后实施纵深进攻、第二梯队战役预备队及时投入战场提供保护。

而在具体的野战防空战法中,野战防空兵力将采取固定掩护、要点掩护、跟进掩护、伴随掩护等手段,形成地导、高炮火力杀伤区或杀伤走廊,对多方向、多批次来袭的敌军空中目标实施抗击,全力以赴,确保己方重要目标与重要地域的防空安全。

亚美尼亚野战防空不合格

在搞清楚了陆军野战防空的基本要素、基本任务、基本战法后,再回头来比照亚美尼亚军队在纳卡冲突的表现,咱们必须提一句:亚美尼亚军队的野战防空任务遂行是基本不合格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摧毁亚美尼亚野战防空系统雷达车(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一是严重缺乏有效的对空侦察配系,尤其是在纳卡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的情况下,陆军野战防空态势感知系统受到的地形遮蔽会相当严重,而亚美尼亚军队既无预警机、又无完备的远方空情报知系统、也没有听说过在纳卡地区开设机动雷达站(可能亚军本来就没有)等补充态势感知单元,对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行动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自然也就不意外了;

二是严重缺乏性能尚可、足够形成较为绵密防空火力网的装备,虽然亚美尼亚军队对野战防空任务也相当重视、乃至出动了一个营的S-300PT驰援前线。但一方面缺乏远方空情态势感知体系、近方空情态势感知体系又受到地形影响,另一方面除了一个S-300PT,亚美尼亚军队居然没有什么配套的中近程区域防空系统。在S-300PT这种战区级野战防空系统以下,只有性能严重落后的9K33与9K35这种苏军团级野战防空系统。说真的,以上这些系统不管是从本系统性能、还是从火力配系来看,还都停留在大概四十年前,根本就不适宜承担当前的野战防空作战任务;

三是在野战防空战术上极其保守,毕竟亚美尼亚军队自己也明白,自己的野战防空装备性能不足,故而在作战中往往倾向于保存实力、不敢轻易前出对己方的摩步分队实施直接掩护。而这种避战带来的恶果,最直接的就是把自己前沿的摩托化步兵或轻步兵全部丢给了阿塞拜疆无人机,同时加上自己的野战防空装备性能也不行,真等到阿塞拜疆无人机杀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这些老旧野战防空系统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这几个因素才是阿塞拜疆无人机在纳卡冲突中大显神威的根本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亚美尼亚野战防空不合格。

无人机对野战防空的考验

当然,如果从更深层次考量,在本轮纳卡地区冲突中,无人机也的确对现有的野战防空体系配置与火力配系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摧毁移动中的冰雹火箭炮(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一是近方空情报知与态势感知系统必须要为检测轻、小目标而优化。虽然亚美尼亚军队的野战防空系统相当老旧,但后期也据说出现了诸如9M331等新锐防空系统被阿塞拜疆无人机击中的战例。这似乎意味着传统的以检测、截获大型战术飞机或小型巡航导弹为主要作战对象的野战防空系统,在面对雷达特征更不明显、甚至可能使用复合材料机体、探测概率更低的小型、慢速无人机时,更容易出现“漏检”现象,也意味着野战防空系统似乎需要对雷达或光电探测系统进行更新;

俄罗斯铠甲S-1

二是必须要为野战防空系统配备小型、廉价的反无人机手段。现有的野战防空系统对于这种可能采取“蜂群”作战模式、大量出动且极其廉价的小型无人机,且不说攻击效率如何,单单从攻击性价比来说,说不定一枚导弹的价格是一架无人机的几倍,攻击性价比太低了。而在目前俄军已经为自己的“铠甲-S1”、“通古斯卡”等系统试验性地配备了小型反无人机导弹的情况下,似乎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更为廉价、攻击效率更高、多目标交战能力更强的装备承担反无人机任务;

攻击亚美尼亚后方掩体(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三是在战术上必须重新考虑野战防空的兵力配置重点。尤其是轻小型无人机可以全纵深存在、全纵深进攻的情况下,传统的野战防空兵力配置侧重于一线、侧重于第一梯队战术兵团的做法,是否要向第二梯队倾斜,是否要为开进的第二梯队同样配置野战防空系统,大伊万认为,这是本轮纳卡冲突带给我们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各种察打一体无人机作为当前风头正劲的新质作战装备,的确在诸多大小冲突中展现出了足够强大的生命力,而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冲突,也正如我们在一开始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察打一体无人机在对付一些体系不完全、装备有缺项的对手时,是有可能发挥出一定的“奇效”的。但你说单纯靠这种烈度不算高、体系对抗要素也不齐全的冲突,就能得出结论说“无人机作战的时代已经到来”,这种结论咱认为,为时尚早。

俄罗斯为隐身无人机配备新型炸弹,300公斤战斗部威力不俗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

▲采用隐身设计的俄罗斯"猎人-B"无人机在未来作战时是能够较为轻松的穿透敌方的防空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军用无人机可以说是现代信息化作战中最重要的一种空中作战平台,而对于俄罗斯来说,虽然其在军用无人机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依靠着所谓的后发优势,先后拿出了诸如"牵牛星"、"猎人-B"等性能不俗的无人机,特别是"猎人-B"由于采用了飞翼布局和隐身设计,使其能够较为容易的突破敌方的防空火力网。

▲与"猎人-B"不同的是,"牵牛星"采用的则是较为保守的常规气动布局和设计,不过好处就是成本较低(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为了进一步提高"牵牛星"、"猎人-B"两款军用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俄罗斯国防部也在日前透过俄罗斯《消息报》宣布要为以上两款无人机配备具备较远射程的俄罗斯国产的"雷霆"系列滑翔制导炸弹,从而使得"牵牛星"、"猎人-B"两款无人机的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俄罗斯的"雷霆"9-A-7759有动力滑翔制导炸弹,其发动机据称采用的是KH-38空地导弹的同款产品,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研发生产成本和后勤压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作为近年来俄罗斯方面在机载制导领域中的较为出色的一款品牌,采用模块化设计的"雷霆"系列滑翔制导炸弹均采用"惯性+卫星(GPS / GLONASS)"的制导体制,故而具备有较高的打击精度,目前该系列滑翔制导炸弹主要包括主要包括9-A-7759、9-A1-7759和9-A2-7759三种不同型号,其中9-A-7759(也被称之为"雷霆-E1")是一款有动力的滑翔制导炸弹(故而也可以简单视为一种战术级别的空地导弹)弹长4.2米、弹重594公斤,弹体直径为310毫米,翼展为1.9米,允许投掷高度为500米到12000米之间,有效射程为10公里到120公里,配备的安装有接触式引信的315公斤新型杀爆战斗部的爆炸威力据称可以达到俄军现役OFAB-250炸弹的一倍左右,且加之由于其采用了折叠式弹翼设计,因此,该弹就可以十分适合配备在类似苏-57、"猎人-B"等隐身有人/无人机的内置弹舱中。

▲俄罗斯的"雷霆"9-A1-7759无动力滑翔制导炸弹,虽然没有了动力,在射程上无法与"雷霆"9-A-7759有动力滑翔制导炸弹相比,但却换来了爆炸威力更大的好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有动力的"雷霆"9-A-7759外,"雷霆"系列滑翔制导炸弹中的9-A1-7759(也被称之为"雷霆-E2")则是一款无动力的滑翔制导炸弹,该弹在弹体大体尺寸上与9-A-7759基本一样,只不过弹重提高到了598公斤,其在0.5米到12000米的高度上投掷时,有效射程为10公里到65公里之间,虽然由于没动力,该弹在射程上不如9-A-7759,但这也同时为该弹配备更大重量的战斗部腾出了一定的空间,因此,"雷霆"9-A1-7759可以在弹体前部和后部各分别安装一个重315公斤和165公斤的杀爆战斗部,这两个战斗部都各自配备有接触式引信,故而整弹的爆炸威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称能达到一个500公斤常规无制导杀爆炸弹的一半以上。至于"雷霆"系列中的9-A2-7759滑翔制导炸弹则是一种配备了温压战斗部的滑翔制导温压炸弹,故而也就具备了更强的威力,能够更有效的摧毁敌方的各类地面目标,不过,目前该弹还处于相应的研制阶段。

▲俄罗斯方面此前有关"猎人-B"隐身无人机的可使用的部分图示,可见该机使用的是内置弹舱,并可以兼容使用不同种类的,而在未来,这些的其中之一就是"雷霆"系列滑翔制导炸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雷霆"系列滑翔制导炸弹已经在"猎人-B"隐身无人机上进行完了相应的发射试验,而在"牵牛星"无人机上的测试目前尚未开始,估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相应的测试也会展开,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不管是"牵牛星"还是"猎人-B",其上面都会配备相应的"雷霆"系列滑翔制导炸弹,从而使得它们能够无需近入敌方的防空网,就可以从容的对需要打击的敌方陆地/海面目标进行防区外精确打击,以此也就可以顺势提高这两款无人机的作战效率和战场生存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02/16949466981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