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除联通冰激凌合约没到期就直接扔了会怎么样(怎样解除联通冰激凌合约)
联通携号转网咋这么麻烦!需解绑宽带、副卡,还要退还全部赠品……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去年11月27日,三大运营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携号转网服务。据工信部官网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有超过1200万用户完成携号转网。从数字上看,虽然1200万用户不小,但与16亿移动用户相比,1000多万的携转用户只占用户总数的千分之六,折算到一年来看,携号转网率不过1%。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因为合约尚未到期,运营商也会设置层层障碍,来挽留自己的客户。
合约之困
“本来我想携号转网,但发现因为手机捆绑了宽带,如果要转网,得先取消捆绑的宽带,听着工作人员的解释就很麻烦。”中国联通的客户方波说。
除了麻烦外,方波如果要解除合约,需要在退还全部的赠品(或者赠品折合的金额)基础上,再缴纳宽带费用后才能终止合约。此外,如果协议中还有别的违约金条款,则在缴纳违约金后可终止合约。
“我也没办成转网,主要是因为有副卡的原因。”同样是中国联通的客户张峰说。
“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因为有副卡不能转网,副卡也不能独立出来,只能注销。而且,注销后想再单独申请这个号码也是不可能的。”张峰解释说,“副卡是老人和孩子在用,很多业务都绑定副卡,如果要注销副卡就需要先解绑银行卡等。而且还需再重新给老人和孩子办新卡,太麻烦了。”
此外,去年在尚未推出携号转网业务时,济南市民崔磊曾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一旦放开携号转网,肯定第一时间就去办理转网手续。然而时至今日,当经济导报记者询问崔磊是否办理携号转网时,他无奈地表示,“没办成。”
按照崔磊说法,去年12月份,他曾经尝试去办理携号转网,但没想到因为合约没到期无法办理。“查询后才发现,去年营业厅有个存话费送话费的活动,当时贪小便宜就办理了。我签订的每月返还20元话费的协议要到明年才到期,一旦携号转网这些都会受影响。”崔磊说,“如果要解除协议,不仅要将赠送的话费全部返还,还有一定的违约金。”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或许是为了挽留住崔磊这个客户,工作人员将他的套餐价格降了下来,还附带赠送了不少服务。“以前是158元的4G上网套餐。“太贵了,2G流量,通话时长1000分钟,现在是69元的套餐,6G流量还有1000分钟通话,还赠送了180分钟的非共享全国通话和150分钟的共享全国通话。此外,还赠送了一套宽带,我感觉很合适,先不转网了。”
尽管设置了层层障碍,但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已有消费者成功进行了携号转网。
“因为没有合约在身,我很容易就办成了携号转网,已经变成联通的一分子。”济南市民戴女士说,“现在我的话费大幅降低,从一个月接近200块钱,降到现在不到100块。”
小恩小惠“捆绑”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运营商除了在携号转网的实施过程中设置各种阻碍,还推出各种福利想方设法挽留消费者。
“比如中国联通,虽然名义上是回馈消费者,但给我的感觉像是要捆绑住我一样。”济南联通用户刘先生说。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刘先生使用的是中国联通的冰淇淋套餐,1000分钟通话,流量不限量。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中国联通经常给他打促销电话,“促销员先说我是优质客户,要每月送我10G流量,只需要在网12个月以上就行。”
刘先生感到很奇怪,自己现在是流量不限量套餐,再送10G流量有什么用?“联通的促销员表示,我的套餐虽然不限量,但达量(30G)会降速,赠送流量可以保证即使达量也不会降速。”刘先生说,“最终我还是拒绝了,本身30G流量就用不了,再送还有啥意思。”
“我也经常接到中国联通的促销电话,要么是赠送流量,要么是赠送通话时长。”济南市民张丽说,“前几天还接到一个10016的电话,自称是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为了回馈消费者,增送我一个价值8元的彩铃,我直接表示,不需要。”
“被捆绑怕了,现在每次有活动,办理套餐前都要问清楚,协议期多久,多久以后可以改套餐,影不影响销号等。”张丽说。
电信独立分析师黄桂莲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为了留住老用户,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分期返话费、流量等与用户在网时长捆绑的促销活动。此外,还通过手机号码与宽带或者电视机顶盒进行捆绑的模式,来留住存量用户。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运营商通过“送流量”的方式,使用户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就被绑定了一个长达1年或2年的“套餐”(虽然是免费的),这导致很多用户不符合携号转网规则,只能暂时放弃携号转网。
运营商的态度亟待改变
对于运营商设置层层障碍阻止客户携号转网,黄桂莲认为,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用户量都已经趋于饱和,增量经营也势必将转为存量经营,而携号转网恰恰加快了这个改变。
此外,运营商内部对于携号转网工作的业绩考核压力,也会迫使基层人员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阻止想要转出的用户。
黄桂莲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7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89件次,通报批评170件次,约谈提醒241件次(人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运营商在携号转网上的态度了。”
而不久前,北京市消协发布了携号转网服务调查报告,7成受访者表示,在办理携号转网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困难和阻碍,有的消费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弃携号转网。
而前不久,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今后用户多了一个5G运营商的选择。多了一个选择,传统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会加速,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更为低廉的资费,以及更多入网方式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哪一家的网络更好、服务更棒、资费性价比更高,消费者自然就会更倾向于哪一家。正所谓‘堵不如疏’,在面对携号转网时,三大运营商的态度或许真的要改变一下了。”黄桂莲说。
“靓号”遇上携号转网:转出要付违约金,转入需预存高额话费
三大运营商即将于11月底在全国推行“携号转网”服务。试运行期间,曾备受争议的手机“靓号(吉祥号)”,这一次又遇携号转网争议。
手机尾号“0000”的河北联通用户赵伟(化名)11月12日向澎湃新闻质量报告投诉平台(www.thepaper/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他在申请办理携号转网业务时,因该号码使用合约期至“2050年”,按照联通要求需支付违约金才能携号转网。
“靓号”携号转网转出难,转入也难。
手机尾号“6666”的吉林联通用户康镇(化名)反映,他的号码在申请转入移动网络时,被要求“每月最低消费600元,预存20000元”才能入网;转入电信网络也需办理每月489元的低消套餐,并预存话费12000元。
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以客户身份咨询了三大通信运营商客服,客服均表示,“靓号”用户办理“携号转网”不用等到合约期满,但要支付“违约(赔偿)金”来解除协议,赔付标准因用户协议而定。
而三大运营商对于“靓号”的判定标准不一,又会让用户遇到新的问题。
11月13日下午,移动客服称,按照目前规定,从其他运营商转入移动的用户,在转出前的运营商不论是不是吉祥号、协议用户,一经转入移动,如尾号“6666”,在联通不属于“靓号”的号码,会被认定为“吉祥号”。电信客服则解释,尾号“6666”号码转入电信后按照规定属于“靓号”,每月保底消费599元,预存话费24000元,协议期60个月。
电信分析师付亮分析认为,该问题根源在于目前各个运营商关于“靓号”的认定、资费规定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规定。
按照工信部要求, “携号转网”试运行期间,工信部将密切跟踪监测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电信企业不断优化“携号转网”服务水平。
联通“0000”尾号转网需支付违约金
使用靓号“0000”五年多的赵伟,近日因“携号转网”问题而闹心。
赵伟反映,他目前使用的联通尾号为四同号“0000”,从2014年使用至今,按照联通的“靓号专属月承诺通信资费”要求,“畅爽全国冰激凌套餐”每月需消费398元,合约期至“2050年1月1日”。携号转网规定出台后,赵伟欲将号码转至其他通信运营商,以此降低资费。
他向澎湃新闻展示的联通携号转网业务短信回复截图显示,11月11日,他以短信形式咨询是否可以开通携号转网业务,对方回复称,号码有“靓号”协议,到期时间为“2050年1月1日”,“影响”携号转网业务办理。
据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使用要求,“靓号”多要签署捆绑长期“最低消费套餐”,提前预缴话费等,在该背景下,多位用户反映收到同样的提醒。
澎湃新闻在相关话题社区检索发现,昵称“敏仔0805”的用户展示的短信咨询截图显示,其号码有“58元低消套餐”,到期时间为“2028年9月30日”,“影响”携号换网办理。此外,该号码的视频业务到期时间为“2050年2月31日”,也“影响”办理。
同样为联通“靓号”,昵称“夏日冷饮”的用户称,对于“合约期还有10年,不能取消协议”的说法,其向工信部投诉后,联通主动联系他取消了该协议。该用户展示的短信截图显示,“通过工信部反映的办理携号转网业务因靓号时限无法办理问题,经双方协商,现在达成和解。”
“靓号转网”究竟存在哪些“影响”?如何消除“影响”,正常办理业务?
11月12日,澎湃新闻以客户身份咨询时,三大通信运营商客服均解释,按照目前收到的规定,“靓号转网”需先携带协议单和证件资料到指定营业厅,支付一笔补偿金来“解除协议”,金额大小根据协议内容具体来定。其中,移动客服表示,如果为非协议号码可以正常受理,但如果属于协议号码,则为合约业务,和前述过程一致。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若有协议的话,支付违约金属于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合约时长是否合适,像赵伟的合约期限至“2050年”,因期限过长是否合理受到争议。此外,违约金该收多少,具体按什么标准实施,也是一个问题,有的省份通信公司目前按照合约套餐规定的每月最低消费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非靓号转入后成为靓号”
一方面是“转出去难”,另一方面,也有用户反映转网过程中“非靓号转入成为靓号”。被要求设置低消套餐,预存高额话费。
尾号“6666”的吉林联通用户康镇向澎湃新闻反映,他的号码使用已5年,虽然是四同号,但在联通和普通用户一样,没有协议,每月消费几十元,他提供的月消费账单显示,该号码每月固定36元套餐。
但康镇到移动和电信咨询转入业务时,两家运营商均表示要按“靓号”处理,有低消和预存上万元话费的要求。
康镇提供的录音资料显示,13日他在获得联通的携出授权码后,到吉林当地移动营业厅办理转入业务,但工作人员告诉他,该号码为优良号码,需重新设置持续15年、每月600元的低消套餐,并预存20000元话费。在移动受阻后,康镇又到当地电信营业厅咨询,工作人员同样告诉他,该号码办理转入需设置每月489元的低消套餐并预存话费12000元。
就该问题,13日下午,移动客服解释,按照目前规定,从其他运营商转入移动的用户,在转出前的运营商不论是不是吉祥号、协议用户,一经转入移动,尾号“6666”均被认定为“吉祥号”,至于该用户转入后是否需要设置每月低消套餐和预存话费,需到指定营业厅咨询办理。电信客服则解释,尾号“6666”号码转入电信后按照规定属于“靓号”,每月保底消费599元,预存话费24000元,协议期60个月。
针对康镇的困扰,付亮向澎湃新闻解释,此次《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提出,“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将携号转入用户视同为本网新入网用户”。这条规定初衷是保障用户的权益,避免通信运营商将新入网用户区别对待,但实际过程中,通信运营商将从其他运营商转入的号码按照自家的规定执行,重新签约重新规定,出现了“非靓号转入后成为靓号”的情况。
“根源在于目前各个运营商的关于靓号的认定、资费规定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规定。” 付亮说。
“靓号转网”细则仍不明确
工信部11月11日消息,据“携号转网”全国推广工作进度安排,各电信企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完成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相关系统已于11月10日起上线试运行,11月底全国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试运行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密切跟踪监测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电信企业不断优化“携号转网”服务水平。”工信部同时指出。
澎湃新闻注意到,配套印发的《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虽然对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了指导性规定,但并就“靓号转网”等具体问题作出规定,三大通信运营商对于“靓号转网”的要求,对消费者来说尚未明确。
付亮认为,目前试点城市先行,“靓号转网”业务还在试运行阶段,未正式全面实施,各省份执行“靓号转网”的规定有所区别,三大通信运营商对该问题究竟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还不明确。而在试运行期间,运营商主要是进行各个“环境”的测试,发现各种问题,后面来解决问题。
他同时表示,对于“非靓号转入后成为靓号”,存在较大资费差距的问题,最终应该会解决,取决于运营商所制定的细则。按照工信部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携号转网服务细则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工信部。
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则认为,“靓号”对于三大通信运营商而言主要是发展高端用户的一种资源,目前工信部门对于携号转网有了指导性规定,但是运营商还没有明确细则,如遇到的“靓号转网”问题如何处理。从运营商角度来说,肯定不希望“靓号”用户流失,目前出现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反馈、转变的过程。
备受争议的“靓号”
此次“靓号转网”的话题再次将“靓号”设置的合规性推向台前,再次引发对该话题的关注。
澎湃新闻此前曾报道多起用户使用的手机号被划定为“靓号”后,每月被设定最低消费额度的案例,部分用户合约年限长达99年,甚至终身不得更换套餐。
就此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也曾约谈三大通信运营商,发文要求整改。
2018年9月,原安徽省工商局官方微信平台“安徽工商”发布消息称,安徽省工商局分别约谈安徽移动、安徽电信、安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三家公司限期整改。
通报称,经查,三大运营商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从国家码号资源中划分出所谓的“靓号”,自行制定“靓号”管理办法和使用规则,将“靓号”划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并据此与消费者签订格式化协议,强制消费者在选择使用这些号码时附加月最低消费、高额预存话费、号码使用时限、号码限制转让等不合理条件,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当月25日,黄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局长叶建德向澎湃新闻证实,黄山市工商局就三大电信运营商“靓号(吉祥号码)附加不合理条件”等问题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各处罚款4万元。
就该现象,多位通信专家向澎湃新闻分析认为,通信运营商设置最低消费门槛明显不合理,影响消费者公平选择的权利。
付亮表示,此次“靓号转网”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主要还是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工信部规定,运营商对于码号资源只有分配使用权,但是目前出现的诸多“靓号拍卖”现象屡见不鲜,运营商也对拍卖后的号码准许入网,形成矛盾现象。
但此前某通信运营商人士则向澎湃新闻表达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运营商对靓号“预存话费或承诺最低消费”可抑制倒卖,“如果不对吉祥号码进行分类管理,会进一步加剧渠道抢订优质号码,之后进一步加价转售,将提高消费者门槛,扰乱市场秩序,形成难以监管的局面。”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23/169626072711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