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家谱40个字辈山东(山东于姓家谱大全)

时间:2024-04-07 21:51:27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凉话刺骨

「家谱」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湘河村《于氏家谱》序言及世系节选

【编者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和寻根联宗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亲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切勿攻击诋毁。

湘河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湘河村于氏的代表人物有清光绪末年进士于宗潼,以及宗潼之父于为仪、祖父于公槐皆载地方名人。该《于氏家谱》修于二十四年,由于宗潼胞弟于宗洵主修。

一、谱序

1、于氏家谱序

吾氏自周封邘,后省文为于,因以为氏。汉代于公父子其最著者也;后魏时有随拓拔徙代为万纽(一作勿忸)于者,孝文去万纽字,尔时望族,氏列八姓之一,及唐学士之选,志宁与焉,实皆其苗裔也。顾隋唐以前最尚家世,家之世系登于官之薄状,而选举因之,隋唐以后取士不问家世,谱书滥者官弗纠察,加以迁徙散佚更多。查《齐乘》所载,东齐于氏出自斥山,溯此而上,《史记》“文王伐邘”,书大传作于,盖古诸侯之国,非始邘叔,又夏时于夷来宾,子欲居九夷,于夷其一,斥山之于或即嵎夷之传、或于国之裔有奔海滨而君长东夷者,故繁衍至此。此思容氏之说,洵未知其辨也。

传闻吾族自该地移居,以世次考之当在元明之世,年湮代远,难究从来,先君子于同治间即残谱增修,今亦几无完本。逮先三兄罢官,决心修谱,以有通志邑乘两役未果,比及竣事,忽忽二十寒暑,去岁竟即世矣。族姓孙涣章以是未宜久搁,劝洵充役,洵以望七之年,精神衰颓,惧有疏略。第先兄在时,多所考证,去未周年尚易着手,恐过此以往并考证者莫之或知,故亦愿承乏焉,惟是派别支分,愈疏愈远,溯厥本始实异流而同源,宜疾病之相持,患难之相恤,勿存畛域等,诸秦越人之不相及焉,庶于收族之义,稍有合也。洵不胜跂望之矣。

二十四年四月初一日

十八世孙宗洵谨识

2、续序

是谱印费系因秀廷兄发起,焕章侄孙续捐,而在沪、在连之经商者均赞助之。捐目另纸开列,既而不足,焕章以其父命力,任期谱成,而后已因思伊父源发应童子试,郁郁不得志,去而学吏以求才能之一展,及报满考吏议叙巡检,已颓然老矣。当学吏时,拳匪猖乱,吾乡间有习者,知县事李公一日拿获二人,其一某姓则嫌疑犯也,拼命救护,乃始分别惩处,事后东抚将嫌犯一律释放,某亦无事,如非源发,纵有遇赦之日,噬脐何及。昔于公云,吾断狱无冤,子孙必有兴者。今焕章在沪经商发迹,伊父亦享高年,厚丰养报,施固有在也,甫能糊口,即以谱费为兢兢立,命焕章补其不足,其于尊祖敬宗之义,诚不负矣。识此以励后之修谱书者。

宗洵谨识

3、谱考

清同治间谱毁于兵,先君子重修,仅得残本,惟所载自一世起,而一世计五人,是否期功之亲求所自出更不著闻,并载康熙旧谱,谓一世以上已失数世,审时度势,理固宜然。先三兄曰,据宋庄季裕《鸡肋编》所载,自靖康南渡后,金狄乱华,吾乡荆棘千里,至人相食,以故土著者少,流寓者多。余纂修邑乘,遍阅姓谱,追溯三十余世、或二十余世,莫知所自始者比比皆是,非第吾族为然也,爰即旧谱列一世者,以次推焉。

宗洵谨识

二、世系节选

一世

自一世迄三世系不详者,旧谱已佚。

敬先,娶林氏。

室琰,娶高氏。

付,娶潘氏。

宾,娶黄氏。

成。

二世

譲,娶曲氏。

釖,娶王氏。

清,娶潘氏。

先,娶吕氏。

善,娶宓氏。

泽,娶曲氏。

表。

三世

锦,娶孙氏。

録,娶姜氏。

发,娶姜氏。

升,娶贾氏。

德厚,娶林氏。

大用,娶林氏。

用。

朝保,娶赵氏。

朝盛,娶乐氏。

大香,娶周氏,继娶吴氏、姜氏。

四世——八世

自四世迄八世,人不详者,旧谱已佚。

九世

各支系图均起自十世,而此自九世迄十四世,世有数人间,一再传,或三四传而止,岂先后绝世真弗继与,抑迁徙异域或难知与,尊旧谱列此,以著阙疑。

玺,娶李氏。

凤坡,娶王氏。

朝喜,娶姜氏。

凤美,娶孙氏。

憑转,娶刘氏。

憑猶,娶程氏。

十世

东山,娶万氏。

东贤,娶王氏。

东周,娶乐氏。

东孝,娶王氏。

东饶,娶强氏。

东兆。

东坡,娶吕氏。

东文,娶朱氏。

东瀛,娶王氏。

东魁,娶孙氏。

东官,娶柳氏,子一:现举。

东敬,娶刘氏。

贩德,娶吴氏。

从海,娶乐氏。

三乐,娶隋氏。

三省,娶盛氏。

三得,娶辛氏。

十一世

思聪。

思智。

思文。

思仁,娶孙氏。

思礼。

思弟,娶周氏。

思忠,娶吴氏,子一:景安。

思收。

思学,娶倪氏。

思勤,娶程氏。

思义,娶李氏。

现龙,娶张氏。

现明,娶林氏。

现若,娶吕氏,子一:见凤。

现弟,娶王氏。

现科。

现举,娶孙氏,子一:仕凤。

现礼,娶翟氏,子一:得凤。

现门,娶吴氏。

现贵,娶慕氏。

现林。

养新,娶高氏,子四:景王、景山、景成、景芳。

养春。

志连。

十二世

景安,娶刘氏,子三:守譲、守海、守谦。

景王,娶刘氏。

景山,娶邹氏。

景成,娶张氏,子三:守国、守明、守章。

景芳,娶王氏。

景通,娶梁氏,子一:守业。

景河,娶赵氏,子一:守准。

景太,娶周氏,子二:守宽、守财。

景龙,娶潘氏,子一:守爵。

景先,娶孙氏,子一:守本。

景顺,娶纪氏。

景云,娶周氏。

见凤,娶矫氏,子四:守全、守法、守业、守環。

仕凤,娶王氏,子二:守义,守淇。

得凤,娶高氏,嗣孙:璞。

在凤。

仁凤。

起凤,娶曲氏。

乾凤,娶孙氏。

胜凤,娶张氏。

化凤,娶王氏。

攀召,娶权氏,继娶唐氏,子一:守道。

攀高,娶柳氏,子二:守福、守官。

攀曾。

(图文整理:海洋云飞、于振华,断句:于君才。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江苏省泗阳县于氏宗谱序言、于氏字辈排序

江苏省泗阳县于氏宗谱序言

家谱是我国文化宝贵遗产,它有着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物传记、家族制及地方史资料的内涵,对于学术研究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对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帮助族人了解过去起到一定的作用。当今修谱是发扬先贤光荣传统、遵循伦理道德规范,促进安定团结具有一定意义。

今天、我们运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家谱成本,标志着我于氏人才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追溯历史、皆为手抄定本、费时、费劲、费力、而且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然而,我们的祖辈为了后世子孙,有益启教,他们始于同治五年、六世祖——培恩编撰成谱。同治十三年、七世孙一一锦春二次修谱。公元一九七五年春,十世孙——光生第三次修缮成谱。公元一九九零年初,十世孙——光亮独自一人奔赴各地,完成了第四次修谱工作、印刷达四十五本。他们考虑到本支历世以来,支房顺服,毫无紊乱,眼看二次修谱排字用完,三次,四次修谱定论16个字、即:兴、义、志、成、礼、明、启、德、世、守、书、田、庆、大、乃、昌。我们本次第五次修谱,不再排班定字、以三、四次修谱排字为准,分班次向下传流、延伸。然而,今世之人,众宗亲,应该感到无比的高兴。

在修谱过程中,参修人员本着对原谱保持着原文不动的原则,仅作词语、错别字的修改。接续二十几年来子孙分世入谱,并且将女儿、女婿纳入谱中,废除过去女儿、女婿不准入谱的封建思想。

二〇一九年元旦,我们举行了《青云堂》泗水于氏第五次修谱暨首届联谊会,众宗亲情绪高涨,心潮澎湃,各人自愿积极赞助,为修谱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所以,我们首先感谢族长于光随先生赞助席桌人员餐款,感谢于浩同志赞助酒水款,感谢上海振华港机于之来同志奉送众亲每人一份礼品,更感谢宗亲中赞助较多的有识之士。我们泗水于氏后人将进一步发扬老一辈的精神、智慧。飞黄腾达,奋勇向前,为中华之崛起、创造美好的新时代、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十世 于光银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

江苏省泗阳县于氏字辈排序

天邦子元培锦 慎惟光玉之本

兴义志成 礼明启德

世守书田 庆大乃昌

排班定字说明

清同治五年仲春,我族贤祖六世孙培恩公首倡创谱,族众响应。然时事不济,未成。五年后,奉其严君及众堂伯等之命嘱,修草谱一本,始成我族首谱,排班六字…『天邦子元培锦]。同治十三年中秋,七世贤祖锦春公奉严君及堂伯等之命,二次修谱,又排班定六字『慎惟光玉之本」,并手抄成草谱数本。

一九七五年孟春,十世孙光生公奉前辈之命,整修家谱,此为三次修谱,成手抄家谱一本,再排班定字八字:『兴义志成礼明启德」。一九九五年孟春,十世孙光生公主持四次修谱,再序八字:『世守书田庆大乃昌」。自三次修谱以来,前后共排班定字十六字,已经足够宗亲沿用一段时期,因此,本次修谱不再续班定字,严格执行祖训即可。

「家谱」山东即墨西时于庄《于氏族谱》

【编者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和寻根联宗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亲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切勿攻击诋毁。

西时于庄位于即墨市南泉镇辖区,据传明朝中期永乐年间,于姓由云南迁至赤山,后来于姓兄弟二十余人由赤山迁来建村,建村是有“时”姓人家,所以共同取名“时于庄”。目前分为东时于庄和西时于庄。以下内容整理自西时于庄2009年四修的追远堂《于氏族谱》。

一、序言篇

1、于氏族谱序

维族之道莫大于谱,谱者所以考世系也。余祖大明永乐二年由云南迁之赤山,不知若何岁月,从兄弟二十四人,复又自此分手。众从先祖不知迁往何处,余先祖迁居山东省即墨县西时于庄,迄今四百余年,世世相传,谱牒未尝草创,始祖之墓尚能记忆,而其讳未之知也,即下至六世祖,虽知其讳,其墓而身居行几,所配何氏,仍未知也。以影图只志何世,讳列左氏列右不分故也。至七世诸祖亦无尽考。间有可寻者,惟讳国英祖,身下四子派为四支。至今本源历历瓜瓞绵绵尚可考矣。如八世祖讳广起不知何祖所出,抑亦不知何祖何岁月日迁居小丁家,至十一世文奎祖复又旋归梓里。谱未创上亦失考,以此而先祖之派支不识不知也。惟传闻是属老长支,今仍之余伯叔兄弟子侄,每遇春秋祭扫之期,未尝不喟然叹曰,七世之上已无能修明矣,而七世之下犹可追也。若不从此识之,至年月湮没,不特今之悲昔,后又将悲今也。今将七世祖以下之童子幼孙注于下纸,待后世之贤而有德者,尚能继而修之,是余有厚望焉。

光绪三年岁次丁丑正月之吉

十四世孙作正谨识

2、订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者以考世系,如木有本,如水有源,先人之序不紊,后嗣之次不乱,法至善意至美也。余始祖自迁此庄以来,曾无祖谱。至光绪三年,余族兄作正尽心稽考始创修草谱,以为家藏。迄今业已数十年矣。族中户口增多,吾思之尤宜严加详慎也。今就先兄之有阙者补之,先兄之未尽者续之,复将诸子若孙续登于后,俾世世子孙一展阅。序次之清,宗祧之明,而知某祖某枝不致世系错谬,名氏磨灭矣。余鄙陋无才敢言润色,聊继永垂不朽云。

三年正月吉日

十四世孙作贤谨识

3、于氏世谱

谱牒之创不自始至后,鲜有考者。是以余始祖知墓失讳,至六世中知讳不知配某氏也,至七世祖讳国英始考之绵延至今矣。因细考据影图自始祖历传至我伯叔为十三世,及我兄弟为十四世,下建我子、孙、曾、玄为十八世矣,其中皆忠厚传家耕读继世,即今存者约二百余人,非始祖一人之人欤。今将七世上不能修明者,仍据影图列左,七世下可稽考者接叙于后。

十四世孙作恩识

4、増修族谱序

盖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世系上下可继考者于族谱不亦必增修乎。吾家族谱自甲寅年订修迄今十三年矣,人口视昔益繁,为旧谱所未及登者不下百有余丁,其宜于增修也亟矣。今春族人议欲修之,余闻之不免色然喜心喜夫,此事一成上可承先人下可启后世也。然于清光绪二年,旱魃为虐三伏未降一犁,禾稼颓萎釆收竟以失望,吾族即其年之际携家出赴东三省谋生者诚然不鲜。不称小康经济殊常维艰,焉能亲临其地以釆访补人无遗也。况订修时亦为财政所困未尝调查,不过耳闻某某身下生息几何已耳,迄今多少载矣。恐忽移东忽迁西居所无定,即访之亦不能悉访矣,余寤寐之间心中何其焦灼也。幸闻复兴祖时居奉天省通化县,于是籍鸿便命彼就地切实调查,而余祖抑亦不惮披星戴月之奔驰,沐雨栉风之劳苦,将族人之就地居者无不釆访完备,奄有复才、复海等俱赴三姓柳河诸处,惜信音不通居所未知,且道途尤是辽远,余祖遂未及此釆访,所期者以俟来兹釆访补入。此次之修幸赖吾祖,否则而名氏不亦磨灭多哉。其若赞襄此事者曾祖伯叔俱各尽心 力为,未越两月而厥工告竣焉。余謭劣无能何敢言叙,谨叙数语于颠末,以志其事永垂不朽云。

中华十六年四月二十日

十七世学业谨志

5、四修族谱序

国有史邑有志家有谱。族之有谱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知谱则不忘宗,溯源可不忘本。以理剀之,报本方可尊宗敬祖,睦族则能分支列派,是故族谱不可不续而修之。

自十六年(一九二八年)三修吾追远堂族谱迄今已逾八十余载。盖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族之谱牒目前只有几本存世。况瓜瓞绵衍,族众人口大增,后六辈人中大部未入谱,其中不乏在此期间生而殁者。每念及此心中揣然不安。长此以往脱宗离祖者亦或有之,子孙命名亦难免易犯祖讳,同气连支者亦不知远近。吾于氏家族世代书香,人才辈出硕彦不乏其人。族谱续修迫在眉睫。而今兹逢盛世和谐社会四修族谱正当其时。

今春族众决议修之,鉴古书今惠及后世,吾等辈责无旁贷。由十六世孙方吉、十七世孙学刚、十八世孙敦仁首倡,成立族谱调查编修小组。仍以老谱体裁索户查证添之前悭。各支脉协力同心,积极行动提供数据。参与修谱事务的人员俱各尽心力为,未逾三月而竣工付梓。无奈自十四世始偶有外出闯关东者计有十余户,年久日深,杳无音信,居所不知,遥不可考,引以为憾。以期后世或有出外和返乡者再访补入。期望吾族,自强不息,为族添彩,为祖争光,精诚团结,和谐相处。执谱者各自珍重,幸匆亵渎。传承祖之德,弘扬族之长,祖德可歌,宗功不忘。

新谱告成,行辈清晰,支脉分明。祖光永延,阖族共勉。

余才疏学浅,实难堪负大任,慎叙数语,以志其事,是为序。

公元二00九年五月中旬吉日

十七世孙学刚沐手敬撰

族人同识

二、命名定式

(一)丁卯年命名定式

(二)四修族谱命名定式

三、凡例

(一)、订修族谱凡例

1、谱内横列五层,所以别世次也。

2、横列五层中每必直界,是分各支。

3、亲兄弟不界,以同气连枝。

4、配氏有二三姓者,有子必书某出,嗣子必溯所从出,重本也。

5、夫殁殉节者大,有关于名教,书配、书从死、特褒其烈。

6、夫早丧坚守以事上抚下者、书配、书苦节、表其贞也。

7、改适者书配不书某氏,妾书副室某氏。

8、再醮者无出不书,正名分也。

9、殁者必书葬于何处,以先人之魂魄有定所,不可不志。

10、茔兆中有不知谁墓者不书,以世远失传不敢妄指。

11、订婚未娶者不书配某氏,以其未成妇也。

12、未成人即死者书早亡伤,其不寿。

13、无子者书乏,冀后之或有可继者。

14、出住他乡与久出音信毫无者必书,悯其流离失所,以俟后之可稽。

15、祖宗名讳不可犯之,命名须视谱式,若既定名不可再改,盖名以人重非人以名重也。

16、养子宜附载谱后,恐混入正谱以乱吾宗。

(二)四修族谱凡例

1、本次修谱记述时间,上起自一九二八年(十六年),下止于二零零九年五月。均釆用公元记年。

2、于氏子女悉録入谱,以示男女平等。

3、抱养以及随母改嫁子女,凡随于姓者,皆録入谱。以现人格尊严。

4、凡是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名下注其学历。以现重视人才教育。

5、凡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县级以上劳动模范或任过副科级以上公务员及部队营级以上职务者,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因公殉职者,下注明。以现培养人才褒扬功名。

6、凡属个人隐私,需保密者,不録入谱。

7、逝者所葬坟墓,不再録入族谱。主要由其直系亲属祭扫。

8、各支脉行辈参差,统一从十六世续接。乏后者不列。

9、本次修谱,除按此凡例外,一遵旧规。

四、前五代世系图

(图文整理:于振华、海洋云飞,断句:于君才,如有错漏,敬请谅解,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家谱」山东即墨西时于庄《于氏族谱》

【编者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和寻根联宗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亲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切勿攻击诋毁。

西时于庄位于即墨市南泉镇辖区,据传明朝中期永乐年间,于姓由云南迁至赤山,后来于姓兄弟二十余人由赤山迁来建村,建村是有“时”姓人家,所以共同取名“时于庄”。目前分为东时于庄和西时于庄。以下内容整理自西时于庄2009年四修的追远堂《于氏族谱》。

一、序言篇

1、于氏族谱序

维族之道莫大于谱,谱者所以考世系也。余祖大明永乐二年由云南迁之赤山,不知若何岁月,从兄弟二十四人,复又自此分手。众从先祖不知迁往何处,余先祖迁居山东省即墨县西时于庄,迄今四百余年,世世相传,谱牒未尝草创,始祖之墓尚能记忆,而其讳未之知也,即下至六世祖,虽知其讳,其墓而身居行几,所配何氏,仍未知也。以影图只志何世,讳列左氏列右不分故也。至七世诸祖亦无尽考。间有可寻者,惟讳国英祖,身下四子派为四支。至今本源历历瓜瓞绵绵尚可考矣。如八世祖讳广起不知何祖所出,抑亦不知何祖何岁月日迁居小丁家,至十一世文奎祖复又旋归梓里。谱未创上亦失考,以此而先祖之派支不识不知也。惟传闻是属老长支,今仍之余伯叔兄弟子侄,每遇春秋祭扫之期,未尝不喟然叹曰,七世之上已无能修明矣,而七世之下犹可追也。若不从此识之,至年月湮没,不特今之悲昔,后又将悲今也。今将七世祖以下之童子幼孙注于下纸,待后世之贤而有德者,尚能继而修之,是余有厚望焉。

光绪三年岁次丁丑正月之吉

十四世孙作正谨识

2、订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者以考世系,如木有本,如水有源,先人之序不紊,后嗣之次不乱,法至善意至美也。余始祖自迁此庄以来,曾无祖谱。至光绪三年,余族兄作正尽心稽考始创修草谱,以为家藏。迄今业已数十年矣。族中户口增多,吾思之尤宜严加详慎也。今就先兄之有阙者补之,先兄之未尽者续之,复将诸子若孙续登于后,俾世世子孙一展阅。序次之清,宗祧之明,而知某祖某枝不致世系错谬,名氏磨灭矣。余鄙陋无才敢言润色,聊继永垂不朽云。

三年正月吉日

十四世孙作贤谨识

3、于氏世谱

谱牒之创不自始至后,鲜有考者。是以余始祖知墓失讳,至六世中知讳不知配某氏也,至七世祖讳国英始考之绵延至今矣。因细考据影图自始祖历传至我伯叔为十三世,及我兄弟为十四世,下建我子、孙、曾、玄为十八世矣,其中皆忠厚传家耕读继世,即今存者约二百余人,非始祖一人之人欤。今将七世上不能修明者,仍据影图列左,七世下可稽考者接叙于后。

十四世孙作恩识

4、増修族谱序

盖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世系上下可继考者于族谱不亦必增修乎。吾家族谱自甲寅年订修迄今十三年矣,人口视昔益繁,为旧谱所未及登者不下百有余丁,其宜于增修也亟矣。今春族人议欲修之,余闻之不免色然喜心喜夫,此事一成上可承先人下可启后世也。然于清光绪二年,旱魃为虐三伏未降一犁,禾稼颓萎釆收竟以失望,吾族即其年之际携家出赴东三省谋生者诚然不鲜。不称小康经济殊常维艰,焉能亲临其地以釆访补人无遗也。况订修时亦为财政所困未尝调查,不过耳闻某某身下生息几何已耳,迄今多少载矣。恐忽移东忽迁西居所无定,即访之亦不能悉访矣,余寤寐之间心中何其焦灼也。幸闻复兴祖时居奉天省通化县,于是籍鸿便命彼就地切实调查,而余祖抑亦不惮披星戴月之奔驰,沐雨栉风之劳苦,将族人之就地居者无不釆访完备,奄有复才、复海等俱赴三姓柳河诸处,惜信音不通居所未知,且道途尤是辽远,余祖遂未及此釆访,所期者以俟来兹釆访补入。此次之修幸赖吾祖,否则而名氏不亦磨灭多哉。其若赞襄此事者曾祖伯叔俱各尽心 力为,未越两月而厥工告竣焉。余謭劣无能何敢言叙,谨叙数语于颠末,以志其事永垂不朽云。

中华十六年四月二十日

十七世学业谨志

5、四修族谱序

国有史邑有志家有谱。族之有谱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知谱则不忘宗,溯源可不忘本。以理剀之,报本方可尊宗敬祖,睦族则能分支列派,是故族谱不可不续而修之。

自十六年(一九二八年)三修吾追远堂族谱迄今已逾八十余载。盖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族之谱牒目前只有几本存世。况瓜瓞绵衍,族众人口大增,后六辈人中大部未入谱,其中不乏在此期间生而殁者。每念及此心中揣然不安。长此以往脱宗离祖者亦或有之,子孙命名亦难免易犯祖讳,同气连支者亦不知远近。吾于氏家族世代书香,人才辈出硕彦不乏其人。族谱续修迫在眉睫。而今兹逢盛世和谐社会四修族谱正当其时。

今春族众决议修之,鉴古书今惠及后世,吾等辈责无旁贷。由十六世孙方吉、十七世孙学刚、十八世孙敦仁首倡,成立族谱调查编修小组。仍以老谱体裁索户查证添之前悭。各支脉协力同心,积极行动提供数据。参与修谱事务的人员俱各尽心力为,未逾三月而竣工付梓。无奈自十四世始偶有外出闯关东者计有十余户,年久日深,杳无音信,居所不知,遥不可考,引以为憾。以期后世或有出外和返乡者再访补入。期望吾族,自强不息,为族添彩,为祖争光,精诚团结,和谐相处。执谱者各自珍重,幸匆亵渎。传承祖之德,弘扬族之长,祖德可歌,宗功不忘。

新谱告成,行辈清晰,支脉分明。祖光永延,阖族共勉。

余才疏学浅,实难堪负大任,慎叙数语,以志其事,是为序。

公元二00九年五月中旬吉日

十七世孙学刚沐手敬撰

族人同识

二、命名定式

(一)丁卯年命名定式

(二)四修族谱命名定式

三、凡例

(一)、订修族谱凡例

1、谱内横列五层,所以别世次也。

2、横列五层中每必直界,是分各支。

3、亲兄弟不界,以同气连枝。

4、配氏有二三姓者,有子必书某出,嗣子必溯所从出,重本也。

5、夫殁殉节者大,有关于名教,书配、书从死、特褒其烈。

6、夫早丧坚守以事上抚下者、书配、书苦节、表其贞也。

7、改适者书配不书某氏,妾书副室某氏。

8、再醮者无出不书,正名分也。

9、殁者必书葬于何处,以先人之魂魄有定所,不可不志。

10、茔兆中有不知谁墓者不书,以世远失传不敢妄指。

11、订婚未娶者不书配某氏,以其未成妇也。

12、未成人即死者书早亡伤,其不寿。

13、无子者书乏,冀后之或有可继者。

14、出住他乡与久出音信毫无者必书,悯其流离失所,以俟后之可稽。

15、祖宗名讳不可犯之,命名须视谱式,若既定名不可再改,盖名以人重非人以名重也。

16、养子宜附载谱后,恐混入正谱以乱吾宗。

(二)四修族谱凡例

1、本次修谱记述时间,上起自一九二八年(十六年),下止于二零零九年五月。均釆用公元记年。

2、于氏子女悉録入谱,以示男女平等。

3、抱养以及随母改嫁子女,凡随于姓者,皆録入谱。以现人格尊严。

4、凡是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名下注其学历。以现重视人才教育。

5、凡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县级以上劳动模范或任过副科级以上公务员及部队营级以上职务者,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因公殉职者,下注明。以现培养人才褒扬功名。

6、凡属个人隐私,需保密者,不録入谱。

7、逝者所葬坟墓,不再録入族谱。主要由其直系亲属祭扫。

8、各支脉行辈参差,统一从十六世续接。乏后者不列。

9、本次修谱,除按此凡例外,一遵旧规。

四、前五代世系图

(图文整理:于振华、海洋云飞,断句:于君才,如有错漏,敬请谅解,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07/16962466164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