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的作用是什么,计时器,装饰物,倒计时(日晷的作用)
日晷是用来干什么的?日晷有什么作用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日晷有两层含义,一般指的是第2个含义。
(1)“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
(2)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绝大部分的日晷显示的都是视太阳时,有些在设计上作了变更,可以显示标准时或是日光节约时间。
人类使用日晷的历史非常遥远,古巴比伦在远古时期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
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
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
《长安十二时辰》的计时工具“日晷”和“火闹钟”,是如何运作的
改编自马伯庸小说的《长安十二时辰》新鲜上映,剧中情节紧凑,叙事扎实,贴紧史实,引发了追剧热潮。观众在欣赏情节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时的计间工具。在古代,将线性的时间,划分成若干等量刻度,做到精准计时,减小误差,并非易事。
在《长安十二时辰》片头,导演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了剧中主题,又能渲染紧张气氛。周朝时期,民间普遍用日晷计时,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按摆放角度不同,日晷分为地平式、垂直式和赤道式等三类,以赤道式最为经典。赤道式日晷在摆放时,要与赤道平行,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通过阳光投影测定时间。
图1 《长安十二时辰》片头,每集片头的名字都对应着古代计时
日晷看似简单,内藏玄机。由晷针和晷面组成,两者相当于钟表的指针和表面。晷针垂直穿过晷面中心,晷面外延一般有三个圆圈,内圈标示天干地支,中圈刻有十二时辰,外圈对应每个时辰,再分“初”、“正”两格,由此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如今的“小时”概念,就是由晷面刻度演变而来,而钟表表面的设计灵感同样借鉴了晷面的结构。
赤道式日晷不仅可以授时,还可以指示节气。在一年中的春分和秋分,太阳的运行轨道与赤道平行,晷面无法标示时间。《周髀算经》记载:“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古人对日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图2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
图3 日晷 结构图
北京故宫中保存着很多清朝石质日晷,其功能不仅是为了授时,更是作为皇家礼器之一,陈列于宫殿之前。慈宁宫的房产证上写着太后的名字,宫前摆放着故宫中唯一的月晷,以此显示宫殿主人既特殊又尊重的身份。
日晷过于笨重,无法搬运,而且只能处置在室外,另外,清朝文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也指出日晷的不足,他认为“日晷用于日中,月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诸多客观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日晷的普及和使用。
图4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火闹钟
《长安十二时辰》的第四集,陈参军率众靖安司搞事情。李必搬出火闹钟,立下军令状,提出一个时辰内找到狼卫线索,否则将交出靖安令。实际上,火闹钟不过是焚香计时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民间根据不同的需要,制作了时长不一的香,供消费者选购。
焚烧时间最长的香,是一种盘香,上面标有刻度,焚香时长达三十昼夜。盘香多用于寺院、道观和祠堂。香条从内到外列成同心圆形状,其中有木屑,起到助燃的作用。焚香时,要选择空气流通顺畅的房间,将盘香垂直挂起,方便燃烧。
在室外焚香,依然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古人从水滴均匀滴落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漏刻。最早的漏刻是陶制的,后来采用青铜材质,增强了实用性,主要分为受水式和漏水式。其中的原理是类似的,通过漏刻浮箭的上下移动,观测时间。据《汉书》记载:“漏刻以百二十为度。”清初,受西方钟表的影响,朝廷颁布了《时宪书》,将昼夜百刻调整为九十六刻,“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
图5 古代高精度计时器-西汉漏壶
1968年,河北满城出土了一个青铜漏刻,是现存最早的西汉漏刻之一。这只三足漏刻分为提梁和漏壶两部分。提梁中央有长方形孔,用以扶箭直立,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另外,以提梁为标尺,便于精确计时。漏壶侧面装有滴水孔,据专家考证漏壶内部有节流装置,用以控制水滴流速。不过该装置用的是有机材料,经过时间侵蚀,早已腐朽无踪。
图6 漏刻示意图
这种便携式漏刻,具有特殊的军事价值。《六韬·分兵》明确指出:“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漏刻的出现,弥补了古代军队作战的计时需要。春秋时期,齐国司马穰苴与庄贾相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司马穰苴率军先行,到达驻地后“立表下漏”以待庄贾。结果,庄贾与亲朋好友饮宴,夕时才至。司马穰苴旋即按军法将其处死。说明漏刻在先秦时期已有军队中广泛应用。
漏刻只是单级滴漏,存在水流速度不均匀的弊端。在靖安司,司天台报时博士庞灵值守多级滴漏,这是古代计时和授时的神器。滴漏的出现年代不详。《周礼》有“挈壶氏”的官职,“掌挈壶以令军井”,“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皆以水火守之”。水守专司铜壶备水,火守不止要在夜间执火观察时刻,还要在冬季为铜壶保温,以防结冰。维持铜壶滴漏的工作人员竟达二十多人。
图7 六经图——唐吕才漏刻图
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广州人冼运行、杜子盛等人铸造了由日壶、月壶、星壶和受水壶等铜壶组成的三级滴漏。通过逐级滴漏,可以控制水位的相对恒定,水滴的速度始终保持匀速,从而精准地控制时间。
受水壶中央有一把铜尺,上面标有十二时辰,铜尺前方有木质浮箭。水滴由上至下依次滴落,受水壶水位上升,浮剑上移,校验铜尺,就能读出时辰。1919年,这套铜壶滴漏完成了历史使命,历时六百年。1959年,它成为国家博物馆的藏品,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最完整的铜壶滴漏。
多级滴漏的出现,归功于东汉科学家张衡。公元二世纪,他发现滴漏中从下往上数第二级铜壶水面保持恒平,用于计时的浮箭上升速度也是恒定的。按照张衡的方法,用复原的铜壶进行计时试验,他设计的多级滴漏一昼夜的误差不大于四十秒。1657年,欧洲发明了摆钟,才将走时日差缩短到20秒。中国的多级滴漏领先世界,足有1500年。
图8 水运仪象台
北宋宰相苏颂主持了一项重大科学工程。他设计了以水力驱动多级漏刻为动力,推动天文钟、浑象和浑仪的自动运行,以此达到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功能的目的。其动力装置类似于钟表的擒纵器,因此这套仪器称为“水运仪象台”。整个工程耗资五万贯,相当于北宋年度财政收入的1‰。充分说明,北宋对计时和天文的重视程度。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计时工具,使影迷耳目一新。靖安司和狼卫在与时间赛跑,长安的安危维系在十二时辰内。陶渊明有诗叹曰:“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生命的漏刻里,点滴的努力必定会收到成功的浮箭。世事变幻,唯有岁月不可辜负。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周礼》《六韬·分兵》《汉书》《履园丛话》《周髀算经》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晷是个什么玩意儿?
“玩意儿”一词,一般有三种解释:“玩具,曲艺和杂技,事物”。皇帝看重的东西,谁敢小觑?这里当然是指事物。自古以来,太阳和月亮就是天空中的两大时钟,太阳赐给光明和温暖,给先民的感受更直接而深刻。于是,他们学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位置,有条不紊地安排作息和一天的活动。
在一天里,“日上三竿”,是指大概接近中午的时刻;“锄禾日当午”,顶着大太阳干活,肯定很累;“日薄西山”,太阳也有弱势的时候。太阳太亮,不可直接用肉眼看它,所以通常只能看它照射万物形成的影子,于是有“立竿见影”之类说法。根据影子的长短变化,草木的枯荣,和它们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古人知道了四季和年,并能精确知道它们的“时值”。为了细致把握白天里的时间,发明了日晷——利用太阳影子报告时间的工具,又叫“太阳钟”。在日本,称它为“日时计”,在英语世界叫“sundial”。
从前,日晷很神圣,除了用于观察时间之外,还是权威和智慧的象征。平头百姓不会做,大概也不能去做。后来,日晷普及了,它的实物以及类似它的造型渐渐成为装点庭院、花园的重要景物。人们赋予它许多特殊的寓意,它充当的角色真叫人眼花缭乱。
精致的多伦多大学日晷
1920年,清华大学庚申级毕业生送给母校一座日晷留作纪念。晷盘为景泰蓝厂烧制的银胎珐琅制作,富丽堂皇。石质底座,侧面镌刻的“行胜于言”这四个字,成了学校的格言流传至今。为了庆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50岁生日,人们于1977年送给她一座海豚造型日晷。这座日晷的构思巧妙绝顶,晷针虚无缥缈,竟以两只海豚摔向空中几乎相触的尾巴尖的缝隙代之。横滨向上海(1979年),明石向无锡(1991年),温哥华向广州(1996年),奉献给友好城市的礼物,也是日晷。2005年5月,中国台湾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清华大学回赠的礼品之一是本校日晷的缩制品。2005年,海瑟尔足球惨案20年后,比利时在球场外修建了一座巨大的不锈钢日晷,以纪念惨案中遇难的39位球迷。
2005年,上海举办“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其中有一个别开生面的日晷专题展——“时间雕塑”,60平米的展厅里有大量的精美图片和21件铜铸日晷模型。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古代中国》里,有现存最早的西汉石质日晷,另一只小巧的近代折叠铜日晷,遥相呼应地反映出日晷在中国的发展。许多学校、机关、公园、小区、家庭建造日晷,在装点环境、体现文化、观读时间的同时,激励人们珍惜光阴,与时俱进。日晷的造型始终那样吸引人,以至于在不少广场建筑物上,每每活脱出它的身影,尽管丝毫不能观察时间。比如北京世纪坛,上海世纪大道,杭州临平。生命有限而时间永恒,有感于此,不少墓碑采用日晷冠顶,寄托哀思,寓意深刻。
日晷这“玩意儿”,就是这样正儿八经地,从古到今,从生到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西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04/169625980911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