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快乐还是冬至安康图片(冬至快乐还是冬至安康)
欧阳中石:弘德崇文 对时育物
温彦国/文
欧阳中石先生认为:文化问题,是一个根源问题,一切问题都必须从这里谈起。这个问题如不明确,就没有了依据,其他问题就没法谈起。尤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华文化,先生这样认为:
凡是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所发生的、发展的,而且一直是在进行着的,都是我们的中华文化。这是个根。……中华文化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真正在我们的民族一开始就一步一步走过的,比如先秦文化的经、传,都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第二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情况下又发生的许多新的学问,比如魏晋时代,有了玄学,到了宋朝,有了理学,到了清代,有了朴学、仁学等,这些都是在历史中,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也是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三类是当我们国家和我们以外的许多国家有了接触之后,从国外传来很多新的学问,这些学问,和我们的文化一经结合,马上就起了变化,为我们所用,我们很好地把它融化过来。比如说逻辑学,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叫做名学,在《墨经》里有很完备的学说,有很完备的系列的说明,就是逻辑学,那时叫名学。但从明始,西方的逻辑来了,我们接受了,印度的逻辑来了,我们也接受了,逐渐使我们现代的逻辑学中,既有西方的,又有我们本国的,又有印度的。它和我们国家的情况结合在了一起,很新鲜,很有活力,最后都成了我们的中华文化。
关于中华文化的核心问题,先生以四个字作概括:“仁”“德”“化”“和”。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是从一个人、天人合一的人开始的。以一个人为主,用他来向四周辐射。比如“仁”字,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仁”的“亻”旁一个“二”字,篆字的写法,这个人写作一个“尸首”的“尸”,这样站着,底下一个“二”字,是人人一样的意思,两人相等,站在那儿。它的核心就是人与人应当相伴。我们常把它和“義”字连在一起,这个“義”字,上面是一个“羊”字的变形,下面是一个“我”字,“羊”就是“祥”,“祥”就是合适,要一个人自己所处的位置非常适宜,做的一切事情,应当非常适宜。事之宜也,谓之“義”,两个人就应当互爱,这就是“仁义”的含义。
第二个字是“德”,《庄子》曰:“物得以生谓之德。”德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虽然不是一种东西,但是,它是一种很不一般的内在的有能量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东西生长,会使事情成功。可见它是一种可以增强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动成功的力量。
“德”这个字的构成也颇有意思。汉字中,凡带有“彳”偏旁的,都表示是一种“进行”中的意味。“德”右边的上面是“直”的变形,把“直”字底下这个“目”横过来,下面加一横。“直”是“正直”“旺盛”“向上”的意思,再下面是一个“心”字,“心”指思想。从会意的角度来说,“从直从心,直心为德”。所谓“直心”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心中坦直平和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坦直平和”的契机,它自身如此,希望一切也都如此。
“德”还可以理解为“得”,“得到”的“得”,从“得到”引申就更有意思了。譬如,在老百姓的语言中,尤其是北京话中,有一种说法:“得咧”的“得”,有时化简为“得”,就是在说,行啦,一切都成功了,都达到了非常合适的状况。这种说好就是“得”的真正含义。还必须说明,这个“得”不是仅指一方面的,而是指所有方面,无论从哪方面都合适的“得”,才是得的要求。为了保证全面的“得”,各方面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就落在了这个“德”的身上。
为了保证全面的美好和谐的要求,人们必须有一个德的契机,这才是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美好的文化如何得到和谐,要通过“德”这个契机;如何达到全面的化,也必须依“德”这个契机。所以中华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与这一个“德”字分离不开,也可以说:德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本质性的核心。“得”在古籍中早有解释,《说文》上讲“物得以生”,一个物质,如果有了这个东西,它就可以生长,它就能成为一个活的,这就是“得”的含义,“得了”。那么“道德”的“德”是什么呢?你要拿出个东西来,拿不出来,没这个东西。拿出个字来解释,也不清楚。可是你可以理解一下,它是存在的,它是这么一种“劲儿”,一种活力。它是一个契机,你这么理解它,它就很有意思了。你说“物得以生”,有了它,就可以生长起来。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个“冬至”的节气,“冬至”这一天在五行说里叫作“得日”,为什么冬至这一天就叫“得”呢?有个原因,冬至这个气候来了之后,阳气上升,就是说各种草木、各种事物都开始旺盛,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你可以出一种“劲儿”,出来一种可以生长的旺气了。这是一种“旺气”,也就是说,是一种活力。因此,这个“得”,是一种活力,它是一种阳气的萌发,是一种旺盛的活力。这是“得”的原始意思。
第三个是“化”。这个“化”字是两个人组成的,从下边看,是一个人,从上边看,也是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字怎么也倒不了啦。它歪不倒,总在那儿立着。你这样看可以,那样看也可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既可以化合,也可以化解,不管什么情况,它都可以形成使它更合适的局面。“文化”的“化”,意思也就在此。它可以使许多硬碰硬、不能合在一起的东西,使它们合在一起;它也可以使一个化分开来,变成两个。应该说,这个“化”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
第四个是“和”。“和”字的本义是声音上的相和,口里面发出的声音的协调,叫作“和”。但是“合”与“和”不是一个意思。人、一、口组成的这个“合”,是两个并成一个;而这个“和”,两个还是两个,但到了一起。本来是两种,可以走得完全一样,虽然不是一个,但是它还很协调。这样理解这个“和”,在我们的中华文化里极有意义。人类的生活中也需要这样。
由于文化的本质是美好和谐,而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完成这样的意思,所以,先生归纳为这样四个字:“仁”“德”“化”“和”。这是我们的文化的核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核心,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因此,实现美好的愿望是文化,做出追求美好的实际行动也是文化,以美好的愿望出发。经过追求的实际行动,最后做出了美好的结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结晶。
欧阳中石 行书 《崇德力行》
先生进一步强调:
应该在美好的后面,还必须加上“和谐”一词,既然文化是向美好的追求,你也追求,我也追求,他也追求,应该说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一种追求。既然是全人类共同所有的追求,难免就有互相碰撞的可能。为了大家都能得到美好,就应当做出一个保证大家都能得到关好的行动规范。这个规范必须保证大家都美好,这就要求大家和谐相处,大家都要彼此谦和、容让、包涵、尊重。
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它是一套很完整的体系。虽然它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在发展、在扩大,虽然它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地吸收融合,虽然它日益丰富、新颖、厚实、庞大起来,但有一条贯穿中心、毫不偏倚的总方向是绝不改变的,“那就是它的内核—美好和谐,摒除邪恶,期望全人类一起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谐之中。”
先生有一次应邀去,在瀛台看见乾隆皇帝题写的一个词“对时育物”,很有感触地说:“这句话太好了,要针对时候、时间、气候培育万物,这句简语太精练了,我们当老师搞教育的就应该这样,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应时合世。”
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易经》中对“文”的解读是:“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解释“文”是划出来的痕迹,即纹路。《礼记》中有言“五色成文,而不乱”,展示出美好与繁荣。为此,先生对“文化”一词做出了定义:“化”是指向美好和谐变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之,把古今中外的一切都化成美好的、和谐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需要承传。先承接,后传递,传延创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要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探求更广阔的世界,进而对世界有更清晰的认知,让中华文化更强、更广泛地传播。如何做?怎么做?先生做了如下强调:
文化承传,要有载体。汉字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化承传更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鼎新革故,“新”益求精。
文化承传更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品性和精神的传延。
文化承传,要提倡“立德、立学、立言”。
(孟云飞转摘自《弘文焕采—欧阳中石先生书法教育思想研究文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4/16962463744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