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
大唐诗人胡曾:不满意!国人已误解我三百年
大唐诗人胡曾:
不满意!
国人已误解我三百年
一辈子四处漂泊,专写咏史诗,凭此流传千古。如此诗人,中国五千年,唯见一个,即晚唐胡曾。可贵的是,他花费毕生精力,写下150首咏史诗,竟是专为儿童轻松读史而创作。
胡曾的诗,晚唐到明朝,历史上长达800年,都是作为少儿启蒙读物。勾栏瓦肆说书艺人惊堂木一拍:“各位看官,有诗为证……”这出来“作证”的诗,十有八九,就是胡曾所写,其魅力曾经如此。但到清代,有人以成人阅读趣味来要求,认为其诗太浅白,居然不予推荐,下架训蒙读物,遂误解至今。300年时光过去,知道胡曾者,当今已寥寥,真是憾事。
胡曾老人难得的一个颗童心,委屈大了!
绍兴,是文化宝库,胡曾也曾千里命驾,来此寻找灵感,并留下绝句三首。唐诗之路上,他也算是特立独行的一个。
本期,古古阁为你讲述胡曾的故事——
01
苦行僧千里迢迢
为绍兴留下三首诗
中国轻纺城,万商云集,是一片热闹的所在。在这热闹中,浙东古运河静静地穿城而过。运河中间,一段幸存的古纤道,如长虹卧波,历经千年,美丽如初。
依偎着古纤道,有个小小的休闲角落,三面环水,谓之柯亭公园。公园为纪念东汉大V蔡邕而建,他流亡江南时,在此制造了一件史上闻名的乐器——柯亭笛。今天,这根笛子鲜有人知道,但古曲《梅花三弄》家喻户晓,此曲就是东晋名将桓伊,用柯亭古笛吹奏而出。
柯亭公园内,蔡邕雕像,手执长笛,一派风流。公园一角,立有一石,上刻一诗:
一宿柯亭月满天,笛亡人灭事空传。
中郎在世无甄别,争得名垂尔许年?
此诗即为晚唐诗人胡曾所写。
大咖蔡邕,书法、文采、音律,在东汉皆冠盖一时。论书法,他是王羲之的祖师爷,飞白体即为他首创;论文采,擅长汉赋,皇帝命他撰写《后汉记》;论音乐,制造焦尾琴、柯亭笛,谱出《蔡氏五弄》。
蔡邕之后七百年,一个皓月当空之夜,胡曾游历至此,住宿柯亭,想起这段往事,遂赋此诗。
胡曾,839年出生于邵州秋田,也就是现在湖南邵阳长阳铺镇秋田村,是正宗的“梅山蛮子”。今天,在秋田村,还存有胡曾古墓。墓前有联:
草檄平南,万古功勋昭日月
吟诗咏史,千秋翰墨壮山河
从这幅对联就可看出,胡曾有两件事,为后人乐道。一是一篇檄文,平了南诏战乱;二是一集咏史诗,光我中华河山。
胡曾流传的诗歌,几乎全为咏史,共计150篇,吟咏地点遍及四方,他是个为了写诗而苦行天下的人。他在绍兴的作品,除了《柯亭》,另有《东山》《会稽山》两首。
《东山》吟咏的是谢安故事: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不知携妓重来日,几树莺啼谷口风?
西晋灭亡时,皇族几乎被胡兵一锅端,只有司马睿、司马祐、司马羕、司马宗、司马释等五人成为漏网之鱼。南迁后,司马睿登皇位,建立东晋。
东晋风雨飘摇时,前秦百万大军南下,号称投鞭断流,欲一举灭之。谢安受命于危难之际,依靠北府军这支特战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胜前秦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留下“东山再起”“草木皆兵”等成语。在创造这人生辉煌之前,谢安隐居在今天绍兴上虞的东山,携妓悠游,传为佳话。像谢安一样,建功立业、寄情山水,既拥有江山,又不负美人,这样的生活,是历代士子的理想,高士如李白,也是羡慕不已。
但谢安晚年,依然逃不出功高遭妒的轮回,为权臣司马道子所忌,郁闷而终。胡曾写诗,更为认可谢安出山前的隐居生活,这也是他自己心灵的写照。因为胡曾来绍兴游历时,多年科举不第,隐居情怀充塞于心。
胡曾第三首《会稽山》,吟咏吴越争霸一事:
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关于勾践,后人写诗,多是赞扬他卧薪尝胆,报仇雪耻,锦衣而归。有意思的是,胡曾的情感,却是明显站在吴王夫差一边,遗憾他缺乏深谋远识,放鲸入海,纵虎归山,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勾践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毅力刚强,却又狭隘妒能,所以后来兔死狗烹,乱杀功臣。越国的强大,也是昙花一现。通过《会稽山》一诗,我们可以读出,对勾践的人品,胡曾是打问号的。
越王台
秦望山,当年勾践退兵藏身处
02
科举那么绝望
幸亏生命还有诗和远方
春风得意马球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可以让人一举成名,但也可以让人绝望透顶。唐朝的录取率太低,百里挑一,进士科有时数千人考试,只录取数十个,竞争之残酷,可想而知。那时,士子除了要有真才实学,还更需要有关系,到处投诗拜谒,求人推荐。“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就是骄傲如李白,也写过这样大尺度的谀诗。
唐朝时,邵阳一带,相对于中原,是蛮荒之地,文化不发达,能出一个流传青史的诗人,是件填补空白的罕事。但光有才是远远不够的, 《唐才子传》记载,胡曾年轻时,天分高爽,意度不凡,但因为朝中无人,参加科举,再三落第,心中泣血,愤怒地写了控诉诗《下第》:
翰苑几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士子读书多年,把科场中举形象地比喻为女子出嫁。胡曾最终还是“嫁”出去了,晚年上了进士榜,并做了县令,但因文集散轶,他的生平已扑朔迷离,只能依稀判断。一生能中进士者,都是幸运儿,绝大部分人一辈子苦读,都无出头机会。清代有个人叫谢启祚,少年时起参加科举,自己都忘了考了多少次,到98岁才中举人。中举之日,狂喜,写诗《老女出嫁》,幽默地表达此时的心情: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
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
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
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科举令人绝望,读书人幸亏还有诗和远方。胡曾的爱好,就是寻找文化古迹,四处游历,咏史抒情。《细柳营》《箕山》《岘山》《姑苏台》《成都》《昆明池》《金陵》……听听这些诗名,你就知道,他一辈子没有停下过脚步。
平水若耶央
中国从古及今,那么多诗人,怀古咏史的不少,但一生专业咏史的,只有胡曾一人,这一点够让人膜拜,一个人写诗,主题可以如此纯粹。
前面说到,胡曾墓前对联中,上联反映其平生另一功业“草檄平南”,这里补充一下。
胡曾光明磊落,视富贵如浮云。有位朋友叫高骈,很器重胡曾的诗文。高骈做剑南节度使时,聘请胡曾做幕僚,所有奏折和公文,都由胡曾操刀。当时,南诏王割据今天云南一带,不断侵扰西蜀边境,嚣张地送信到高骈任所,说要饮马锦江。为了制止战争,保境安民,胡曾代替高骈,给南诏王回了一封信,这就是青史留名的《答南诏牒》。这封回信,洋洋洒洒两三千字,说情道理,古往今来,把一个中原大国讲得威风凛凛,要南诏王认清形势,不要头脑发热,做出傻事。南诏王读完信,汗如雨下,再也不敢造次,乖乖把独生子送到唐王朝,作为人质,请求和好。
胡曾一纸退兵,传为美谈。
03
宋元明800年跨度
小朋友必读胡曾诗
科举取士,多考时务策论,试题多要求考生以史为鉴,借古论今。因此,充分掌握史料,融会贯通,是读书人的一门必修课。胡曾的咏史诗,客观地展现历史事实,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最适合儿童口味,最能引发少儿读书兴趣。因此,从晚唐五代始,到宋、元、明三朝,800年间,胡曾的诗都是儿童启蒙读物,常常与《千字文》《蒙求》等作品,刻印在一起,为儿童必修课。据记载,当时,胡曾诗集还远传到日本,亦为日本儿童所喜。
举举例子。
同题作文《赤壁》,杜牧这样写: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而胡曾呢,这样写: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同是感怀赤壁之战,两首诗一比较,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杜牧技高一筹。但是,若从儿童的角度来审视,就发现,胡曾诗再现历史现场,容易读懂。而杜牧呢,则曲折幽深,儿童费解。
我们再看,感怀项羽乌江自刎,胡曾写: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感怀隋炀帝大修大建,劳民伤财,胡曾写《汴水》诗: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读这样的诗,我们能感到,语言通俗、韵律流畅,易懂易记,为了将枯燥难学的历史,弄得生动有趣,儿童爱学,胡曾费了毕生精力,刻意游历四方,终成一部充满诗意的儿童史学训蒙诗集,让历代儿童从中受益。
其实,从胡曾处受益的,还有中国通俗文学。宋元明时期的话本和小说中,很多情节写到关键处,就会来一句“有诗为证”,这诗往往就出自胡曾之手。“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陈国机权未有涯,如何后主恣骄奢。不知即入宫前井,犹自听吹玉树花”……在《全相平话》《宣和遗事》《三言二拍》等书中,不时都能见到胡曾诗”为证”。
元朝的辛文房,为唐朝才子们一一列传,他说胡曾的诗,在元朝时,庸夫孺子都能背诵,足见其魅力。令人遗憾的是,到了清代,有当权者以成人的审美趣味,来要求胡曾的儿童史学诗,认为略无兴寄、味同嚼蜡,艺术性不高,故从蒙学教材中撤了下来。从此,胡曾影响大减,以至于无。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误解和忽略这位苦心孤诣的大诗人。
浙东古运河
若喜欢,敬请关注古古阁
古古阁 生命如此美好,我们有情有义相守
讲述最有情怀的故事
推荐最有历史的风景
欢度最有味道的人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古古阁
作者简介:古古,微信号LZLLZL9,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媒体工作人员,性朴拙,爱山水,爱家乡。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3/169626234412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