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变的国王成就(叛变的国王)
非洲国王遭军事,中国大使险些被杀,为何叛军后悔要下跪投降
1971年7月10日傍晚,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斯基拉特宫内上演了一场伤亡惨重的军事。在机枪的疯狂扫射之下,摩洛哥最高法院院长死亡、比利时大使死亡、沙特大使身受重伤,顿时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性命危殆。
图片源于网络
当晚7点,叛军突然通过电台发布了一则震惊全国的消息:“国王哈桑二世已死!”可就在摩洛哥国内一片大乱之时,哈桑二世却突然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而几个小时前还高喊着“杀死哈桑二世”的叛军,此刻却高呼着“国王万岁”跪倒在了哈桑二世的脚下。
摩洛哥国内为何会突然发生军事?队伍的目的又是什么?在俘获哈桑二世的情况下,叛军队伍又为何会下跪投降?今天冷哥就带大家走进1971年摩洛哥那场惊心动魄的军事。
突如其来的,伤亡惨重1961年2月26日,只有52岁的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突然病逝,慌乱之中,年仅32岁的哈桑匆忙继位,可哈桑万万没想到,接下来等待他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危险。
作为非洲西北部沿海国家的摩洛哥,有着十分优越的地理优势,其扼守地“直布罗陀海峡”乃是连通西太平洋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不过,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给摩洛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摩洛哥常年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境地。
摩洛哥位置
一直以来,美国、苏联以及法国三大巨头始终对摩洛哥虎视眈眈,自从上任之后,哈桑二世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在三个国家之间保持平衡,在他掌权期间,摩洛哥国内的形势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可是,随着哈桑二世在国内实施君主集权政策,摩洛哥国内的不满之声此起彼伏。尤其是在1970年哈桑二世颁布新宪法之后,摩洛哥国内的抗议之声变得更加强烈。而广大群众的抵触情绪,很快就成了居心叵测之人手中的“匕首”,一场针对哈桑二世的阴谋悄然而至……
1971年7月10日,这一天是哈桑二世的42岁生日,也是哈桑二世登基1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摩洛哥王国政府特意在斯基拉特宫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庆典。当天,摩洛哥的王公贵族、文武大臣以及各国使节全部欢聚一堂,都准备为哈桑二世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可没想到,一场举世震惊的血腥突然而至。
哈桑二世
这次的主谋是摩洛哥王室的军事处主任马德默赫将军,他计划在哈桑二世的生日宴会上以武力压迫的方式羁押哈桑二世,然后逼其退位,组建一个以队伍为中心的新政府。
为了确保的成功,马德默赫蛊惑了250名伞兵以及1400多名军校学生实施自己的阴谋活动。当天,马德默赫以“实弹军事演习”为名将队伍调出军营,与此同时,他还千方百计地调集了60辆卡车,负责运送的士兵以及所需的。
马德默赫
7月10日下午6点15分,正在所有贺寿人员准备迎接45分钟后的晚宴时,队伍的枪声响了起来。在队伍的疯狂攻击之下,斯基拉特宫外围的守卫全部丧命。顿时间,会场内所有人疯狂地向外逃跑,可此时的队伍竟残忍地对人群进行了机枪扫射,一时间,数十人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就在如此危险的处境下,有一个中国人却始终在冷静地思考着对策。
中国大使身处险境,化险为夷在机关枪疯狂的扫射之下,斯基拉特宫内乱作一团,刚刚还谈笑风生的会场,此刻却到处躺满了尸体。而在惊恐万状的人群中,一位来自中国的大使却无比冷静地说道:“必须想办法离开这里!”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比利时大使就不幸胸部中弹,当场死亡。
张伟烈
这位来自中国的大使叫张伟烈,新四军出身的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是一位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在枪声刚刚响起的时候,张伟烈就悄悄对旁边的翻译聂兵杰说:“发生了!”
亲眼目睹着四处逃窜的人群以及穷凶极恶的叛军队伍,张伟烈始终待在原地没有挪动一步,他仔细地观察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叛军的兵力部署,很快,张伟烈就发现斯基拉特宫的东门已被重兵把守,根本不可能冲出去,而夏宫的南部和北部都有两堵高墙,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翻过去。
就在张伟烈一筹莫展时,他突然发现夏宫的西面有一条长廊通往海滩,而且这里也没有叛军把守,只需要趁叛军不备逃至海滩,那就可以快速绕行至公路上顺利脱险。
确定了逃跑路线之后,张伟烈立即拉着翻译聂兵杰向长廊悄悄靠近,而在他们二人逃跑过程中,越来越多人跟了上来,可由于目标太大,就在张伟烈跑到沙滩,准备向南绕行时,叛军队伍突然发现了他们,顿时间,伴随着激烈的枪声,叛军队伍快速向张伟烈一行人围了过来。
逃离过程
叛军的子弹打在沙滩上激起大量泥沙,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张伟烈镇定地对聂兵杰嘱咐道:“不能动,只要趴着不动就不会有事!”果然,在一动不动之下,逃跑的所有人都没有受伤,可是很快,沙滩上的所有人都在叛变士兵的持枪押解下开始返回夏宫,看着近在咫尺的逃生之路,张伟烈心有不甘,他决定走一步“险棋”。
逃至沙滩的人共有2000多人,但是负责看押的叛军人数却不足50人,所以张伟烈和聂兵杰决定趁乱再逃一次。为了让叛军放松警惕,张伟烈和聂兵杰故意装作受伤走路不便,慢慢向队伍尾部靠近。此时的天色已经渐渐地暗了下来,这无疑为张伟烈两人的逃跑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张伟烈大使(左一)
为了拖延时间,张伟烈每走几步就会弯下腰倒一倒鞋子里的沙子,很快夜幕彻底降临,趁着叛军士兵不留意,张伟烈拉着聂兵杰快速脱离了队伍,紧接着又蹑手蹑脚地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逃离了斯基拉特宫之后,张伟烈又小心翼翼地绕开守在四周的警戒人员,随后快速坐上了返回中国大使馆的汽车,可是在返回的路上,大街上的一幕让张伟烈后怕不已。只见拉巴特的所有主干道上都有全副武装的坦克以及装甲车在疾驰,而且拉巴特城内的好几个重要位置都燃起了炮火,夜空中还能频繁看到炮弹发射的光影。
晚上9点左右,张伟烈安全回到中国大使馆,可当他刚刚走进大使馆的大门,就听见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如晴天霹雳的消息:“哈桑二世已死,共和国万岁!”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伟烈大使立即向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传递了摩洛哥军事以及哈桑二世死亡的消息。
哈桑二世
此刻张伟烈的内心是既悲痛又遗憾,他担任中国驻摩洛哥大使不足3个月,还没来得及向哈桑二世递交国书,对方就突然被害了,这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外交变故。而就在张伟烈苦思对策时,收音机里突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叛乱已经平息!”是的,这就是哈桑二世的声音。
叛军明明已经占领了斯基拉特宫、王家军队司令部以及拉巴特电台等几乎所有重要场所,哈桑二世也明明遭到了叛军的俘获,可他为何却安然无恙,而且还声称叛乱已经平息?
摩洛哥国王力挽狂澜,叛军下跪投降在叛军队伍的猛烈进攻之下,斯基拉特宫的外围护卫被快速击溃,所剩不多的王宫卫队战士死死地将哈桑二世护在中间,可就在血战一触即发之际,哈桑二世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
哈桑二世
以当时的情况,一旦战斗爆发,那哈桑二世很可能在混乱中被击毙。为了保命,哈桑二世当即下令:所有卫队士兵放下武器。紧接着,哈桑二世就被叛军押到了一个房间内软禁了起来。为了,马德默赫当即下令处决哈桑二世身边的多名亲信,其中就包括副参谋长恩来西以及宪兵司令布阿什,可没想到,马德默赫此举却很快挑起了叛军队伍的内讧。
参与的另一个主谋阿巴布,对马德默赫处决国王亲信的命令极为不满,一时间,两人的争执越来越激烈,最后更是演变成了双方火拼,而在对战过程中,叛军首领马德默赫被流弹击中,当场死亡。失去首领的叛军队伍顿时陷入大乱,也正是这一突然的变故,让哈桑二世找到了一个绝地求生的最佳契机。
当得知马德默赫丧命之后,负责看守哈桑二世的士兵也惊慌了起来,目睹着看押士兵的情绪变化,哈桑二世立即展开了心理攻势。他先是给士兵背《古兰经》,称以下犯上是违背道德的,将来是会堕入地狱的!
哈桑二世
在哈桑二世的说教之下,看守士兵的态度逐渐开始动摇,瞄准这一时机,哈桑二世紧接着又开始了利诱,他信誓旦旦地承诺:“只要你们释放了我,我保证绝对不会追究你们的罪行,而且还会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也不在话下!”
果然,在哈桑二世的恩威并济之下,这些本就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士兵顿时军心浮动,纷纷倒戈,接二连三地向哈桑二世表达自己的忠心。几分钟后,在全副武装的年轻士兵的保护之下,哈桑二世高昂着头颅走出了软禁自己的房间,在走向大厅的同时,哈桑二世的口中还高喊着《古兰经》的内容。顿时间,斯基拉特宫内的所有叛军纷纷跪倒在地,而且口中还高呼着“国王万岁、誓死效忠国王”的口号。
在哈桑二世的力挽狂澜之下,叛军部队的大部分士兵纷纷倒戈,众人一边高呼着“国王万岁”,一边疯狂地向叛军主谋阿巴布的亲兵发起攻击,不到半个小时,阿巴布的亲兵快速被肃清,而阿巴布本人也在战斗中被乱枪打死。至此,这场持续了不到4个小时的军事落入尾声。
阿巴布
多年之后,有记者采访张伟烈时问道:“张大使,当年您在摩洛哥面临军事时害怕吗?”张伟烈微笑着表示:“害怕是肯定的,但是我更加确定,在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中国大使的我,必须冷静对待。”
我们的国家,用数十年的抗争以及不计其数的牺牲换来了当下的和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的年代。如今的世界上,几乎上每天都有人牺牲在炮火之中,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安稳地享受生活,是因为有百万雄师在守卫着祖国的和平,是因为有无数外交人员义无反顾地维护着祖国的尊严,他们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榜样。
她是国王的不二之臣,他是公主的屠龙骑士,绚烂后李峋要悲剧了
《点燃我,温暖你》大概是青春校园的正确打开,青春洋溢又充满着的少年人,李峋和朱韵暧昧期的极致拉扯,嘴里没一句好话,一个嘴里嫌弃,一个毒舌爱撩,没有把告白说出口,但做的全是为了对方的双向奔赴。
国王的不二之臣
朱韵外表乖巧的大家小姐,实则内心叛逆,她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刚开学就和刺头李峋杠上了,但她为了李峋愿意放下自己的骄傲,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在基地的项目被张晓培抢走,在听到张晓培对李峋的威胁之后,朱韵假装背叛跑去张晓培组,故意瞎糊弄让张晓培在甲方处难堪,结果朱韵被泼水。估计朱韵长这么大都没有受过这个屈辱,但朱韵最不能接受的还是变成和张晓培一样的人,用权势压人,但为了她永不背叛的国王,她还是做了。
公主的屠龙骑士
李峋,表里如一的嚣张、性格恶劣,嘴巴很毒,好好的一个人偏偏长了一张嘴,一开口得罪一帮人,特别喜欢调戏朱韵,不过他有嚣张的本钱,创立基地只为积累以后的本钱,不喜欢做多余的事情,一心搞事业,然而这样的他,为公主勇斩恶龙。朱韵想为好友报仇,画大饼签卖身契求李峋参加比赛打败方志靖,可惜方志靖这个小人走后门,于是李峋选择在公开的场合直接给方志靖难堪,打败他还揭露他脚踏两只船,和主办方相勾结,最后众目睽睽下撩朱韵。
双向奔赴
李峋揭露方志靖的场面很燃,更燃的是李峋被问为什么这么做时,他直接说是因为“爱”,撩还是李峋会撩,观众席上的公主眼睛都亮了,然而被撩到的不只朱韵,还有一个误会李峋是为自己报仇的徐黎娜,她还亲了李峋一口,被刺激到的朱韵决定告白。朱韵穿上李峋送的裙子奔跑追爱的画面很美好,眼里有光,李峋依旧很李峋,不等人说话就直接亲了,两人双向奔赴高甜发糖,谁能不磕到这种灿烂热烈的青春校园CP呢?“命韵峋环”是真的!
《点燃我,温暖你》这部剧青春的部分拍得很美好,美好的不仅是“命韵峋环”CP,还有其他人,虽然着墨不多,但也会为方舒苗和吴孟兴的毕业告白所打动,四年时间大家从少年意气走向成熟但依旧意气风发,从针锋相对变成知交好友,方舒苗给所有人的祝愿是那么的美好,所有人都有美好的未来,然而越美好就越叫人不敢往下看。如果看过原小说《打火机与公主裙》的网友应该会知道接下来方志靖又要作妖了,李峋的悲剧开始,他真的变成了孤家寡人。
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李峋为了朱韵彻底得罪了方志靖,方志靖间接害死了李峋的姐姐,原本就比较极端的李峋一怒之下打伤了方志靖,李峋入狱朱韵出国高见鸿背叛,故事将会回到开头的出狱,所以《点燃我,温暖你》19集之后应该会是大虐!
法兰西母狼伊莎贝拉王后,如何用利爪把背叛自己的丈夫拉下王位?
01 被寄厚望的联姻公元1308年1月,出生法国王室的公主伊莎贝拉,嫁给了英格兰的国王,爱德华二世。
这桩婚姻的目的是为了暂时解决英法两国的土地纠纷,希望两个宿敌起码在有限范围内停止兵戈。
婚礼一开始,气温骤降,人们都感觉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伊莎贝拉公主的父亲是法国\"铁王\"腓力四世。腓力四世是当时最为强势的国王之一。曾经有两任罗马教皇在不明不白地死在他的手上,可见这个国王有多大权力。
伊莎贝拉公主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孩子。她有三个兄弟,她是父亲唯一的女儿,而且在才能和性格等方面,这个女孩子最像父亲。
当时的法国王室,在欧洲诸国中实力最强。所以,当伊莎贝拉公主嫁给爱德华二世时,这是一场公主下嫁的政治结合。
英格兰比法国更需要这场联姻。
这样的公主,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不能忍受别人的冷遇和轻视。
但伊莎贝拉公主没有想到,她的丈夫给了她一生中最多的屈辱。
婚礼当天气温骤降,也预示了这对王室新人的婚姻结局,是死亡和冰冷。
02 拥挤的婚姻生活,总有一个多余的男人伊莎贝拉公主为了这场婚礼和加冕礼准备了无数的漂亮裙子和头饰,希望有一个好的开端。她还带来了丰厚的嫁妆,包括土地、首饰和珠宝。
但是她的丈夫爱德华二世,完全不在意。
在伊莎贝拉的加冕礼上,爱德华二世和自己的亲信加韦斯顿举止亲密,和伊莎贝拉倒是保持很客气的距离。伊莎贝拉公主的两位叔叔前来观礼,见此情景,勃然大怒,愤而离席,为自己的侄女感到不值得。
他们认为自己的家族受到了羞辱。
爱德华二世的问题昭然若揭,他是一个同性恋。在那个年代,这是重罪。人们无法忍受一国之王,宠幸的人不是王后,不是情妇,而是一位男人。
爱德华二世授予加韦斯顿爵位和财富,超过他能力所得,这引得王后和大贵族的普遍不满。
加韦斯顿自己并不注意,仗着国王的宠爱,飞扬跋扈,处处得罪人。
很快,大贵族们结成了一个联盟,目的就是要杀死加韦斯顿。国王迫于压力,短暂流放了加韦斯顿。不久,爱德华二世就找到理由,召回加韦斯顿。
加韦斯顿还没有回宫,就被愤怒的贵族派人杀死。爱德华悲痛不已,把加韦斯顿的尸体放在身边长达月余,尸体臭气晕天,才被下人强行拉走。
在英国的政治史上,当贵族和国王发生激烈冲突时,如果国王过于固执,必然造成国家的。因为贵族手中的权力和兵力联合在一起,足以对抗王室。
这个时候,伊莎贝拉起到了弥合的作用。她在此时生下儿子,国王和贵族们借着王子出生的大喜事握手讲和,双方暂时和平共处。
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爱德华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做到了相安无事。
但爱德国二世又开始找新欢。他看上了休•德斯潘。这位新宠在贵族中的名声不太好,大家认为他残酷无情,不配得到国王的厚爱。
爱德华二世为了讨好休•德斯潘,赐予了他大量土地。囊中羞涩的时候,居然打起了王后嫁妆的主意。
贵族们错愕不已。国王为了讨好自己有罪的意中人,连王后的嫁妆都要给出去,那么他们的土地呢?
贵族们认为国王的种种举动必然会威胁到自己的土地继承权。围绕在伊莎贝拉王后周围,一个反抗国王和国王新宠德斯潘的联盟再次集结。
03 被曝光的偷情伊莎贝拉王后有三个哥哥。在伊莎贝拉王后返回法国探亲期间,她给三位嫂子送上了名贵的礼物。
这些礼物,按照贵族的标准,也显得过重。当时就有人说伊莎贝拉王后过于奢侈。
这不是问题重点。重点是有人发现这些礼物居然不在伊莎贝拉三位嫂嫂的手上,而是在两位年轻的骑士手中。
被牵连出来的事情就很恐怖。伊莎贝拉王后的三位嫂嫂被人发现和别的男人有不正当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宫廷内其实很常见,就害怕被有心人利用。
和王妃们有染的男人们,受尽酷刑,在极大的肉体痛苦中死去。出轨的王妃丧失了自由,她们所生的子嗣,也沦为私生子,丧失了法国王位的继承权。
有人猜测这起丑闻,伊莎贝拉王后肯定在背后在推波助澜。有人认为她的目的彻底断绝三位哥哥子嗣的继承权,从而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增加赢面。
但是这种猜测,最为站不住脚的地方在于法国王室实行的是歧视女性的萨利克继承法,不承认女性及女系亲属对王位有继承权。
在腓力四世三个儿子都死亡后,卡佩王朝男性绝嗣,王位只能交给旁支。
这件事情可以说明一旦,伊莎贝拉王后这个人,在世人眼中,内心的城府,绝非一般人可以比。
04 向丈夫伸出爪牙的法兰西母狼和丈夫爱德华二世翻脸后,伊莎贝拉王后一直滞留在法国,受到娘家庇护。
在此期间,就有针对爱德华二世的叛乱,包括罗杰·莫蒂默。
他反抗国王失败后,曾被关在伦敦塔。后来他逃往法国,见到了滞留在法国的王后伊莎贝拉。
在法国,伊莎贝拉王后和罗杰·莫蒂默居然成为婚外情人。王后公开背叛爱德华二世,面对的世俗压力更大。爱德华二世自己心中所爱为男人,但并不代表他自己不介意妻子给自己戴绿帽子。
王后背叛国王的行为,属于叛国重罪。
爱德华二世要求伊莎贝拉王后返回英国,伊莎贝拉王后的弟弟,时任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并不理会。但当教皇出面公开施压时,查理四世也不得不做做表面功夫,把姐姐伊莎贝拉驱逐出宫。
一个更大的阴谋于是开始酝酿。
伊莎贝拉王后最大的优势在于,她的儿子,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在她手上。
于是,战斗开始了。
伊莎贝拉王后首先打公关舆论战。她公开宣称:\"我丈夫和我之间有了第三者。除非大仇得报,否则我就要以寡妇的身份哀伤终老\"。在这场斗争中,她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受尽委屈不得不为自己和儿子而战斗的妻子。
其次,她为儿子和埃诺伯爵威廉之女订婚,获得了亲家的军舰和军队。同时,她的哥哥,查理四世不仅帮她出谋划策,还提供了不少财力帮助。
当王后的舰队浩浩荡荡驶向英国时,望风而动的英国贵族立即站在王后一边。他们要把不遵守国王\"岗位规范\"的爱德华二世拉下马。
伊莎贝拉轻而易举地就赢得了这场战斗。国王最为宠爱的情人,贵族的公敌,破坏游戏规则的休•德斯潘死相极惨,而伊莎贝拉王后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位她恨之入骨的情敌陷入了何等悲惨的境地。
\"法兰西母狼\"的绰号不胫而走。
伊莎贝拉王后命令议会废除爱德华二世的王位,由自己的儿子爱德华三世继承。爱德华三世当时只有14岁,还不到亲政的年龄,英格兰的大权实际由母亲伊莎贝拉王后和她的情人罗杰·莫蒂默掌握。
05 \"被废黜的君主只有坟墓一个归宿\"现在就该说为什么\"法兰西母狼\"令人胆战心惊的真正原因了!
伊莎贝拉王后对如何处置爱德华二世非常头疼。杀掉正式加冕过的国王,这在政治惯例、游戏规则和宗教基础上都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谋杀,是一种可能的方式,但间接引发的政治动荡,无人敢说能够百分百控制。
就在伊莎贝拉王后左右为难的时候,传来了前国王爱德华二世的死讯。
谣言就此开始产生。
传言说,王后和她的情人罗杰·莫蒂默命人把一把烫红的金属长矛插入国王的身体,令他痛苦而死,但尸体表面又不容易看到伤痕。
这种传言在于强化人们对伊莎贝拉王后的恐惧和敬畏。爱德华二世真实的死因,具体无从考察。人们目前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是,杀害爱德华二世的人是,伊莎贝拉王后的情人罗杰·莫蒂默,是他背着伊莎贝拉王后下的命令。王后只是一个背锅侠。
其次,爱德华二世并没有死。他应该是从此隐姓埋名,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
不管是哪一种结局,失去权力的君主,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06 百年战争的开端三年后,十七岁的爱德华三世效仿母亲当年,带人闯入母亲的住处,活捉了罗杰·莫蒂默。对于母亲和父亲之间的恩怨纠缠,爱德华三世的感情较为复杂。但是对于母亲的情人,传闻害死了爱德华二世的凶手,爱德华三世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罗杰·莫蒂默在伦敦被处决。经过伊莎贝拉王后的求情,罗杰·莫蒂默没有遭受绞刑和五马分尸的痛苦。
爱德华三世对母亲也并不苛刻。伊莎贝拉王后从此不能参与政事,但依旧享受国王生母的富贵和尊荣。爱德华三世对母亲也算孝敬有加,在金钱上绝不短缺。
伊莎贝拉王后死后,她和爱德华二世的心脏合葬在一起。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法兰西母狼用自己的利爪把背叛自己的丈夫拉下了王座,但在爱德华二世的死亡问题上,她也许并不如传言中那么残忍。
只是,伊莎贝拉王后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在三位舅舅死后,认为卡佩王朝男性既然绝嗣,自己就是法国王位当之无愧的继承人。法国人不认为女性王室成员的亲属有继承权,英法百年战争就此开始。当年,铁王腓力四世抱着外孙爱德华二世时,就曾经思考,这个外孙到底会给法国带来好处还是灾难。最终,爱德华二世开启了百年战争,兵发法国,占领了法国大量的土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28/16962479785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