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长安城是哪个朝代的首都)
唐朝都城是长安,武则天为何长驻洛阳,以此作为神都?
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将都城定在长安。但是洛阳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被视为唐朝的东都。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洛阳的地位甚至超过长安,成为武周王朝的“神都”。在武则天执政的二十二年间,她只在长安待了两年。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何放弃长安,将洛阳作为“神都”呢?
一、鬼怪之说
其实从唐高宗在位后期开始,唐朝的政治中心就已经由长安转向洛阳。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七次来到洛阳,累计停留的时间长达十一年,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病死在洛阳的贞观殿。临死前,李治还希望能够多活一两个月,让他死在长安。关于李治、武则天长驻洛阳的原因,《旧唐书》给出了一个非常荒诞的说法。
唐高宗在位初期,武则天夺取了皇后的位置,然后用残酷的手段迫害王皇后、萧淑妃,砍去两人的手脚,放在酒瓮之中,将她们折磨而死。之后,武则天经常在宫中见到奇异的现象,“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于是,武则天迁居蓬莱宫,可是不管用,“复见之”。所以,武则天干脆迁居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二、经济原因
鬼怪之说显得非常荒诞,因为武则天到了洛阳后,依然用残酷的手段对付她的政敌,从唐朝皇室到文武百官,冤死者不计其数,也没见武则天再次迁都。这说明武则天长期住在洛阳是另有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唐朝建立后,经过贞观之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关中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
关中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毕竟相对狭小,无法供应朝廷所需。而随着大运河的疏通,洛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处南北运河的中点,漕运便利,可以将江南的钱粮运到洛阳。关于这一点,唐高宗李治在678年十月的诏书中做过详细的说明。由此可见,武则天长期住在洛阳也是与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关的,这个问题直到唐玄宗开元后期才得到解决。
三、政治原因
除了经济因素外,武则天定都洛阳还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684年,也就是武则天临朝称制的第一年,她就把洛阳改名神都,同时将皇宫改名太初。之后,武则天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制活动,她将旗帜改为金色,将尚书省改为文昌台,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长安是李唐的都城,李唐的太庙、社稷坛都在那里。
武则天不愿意回到长安,因为洛阳才是她心目中武周的都城!690年,武则天称帝后,将武氏庙改为七庙,并在神都设置太庙、社稷。神都俨然成为武周的都城,而长安则变成了西京。由此可见,武则天留在洛阳,是想在政治上摆脱李唐王朝的束缚、影响。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并在同年12月病死,唐中宗李显立即迁回长安,洛阳又成为东都。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
#头条创作挑战赛#
宇宙之都长安!繁华代名词,一直是西安小弟,日本竟也有长安城
在唐朝盛极一时的大唐长安城,唐玄宗开创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的盛世。长安城是全球最大的都市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景观。长安城依然展现着一个伟大朝代的辉煌,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文化遗产。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长安城的奥秘吧。
NO.1 曾是世界第一大都市
唐代长安城是世界第一大都市,人口GDP碾压全球。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城区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古代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的都城面积超越长安城面积,同时长安城的人口最高峰也达到100万之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突破百万的城市,要知道,同期巴黎伦敦还只是边境小城。
长安城不仅人口很庞大,GDP也很能打。唐朝GDP总量占全世界58%,第2名东罗马帝国仅占9%,唐朝多强盛可想而知。
只可惜安史之乱使唐朝加速衰退了,唐亡后长安城遭到了严重破坏。
NO.2 东方世界中心
长安,外号“最伟大都城”,包容度拉满,全城1/10外国人口,当官、开店、卖艺啥职业都能做,李白最爱胡姬酒肆。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非常繁华,它成为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在这里聚集了众多来自东西方的商人、学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的西方文化,也是通过长安消化之后,再传播过去的。
据统计,唐朝曾先后与世界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为了接待各国使节和来宾,唐朝专门设立了鸿胪寺,由当时朝中的国际政治专家担任主管官员。长安城中甚至有专供外国人长期居住的“番坊”。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到唐朝读书之后,进而参加科举考试,最后终身在唐朝为官。
除了留学生和使节,在唐朝定居数量最多的就是商人。唐朝专门设立了互市监和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贞观时,西域各国“入居长安者近万家”,而各国商人在长安西市开店经商、长期居住的也有数千家之多。
为了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唐朝的对外交通相当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西行,可直达中亚、西亚、东欧,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海路方面,可由登州、楚州或明州出海,前往朝鲜半岛和日本。此外,由扬州、明州、泉州或广州出发,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穿越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可到达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再越过阿拉伯海,可到达阿曼湾、波斯湾,并可远至红海,抵达埃及和东非的港口,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这么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一九八)正是因为以李世民为首的大唐君臣具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的唐朝,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自信、最开放、最博大、最宽容、最具生机和活力、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一个时代。
NO.3 长安城面积顶40个摩纳哥
说到长安城,“庞大”“恢弘”“繁华”之类的词汇总是立刻跃入脑海。长安城到底有多大?
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成果可知,整座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宫城、禁苑和坊市组成,面积达87.27平方公里。
长安城面积顶40个摩纳哥(长安城面积87.27平方千米,摩纳哥面积2.08平方千米)。
唐朝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太极宫(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其中,一座大明宫修出3个地铁站,含元殿、大明宫、大明宫北。
朱雀大街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南起承德门,经皇城朱雀门,北抵宫城承天门,全长约7公里,宽近150米,其位置便在今天西安市的朱雀大街。曾经的朱雀大街能并排跑100多匹马,但今天的朱雀大街宽仅40余米。
NO.4 地盘位置绝佳
长安城地盘位置绝佳,坐镇关中,八河环绕,南部还自带秦岭防线,更是强迫症福音,坊市制横平竖直划了108个格子,所以当地人指路喜欢说东西南北。
长安共计108坊(宗龙朔至唐玄宗开元间为110坊,唐玄宗开元之后为109坊)。其中西54坊由长安县管辖,东54坊由万年县管辖,两县统属京兆府,全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这些整齐的方格网状的街区结构,引起唐朝诗人的注意,比如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就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坊区表面的样子虽然很类似,但里面的活动内容却是多种多样。多数坊是一般百姓生活居住的,但有的坊被修建成大寺院,还有的坊被当作演兵场。坊里面还有开旅店的,一些进京赶考的士子们常常到这里租住。
此外,唐朝的长安城还有宵禁,各路口大门标配保镖(5—30名护卫),晚上还有人通宵巡逻,安全感拉满。
唐朝京城(长安城)的街道,到了黄昏,(官府)会派人用敲鼓的方式提示老百姓回到家里。由于唐长安城为非常规整的里坊制,一旦老百姓回到了各自的坊,坊正就会组织各自的人手去关闭坊门。
城内的108坊,每个坊都有围墙和大门,在相对独立的时间开起来,设置有独立的门吏掌管大门,白天,人们只能从里坊大门出入。晚上,工作人员会关闭大门,里坊里的百姓根本出不来。
NO.5 长安一直是西安小弟
长安这个地名,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作为中国十三个王朝都城的长安,从没改名叫西安,一直是西安小弟,当了两千多年乡县,唐朝和隔壁万年县合体,才有了俗称长安城(非官方行政单位)。
如果回顾长安的历史,它最初只是一个乡而已。
秦末汉初,长安当时是咸阳的一个乡,由于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公元前202年始置长安县,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听信了齐地人娄敬的建议,把国都从栎阳迁移到了长安,因地处长安乡,取“长治久安”之意,故名长安城,成为大汉王朝的国都所在地。
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时期,长安县一直存在,不过,长安素无县城,县署一直在当时的长安城中。明朝时,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意“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长安城变成了西安城,只是,长安县还依旧在。
1953年西安改为中央直辖市,为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8年11月长安县划归西安,2002年6月2日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西安有11个辖区,长安区不是西安的最中心城区,距离西安市中心8公里多,2018年,长安区交给了西安高新区托管,成为现代化的新城区了。
NO.6 日本也有长安城
日本也有长安城,奈良平城京、京都平安京都是长安高仿版,面积仅有长安1/4。
日本人都知道,京都是日本人的灵魂故乡,也是日本文化的源点和象征之地;不论是建筑文化里的风水还是城市规划的肌理,都是盛唐文化的拿来主义。
日本天皇于公元702年(大宝二年)专门派遣唐使考察长安的城市建设,回国后他们详细描述了中国长安城如梦的辉煌与壮丽,这些梦一般的记忆便成了平安京的规划和设计,最终成就了千年古都如今的模样。
设计京都时,和长安城一样,京都也做到了坊市功能区分明、街道笔直整齐划一的棋盘形布局。同样的,正如唐长安城有一条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贯穿城市南北,东为万年,西为长安,意为万年长安。作为效仿,京都同样也设置了一条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名字则致敬大唐,取用大唐双都的名字,左京取自东都洛阳,右京自然是长安了。
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的四分之一。据说长安京地势低洼,风水没有洛阳京好,后来发展最好的是左京洛阳。考证,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右京不能完全处理水流方向的原因。
新华全媒+丨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标——大唐不夜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花车巡游(4月25日摄影)。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大雁塔脚下,南北总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漫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仿唐建筑飞檐斗拱、层楼叠榭;华灯初上后灯火璀璨、游人如织。白居易笔下的雁塔题名、诗仙李白的醉酒吟诗、古诗古画中的簪花仕女、青史留名的房谋杜断……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千米长街一步一景,传统与时尚精彩碰撞、古老与现代相得益彰。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览(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演出“旋转的胡旋”(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华服走秀(4月25日摄影)。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2023年春节期间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赏新春灯会(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花车巡游(4月25日摄影)。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华服走秀(4月25日摄影)。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览(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互动节目“盛唐密盒”(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花车巡游(4月25日摄影)。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表演“华灯太白”(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花车巡游(4月25日摄影)。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互动节目“盛唐密盒”(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览(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不倒翁”表演(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演出“诗歌艺术”(5月8日摄)。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的华服走秀(4月25日摄影)。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编辑:金宇 刘莲芬 周牧 王海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24/169625931610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