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毛主席写下一首七律,8句诗包含8个典故,多亏秘书从废纸篓里捡回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毛主席闻讯后欣喜地写下了一首七律,事后却随手扔进了废纸篓。秘书田家英如获至宝地把它捡起来,小心“珍藏”。
直到1963年,毛主席诗集编辑出版的时候,田家英才把它拿出来。当时毛主席都不记得自己写过这首诗了,它就是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赏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话翻译:
南京钟山上面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骤然降临,那是人民解放军威武的百万军队,渡过了长江。
人说钟山就像是一条盘龙,而石头山则像是一只蹲着的猛虎,它们共同守护着南京这块风水宝地——“帝王之城”。然而如今地覆天翻,打破了这个神话,叫人怎能不情绪激昂呢。
此时此刻,我们不应该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更应当鼓起剩余的勇气,去追击那些穷途末路的敌人。千万不要为学习西楚霸王项羽,为了虚名,断送了革命的成果。
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上天如果也有人类的感情,只怕也会变得衰老吧。可是历史的自然规律是无情的,五百年沧海,又变作了桑田。
二、诗中包含的8个典故在毛主席这首诗里面,一共包含了8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就是“百万雄师”,语出元代伯颜《咏鞭》中的:“虽然三尺无锋刃,百万雄师属指挥”。百万是虚指,表示人数众多的意思,这四个字背后其实并没有复杂的故事。
第二个典故,就是“虎踞龙盘”。南京古时叫金陵,是六朝古都。相传,三国时期这一带是吴国的都城建业。
刘备联吴抗曹之时,诸葛亮作为军师,曾经来考察过当地的地理环境。他指出钟山像一条盘龙,石头山像一只蹲着的猛虎,有帝王之都的气象。
换句话说,南京的地理风水,适合作为国都。从此以往,历代文人都爱把这“虎踞龙盘”的典故,写进自己的诗文里面。
然而,南京城军事地理位置与风水再佳,千百年来,还是不断地被人攻占。如今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南京,改朝换代就是一夕之间,叫人怎么能不心生激昂之情呢?
第三个典故,就是“天翻地覆”,此语出自唐代诗人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中的:“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从前是中国的统治者,古代人管统治者叫“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儿子。如今人民解放军把“天”都给翻了一个个儿,彻底将消灭,所以叫天翻地覆。
第四个典故,就是诗中的“慨而慷”三个字。有人说,我只听说过“慷慨”,可是什么叫做“慨而慷”呢?这里又要提到三国另一个名人,大军事家兼文学家曹操了。
曹操曾经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短歌行》,其中有一句诗就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里的“慨”和“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诗词界的泰斗叶嘉莹先生曾说,古人用“慷慨”,不是指在钱财上不吝啬,而是指一种感情激昂的样子。
毛主席喜欢曹操的诗歌,于是把“慨当以慷”化用成了“慨而慷”,意思是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闻到喜讯以后,让人产生了一种激昂的情绪。
第五个典故,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里说的是关于项羽和刘邦争霸的故事。
当初“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也起兵响应,扛起了义军的大旗。接着,刘邦也带着自己的人马,在乱世中杀出了一片天地。
项羽有楚国贵族势力的帮助,所以他的兵马远胜于亭长出身的刘邦。但是论到玩弄心机,项羽就远远不是刘邦对手了。
公元前207年,刘邦先项羽一步杀入了咸阳城,自己当了关中王。可是谁料项羽率40万大军赶到,逼刘邦向他俯首称臣。但是没过两月,两边就打起来了,爆发了著名的“楚汉之争”。
又过了几年,项羽打败了刘邦,并且还拿了刘邦父亲和妻子当人质。结果刘邦就开始玩起了心机,骗项羽去“结盟”。盟约达成之后,项羽马上就放了人质。
没想到,刘邦立马翻脸不认人,一举消灭了项羽的军队,逼得项羽自刎于乌江。项羽一时的心软,断送了四十万楚军。也断送了楚国复国的希望,实在是不值得。
毛主席写这首诗之前,曾经和李银桥一道去听京剧《霸王别姬》。看到乌江自刎这段,流泪满面,接连说着:一定不要学项羽,我不要学,你们也不要学。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前,还想着“划江而治”,各占半壁江山。但是毛主席不同意这种看法,事实证明毛主席更有战略眼光。
第六个典故,就藏在前一个涉及项羽的典故当中,就是“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沽名”,它的原意是“沽名钓誉”。这个成语出自《管子》:“钓名之人,无贤士焉。”
意思是用金钱购买,或者是以欺骗的手段得到名誉,没有贤良的人。不过毛主席将它用到这首诗中,是指不应当为了赢得宽厚仁义的“虚名”,作出错误的抉择。
第七个典故,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典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以汉代宫廷里一尊铜像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朝代的兴衰。历史风云变幻,宫阙万间都作了土,英雄豪杰也早就已经云散烟消了。一想起这些事,就连苍天也会因情而衰老吧。
但是《老子》有云: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可变更的,也是无法变更的。
第八个典故,就是“沧海桑田”的故事,它出于东晋道学家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是作者笔下的一个仙女。
有一次,麻姑去给人拜寿的时候,在席上和一名叫王远的仙人聊天,提到自己曾经三次亲眼见到沧海变成陆地。这里讲的是道家认识下的自然规律,阴极必阳,盛极必衰,周而复始。
结语毛主席和众多官员都打过交道,时间长达数十年。彼此也曾经放下恩怨,一起抗日救亡。所以说见到政府的覆灭,在高兴之余,也很难不产生别样的情愫。
创立的时候,也曾经代表着中国最进步的力量;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内部也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日英雄。
突然之间地覆天翻,的结局,自然会让人产生“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无限感慨。然而革命胜利在望,毛主席不愿意学习项羽,在大是大非上作出错误的选择。
况且那时的早已经腐朽不堪,又长期让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么就应该顺应天道,取代,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再让历史的沧海,变作桑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23/169626119111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