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什么朝代的人(苏轼是什么朝代)
换种方式看“北宋第一网红”苏轼的人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提起苏轼的“名号”,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个?
东坡居士,苏仙,还是峨眉先生?
的确,这些名号,很“雅”,可似乎和我们都隔着些距离。
只能仰望。
唯有一个名号,能瞬间把这位“谪仙人”拽下凡间,拉到你的餐桌旁。
共享美食,把酒言欢。
这个名号,便是“老饕”。
什么意思呢?
“饕”,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贪吃的神兽“饕餮”。
“老饕”,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吃货”。
苏轼曾在《老饕赋》中写道: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这天下的山珍海味,都是我这个老吃货喜欢的!
幽默风趣,又不失烟火气。
一如苏轼的一生。
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都能坦然面对,随遇而安。
“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两顿。”
一贬黄州,贫穷难抑吃货本性
公元1057年,年仅21岁的苏轼进京赴考。
仅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就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擢为进士。
从此,名动京城。
所有人都争相传阅他的诗词、文章,就连当朝的曹太后,也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可谓风光无限。
但命运诡谲,没有任何征兆,悄然带着苏轼驶向了人生的最低谷。
宋神宗即位后,重用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法派”,进行改革。
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操之过急,底层百姓不免牵扯其中,叫苦不迭。
欧阳修、苏轼在内的保守党于心不忍,纷纷上书反对新法。
一时间两党相争。
苏轼更是写诗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新法做派的不满。
结果被变法派抓住了辫子,一纸污蔑将其送进了牢狱。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还好,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规定,苏轼这才成功躲过了死劫。
可死罪虽免,活罪难逃。
一道诏书,苏轼被贬黄州,担任了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一职。
极为艰苦的条件,让苏轼抑郁寡欢,挥笔写下《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所到之处,满眼萧瑟荒凉,尽显凄苦寂寞。
所幸,苏轼善于“自我调节”的这一特质,在这种境遇下被激发了出来。
面对人生突然的急流变化,他逐渐在汪洋中找到了自己的航向。
到黄州的第二年,他便开始全情投入生活:
挽起裤腿,拿起锄头,开垦荒地。
又因荒地位于东坡,他便给自己封了个号——东坡居士。
后来,又因为“经费”不足,他亲自用脚步丈量了一张“美食地图”:
下溪流摸鱼,上西山做饼,去城郊采野菜……
吃得不亦乐乎。
而这其中最有名的菜,莫过于“东坡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洗干净锅炉,放少许清水,燃起柴木与杂草,再用不冒火苗的虚火炖煮猪肉。
耐心等候,待火力足时,鲜香就会飘然而出。
短短几句《猪肉颂》,猪肉的美味便跃然纸上。
以我们现在的目光来看,猪肉不过是寻常食材。
但北宋的主要肉类是羊肉。
猪肉价格低廉。
富贵人家不屑吃,普通人家不会做。
而贫困窘迫的苏轼,却能就地取材,依靠着对生活的热爱,愣是把猪肉端上了饭桌,吃得津津有味。
经苏轼这么一研发,当地百姓也纷纷开始跟风。
至此,“东坡肉”在中华菜谱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此时的苏轼,也全然没有了刚来黄州时的自叹自抑,而是在平淡日常中找到了自己的寄托: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是自嘲,也是自解。
从此,苏轼成了苏东坡。
以美食为伴,用烟火作衬。
在动荡的人生中,用心装点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恣意潇洒。
二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曾有人打趣,苏轼的人生:
“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虽是玩笑,也是事实。
1085年,宋哲宗即位,辅佐的高太后重新启用旧党。
在黄州待了四年的苏轼终于被调回京城,委以重任。
可惜好景不长,高太后逝世后,哲宗继续推行新法。
旧党再次被打压。
苏轼也因此被贬惠州,与京城隔了大半个中国。
北宋时期的惠州,俗称“瘴气之乡”,是出了名的“鬼门关”。
幸运的是,惠州当地的官员很仰慕苏轼,为他尽力安排好住所。
苏轼这才慢慢安定下来,再次开启了自己的“吃货之旅”。
那时的惠州,物资还很匮乏,能寻到的美食相当有限。
不过有样东西倒是让苏轼很迷恋,那就是荔枝。
他在《惠州一绝/食荔枝》中写道: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甚至因为太过喜爱,还几度上火,生了痔疮。
可这也挡不住清甜的荔枝,给他带来的宽慰。
然而,生活并没有就此“放过”苏轼。
一直陪伴苏轼左右的爱妾王朝云,在惠州一度感染瘟疫,最后因缺医少药,不治身亡。
一时间,病痛、丧妾、贫穷三座大山,一起压在了苏轼身上。
换作寻常人,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可苏轼没有。
即使再艰难的处境,他都能从中寻到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光亮。
哪怕只有一点点。
这一次,这道光亮化作了“羊骨”。
因为吃不起羊肉,苏轼只能打起羊骨的主意。
“没有羊肉,羊骨里还有脊髓呀,那可是精华。”
于是他便从摊主手里,用极低的价格买来了羊骨。
拿回住处,思索一番,便开始了美味的研制。
先用刀在羊骨关节处小心切开成段,烧水煮熟后捞出,加入黄酒腌制后,放入铁锅中烘烤。
待羊骨微焦呈现金黄色,伴着油滋滋作响时,抓起一撮盐洒在骨上,屋内顿时香气四溢。
据说吃起来还带着蟹的鲜美。
因为形如蝎子,苏轼就给这道菜命名为“羊蝎子”。
自此,每逢心情沮丧时,他便动手给自己做一道羊蝎子,借以抚慰自己。
“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
有时候,一吃便是一整天。
一次偶然,苏轼还请来邻居一同品鉴这道美食,谁知邻居吃后惊喜不已,逢人便夸。
就这样,消息传遍了整个惠州城。
羊骨也从无人问津的边角料,变成了众人追捧的“人间至味”。
如今我们回顾起这段故事,不难发现:
被贬惠州时期,苏轼的“吃”,并不都和快乐挂钩。
但对他而言,却是孤寂岁月里的些许慰藉。
也是丧气消沉和重振旗鼓间,为自己留下的一方喘息的天地。
三贬儋州,探索蛮荒别样美食
故宫文华殿,举行过关于苏轼的主题展览会。
有件特别的展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赏。
这是苏轼被贬儋州时期,写给儿子苏过的家书《献蚝帖》。
里面详细描述了他制作生蚝的方法,还有一句幽默的告诫:
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大意是说,自己发现了海南的美食,担心北方的士大夫知道了,会跑来海南和他争抢!
任谁看了,都会被苏轼的“小心思”逗笑。
这其中除了些苦中作乐的自嘲,还有让家里人放心的宽慰:
“你看,我都吃得这么开心了,过得也没有特别差嘛,你们可以放心了。”
苏轼就是这样,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化解人生中的种种困境。
其实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流放儋州,在当时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等。
因为儋州不仅孤悬海外,还疟疾流行,是比黄州、惠州更为艰苦的地方。
用苏轼的原话来说,就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而此时的苏轼,也已年过花甲,早已做好了“无复生还之望”的准备。
怎么看,都是低谷中的低谷。
但苏轼,就是苏轼。
他并没有就此垂头丧气,坐着等死。
而是继续选择苦中作乐,寻找当地的别样美食。
没有肉,没关系,那就靠海吃海呗!
他留意到,当地人会撬取岩石上一种奇形怪状的生物。
这种生物外壳十分坚硬,内里的肉却格外嫩滑。
这就是生蚝。
来源:全景视觉
在找到了合适的烹饪方法后,他欣喜若狂,连夜写了《献蚝帖》给老家的儿子。
在信中,他还分享了两种烹饪生蚝的方式。
第一种,用酒煮。
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将生蚝肉带着浆液放入水中,和酒一起煮熟,简简单单就能拥有一道美食。
方法二,烧烤。
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又益煮者。
把个头大的生蚝挑出来炙烤,鲜美程度甚至超过了水煮的方式。
不得不说,苏轼不仅爱吃,而且会吃。
甚至把吃变成一种“学问”,并用诗词表达了出来。
真真正正把“生存挑战”变成了“生活趣味”。
当然,身为“谪仙人”,苏轼整日当然不只有吃。
他对当地政绩,也贡献颇大。
兴办学堂,广收弟子,培养了许多举人和进士。
另外,为了防止疟疾,他还亲自采摘草药,配成药物,为当地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1101年,苏轼终于遇赦北归。
却因常年营养不良,体内有“积年瘴毒”,最终病逝于常州。
回顾人生最后的岁月,苏轼依旧保存着心里的莹莹烛火,照亮着前方的路。
把生存变成了“生活”,把眼下的苟且变成了诗和远方。
虽一生奔波流浪,却始终向往着美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风流人物俱往矣。
可自诩“老饕”的苏轼,直到现在,依旧令人敬佩。
我想,这当中最大的原因,便是这份豁达和洒脱。
人生在世,从低处走向高处,固然能欣然奔赴;
但从巅峰跌落谷底,又有多少人能稳住心态,选择在黑夜中独自起舞呢?
苏轼,就是那个在黑夜中秉烛而舞的人。
三次被贬,他没有一次就此消沉。
而是迅速调整心态,豁然以对。
即使天地无情、命运弄人,也没关系。
他依然相信:
自己有着选择的自由,有着主动去建构世间温暖和美好的自由。
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正如林语堂的评价:
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共勉之。
你最喜欢苏轼的哪首词?今天让我们以词会友,在评论区肆意徜徉起来,找到自己的同好!
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赶路的行人。
愿你我都能如苏轼一般,哪怕只有“竹杖芒鞋”,也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十点阿慌。来源:十点读书(ID:dushu369com),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10/16962461824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