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虫加舌念什么)

时间:2024-01-08 01:56:55 来源:用户分享 编辑:未及挽留

神奇的形声字(57) “厃”(wēi)字家族

厃,wēi,会意字。古文像一个人站在石头上。本义是高,引申为危险。

以“厃”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

危 wei

詹 zhan

以“危”为声符的二代形声字:

桅 wei

脆 cui

跪,诡 gui

以“詹”为声符的二代形声字:

谵,瞻 zhan

蟾 chan

澹 ,担,胆 dan

赡 shan

檐 yan

危,wei 。意符为“卩”(跪着的人形),表示此字与跪有关。声符为“ 厃”。“危”字本义是危险。声符“厃”即是危险之意。“危”是二代声符。

詹,zhān 。意符为“言”,表示此字和语言有关。声符为“厃”(多出两笔,是变形)。“詹”字本义是话多,今只用为姓氏。声符“厃”似含危险之意(言多语失?)“詹”是二代声符。

二代声符 危

桅,wéi 。意符为“木”,表示此字与木料有关。声符为“危”。“桅”字本义是桅杆。声符“ 危”表示桅杆高危。

脆,cuì 。意符为“月”(肉),表示此字肌体有关。声符为“危”。“脆”字本义是容易切断,引申为声音清亮。声符“危”表示危险。

跪,guì 。意符为“”(足),表示此字与足有关。声符为“危”。“跪”字本义是双膝跪地的姿势,表示恭敬。声符“ 危”似有承认对方权威的意思。

诡,guĭ 。意符为“讠”(繁体写做“言”),表示此字和语言有关。声符为“危”。“诡”字本义是责成,要求,声符“ 危”似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诡”字当欺诈讲,是后起的含义。

二代声符 詹

谵,zhān 。意符为“讠”(繁体写做“言”),表示此字和语言有关。声符为“詹”。“谵”字本义是话多,引申为病中说胡话。声符“詹”本来就是话多之意,又加一个“言”字旁,自然是多上加多了。

瞻,zhān 。意符为“目”,表示此字与眼睛有关。声符为“詹”。“瞻”字本义是往前看或往上看。声符“詹”是从多的意思引申为前和上。

蟾,chān 。意符为“虫”,表示此字与动物有关。声符为“詹”。蟾蜍,癞蛤蟆,舌长。声符“詹”本义是话多,与舌长有关。

澹,dàn 。意符为“氵”(水),表示此字与水有关。声符为“詹”。“澹”字本义是水波摇荡。声符“詹”有(水)多之意。

赡,shàn 。意符为“贝”(繁体写做“貝”,指贝壳,古代曾用为货币),表示此字与钱财有关。声符为“詹”。“赡”字本义是供给,引申为富足。声符“詹 ”有(钱财)多之意。

檐,yán 。意符为“木”,表示此字与木料有关。声符为“詹”。“檐”字本义是屋檐。声符“詹 ”有“多出一块”之意。

担,dàn 。繁体字写做“擔”。意符为“扌”(手),表示此字与手有关。声符为“詹”(话多)。“擔”字的本义是以肩挑物。声符“詹”似有承担(一些东西)之意。“擔”字简化为“担”之后,声符“旦”只是标音的简化符号。“担”又读做dān 。

胆,dǎn ,繁体字写做“膽”。“膽”字意符为“月”(肉),表示此字与人体有关。声符为“詹”(话多)。“膽”字的本义是人体器官胆囊。声符“詹”也似有承担(一些东西)之意。“膽”字简化为“担”之后,声符“旦”只是标音的简化符号。

中药材蛞蝓

蛞蝓

别名陵蠡(《本经》),土蜗、附蜗(《别录》),蜒蚰(《救急方》),托胎虫(《铁围山丛谈》),蛞蜗(《品汇精要》),鼻涕虫(《纲目》)。

出处《本经》

来源为蛞蝓科动物蛞蝓的全体。夏季捕捉。

原形态雌雄同体。体长圆形,长约4.5厘米,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头部前端有触角2对,后方的一对较长,其顶端各有眼1个。触角能自由伸缩,如遇刺激,则立即缩入;其右侧附近有生殖孔的开口。头端腹侧有口。体前方的右侧,有一呼吸孔。跖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匍行经过处,常留有白色粘液的痕迹。感觉灵敏,触之立即蜷缩。

栖于阴湿处,多见于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匍行时,常舐食植物茎叶的表皮。

性味①《本经》:\"味咸,寒。\"

②《别录》: \"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①《本经》:\"主贼风歪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

②《本草衍义》:\"治蜈蚣、蝎毒。\"

③《纲目》:\"治肿毒焮热,热疮肿痛。\"

④《本草汇言》:\"善治一切风热火燥为眚,一切风热火痰为病。\"

⑤《本草崇原》:\"主定惊清热,解毒输(舒)筋。治咽喉肿痛,风热喉痹,纳入喉中,令吞下。\"

⑥《得配本草》:\"消痰核。\"

⑦《泉州本草》:\"通经破瘀,解毒消肿,利小便。主治月经闭止,癥瘕腹痛,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

⑧《吉林中草药》:\"疏风,镇惊,固脱。治热疮肿痛,支气管炎,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末或研烂作丸。外用:研末或捣敷。

注意①《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者不宜用,小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畏盐。\"

复方①治阳火躁扰,阴血亏竭,贼风乘虚入中经络,至成口歪身僻,四肢挛缩者:用五加皮六两,当归身四两。共酒炒,研细末,蜓蚰百枚,研烂为丸。(《方脉正宗》)

②治一切痰火风喉症:青脆梅子百枚,活蜒蚰一、二百条,同放瓦罐中。每日将梅取出,晒后仍入罐中,明日再晒,以收干汁为度,再用微火烘干,用则以一个噙化,或炙脆研末,加入诸药内。(《种福堂公选良方》)

③治喘息:蛞蝓一百条。洗净,加贝母适量,同捣如泥,为丸,每次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④治闭经瘀血作痛:蛞蝓(醋炙)为末,泡酒服,每次一钱。(《泉州本草》)

⑤治痔热肿瘤者:蛞蝓、京墨研涂妙。(《妇人良方》)

⑥治丹毒痈肿:活蛞蝓数只。醋浸捣烂,入冰片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⑦治脚胫烂疮,臭秽不可近:蜒蚰十条。瓦焙研末,油调敷之。(《救急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蛞蝓,味咸,气寒、无毒。《经》曰:清静则肉腠闭拒,虽大风苛毒,弗能害也。如阴血亏竭,阳气躁扰,则腠理不密,贼风乘虚而入。风主摇动,中于经络,故歪僻、挛缩、轶筋、筋急所自来矣。又风为阳邪,筋脉得之皆燥急,咸寒能益阴润燥软坚,则筋脉舒缓,经络通达而诸证除矣。惊痫者风热也,脱肛者大肠热也,腕跌者血脉伤必发热也,咸寒总除诸热,所以主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8/16962532367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