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晟老师(党晟)

时间:2024-01-03 07:14:02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陪你演戏

访谈|关学研究院副院长魏冬访问著名学者党晟先生

魏冬教授和党晟先生

2018年12月25日,西北大学教授、关学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冬先生陪同《中国报道》人物访谈栏目陕西组稿中心负责人、家宽文化艺术研究院负责人,访问了著名学者、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陕西省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特聘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党晟先生。

党晴梵先生

党晟先生是享誉业内的艺术设计大师,曾翻译译并编写贡布里希《艺术史》。他的父亲是时期的知名学者、教授党晴梵先生。党晴梵(1885~1966)名沄,字晴梵,号待庐、灵泉村人,别署晴帆、听梵,陕西合阳人。上海中国公学毕业,中国同盟会成员。1918年,于右任、胡景翼等人组建陕西靖“倒陈(陈树藩)伐段(段祺瑞)”,党晴梵先后任陕西靖第一路秘书长、参谋长、西路财务处处长兼凤翔城防司令等职。陕西靖改编后,党晴梵任陕西督军公署上校秘书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秘书长。建国后,党晴梵先生先后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兼教育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政协陕西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西北总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西北总支部委员、陕西省支部委员、陕西省委员会委员等职。

党晟先生在亲切的交谈当中,回顾了父亲党晴梵的一生,他说像他父亲这一代文人是一个世代的缩影,他们从晚清走向,经历了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们这一代文人恪守自己的文化信仰,并能付诸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能在他们这一代文人身上找到契合点。

晴梵遗墨

魏冬教授向党晟先生赠送了《冯翊耆旧传略》和《关学学案》这两部党晴梵先生遗著的整理点校初稿本,请党晟先生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两人并就党晴梵先生其他遗著的下一步整理点校工作交换了意见。魏冬教授认为,党晴梵先生是陕西进入以后,关学传承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党晴梵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涵盖了辛亥革命之后陕西的历史,党晴梵先生的研究极具史学价值,影响深远。

《中国报道》人物访谈|丝路名家访谈

总策划:《中国报道》人物访谈栏目副主编 李毅

艺术总顾问:著名国画家罗家宽

采访组稿:孙亚军

谈设计、谈教育,谈城市与文化……一起回顾欧亚这场对话高光时刻

如果十年是一个度量衡,那么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刚刚走过了第一个改革艺术设计教育的十年。在建设一所大学的背后,更多是建设大学的人,以及他们对设计、教育与城市文化的新思考。

11月30日,西安欧亚学院品牌传播部、艾德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博物馆举办了“University Maker——设计领域的教育行动”系列活动。活动从“讲座、对谈、展览”三个各有特色的单元出发,并邀请来自设计圈的大师、关心设计与教育的同仁们,回顾总结设计教育的精彩历程,分享优秀的设计工作经验,展示经典的设计成果,在新灵感、新创意中一同畅想关乎设计教育更加与时俱进的未来发展。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活动当天的高光时刻,再一次品味多元视角下那些设计大师们对设计、对教育、对城市饱含的热情和希望。

Lecture 讲座单元

灵感与力量的碰撞点

2019年,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完成了1.0的升华,“我们需要对艾德1.0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另外我们要开启艾德全新的10年,也就是艾德2.0”,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先生在活动开场时说。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

欧亚的建筑、空间到教学,都饱含欧亚人对“设计”的敬畏之心,也实践着欧亚人的教育理想。因为对教育始终保持着无限的热爱,我们有必要为设计教育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共同探寻下一个新阶段的发展方向。

​从约翰尼斯·古登堡到后数字时代教学设计//

NO.1“这样一个工作坊的实验项目是没有办法在高等学院做的,很难在中央美术学院实行,但是在西安欧亚学院是可能的。”

讲者:Tony Brown

艺术家、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西安欧亚学院学术顾问。

Tony Brown

Tony Brown教授的开场讲座带我们概览了从约翰尼斯·古登堡发明西方活字印刷术的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教学发展特性。如今,在多媒体与交互装置的融合下,教学更具综合性和个性化。

同时,Tony Brown介绍了他在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所开设的公共雕塑工作坊,他带领师生团队正在进行关于雕塑、新媒体装置以及新媒体实践的设计行动。

“在这个工作坊我们主要做一件事,是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做转变,从一个物理的空间转到一个数字的空间,然后再转到一个矢量的空间,最后再回到数字的空间。我们的工作坊目标是建造一个公共雕塑,但是过程中是用方,就是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下,在今天的课里面做不同的转换,最后落地到校园里的公共雕塑。”

Tony Brown一再强调,因为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在教学制度上更具灵活性,在行政、教务上同样给予极大的支持,这样自由开放的环境才让我们有遇见未来的可能性。

//建筑空间,教育的第三人//

NO.2“我们第一个理念,就是在设计景观和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开放思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讲者:Stéphane Roux

法国注册建筑师,从事建筑、室内及景观设计30余年,在设计界享有较高声誉,同时也是Blond&Roux Architectes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该事务所在各领域完成大量设计,项目遍布法国及全球。

Stéphane Roux

以专业建筑师的角度去审视大学的校园建筑与教育之间巧妙的关联性,是Stéphane Roux先生为我们开启的新视角。人类在发展史上不断地发现、演变、改善知识结构,使得大学空间从无到有。大学是知识的中心,而今天的大学空间设计,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对西安欧亚学院的校园建筑设计和改造为例,行政楼“鸟巢”会议室、南区教学楼、南客厅等校园建筑,都是出自Stéphane Roux先生之手。

Stéphane Roux认为,在设计或是改造建筑的过程中,突破各种限制、打破各种限制,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赋予每个被改造的细节一定的意义,以此来体现建筑设计的理念,这是以另外一种视觉,通过校园建筑来为学生工作,为教育服务。

//语自然//

NO.3“轻轻地触摸着大地,宛如大自然结出的果实,亲切、舒适、自然。”

讲者: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展示与阐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刘克成

现代生活如何恢复与自然的交往能力?大学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又是什么?以这两个核心疑问为开端,刘克成先生与我们分享由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带来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思考。巧用人类的智慧与对工具的使用,去极大地与自然相适应,而不是改造自然,这是建筑空间与自然之间更加细致、微妙的相处之道。

在西安欧亚学院的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大面积的自然景观,这在潜意识中鼓励学生们关注自然,放宽视野,只有舒适的环境才更有利于释放学生们的天性和个性。

//从工业遗址到艺仓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在路上//

NO.4“不管这个社会发展多快,这个城市记忆总是要保留,总是要有人做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自豪的就是这一点。”

讲者:张熹

上海翡翠滨江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上海艺仓美术馆创始人

张熹

从2011年没有电话线路、没有足够电力、甚至没有正规门牌号码的工业遗址——老煤仓码头,到2019年艺仓美术馆已经跻身上海民营美术馆的行业前列。张熹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上海艺仓美术馆的建馆历程。

离开西安大学的20年中,张熹抱着自己对美学教育的理想在上海工作,尤其做了很多与民众教育相关的尝试,艺仓美术馆作为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而存在。

在张熹的心中,不管社会发展的步伐多快,城市记忆总是需要保留的。艺仓美术馆建立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将一片公共绿地变成了一个能够储存文化的、具有生命气息的美术馆。

//MOD的教育实践//

NO.5“按照国际上的定义,博物馆是什么机构呢?它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文明和人类环境的见证进行收集、保管、研究和传播的地方。”

讲者:党晟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日本京都造型大学客座教授,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馆长,欧亚文化委员会主任,欧亚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首席教授。

党晟

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简称“MOD”)自2018年12月开馆以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展示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各类藏品,跟汉字有关的收集了191件,国外近现代的平面作品收集了130件,收获颇丰。

MOD呈现的不只是“设计”,更是为本地区提供设计研究与交流平台,提供对未来生活与教育的思索,并作为这个城市中独特的美学空间而存在。

在这540㎡的空间内,MOD更愿意为西安欧亚学院品牌的传播、相关专业的教学,甚至对欧亚人和西安市民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伟大的转身一艾德2.0//

NO.6“我们在设计艾德2.0未来发展的时候,是建立在更加宏观的一个考量上,这些宏观考量可能是最后才能落地,成为我们具体落地的实施方法和路径。”

讲者:苏中秋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特聘教授,艾德艺术设计学院跨领域实验班学术总监。

苏中秋

在对人类思想史上两次伟大的转身(哥白尼的转身、康德的转身)致敬的基础上,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的思维上赢来了对自我的、全新的转身。

作为历史的设计,今年恰逢包豪斯教育体系100周年,在回顾其为早期的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积极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我们重新构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形态的教育模型。设计教育不仅创造可能的未来,还需有保持优秀的传统设计学科文化的责任,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能够让我们不犯错误。

“我们要给年轻人空间,年轻人爱吸收新鲜的事物,我们要有前沿的敏锐性,但是也要不忘传统。”

“成为国内最具专业国际化水准的设计学院”,这是艾德2.0的总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我们打破了标准与非标准之间的僵硬界限,将目光聚焦在真实的社会形态发展,走出一条合乎欧亚教学、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特色道路。

Talk 对谈单元

多元视角下的新思考

城市变迁进程中,街区的建筑和普通人的生活形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思想活跃期的设计教育对今天有哪些启发?

围绕着“记忆与更新:日常生活的重塑”与“80年代:思与行”两大话题,策划人、艺术家宋群,欧亚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苏中秋两位主持人,分别与现场嘉宾展开了两场富有营养的讨论和分享。

NO.1//记忆与更新:日常生活的重塑//

对谈现场

主持人:宋群

分享嘉宾:梁井宇、刘克成、冉宇、许楗

四位不同领域的嘉宾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以“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记忆与更新之间的关系”两大维度为主题,去探寻关乎城市生长所带来的人们生活上的变化。

刘克成:“城市跟人一样,也是一个生命体。当它诞生以后,它有被人左右的一方面,也有独立于人,自我成长、生长的一个方面。其实一个城市所有的需求,也许都是合理的,所有的存在也都是合理的。对一个建筑师来说,他最大的智慧在于你是否能够容纳更多的可能性,你的容纳能够使不同的历史层次和谐共处。”

许楗:“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和传承,可能需要更多的碰撞和激发,未来才可能创造传统和现代的记忆。”

梁井宇:“假设我们把空间的重塑理解成响应或者是呼应,就像范式转移,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创造。它不是一种重塑,可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一种新的公共空间。”

冉宇:“每个设计师、每个业主都有自己的想法、理念,由于这些理念的不同,使我们的建筑、城市变得丰富多彩。”

NO.2 //80年代:思与行//

主持人:苏中秋

分享嘉宾:党晟、胡建波、张熹、杜峰松

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设计教育,与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溯源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年由党晟老师所创立的西安大学的工业设计系,培养出的年轻教师与学生,如今已经成为活跃在设计界和教育界的优秀力量,当中有些老师如今也是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优秀设计教师,一直持续为艾德的发展与建设付诸努力。

对谈中,几位嘉宾通过对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发展历程的回顾,对设计、对教育保持热诚之心的同仁们在设计教育领域再次播下理想的种子,共同探索更加合乎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式。

党晟:“一群年轻人走到一块,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在那折腾了一阵子,现在说起来我还是非常感谢各位,感谢各位当时对我莫大的支持。”

张熹:“我们之所以追忆80年代,我们更多的是想给年轻人讲,也许今天又到了你们一个新的发梦的时代,今天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一个新兴的时代,整个教育机构在变化的时代,你们会有很大的作为,这是我的感觉。”

杜峰松:“我觉得在设计这个领域,没有拿尺子量你技术高低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自信。”

胡建波:“只要你愿意来到欧亚学习,欧亚都会让你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会努力办最好的设计教育,给这个城市办出一所好的大学,给设计教育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我们要打破阶级的歧视,打破学科之间的区别,把身份的标签都撕掉,追求我们自己内心需要的东西。”

Exhibition 展览单元

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再表达

在展览单元,三个不同主题的作品吸引了现场来宾的目光。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展厅

我们展示了“艾德1.0”的课程模块与网络,让设计教育本身的方去表现对于传统设计教育的反思与积极的设计教育的需求;

作为方的设计教育 Design Education as Methodology

我们同样分享了在专业学科领域上的大胆创新,“无害的领域”展览正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艾德2.0’的倡导下与中央戏剧学院演艺影像设计专业跨院校合作的一次尝试;

无害的领域 harmless domain

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作为陕西第一家、国内第二家以“设计”为主题的MOD设计博物馆,也为大家带去各个设计大师们从不同角度诠释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

MOD设计博物馆 Museum of Design

参与论坛的嘉宾和听众合影

当天的论坛分享,一切内容与设计相关,更与教育和生活相关。我们邀请并整合设计领域内的优质行业资源,使之为艾德艺术设计教育贡献智慧力量,这是大学校园与社会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熟悉、相互学习的最佳契机。

传承前人优秀的教育精髓,打破阶级、地区、学科的限制,竭力为这所城市带来更好的大学。我们对西安欧亚学院3.0的期许,对艾德艺术设计学院2.0的转身,无不体现着我们对于设计、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着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应当终其一生的坚持与热爱。

高举队旗跟党走,做新时代好队员

为贯彻落实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好主义事业接班人,10月12日下午,“高举队旗跟党走,做新时代好队员”南京市暨栖霞区庆祝第71个少先队建队日活动在栖霞区伯乐中学举行。

江苏团省委中少部副部长李琨,南京团市委副书记王慧,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栖霞区委副书记尹军,市少工委副主任、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王磊,市少工委副主任、团市委学少部部长朱薇薇出席活动。栖霞团区委、区教育局、燕子矶街道相关领导,栖霞区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及少先队员代表400余人参加活动。

会场上,少先队员出队旗、唱队歌,并进行党、团、队三旗传递仪式,以少先队员特有的方式庆祝少先队建队日的来临。少先队员面朝星星火炬旗帜,举起右手重温入队誓词,并齐声呼号,时刻准备着!为主义事业而奋斗!

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

车晟睿 中电颐和家园小学五(2)中队

侯歆瑜 金陵小学五(2)中队

李欣妍 南京市国际实验小学一部四(2)中队

潘辛梓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五(2)中队

吴皓苒 八卦洲中桥小学五(1)中队

李苏媛 江南小学六(1)中队

为引导少先队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2020年8月,按照团市委、市少工委要求,栖霞区组织开展全区少先队员争当“文明小先锋”雏鹰争章活动,组织少先队员们完成家庭公约、孝老爱亲、文明出行、绿色环保、文明养宠、家务劳动、垃圾分类、文明建议等8项任务,争做“文明小先锋”。

栖霞区少工委被评为2020年南京市“文明小先锋”活动先进单位

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共话成长

伯乐中学组建2020年度七年级少先队组织

活动现场,校外辅导员、南京鼓楼医院护士、南京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前线团支部书记江雨璐老师为少先队员带来微队课《闪亮的战疫日记》,讲述年初疫情期间辅导员身处不同岗位共同战疫的故事。

一直以来,在栖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栖霞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栖霞区少先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队旗跟党走,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牢记总书记教导,深刻把握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培育少先队员红色品格。广泛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喜迎十九大”、“我唱队歌献祖国”等系列活动。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身边”、“ 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为贫困儿童筹集捐款三十余万元。

少先队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丰富多样的纪念活动,如:“好队员在行动”、“平安自护”实践体验活动、“你好新时代”红领巾寻访活动,让队员们收获知识的同时拥有更多展示平台。

来源:栖霞视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3/169626272012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