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脉是什么意思(矿脉)

时间:2023-12-31 00:45:26 来源:网络 编辑:孤单的城

神秘的青藏高原,隐藏了多少战略级矿藏?曾发现过世界级金属矿脉

青藏高原,凭借极富宗教色彩的神秘面纱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未被污染的纯净生态,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不过,这个“人间天堂”,可不仅只有神秘的传说和纯净的生态,在整座高原之下,其实还“沉睡”着大量的宝藏,比如铜矿。

铜矿:大国“宝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铜矿会被称之为“宝藏”。

我国对于铜矿的开采和利用,虽不及西亚那般久远,但在制备工艺的发展上,却是举世瞩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青铜”。

我国的青铜制造工艺,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巅峰,不仅打造出象征礼制的司母戊鼎,还铸造出了古代兵家神器-------越王剑。

这些青铜制品的出现,既推动了我国历史进程的行进,还从侧面彰显铜对于我国古朝发展的重要性。

当然,这并不代表铜在现代就毫无用处,相反,在人类步入了科技社会后,铜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了。

据科学考证,铜这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以及较高的导电性,这使得它经常出现在电缆和各种电子元件中。

而且,铜本身还是一种耐用金属,历经多次回炉,也不会影响它的机械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电缆之所以会被偷盗,其原因便在于电缆中含有大量的铜,不法分子只需取出其中的铜元素,便能通过回收而取得巨额利润。

不过,电缆和电子元件这两项,仅仅只是铜运用中占比较小的两项,因为在工业制造中,铜的地位更加非凡。

尤其是在军工领域,无论是军用枪炮零件,还是军用发动机的配件,甚至连子弹和炮弹,都需要大量的铜来作为原材料。

按照目前的世界军工制造数据来看,每生产300万发子弹,就需要消耗13至14吨铜,军工对铜的需求,由此可见一斑。

可就是这样的重要资源,我国的存储量却不足世界的4%,是真正意义上的“缺铜大国”。

青藏勘探:为国寻“宝”

然而,与这仅有的铜矿储藏量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巨量的铜消费。

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一年的铜消耗量可以高达惊人的千万吨,几乎每次都能占到世界铜交易量的50%上下。

因此,我国既是“缺铜大国”,也是“铜需大国”。

如此矛盾的“身份”,也就意味着我国对于外来铜的需求,是极其巨大的,这使得部分国家,可以用限制铜供应的手段,来阻拦我国的军工发展,这对中国建设极为不利。

而若想摆脱这一困境,那探寻大型铜矿矿床,便成了我国唯一的出路。

在这样的考量下,我国成立数个勘探队,开始在我国境内各区域内寻找铜矿的身影,在这其中就包括神秘的青藏高原。

之所以会锁定在青藏高原,主要也是因为这里满足了三项成矿条件,分别是海底喷流、大陆碰撞、斑岩沉积。

其中,海底喷流指的是含矿物质的热水在喷涌时,若遇到冷海水,会导致矿物质沉淀,进而形成矿脉。

大陆碰撞是指板块挤压,会形成矿床,从而生成相关矿脉。

至于斑岩沉积则要复杂一些,它的本质是指岩浆在与地下水相遇时,会使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沉淀堆积,最后形成矿堆。

这三项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者,都极可能形成金属矿脉,而青藏高原作为板块挤压的产物,却同时满足了这三项条件,这意味着高原之下必有矿藏,而且还应该很丰富。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我国西藏第一地质大队就借助这一条件,成功在西藏昌都,勘探到玉龙铜矿。

这也是西藏地区发现的第一座铜矿,让一众青藏勘探者都看到了希望。

1995年时,我国王成善院士带领他的团队,在玉龙铜矿又展开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复盘,他们希望通过研究玉龙铜矿的成矿原理,来找到一些新的探矿思路。

可令王成善没想到的是,“思路”可能没开发太多,探矿人才却培养出许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位名叫唐菊兴的工程师。

唐菊兴基于老一辈的“三项成矿”的原理,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在“海底喷流成矿”和单一矽卡岩型矿床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四位一体”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而且,在这一新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唐菊兴率领的团队在2006年时,找到了堪称世界级金属矿床的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据科学的评估,该矿床内共有1000万吨铜,还伴生305.5吨金,15840吨银,以及106.2吨钼,是一座巨大的金属矿脉。

新理论的试验成功,让唐菊兴拥有了更强的探索劲头,在他及其团队的日夜努力下,西藏有越来越多的特殊成矿矿脉被成功勘探。

比如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铁格隆南矿床,就是唐菊兴及其团队的勘探杰作。

铁格隆南矿床是一座极为特殊的矿床,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强烈隆升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难以保存”的认识。

可以说,如果没有唐菊兴特殊且实际的分析,就按照常规探矿的模式,铁格隆南矿床是很难被发掘的。

要知道铁格隆南矿床,可是我国首个千万吨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它所蕴含的铜矿含量已经超过1500万吨。

当然,唐菊兴只是万千高原探矿人的缩影,像他一样在青藏地区进行探勘的工程师,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些勘探队的努力下,青藏高原地区已被探明的铜矿量,已达到惊人的八千万吨铜,其伴生的黄金也高达两千吨。

这两种矿,一种是重工、军工的必需原料,一种是大国财政的基本保障,都属于战略级的矿藏资源。

尽管,基于高原作业困难,以及生态保护的考量,我国还仍未对这些矿藏进行完全开发。

但不可否认的是,青藏高原的矿藏,是可以缓解我国金铜短缺的局面的,而且这些资源的存在,也使得我国在国际交锋中,拥有了强大的对抗底气。

而对于人民而言,这些青藏矿床的存在,也是无数的就业机会,以及配套产业的活力源,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财富。

同时,这些矿床也是无数探矿者的心血,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让这些矿藏得以被探明,这些勘探队员值得被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参考资料: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知多少?2000吨黄金、8000万吨铜成战略储备资源》--------趣史微视频

《西藏发现国内最大单个千万吨级铜矿床,开辟找矿新方向》-------中国国土资源报

《雪域高原找矿人》---------人民资讯

《中国无人荒漠下隐藏大量黄金和煤铜 》---------矿E网

挖矿人的井

俗话说,一口井养活一村人,井对于人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诗人李贺也在《后园凿井歌》中写道:“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

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井是用来打水喝的,殊不知还有其他妙用。

地质人员常用井进行找矿和采矿

今天带大家看看你没见过的,挖矿人的井!

众所周知,矿产是国家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资源

那么地质人员如何将矿产资源找到并且采出来呢?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利用井!

井属于非常常见的探矿及采矿工程

根据其不同的建造方式和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

浅井、竖井、斜井、暗井、天井、沿脉、

穿脉、上山、下山、石门、平硐等......

听名字,前面还大概可以顾名思义

到后面几个若不懂点地质

根本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井

浅井

浅井就是很浅的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30m,规格较小,它是从地面向下掘进的垂直坑道。

浅井主要用于浮土厚度在5~3m之间的近地表矿体揭露、追索,物化探异常的检查验证工作,也是埋藏较浅、产状平缓的风化矿床、砂矿床的主要勘探技术手段。

1为地表的残积层,俗话叫土,

2为围岩,3为矿体。

平硐

这里的关键词是平,这种井是水平着打进去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大山,水平的向其中打进去一个洞,这就是平硐(类似于人们开车经过的隧道)。专业术语为从地表向矿体内部掘进的水平坑道,断面形状为梯形或拱形。注意,平硐一定是有地表出口的。

平硐主要用于揭露、追索矿体,也是运输、出入、通风、排水和人员出入的通道。在地形条件有利时应优先使用平硐坑道。

(照片为探矿平硐)

我们可以直接走进去,如果很大,车也可以开进去。

(四千多米海拔的探矿平硐)

竖井

顾名思义,就是竖直的井,它是直通地表且深度和断面都较大的垂直向下掘进的坑道。

竖井也是人员出入、运输、通风、排水的主要坑道、竖井在矿床勘探和采矿时均可应用。采矿竖井有主井、副井及通风井之分。

竖井一般布置在矿体下盘距矿体露头较近的位置。

(图为在地表搭建的竖井)

竖井上会安装一个装载人员和货物的罐笼,类似于电梯,可以自由的升降。

沿着垂直的竖井从上到下,每隔40m高差会有一个中段,中段是啥意思呢?中段是进行水平发掘的,在每一个标高的整个平面。

这是又会关联到一个名词:石门。石门是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所探脉线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其实非常难直接用文字解释,请看下图

(这是赤峰某金矿的一个井,当地海拔大概4.5百米,我们现在处于-125米的位置)

(这是辽东地区的一个金矿,当地海拔接近水平面,我们下到了二十中,也就是到达了地下800多米深的位置,地下800的温度很高,热的我们满头大汗)

矿工们在继续挖矿,凿进的过程中都热的浑身湿透。

据本人的下井经验,地下500米以上,都不热,很凉快,再往地下深部走,温度会逐渐升高。

(干净整洁的巷道)

斜井

什么是斜井?它是地表有直接出口的倾斜坑道。一般布置在矿体形态复杂,但总体产状又比较稳定,矿体倾角小于45°的矿区,适用于勘探上部矿体,沿矿体底板掘进。

好,介绍完竖井和斜井,紧接着有两对名词需要进行区分。

第一对:天井和暗井

第二对:上山和下山

第一对对应的竖井,他们是垂直的坑道,但是没有直接出口。

第二对对应的斜井,他们是倾斜的坑道,但是没有直接出口。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这张图应该画的还算直观吧

最后两个重要名词:穿脉和沿脉

这个不搞地质,你还真看不懂,但是听我一点拨,你就明白了。

这里的脉指矿脉,因为矿体一般都呈脉状形式产出。如下图

这些白的就是石英矿脉,可以看到,其中有黄铁矿,方铅矿等硫化物,里面就含金。

所谓穿脉就是切穿矿脉,和矿脉的方向是近乎垂直或者斜交的,而沿脉就是和矿脉的方向几乎一致的。通过这两种方向打巷道,就可以很好的揭露矿体,进行研究、找矿,及开采等工作。

基本的介绍就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一起来欣赏我们出野外井下的美景吧。

多图预警!!!

(请注意)

这金灿灿的都是啥啊?

放心,肯定不是黄金,都是黄铁矿

嘿嘿

老师们说了,我们搞地质的,不管什么研究员、教授,也不管什么博士、硕士,我们就是登山人和下井人。作为科研人员,要做好科研,但不能做“死”科研,每天闷头办公室写文章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研究地质来说,多出野外,多看现象更重要,尤其是搞矿的,一定要仔细观察辨别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我们不能做粉末地质学家。矿床学是地质学最接近实践的学科,也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学科,我们任重而道远,加油努力吧!

编辑:万鹏

美编:许宏玺

校对:江淑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31/16962573079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