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排课系统怎么导出excel(自明排课系统)

时间:2023-12-31 20:20:07 来源:互联网 编辑:一夜奈良山

XX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学校简介

XX市XX区XX学校始建于1941年,位于XX镇驻地西北角,是一所六年制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797名学生,专业教师63名,教学仪器及音体美器材均达省一类标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舒适,是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为办学目标,立足“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办学理念,奠基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人生,培育立德立行立言的社会栋梁,用“真善美”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1.培养目标

构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课程体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教育奠基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人生,培育立德、立行、立言的社会栋梁,铸造真善美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具体体现在:

【至真】 实事求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至善】 明德知善、与人为善、乐善好施

【至美】 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立德】 品德良好、德业相继、以德为先

【立行】 志向远大、身体力行、躬行自明

【立言】 学术专攻、著书立言、经世济民

2.课程设计理念

确立“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教育价值取向,依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即培养目标)、学生的课程需求、家长的课程期待、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整体规划各类课程。注重实践与创新,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为核心,整合三级课程,构建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对现代生活和人性完善的需求,使不同的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各具特长。为学生成长提供思想引领、人格引领、文化引领、实践引领和人生规划引领,为其成为负责任的未来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框架

构建至真课程、至善课程、至美课程三个课程领域,打造基础类必修课程、主题类活动课程和兴趣类少年宫课程三类精品课程。各类课程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阶梯式推进,分年级按能力分层落实。三大类课程综合拓展三领域课程内容,相互联系、互为拓展,形成既注重全面素质,又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至真课程”主要指向“基础类课程”,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学科核心知识为中心,通过教师对必修内容进行校本化开发,组织教学,完成基础培养的过程。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科思想的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构建必修课程核心知识结构,夯实学科基础,激发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发挥学习潜能、实现层次递进和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至善课程”主要指向“主题类课程”,即将学校活动主题化、系列化,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经验、学校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节日文化课程、仪式课程等,体现学校的“十二个主题月、八大节日”的课程文化等。

“至美课程”主要指向“兴趣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以学校少年宫课程为代表。它主要强调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以此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

这三类课程(指至真至善至美课程)以三种课程形态综合、拓展为三大领域 课程内容相互联系、互为拓展,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如下图)。

2.课程的逻辑关系

学校“三至三立”的课程教育目标,强调了毕业生的全面素质和公民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培养这样的人的一种教育理想,以及对人性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考量,弥补国家课程在公民核心素养、个性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存在的空缺。

“至真”课程指向科学学问基础 涉及数学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习领域,为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奠定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事;

“至善”课程指向人文科学,涉及语言文学、社会科学、历史哲学学习领域,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升学生的人类意识和民族精神提供课程支持,让学生学会做人。

“至美”课程指向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身学习、道德人格等领域,旨在促进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精神修养、健全人格,拥有“至真至善至美”品质人生的人。

3.每个课程领域的层次结构

课程中,各个领域都根据课程内容分层设计,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提高型三个层次,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主要是夯实共同基础;拓展型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后续学习所需的知识和眼界;提高型课程主要体现术有专攻,主要针对有潜质、有较高志向、有特殊课程需求的学生群体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学科竞赛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等,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三、“真善美”课程实施

1.课时设定

标准课每节课定为40分钟,可根据教学内容、科目制订大小课时,大课时每节课为80分钟,小课时每节课为20分钟。年级走班选修课程分别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每下午单元时间(2节课)只安排一个年级走班,以保证教学资源不冲突。周总学时低年级不超过26标准课时,中高年级不超过30标准课时,其中,中高年级必修课时为26标准课时,走班选修课时为4标准课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修。

2.学分设定

每门课程的学分按每18个标准课时为1个学分来设定。但是,教师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允许从课程内容实际出发确定课时数,不搞一刀切。选修课课时分9标准课时、18标准课时和36标准课时三种模式,对应的学分分别为05、1和2。其中9标准课时的称为“小型课程”,选择“小型课程”的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同时选两门,上、下半个学期各选一门,合并为1个学分。

3.课程评价

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经历,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现自律与他律并行、激励与约束同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评与育的结合与统一。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四等,获得C等及以上的,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1)国家课程的评价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领域科目的考试,实行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难度为: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大约为5:3:2,难度系数0.7左右,实行等级评价。

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审美三大学习领域科目考核方式,根据科目及内容的特点实行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等多种形式考,考查一般由学科组组织,如果实行闭卷考试,一般考试时间为40分钟,实行等级评价。

(2)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

采取考查评价方式,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3)社区服务、社团活动课程的评价

社区服务: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活动计划、 活动记录、 活动总结以及活动所在单位证明(修满13.5小时为1个学分);

社团活动:供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修满13.5小时为1个学分。

4.学分管理

(1)学分认定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考查学时完成、作业情况和学习态度三方面,各占20%、20%和10%;终结性评价的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成绩分别占20%和30%,如果该科目没有单元测试成绩则期末测试成绩占50%。

(2)根据测试总分分为四等,分别是A (30%)、B(45%)、C(20%左右)、D(不超过 5%),以上括号中的百分比是指占年级参考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3)等级A、B、C获得额定的基本学分。同时可获得相应学分绩点,其中A等为0.1,B等为0.05,C等为0.02。

(4)学生测试等级D级以及D级以上但对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可以申请借考,借考时间由学校安排,借考后学生可以向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5)学生参加借考成绩合格,取得高成绩获得相应的基本学分,测试等级D级不能获得学分。取最高成绩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四、保障机制

1.成立学校课程规划领导小组

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课程管理部、教师发展部和学会发展部的业务干部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

课程规划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制定«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课程管理部作为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学生课程需求评估,负责教师配备和排课,检查、指导课程的实施,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搞好课程档案管理。教师发展部负责教师的校本研修和培训活动,对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价。

2.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

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相关专家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职责是:依据«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要求,审议教师送审的«课程纲要»重点审议各课程诸要素的情况,决定教师所申报的课程是否可以被立项。

3.成立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

学分认定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大队辅导员、各学科组长等人员构成。学分认定委员会的职责是:依据«学校学分认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分歧进行处理和仲裁。

4.成立学校学生选课指导中心

学校成立“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各年级成立分中心,由年级分管领导及级部组长负责各分中心的运作,各分中心吸收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

《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材料汇编》(需要的朋友直接留下你的WX)具体目录如下: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1)

2.学校课程建设规划(2)

3.XX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4.XX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5.XX学校创新课程实施方案

6.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7.XX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8.XX学校校本课程建构方案

9.XX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0.XX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1.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2.XX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13.XX学校课程建设阶段性总结

14.XX学校课程建设汇报

15.XX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特色汇报

16.学校贯彻新课程方案暨落实新课程标准工作汇报

17.“创建书香学校”及“常态化实施地方课程”汇报材料

18.XX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制度

19.新高考选课走班 学校该如何设计课程方案

20.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管理

21.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和实践

22.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内容概要

23.学校课程建设必须进行“系统设计”

24.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中课程实施策略的布局

25.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四大变化

26.《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关于校本课程的规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31/16962554388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