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是什么意思和平精英怎么看(kd是什么意思)
今天,你“入酮”了没?
——科学监测生酮饮食
李丹,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检验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KD)被用来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但近十年,KD在降低体重指数(BMI)、减少腰围、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转移等方面迅速“出圈”。
尽管现有国内外文献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多数认为KD对单纯性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非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等人群利大于弊。
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适量蛋白质作为饮食结构,当体内的肌肉糖原、肝脏糖原都消耗殆尽时,就会动员体内脂肪分解成酮体作为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从而达到减脂效果。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入酮”的关键因素,但进入酮症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的最大量、以及“入酮”过程所需时间却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人需要将碳水化合物的净摄入量限制在每天20克,而有些人则需要40克或更多;有些人仅2-3天甚至更短就能将酮类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而有些人甚至需要一周甚至更久。
即便“入酮”,也不是酮体水平越高越好,过低达不到生酮饮食效果、过高又容易增加酸中毒、肾脏结石等风险。
正因如此,科学监测酮体水平、主动接受营养学医师的专业建议,是选择“生酮饮食”作为生活方式的必修课。
主流的酮体检测方法有四种
(1) 呼吸酮:便捷无创,但需要借助呼吸酮测试仪,主要测量丙酮(占体内总酮体含量不足5%)
(2) 尿酮试纸:便捷无创,但需要借助试纸条,主要测量乙酰乙酸(占体内总酮体的20%左右)。
(3) 指尖血酮体:较为便捷,需要借助血酮体检测仪和血酮试纸(类似于便携血糖仪),主要测量β-羟基丁酸(D3-羟丁酸),占体内总酮体的75%以上,较为准确。
(4) 静脉血酮体:需要到医院抽血检测,同样测量β-羟基丁酸(D3-羟丁酸),最为准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测量酮体浓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想动态监测自己的酮体水平,最好在大致同一时间、采用同一种方法完成监测。
(配图来源于网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专家李甲勇:四把利剑守护肾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3日电(记者 陈静)慢性肾病本身及由其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成人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但是肾脏却是个“沉默寡言”的器官,一旦有了问题在早期时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而尽早的发现、干预对于延缓患者肾功能下降又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如何能够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快、早、准”的捕捉到肾脏问题至关重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专家李甲勇为民众介绍拥有破局之力的四把“利剑”:血肌酐、血尿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
据介绍,慢性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 ml/min·1.73m2超过三个月。前期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接近11%(1.65亿人),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第一把利剑:血肌酐
血肌酐是肌肉中磷酸肌酸的代谢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血肌酐。一般情况下,人体肌肉以1mg/min的速度将肌酐排入血中,在饮食较为规律时,血中内生肌酐水平比较稳定。血肌酐主要从肾小球滤过,仅少量由近端小管排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也就是正常生理时只出不进。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来源、无剧烈运动等条件下,血肌酐水平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所以一直以来是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指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4.5-2015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5部分:血清尿素、肌酐》(以下称行标),血肌酐男性(20-59岁):57-97 umol/L (60-79岁):57-111 umol/L ;女性(20-59岁):41-73 umol/L (60-79岁):41-81 umol/L。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血肌酐升高,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时升高明显,在肾衰竭时血肌酐可达442.0μmol/L,尿毒症时肌酐可高达1800μmol/L。
不过,在肾脏疾病早期,单纯的比较参考范围,会发现血肌酐升高不明显,此时可以使用“自身基线”的比较,就是以自己累积的检测结果为水平线,每次和自己的水平做比较,看升高趋势,这样更能做到个性化的精准诊断,灵敏的发现问题。
第二把利剑:血尿素
血尿素是体内蛋白质的终末代谢产物,每1g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血尿素可自由通过肾小球进入原尿的,约50%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在食物摄入及体内分解代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其血中水平取决于肾排泄能力。因此,血尿素反映着肾小球滤过功能。参照行标,血尿素男性(20-59岁):3.1-8.0 mmol/L (60-79岁):3.6-9.5 mmol/L ;女性(20-59岁):2.6-7.5 mmol/L (60-79岁):3.1-8.8 mmol/L。与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升高,肾衰竭时可达17.9~21.4mmol/L,尿毒症时可高至大于21.4mmol/L。
然而,血尿素除了能反映肾功能改变,还受到蛋白质分解或摄入的影响。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蛋白饮食、口服类固醇激素等都可使血尿素水平增高。所以在判断肾功能时要注意排除这些影响情况。
第三把利剑:“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以下称胱抑素C)
胱抑素C是一种分子量约为13kD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机体内几乎所有组织的有核细胞都能持续恒定地产生胱抑素C。它可自由地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并迅速代谢分解;胱抑素C不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其血中水平变化受炎症、感染、肿瘤及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很小,与性别、饮食、体表面积、肌肉量无关,目前来看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最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之一。
临床使用中发现:血中胱抑素C的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肾小球滤过功的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灵敏。它被广泛运用于糖尿病性肾病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监测、老年人肾功能评价、儿科肾病的诊断、肿瘤化疗中肾功能的监测等。不过,由于血胱抑素C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因此在使用上有待规范。
第四把利剑:“尿微量白蛋白”
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用,仅有极少量的白蛋白会从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其中95%还会被近曲小管再重吸收,因此正常人随机尿液中几乎没有白蛋白漏出。但在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时,都会导致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下降,肾小球屏障的滤过作用下降,白蛋白的排泄量会相应增加。
20世纪60年代,伦敦流行病学家就研究了尿中白蛋白的排泄情况,在进一步研究之后,使用了“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术语来描述一种低于标准试纸条检测法检测限的白蛋白尿。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将微量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排泄30~299mg/24h(24h尿)、或30~299μg/mg肌酐、或20~199g/min(随机尿)。这一标准被沿用至今。ADA在2010年发布的糖尿病临床治疗准则中依旧将微量白蛋白尿定义为随机尿30~299μg/mg肌酐,并将低于此范围下限认为是正常,高于此范围上限认为是临床大量白蛋白尿。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在2012年发布的慢性肾病治疗指南中也使用了同样的建议。
从监测的便利性来讲,尿液留取相比较抽血有绝对优势。最新的指南建议,在2-3个月中检测至少3次尿微量白蛋白,连续2次或以上的异常结果即可判断为肾功能异常。这里温馨提示,为了保证结果的监测价值,建议每次尿液的留取采用同样的方式,比如连续都为晨尿,不要一次晨尿一次随机尿,这样可能会掩盖真相。
李甲勇表示,以上四把“利剑”,在各级医院几乎都有,并且都属于医保内检验项目。血肌酐、血尿素、胱抑素C的检测需要静脉采血,但是只是少量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按实际情况选择“24小时尿、晨尿、随机尿”三种留取方式。而且这些检验项目基本都能当天获得报告,非常便捷。“医学先进的今天,我们有足够的手段来获取足够的信息,为每个人的肾脏健康保驾护航。”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微博评论gkd是什么意思 gkd是什么缩写含义解释
[闽南网]
网上说gkd是什么梗?网络用语gkd是什么意思?微博和贴吧评论gkd是搞快点的缩写,微博上gkd出处是有人发美女图片网友都会求速度上图,最近说的gkd就是这个含义啦!
微博评论gkd是什么意思
gkd就是催快一点,发出处的意思,如果有人在微博下面评论gkd的话,要么是催博主快更,要么是催图快放的。最近gkd在微博评论和贴吧评论中经常看到,一般是有人发一张出处不明的美女图片或者写真的时候,就会有网友在下面狂刷gkd,意思也是在求出处。这个词现在已经在各个地方出现,还不知道含义的话就OUT拉!
gkd是什么缩写
gkd=搞快点。不得不说现在的网友真的是会玩啊!各种词汇都已经有了缩写代称,这个gkd就是搞快点的缩写说法,也有网友解读为是“滚快点”“够快的”“感慨到”“刚看到”的含义,具体什么意思还是要看具体环境里分析。
如果是有人发了一个不知出处的视频或者美女图片,那么gkd就是搞快点发种子或者发出处,无水印图片的意思。但如果是明显调侃的话,那么应该是在说“够快的”“刚看到”等一类的含义。
现在网络用语中,缩写比较常见,像是zqsg=真情实感,xswl=笑死我了等等,难道现在人都变懒了吗?连打完一个完整的词汇都觉得麻烦?难怪要是不经常刷评论可能都跟不上变化了,动不动就出一堆新鲜词,压根看不懂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20/16962529477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