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变革2手机汉化版下载(文明变革2)
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来源:南方日报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8月15日,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两山论”早已丰富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党的以来,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党的十九大后,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就生态文明建设又发表了一系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
在《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第十三专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总书记指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的六项原则,这对于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为遵循。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好生态文明,首要的是要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核心,也是根本。以什么样的思想高度理解和把握自然生态问题,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因此,总书记强调,“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总书记指出要“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生态环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物品,不仅是因为生态环境是全体人类共享共用,一旦失去则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而且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越其他公共物品,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健康。生态环境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衣食住行无不与环境有关,是老百姓最基础最现实的考虑。《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总书记特别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蕴含着深刻的系统思维,深化了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规律的认识。山水林田湖草乃至整个自然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系统,每一个部分都不能够割裂开来单独考虑,而必须将其视为复杂系统中的一部分加以把握。总书记指出,“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中,又指出要“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规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任何先进理念的实现,都是以有力的实施作为保障同时。总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总书记在《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中,远瞩地提出了“五个追求”的主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为世界各国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同筑生态文明之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这“六项原则”是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和全球共赢观的集大成,是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严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作者:曾云敏 石宝雅,分别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21/16962441543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