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名姓什么(孔子姓名)

时间:2023-11-18 06:57:24 来源:网络 编辑:落荒而逃

【每日社科】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孟子的字呢?

孟子和弟子们的表字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那个时代,他那“民贵君轻”的儒学思想并不受重视,能言善辩、崇尚征伐的纵横学才是主流,法家兵家墨子杨子的日子都比儒家好过。

孟子画像

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但是他和他的大部分徒弟都没有表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谁喊我孟轲呢?没礼貌!

所谓表字,也叫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解释本名的意义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取一个和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在古代,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再直呼其名就很不礼貌了。得另取一个别名,即“字”,人们相互之间喊字,表达一种尊敬。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比如说吧,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假如他走在大街上,忽然听见有人在背后大喊一声“孔丘”,他心里肯定会有种不祥的预感,因为这人直呼他大名,多半是来者不善。

但是如果这人开口就是“仲尼……”,那么气氛就缓和了很多,至少还可以搭个话。

然而,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的表字居然失传了,不仅如此,他十八位弟子中,十五位弟子表字也失传,这在重视表字的古代,很不寻常。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个问题,孟子到底有没有字?这个问题应该说很好回答,孟子不仅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在当时就担任过齐国的公卿,是很有名望的人,他不可能没有表字,每天被人“孟轲,孟轲”的叫。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有人说不对啊,他有字,我刚百度了,孟子名轲,字子舆,百度百科都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这完全是种谬误。现在流传着两种关于孟子表字的说法,王肃《圣证论》里的“子车”,和傅玄《傅子说》里的“子舆”,这两种说法实际上都是后世猜的。

怎么猜的呢?原来,古人的名和字大多意义相同或者相反,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不就是“名”嘛。于是,后人就想,孟子不是名轲吗,“轲”不就是“车”或者“舆”吗,行,那他的字估计就是“子车”或者“子舆”。

所以说,这完全是后人的推测,没一点历史依据,关于孟子的表字,目前仍处于失传的状态。

出名还是要趁早

那孟子的表字怎么就失传了呢?这得从孟子什么时候开始出名说起。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经游说诸侯,不过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七十了。所以出去以后,人们称呼他的字都有些不礼貌了。

比如梁惠王,他刚见孟子就称他为“叟”,后来称他为“贤者”,以避免称孟子的名和表字,尽可能体现对孟子的尊重。

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直接称呼孟子的名和字了。所以他的弟子们在写《孟子》时,自然只能尊称老师为“先生”“夫子”或“孟子”。他的表字也就没在《孟子》中被记录下来。

另外,因为儒家有孔子这个“大咖”在,孟子的“咖位”一直没提起来。很长时间里,说起儒家,那就是孔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虽说也有些先贤挺给孟子面子,比如韩非子,他在《韩非子·显学篇》里就把孟学纳入“显学”,但也只是简单提到孟子和他的弟子乐正子而已。

到了汉代,太史公司马迁也给孟子立了传,但是对孟子师徒的记载也就几句话。隋唐以前,孟子一直都隐身在“圣人”孔子的光环下,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想起来的时候呢,就拉出来给儒家充充场面。想不起来的时候呢,就在书架子下面吃灰去吧。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一直到了中唐,孟子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真爱粉”——柳宗元,他逢人就说孟子的好,到哪儿都要给孟子搞搞宣传,孟子这才被封为亚圣,“咖位”日益看涨。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到了宋明时期,苏洵、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人也加入了粉丝团,他们逐渐把孟子政治经济核心思想以外的“良知良能”学说发展为心性之学,这才确定了孟子在儒学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大家看,孟子用了几千年才成大腕儿,颇有些历史“励志偶像剧”的味道。这么长的成名史,也就导致人们没能早早记录他的表字。

我的徒弟不配被记住?

师傅混的惨,徒弟们自然也好不到那儿去。孟子的十八位徒弟,要么是有名没字、要么是有字没名,有名有字的只有两位。

虽说孟子游说诸侯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的大场面,但那会儿游说这行已经开始“卷”了。只要大小是个人物,都学着打造个人IP,接着就收徒弟、卖课程,去东边演个讲,去西边走个穴。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所以孟子和徒弟们的日子实际并不好过,各种五花八门的“治国成功学”“安邦厚黑术”层出不穷。这就导致长期追随孟子的死忠粉实际很少,绝大多数弟子看到孟子这半死不活的行情,早早就转投别的学派和学者去了。

不光别的学派太能卷,孟子自己的思想也不受待见,孟子总爱宣扬“仁政”,老想着恢复夏商周三代土地公有的井田制,使贵族各按自己的政治身份裂土分封,农民也能耕者有其田,但是他这套理论和大贵族的根本利益完全冲突。所以,他虽然去了不少国家,但是那些国家压根儿就没记录他,更不要说他那十八个弟子了。

另外,他这些弟子们也不争气,不光没混出个名堂来,师傅死了以后,互相之间来往的也少,完全没有他们之间交流来往的记录。因为师兄弟之间,肯定用的是表字来称呼,如果连交往的记录都没有了,那表字就更不可能被记录下来了。

总的来说,孟子和弟子们的表字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那个时代,他那“民贵君轻”的儒学思想并不受重视,能言善辩、崇尚征伐的纵横学才是主流,法家兵家墨子杨子的日子都比儒家好过。

参考文献:

1、孟子师徒表字失传的原因——兼考孟子五十五章语录的具体记录者,吴天明。

2、推恩保民,发行王道——孟子行道事记,闫阳。

3、从疑古到求真——孟子生平研究述论,李锐。

4、孟子之字考辨,杜克华。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微信公众号

中国史连载:孔子原来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曾影响中国以及中国周边的汉字文化圈国家长达数千年。如今人们都把山东曲阜视为孔子的故乡。我们现在到曲阜旅游还能见到孔府、孔庙、孔林等与孔子有关的历史遗迹。曲阜是孔子出生成长的地方,不过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贵族,而且孔子本来也不姓孔。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中国人是随父姓的,可为什么汉字中的“姓”字却是女字旁呢?

其实古人的姓名是由姓、氏、名、字四部分组成的。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周瑜字公瑾、诸葛亮字孔明......由此可见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名和字合在一起称为名字。其实我们中国人姓氏和名字一样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本来最早以前姓是姓、氏是氏,不过我们现在已把这两个概念合并为姓氏。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所以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随母姓的。

不过现在我们所谓的“姓氏”其实用的是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继承自父系的氏逐渐取代了继承自母系的姓。我们今天所谓自己姓什么其实都是说的氏,而并不是古人所谓的姓。孔子其实是子姓孔氏。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族后裔。周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的时候册封了由殷商后裔建立的宋国。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担任过宋国的大司马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孔氏一门作为宋国的高官为何后来会迁居到鲁国的曲阜呢?

话说公元前729年宋国第十三代国君宋宣公去世后没让自己的太子继位,而是把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在位九年之后行将就木的宋穆公为报答当年哥哥的恩情就打算把君位还给原先的太子与夷,然而时任大司马的孔父嘉却坚决反对这样做。这其实并不是孔父嘉的个人意见,而是代表了当时宋国相当一部分大臣的普遍意见。本来大家都觉得宋穆公的君位不管是怎么来的都理所当然会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么多年来臣属们早就在宋穆公的长子冯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大家这么做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未来的前途预先进行投资。现在宋穆公要把君位还给哥哥的儿子意味着大家近十年的政治投资全打了水漂。可想而知宋穆公这一决定会遭到群臣多么激烈的反对。宋穆公不管别人怎么想就是铁了心要还位给与夷。宋穆公把孔父嘉叫来直接把与夷托付给他。宋穆公也不管孔父嘉想得通想不通,总之这个任务反正就是交给你了。

宋穆公为了向群臣表明自己的决心还把公子冯撵到了郑国。等宋穆公与夷就顺利继位成为宋殇公。令宋穆公始料未及的是郑国捏着公子冯这张牌动起了歪心思:郑国一直谋划着把公子冯送回宋国夺取君位,从而在宋国建立一个亲郑的。恰逢这时卫国第十四代国君卫桓公被自己的兄弟州吁弑杀。州吁弑君篡位后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树立自己的统治权威。州吁向宋殇公提议共同讨伐郑国。

宋殇公这边虽坐上了国君之位,却时刻担心公子冯倒算。宋殇公私心一起就全然忘了叔叔穆公传位的苦心和恩德。宋殇公继位后一直视流亡在郑国的公子冯为心腹大患。且不说公子冯本来就有继承君位的资格,更何况公子冯的背后还得到了郑国的外援。因此当州吁提议共同伐郑时宋穆公十分爽快就答应下来了。宋国与卫国两次联手打击郑国不仅没能解除公子冯这颗政治炸弹,反而事与愿违招来了郑国更为频繁的报复打击。

宋殇公在继位后的十年内不得不动用举国的力量同郑国整整打了十一场大仗。这些战争有胜有败:在第一场战争中宋国与卫国联手围困郑国都城的东门;在第二场战争中宋国收割了郑国领地上的庄稼;在第三场战争中宋国占领了郑国的盟友邾国的领地;在四场战争中宋国再次小胜邾、郑联军;在第五场战争中宋军一度围困长葛;在第六场战争中郑庄公以王室的名义联合王师大败宋军。

在双方的第七场战争中郑庄公再次击败宋军。此后战争形势开始朝不利于宋国的方向发展。到了双方第十次战争时郑军已攻入宋国本土。在双方第十一次战争中郑国又联合虢国大败宋国。然而无论战胜与否受伤害的始终是老百姓:宋国在战胜时掠夺的战利品都归了统治阶级,可等到战败时却是由民众承受苦难。宋国曾将在战争中掠夺来的大鼎当作礼物送给鲁国用于巩固邦交关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国为支持战争一再加重百姓承担的赋税。战争导致宋国整整一代青壮年劳力几乎损失殆尽。一时间宋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统治者只顾把掠夺来的战利品挥霍掉,却丝毫没想过如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无论战胜还是战败最终都是由平民百姓买单。宋殇公不仅没能通过战争解决公子冯这个潜在的外部隐患,反而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争大大激化了国内矛盾。

孔父嘉尽管一开始是支持公子冯的,可他自从接受宋穆公的托孤遗命以来就一直对宋殇公忠心耿耿。身为宋国“国防部长”的孔父嘉一直千方百计设法支持宋殇公的战争政策,因此孔父嘉在宋国百姓眼中就是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战争分子。尽管孔父嘉被当时的宋国百姓深恶痛绝,不过他的小日子倒是过得挺滋润的。孔父嘉身居“国防部长”这样的高位,又是先君宋穆公亲自指定的托孤大臣。

说孔父嘉在当时的宋国是权倾朝野一点也不为过。位高权重的孔父嘉凭着自己的政治资本做起了一个美女的丈夫。孔父嘉的妻子不是普通的美,而是那种勾魂摄魄的美。司马迁在《史记》中从侧面描写了孔父嘉的妻子:“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这段话是说孔父嘉的妻子出门在路上遇上了宋国的太宰华督。华督因为感到赏心悦目就一直目送她走远。

《左传》中也描写了这样一细节:“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按说华督身为太宰这样的高官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能让他只见一面就目不转睛的美女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天姿国色。话说华督自从见过了孔父嘉的妻子这一面之后就像是丢失了魂儿一样难以忘怀。当华督知道自己在路上偶遇的这位美人是大司马孔父嘉的妻子以后就开始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

华督打算除掉孔父嘉以便实现自己长久占有美人的意图。可孔父嘉作为大司马在官职上与太宰华督不相上下,加之孔父嘉又是先君指定、当今国君信任的辅政大臣,那么总不能像对付乡野小民那样说杀就杀吧?这时华督想到了利用打一场“舆论战”。当时宋国的老百姓早已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争而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恰在这时一个谣言开始在宋国都城流传开来:大司马孔父嘉又开始整军备战要攻打郑国了。

一时间城里各家各户的妻子带着缝了又缝的衣服,老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纷纷赶往军营,只为在战争出发前看一眼丈夫和儿子。军营中有的战士写好了遗书,有的给父母留下了最后一次军饷。在这样一种躁动不安的氛围中突然有人高声叫道:“我们找华太宰去。听说华太宰不愿出兵打仗,让他为我们做主”。没多久太宰府的大门就被一群愤怒的士兵团团围住。这些士兵吵着闹着要见太宰。

华督颤颤巍巍来到士兵中间说道:“大家安静安静。大司马准备出兵攻打郑国也是为了宋国的颜面,大家要理解大司马的苦衷”。华督这番话表面上看似在为孔父嘉做出解释,可实际上这就等于是承认了孔父嘉要攻打郑国。士兵们质问道:“什么苦衷?他要颜面,就让我们去送死?太宰你要为我们做主啊”。这时华督装出一副很小心的样子说道:“大家小声点,被大司马听到了可是要杀头的”。

士兵们气呼呼地嚷道:“怕什么?反正是个死!”华督见状一咬牙、一跺脚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道:“好吧,不可违。这些年宋国连年征战已是国力空虚、百姓疲敝。我身为太宰怎能袖手旁观呢?如果大家要为民除害,那么我也只能遵从众愿了”。士兵们在华督这样一番煽动下直接冲入了大司马孔父嘉的府邸。在一阵阵的嘶喊、惨叫中孔父嘉及其家中几十余口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华督杀孔父嘉而夺其妻既消灭了一个政敌,同时又收获了一个绝色美人。然而他这样的做法引得宋殇公大为光火。宋殇公放出狠话说要为孔父嘉讨还公道。华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怂恿士兵闯进宫里把宋殇公也给杀了,然后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承君位。华督就这样取代孔父嘉成为新国君面前有拥立之功的大红人。华督怂恿哗变的士兵攻入大司马府邸时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侥幸从祸乱中逃脱。

木金父为躲避仇人华督的追杀就一路向北逃到了鲁国的陬邑(今天的山东曲阜)定居下来。孔氏家族从此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开来。到了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的时候被鲁国委任到了鲁宋国界处的防城担任防邑的大夫。防城是宋、鲁两国的交界点,因此宋国要进攻鲁国必须从这个地方来进兵。鲁国方面就让与宋国有世仇的孔防叔来镇守此地。孔防叔在防城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从而为保卫鲁国边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史连载:孔子原来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曾影响中国以及中国周边的汉字文化圈国家长达数千年。如今人们都把山东曲阜视为孔子的故乡。我们现在到曲阜旅游还能见到孔府、孔庙、孔林等与孔子有关的历史遗迹。曲阜是孔子出生成长的地方,不过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贵族,而且孔子本来也不姓孔。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中国人是随父姓的,可为什么汉字中的“姓”字却是女字旁呢?

其实古人的姓名是由姓、氏、名、字四部分组成的。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周瑜字公瑾、诸葛亮字孔明......由此可见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名和字合在一起称为名字。其实我们中国人姓氏和名字一样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本来最早以前姓是姓、氏是氏,不过我们现在已把这两个概念合并为姓氏。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所以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随母姓的。

不过现在我们所谓的“姓氏”其实用的是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继承自父系的氏逐渐取代了继承自母系的姓。我们今天所谓自己姓什么其实都是说的氏,而并不是古人所谓的姓。孔子其实是子姓孔氏。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族后裔。周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的时候册封了由殷商后裔建立的宋国。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担任过宋国的大司马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孔氏一门作为宋国的高官为何后来会迁居到鲁国的曲阜呢?

话说公元前729年宋国第十三代国君宋宣公去世后没让自己的太子继位,而是把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在位九年之后行将就木的宋穆公为报答当年哥哥的恩情就打算把君位还给原先的太子与夷,然而时任大司马的孔父嘉却坚决反对这样做。这其实并不是孔父嘉的个人意见,而是代表了当时宋国相当一部分大臣的普遍意见。本来大家都觉得宋穆公的君位不管是怎么来的都理所当然会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么多年来臣属们早就在宋穆公的长子冯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大家这么做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未来的前途预先进行投资。现在宋穆公要把君位还给哥哥的儿子意味着大家近十年的政治投资全打了水漂。可想而知宋穆公这一决定会遭到群臣多么激烈的反对。宋穆公不管别人怎么想就是铁了心要还位给与夷。宋穆公把孔父嘉叫来直接把与夷托付给他。宋穆公也不管孔父嘉想得通想不通,总之这个任务反正就是交给你了。

宋穆公为了向群臣表明自己的决心还把公子冯撵到了郑国。等宋穆公与夷就顺利继位成为宋殇公。令宋穆公始料未及的是郑国捏着公子冯这张牌动起了歪心思:郑国一直谋划着把公子冯送回宋国夺取君位,从而在宋国建立一个亲郑的。恰逢这时卫国第十四代国君卫桓公被自己的兄弟州吁弑杀。州吁弑君篡位后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树立自己的统治权威。州吁向宋殇公提议共同讨伐郑国。

宋殇公这边虽坐上了国君之位,却时刻担心公子冯倒算。宋殇公私心一起就全然忘了叔叔穆公传位的苦心和恩德。宋殇公继位后一直视流亡在郑国的公子冯为心腹大患。且不说公子冯本来就有继承君位的资格,更何况公子冯的背后还得到了郑国的外援。因此当州吁提议共同伐郑时宋穆公十分爽快就答应下来了。宋国与卫国两次联手打击郑国不仅没能解除公子冯这颗政治炸弹,反而事与愿违招来了郑国更为频繁的报复打击。

宋殇公在继位后的十年内不得不动用举国的力量同郑国整整打了十一场大仗。这些战争有胜有败:在第一场战争中宋国与卫国联手围困郑国都城的东门;在第二场战争中宋国收割了郑国领地上的庄稼;在第三场战争中宋国占领了郑国的盟友邾国的领地;在四场战争中宋国再次小胜邾、郑联军;在第五场战争中宋军一度围困长葛;在第六场战争中郑庄公以王室的名义联合王师大败宋军。

在双方的第七场战争中郑庄公再次击败宋军。此后战争形势开始朝不利于宋国的方向发展。到了双方第十次战争时郑军已攻入宋国本土。在双方第十一次战争中郑国又联合虢国大败宋国。然而无论战胜与否受伤害的始终是老百姓:宋国在战胜时掠夺的战利品都归了统治阶级,可等到战败时却是由民众承受苦难。宋国曾将在战争中掠夺来的大鼎当作礼物送给鲁国用于巩固邦交关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国为支持战争一再加重百姓承担的赋税。战争导致宋国整整一代青壮年劳力几乎损失殆尽。一时间宋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统治者只顾把掠夺来的战利品挥霍掉,却丝毫没想过如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无论战胜还是战败最终都是由平民百姓买单。宋殇公不仅没能通过战争解决公子冯这个潜在的外部隐患,反而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争大大激化了国内矛盾。

孔父嘉尽管一开始是支持公子冯的,可他自从接受宋穆公的托孤遗命以来就一直对宋殇公忠心耿耿。身为宋国“国防部长”的孔父嘉一直千方百计设法支持宋殇公的战争政策,因此孔父嘉在宋国百姓眼中就是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战争分子。尽管孔父嘉被当时的宋国百姓深恶痛绝,不过他的小日子倒是过得挺滋润的。孔父嘉身居“国防部长”这样的高位,又是先君宋穆公亲自指定的托孤大臣。

说孔父嘉在当时的宋国是权倾朝野一点也不为过。位高权重的孔父嘉凭着自己的政治资本做起了一个美女的丈夫。孔父嘉的妻子不是普通的美,而是那种勾魂摄魄的美。司马迁在《史记》中从侧面描写了孔父嘉的妻子:“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这段话是说孔父嘉的妻子出门在路上遇上了宋国的太宰华督。华督因为感到赏心悦目就一直目送她走远。

《左传》中也描写了这样一细节:“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按说华督身为太宰这样的高官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能让他只见一面就目不转睛的美女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天姿国色。话说华督自从见过了孔父嘉的妻子这一面之后就像是丢失了魂儿一样难以忘怀。当华督知道自己在路上偶遇的这位美人是大司马孔父嘉的妻子以后就开始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

华督打算除掉孔父嘉以便实现自己长久占有美人的意图。可孔父嘉作为大司马在官职上与太宰华督不相上下,加之孔父嘉又是先君指定、当今国君信任的辅政大臣,那么总不能像对付乡野小民那样说杀就杀吧?这时华督想到了利用打一场“舆论战”。当时宋国的老百姓早已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争而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恰在这时一个谣言开始在宋国都城流传开来:大司马孔父嘉又开始整军备战要攻打郑国了。

一时间城里各家各户的妻子带着缝了又缝的衣服,老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纷纷赶往军营,只为在战争出发前看一眼丈夫和儿子。军营中有的战士写好了遗书,有的给父母留下了最后一次军饷。在这样一种躁动不安的氛围中突然有人高声叫道:“我们找华太宰去。听说华太宰不愿出兵打仗,让他为我们做主”。没多久太宰府的大门就被一群愤怒的士兵团团围住。这些士兵吵着闹着要见太宰。

华督颤颤巍巍来到士兵中间说道:“大家安静安静。大司马准备出兵攻打郑国也是为了宋国的颜面,大家要理解大司马的苦衷”。华督这番话表面上看似在为孔父嘉做出解释,可实际上这就等于是承认了孔父嘉要攻打郑国。士兵们质问道:“什么苦衷?他要颜面,就让我们去送死?太宰你要为我们做主啊”。这时华督装出一副很小心的样子说道:“大家小声点,被大司马听到了可是要杀头的”。

士兵们气呼呼地嚷道:“怕什么?反正是个死!”华督见状一咬牙、一跺脚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道:“好吧,不可违。这些年宋国连年征战已是国力空虚、百姓疲敝。我身为太宰怎能袖手旁观呢?如果大家要为民除害,那么我也只能遵从众愿了”。士兵们在华督这样一番煽动下直接冲入了大司马孔父嘉的府邸。在一阵阵的嘶喊、惨叫中孔父嘉及其家中几十余口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华督杀孔父嘉而夺其妻既消灭了一个政敌,同时又收获了一个绝色美人。然而他这样的做法引得宋殇公大为光火。宋殇公放出狠话说要为孔父嘉讨还公道。华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怂恿士兵闯进宫里把宋殇公也给杀了,然后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承君位。华督就这样取代孔父嘉成为新国君面前有拥立之功的大红人。华督怂恿哗变的士兵攻入大司马府邸时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侥幸从祸乱中逃脱。

木金父为躲避仇人华督的追杀就一路向北逃到了鲁国的陬邑(今天的山东曲阜)定居下来。孔氏家族从此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开来。到了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的时候被鲁国委任到了鲁宋国界处的防城担任防邑的大夫。防城是宋、鲁两国的交界点,因此宋国要进攻鲁国必须从这个地方来进兵。鲁国方面就让与宋国有世仇的孔防叔来镇守此地。孔防叔在防城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从而为保卫鲁国边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孔子姓什么?

孔子姓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不少人会困惑:“孔子难道不姓‘孔’吗?”孔子可能真的不姓“孔”,这其实涉及一个至今也难以完全正确解释的问题:姓与氏的区别。

中国古代,姓本身是比较明确的概念,是祖宗所在的族别,只是随着母权社会转移至父权社会有了诸多变化。但不论如何——既然有姓,要氏何用?

如果打个比方,姓是先天的,那么氏就是后天的,而且来源多样。有的按照封地、居住地称氏,比如南宫、东郭、百里,后来渐渐变成了姓;还有按照祖先官职或名字取氏的,比如叔孙、公孙、司马等,一直到秦汉年间才逐渐姓氏合一、不分你我。

那么,孔子究竟姓什么呢?从一些资料来看,孔子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朝王族的姓应该是“子”,而“孔”则是孔子的氏。其实,称呼只是一个代号,一方面我们可以回溯其人所处的时代“正本清源”,另一方面也要参考哪种叫法后代流传得更加广泛。(萧楚白/文)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09日第16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8/169626156612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