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火箭mod下载(我的世界火箭mod)

时间:2023-11-06 15:23:43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若即若离

《我的世界》高级火箭发射平台怎么搭建 高级火箭发射平台搭建方法

玩家在游玩《我的世界》时,面对广阔的天空,总有一种想要前往太空探索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在高级火箭这个mod中即可得到实现。那么前往太空就是需要使用火箭前往了,再此之前就需要搭建火箭的发射平台。

《我的世界》高级火箭发射平台搭建方法

搭建火箭发射平台需要使用AR自带的发射台方块来进行搭建,这里先摆出一个3x3来作为示范。这个发射台搭多大都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大小就是由上面的火箭或者空间站而决定的。

要发射的火箭或者空间站越大,那么需要搭建的发射台也就越大。然后需要搭建结构塔,如果说发射台决定的是火箭的占地面积,那么结构塔决定的就是火箭的高度。火箭的高度不能超过结构塔,不然无法组装。

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塔一定得和发射台处于同一高度,不少玩家将发射台嵌在地里则需要将结构塔往下搭一格,不然会显示发射台不完整。

搭建完基础的发射台之后就需要以此摆上发射火箭需要的机器,火箭组装机、火箭检测站、燃油站。这些机器都需要搭建在比发射台高一格的高度上才可以正常使用,如图所示。

之后就可以在发射台上搭建火箭啦。

乐高的登月故事——Eagle has landed.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有太多故事值得书写。同时,在过去的50年里,也有太多事情值得纪念。航空知识1分钟前

插播5s:感谢大家踊跃参与,520秀刊活动结果已出炉!由于技术原因航知无法联系到全部中奖者,请参与了秀刊活动的读者朋友们私信航知得购书劵,谢谢!

活动回顾请戳这里

回溯至50年前的1969年7月……

1969年7月16日,人类制造的最大的火箭——土星五号,搭载着阿波罗飞船直冲云霄,飞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任务由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和指令/服务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3人共同执行。国际标准时20日20:17:43,“鹰”号登月舱降落月球静海,阿姆斯特朗向休斯顿指挥中心报告:“Eagle has landed.”

为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美国宇航局在其官方网站设立了“阿波罗50年”纪念网页,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访问。

同时还发布了“阿波罗50年”Logo。

50年前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在这个Logo上,“one giant leap”变成了“Next giant leap”,“APOLLO”上的两个“O”,从月球到火星。

今年6月,为纪念人类登月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乐高发布了“NASA阿波罗11号登月舱”(NASA Apollo 11 Lunar Lander)套装。该套装属CREATOR EXPERT系列,编号10266,适用年龄16+,共有1087块零件。

注意看,在包装正面右下,“阿波罗50年”的Logo赫然在目。显然,这又是一款乐高与NASA官方合作的产品,值得拥有!

“NASA阿波罗11号登月舱”包装盒背面。

侧面印有阿姆斯特朗的经典语录,无需赘言。

套装零件共分4组

说明书和贴纸

说明书前几页简述了“阿波罗计划”和阿波罗11号任务。这里说明一下,“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或称“阿波罗工程”,是指美国宇航局(NASA)从1961年至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在1960年代的10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陆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而阿波罗11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

“阿波罗计划”徽标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中宣布支持阿波罗计划:“……我相信这个民族能够齐聚一心全力以赴达成这个目标,即在1970年以前,人类将乘坐宇宙飞船登陆月球并且安全返回。没有任何一个航天项目能够超越它对人类的影响,超越它对宇宙远程空间探索的重大作用,也没有一个航天项目开发如此困难而且花费如此昂贵……”

阿波罗11号任务徽标

阿波罗11号的任务徽章由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设计,他的设计意图是“美国进行的以和平为目的的登月”。他选择了鹰作为徽记,最初的版本在鹰喙上添加了橄榄枝,整个徽记以月球作为背景,远景上则是遥远的地球。但NASA官员认为鹰喙显得过于好战,所以经过讨论后,徽章上的橄榄枝被移至鹰爪。因为航天员们担心在徽章上使用罗马数字Ⅺ会在某些国家中造成费解,最终选择了英文Apollo 11作为徽章标题;而且为显示徽章代表对登月计划做出贡献的每个人,航天员们决定不在徽章上放置自己的名字。 徽章上的所有颜色都为原色,周围装饰着蓝色和金色的外沿。为配合任务徽章,阿波罗11号的指令舱也被命名为“鹰”号。

将时间跳转到1969年

1969年5月20日,载有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五号火箭SA-506从装配大楼驶出,由履带底座转运至5.6公里外的39A发射平台。

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点32分,土星五号火箭腾空而起,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在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中,从月球轨道登月舱上拍摄指令/服务舱。图片中心的坐标是月球东经51度,北纬1度。图片左下角可以看到塔伦特斯·G陨石坑的一小半。右下角可以看到一部分塔伦特斯·H的陨石坑。乐高此次推出的登月套装没有指令/服务舱,略显遗憾。

主角上线

阿波罗11号“鹰(Eagle)”号登月舱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月球轨道,当“哥伦比亚”号指令/服务舱和“鹰”号登月舱分离后,指挥/服务舱内的科林斯拍摄了这张照片。“鹰”号登月舱的这张照片自此成为了经典。注意看,登月舱支架下方的线缆上安装有月球表面传感探测器,探测器与月球表面接触后,向宇航员发送关闭着陆发动机的信号。

7月20日,阿姆斯特朗钻出登月舱,从舷梯慢步踏上月球。贯穿照片中心的黑条是戈德斯通跟踪站电视地面数据系统中的错误信号。这段影像同样成为了经典。

拍摄这段经典影像的摄像机位于登月舱侧面,乐高设计师在阿波罗11号登月舱套装中,对摄像机细节进行了还原。

经典的月面脚印照片。需要多说一句,这个脚印其实并非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个脚印,也并非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脚印。这张照片是由巴兹·奥尔德林拍摄的,拍摄的对象也是他自己的脚印。

乐高设计师同样对脚印进行了还原。

纪念铭牌

在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舷梯上,有一块纪念铭牌。上面写着:

这里有来自地球的人

第一次踏上月球

公元1969年7月

为了全人类的和平,我们来到了这里。

铭牌上还有阿波罗11号的3名宇航员和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的签名。

套装对铭牌细节通过贴纸进行了还原

登月舱细节

看“鹰”号登月舱,宇航员其实是从登月舱下方的一个小舱门钻出来的。图中右上三角形蓝色反光物是登月舱的观察窗,左右各有1个。

乐高套装对登月舱舱门、观察窗进行了还原,航天员人仔可以从舱内钻出来。观察窗透明件由一块挡风玻璃还原。

阿波罗登月舱(LM)乘员舱的内部视图。中间为操纵台,两侧为观察窗,下方为登月舱门。

在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阿波罗13号》中,遇险的3名宇航员将登月舱作为救生舱,并通过登月舱着陆器的火箭发动机控制飞船姿态,宇航员以地球为参考,通过登月舱观察窗上的刻度进行观察定位。不过,电影中的这个桥段只是艺术效果的展示,事实上,这两个窗口视野方向向下,当阿波罗13号飞船飞向地球的过程中,宇航员们并不能通过该窗口看到地球。

乐高套装中登月舱内部结构。舱门向内开启也是对真实场景的还原。内开舱门设计可利用气压自锁。

两个人仔可以站立在登月舱内

登月舱内阿波罗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休息位置。尽管两名宇航员在月面行走的时间只有2小时31分钟,但他们在月表停留时间达到21小时36分钟。因此在登月舱中如何睡觉保持体力,也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通过这张剖视图,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鹰”号登月舱的细节。登月舱分为上升级和下降级。整个舱高7米,有4条着陆腿,展开跨度9.5米,加满推进剂重量达17吨。这相当于一座三层高的小楼房降落在月球上。密封舱空间为4.5个立方米,可以居住2名航天员,以及航天员停留3天的生命支持系统。这个登月舱质量是无人探测器的10倍。登月舱的上升级是航天员返回时用的。主要包括航天员密封舱以及推进系统,主发动机为一台15.5kN的常规推力发动机,16台445N的姿态控制发动机,顶部安有一套交会对接装置,以及对接雷达、天线、光学望远镜等。登月舱下降级主要是登月降落时使用的发动机和支架,同时作为上升级起飞的发射架。除了主结构,还安装有推进剂的储罐,以及四条着陆腿,留有安放月球车的空间和仪器舱,带有航天员出舱的平台和梯子。主发动机是一台46.7kN,具有10:1变推能力的发动机。

乐高阿波罗11号登月舱顶部细节,S波段天线和甚高频天线一应俱全。对接口采用了封闭设计。如果玩家想要MOC一款指令/服务舱与之对接,这个端口恐怕还需要进行改造。

圆形的S波段天线,频率在2-4GHz的无线电波波段,主要用于深空通讯。右侧和后方的甚高频(VHF)天线,主要用于舱段之间的语音通讯。

16台445N的姿态控制发动机为登月舱进行精准的姿态控制。

设计师对登月舱下降级内部的氧化剂罐(白色)和燃料罐(红色)进行了还原。现实中红罐内的燃料为航空肼,是1:1混合的偏二甲肼、联氨混合物。我们日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时飘散的红色烟雾就是航空肼,剧毒。

阿波罗11号登月舱、月球和地球。这张照片拍摄于阿波罗11号登月舱从月球表面返回,与“哥伦比亚”号指挥舱对接之前。

月面活动

巴兹·奥尔德林向美国国旗敬礼。他的指尖在面罩的远侧可见。前景中有一串清晰的脚印,脚印旁还有一根电视电缆。巴兹此时面朝太阳,为防止强烈的太阳光刺伤眼睛,他拉下了金色的防护面罩。

巴兹在无源地震实验包(PSEP,月震仪)旁,月震仪白色柱状天线左侧的装置是激光测距反射器(LR-3),这张照片由阿姆斯特朗用一台70毫米焦距的月球表面照相机拍摄。

激光测距反射器(LR-3),用于精确测量地月距离。月球距离 (LD) 是天文学上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实际的距离随时都在变化。

套装设计师对激光测距反射器进行了还原

金色砖块

在乐高阿波罗11号登月舱套装中,设计师大量使用了金色砖块,为作品增色不少。那么为什么要使用金色砖块呢?

很多人以为,航天器外部使用的金膜是纯金薄膜,因为金元素具有极强化学稳定性。

但事实上,航天器外部使用的金膜是聚酰亚胺多层隔热材料(MLI),聚酰亚胺化学式如下:

MLI主要成分是聚酰亚胺和铝箔,具有抗辐射、隔热、抗腐蚀特性。目前这种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在民用领域。MLI不只有金色,也有银色和黑色,例如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其使用的MLI就是银色的。

阿波罗11号宇航员

执行阿波罗11号任务的宇航员分别是(从左到右)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指令/服务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

遗憾的是,该套装里只有2位宇航员人仔。

(科林斯表示不服)

摘下头盔,两个人仔的表情略有区别。上图左边人仔淡然一笑,右边人仔咧嘴微笑,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人的性格分析,咧嘴笑的应该是巴兹·奥尔德林。但乐高套装中并没有对两个人仔的身份进行区分。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美国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及大学教授。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执行了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

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1930年10月31日-),美国宇航员、试飞员。1963年被选为第三组14名宇航员,两次进入太空。他的第一次太空飞行是双子座10号任务,他和指挥飞行员约翰·杨在两个不同的航天器上进行了轨道对接,并进行了两次舱外活动。他的第二次航天任务是阿波罗11号任务,科林斯是第十七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

巴兹·奥尔德林 (Buzz Aldrin,1930年1月20日-),原名“小埃德温·尤金·奥尔德林”(Edwin Eugene Aldrin, Jr.),曾是美国飞行员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以在执行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时成为第二个踏上月球的人,但他却以“登上别的星球后返回踏上地球的第一人”而“闻名”。首次登月时拍摄并留世的宇航员高清照片,绝大多数都是阿姆斯特朗拍摄的奥尔德林,而阿姆斯特朗自己却没有留下特别好的照片。

关于巴兹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你有没有觉得“巴兹”这个名字和“巴兹光年”有些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了解。

说到此,关于乐高“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故事就基本讲完了。

其实,关于阿波罗11号,阿波罗计划,以及载人登月,能说的其实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再来细聊。

阿姆斯特朗拍摄的阿波罗11号登月舱,巴兹正在设备舱工作。

我拍摄的乐高CREATOR EXPERT系列“NASA阿波罗11号登月舱”套装。

土星五号火箭

两年前,乐高推出了IDEAS系列的NASA阿波罗计划

——土星五号火箭,都买了嘛?

乐高土星五号火箭的设计可以精巧还原阿波罗飞船的登月流程。

乐高土星五号火箭套装体长1米,个头很大,淡可以分级水平放置。加上3个蓝色的支架,该套装正好使用了1969件零件,与载人登月的1969年相呼应。

乐高土星五号火箭套装采用了mini人仔,比例控制的非常好。实物图如下图。

土星五号F-1发动机设计师沃纳·冯·布劳恩与F-1发动机合影

乐高土星五号火箭树立起来颇为壮观

乐高土星五号火箭套装中的登月舱和10266登月舱套装对比图

当然,有指令舱,这才是一艘完整的阿波罗飞船。T T

关于历史

乐高曾推出过产品编号367和10029的两套登月舱,以及其他一些与登月相关的套装。但由于时间久远,加之本人入坑较浅,故尚无能力深挖,待学习更多乐高历史知识后再与君分享。

图片来源:brickinstructions

图片来源:specialbricks.nl

最后一次载人登月

1972年12月7日,执行阿波罗17号任务的土星五号火箭矗立在39号工位上,这是土星五号第一次在夜间发射,一轮圆月照亮漆黑的大地,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后一次载人登月送别……(底图来自NASA,后期使用乐高土星五号火箭合成)

在阿波罗计划50年之际

乐高用“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与大小朋友们一起纪念!

拼装花絮

Uh...Houston, I have a problem, my mask is stuck in lunar module.

参考资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航空知识》杂志

维基百科(Wikipedia)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06/16962507936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