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科埃里克斯(埃里克斯)
游记|我见了一个乌克兰本地俄族的朋友埃里克斯
大家好,我是申典启,一个实地走访世界各地,关注全球华人的旅行者。乌克兰第二站,我在波尔瓦塔
离开餐厅后,我见了一个乌克兰本地俄族的朋友埃里克斯。
我们可以看地图波尔塔瓦算是乌克兰偏东位置的地区,所以这里的俄族比例也比较高一些。
我见到埃里克斯时,首先感觉到一种俄罗斯人比较冷和内敛的表情,他说你去哈尔科夫会感觉到那里更像俄罗斯。他首先给我介绍了他的城市波尔瓦塔,这是一个不大的中型城市,这里中国人很少,有一些中企的中国人,但是中国留学生不多。
波尔瓦塔竟然是乌克兰重要的科学教育基地,有12所高校,国际学生通常是越南人,还有一些南亚学生,中国学生则不多。
接着他给我推荐了波尔塔瓦几个仅有的景点,一个修道院,一个教堂和旁边有一个罗马柱观景台……
(明天的文章重点写)
接着,我说我对西乌克兰比较感兴趣,因为这里历史上曾经是奥匈帝国的疆域,所以这里有很多奥地利日耳曼文化影响。
他说不仅仅是奥地利,还包括波兰匈牙利,然后他问我想去爬山徒步不?他可以给我推荐喀尔巴阡山脉上的徒步线路,我说我对都市徒步比较感兴趣,我比较喜欢看人
他让我一定得去一个小城扎波罗什,就是第聂伯罗夫斯克南边一百公里的城市,那里有哥萨克人的遗迹和博物馆。
我问他如何看哥萨克人?他说我很尊重哥萨克人,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乌克兰独立而奋斗,他们在300年前为乌克兰而战。
然后话题逐渐深入到我更感兴趣的俄乌问题,埃里克斯说
他爸爸是俄族,妈妈是乌克兰族。
他说他对俄罗斯的看法是比较积极的,我说那你怎么看亲西方的乌领导人?他说这是他们强迫让所有乌克兰人接受他的价值。
我感觉东部的好多城市人群会有这种亲俄的氛围,一个是文化血缘亲近,另一个原因是历史上这里本身就是被俄国长时间统治,而西乌克兰也是长时间被波兰统治。
离开餐厅后,
我根据埃里克斯的推荐的去观看东正教仪式
我们下期见
英国恐怖年度最佳,带你了解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是种接近死亡时的个人体验。这种体验包含多种感觉——灵魂出窍、悬浮感、平静感、安全感、温暖感、感、看见光芒,濒死体验被认为是超验主义和宗教世界观中来生的一部分。
这是维基百科对濒死体验的定义,简单说就是人快死了的时候感知到的一切。
虽然和死亡只有一线之隔,一过火儿就回不来了,但濒死体验仍具有致命吸引力。就算你是唯物主义者,「超科学」的解释也会让你对这片属于灵魂与宗教的未知领域着迷。
当年还是少先队员的贫道,就因为想「灵魂出窍」半夜烧过头发。
书归正转,闲话休提。在生活中难以经历,又渴望经历的濒死体验,成为了恐怖片中的常见主题。
这种设定很俗套,出现频率仅次于「精神」,可我们还是爱看。因为这种电影,剧透无效——告诉你这是濒死体验,你还是不知道是谁的濒死体验,从哪儿开始是濒死体验。
你能参与进一场解谜游戏,用对隐喻的理解拓宽故事边界。
马丁·弗瑞曼主演的新片[鬼故事]就是一部讲濒死体验的片子,海报上直接写出“英国年度最佳恐怖片”,毫不客气。
[鬼故事]2018,资源已出
烂番茄82%,IMDb6.5,豆瓣7.1,《综艺》评价——
“在阴影笼罩中的看得见与看不见之间玩起张力,这些简单的设置让恐怖唱起歌来。
不像与之相关的美丽维多利亚,[鬼故事]找到了在英国郊区肮脏的、茶色的阴沉平原。”
这确实是一部衬得上“年度最佳”title的作品。
▼
去年有个叫《通灵之战》的俄罗斯真人秀,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在此之前,国内观众看到的都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反灵异」节目。
这类节目以《走近科学》为代表,相信大家都有过“明知没鬼还是要看”的心态,以及看完以后想砸电视的冲动——
一男子有神功,从身体的任何部分都能吸出血来,最后专家会诊三天得出结论,他牙龈出血;
峨眉山某寺地处树林之中,可房顶从来没有落叶,走访了和尚、游客、居士、文物管理局局长,结果发现是被风吹走的。
《通灵之战》就不是这种套路。参赛的都是女巫、萨满、灵异体质的大神,他们不故弄玄虚,凭实力挑战你的认知。
比如第十四季中,灵媒亚历山大现场招魂,传达了死去少年的话:“他喜欢你,很喜欢你,但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现在一切都晚了。”
亚历山大是《通灵之战》冠军
温情脉脉的告白,让人忘记了鬼魂带来的恐惧,反而有点感动。
[鬼故事]却偏要破坏这种氛围,和《走近科学》站在同一立场。
影片开头在《通灵明星》节目现场,这位明星看到舞台上有个小男孩,然后重复了他的话“妈妈,我的血液好疼!”
他还说出了妈妈的名字,斯蒂。
和《通灵之战》一个套路
斯蒂就坐在观众席,听见这句话后泣不成声。她的孩子,死于白血病。
紧接着,菲利普·古德曼带着他的节目组《通灵作弊》出现了。
他揭穿了谎言:观众入席前填写了祈祷卡片,后台的工作人员通过隐藏的耳机将信息传给这位通灵明星。
这种行为比《走近科学》残酷,不仅破坏了气氛,还直接让亲人对逝者怀有的最后一点幻想都破灭了。
对于他们来说,通灵不是种刺激消遣,而是种深切的渴望。
古德曼教授热衷于给沉浸在悲痛的人身上泼上一盆冷水。告诉他们:“人死后是没有灵魂存在的。”
他从事打假工作,对象就是灵异事件。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古德曼有个精神导师——查尔斯·卡梅伦。他将前辈说过的“大脑只会看到它想看到的东西”奉为真理。
这句话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灵异第六感]里的戒指一样,是影片的谜底。
你要是真以为这片子讲的是打假那就错了。
当古德曼终于有机会见到儿时偶像时,却被泼了一身冷水。
查尔斯·卡梅伦,通灵界打假大师,如今蜗居在房车里、老得像刚从坟墓里爬出来的,直截了当地对古德曼说:“你的工作都是屎。”
此情此景下,古德曼是透心凉的。
三个无法解释的案子,让卡梅伦变了一个人。
他从中得出结论:那些毕生都在证伪的超自然现象,都是真的。
接下来就是古德曼接手这三个案件,开始调查了。
他一定要做出解释,不然就会成为第二个落荒而逃的卡梅伦——惶惶度日,心怀愧疚。
老、中、青,三个案子
▼
三个故事是重头戏。
第一个故事像[昆池岩],发生在废弃女子精神病院,利用大量的黑影和时有时无的微弱灯光,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只是没有作死的探险队,只有倒霉的夜巡员;没有咋咋呼呼的尖叫,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和心跳。
和[昆池岩]一样,氛围取胜
第二个故事像[灵异第六感],神神叨叨的少年,总处于一种哆哆嗦嗦的状态。不是因为气温低,而是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1995年出生埃里克斯·劳瑟,骨骼清奇,天生就是吃演员饭的。看他的电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每个毛孔都在演戏。
在[鬼故事]中,他把恐惧、内疚、敏感表现得深入毛孔骨髓。
劳瑟总演一些特殊人群,都刻画得很到位
第三个故事像[罗斯玛丽的婴儿],妻子怀孕后,和孩子一同到来的是神秘力量。
如果说废弃精神病院里闹事的是鬼魂,那么光天化日之下作祟的就是恶魔。
一部电影里有三个故事,涵盖了鬼、心理恐怖、宗教题材三种类型,对于恐怖片迷就是个超级大礼包。
不过,这片讲的是濒死体验。
▼
脑为元神之府。没有脑的人类,就是一滩肉。
人脑过于神奇,以至于「濒死体验」、「精神」这类电影都能无限发挥想象力,肆意运用色彩、符号、文字、语言,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但就和写诗一样,要有一套象征体系;逻辑上再怎么跳跃,隐喻也必须可以解释。当然解释可以有很多种,宗教的、意识形态的、语言的,最常见的还是精神分析。
典型的[生死停留],经常出现没有尽头的楼梯。《梦的解析》称:“陡坡、阶梯和楼梯,上去和下来,是性行为的象征符号。”
这样说就很无聊了。更多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本原——力比多,而是现象界的存在。
解释为追寻不到的绝望或者疲惫更真实可感一些。
[鬼故事]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征,比如数字和时间。
第十个数
92
3:45
3:45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隐喻着什么呢?
这是谁的濒死体验呢?是夜巡员、神经质少年、还是准爸爸?
其实谜底早就揭晓了:大脑只会看到它想看到的东西。
非洲黑叔叔拍的武打片太野了,看过的人都说能致幻
1440度旋转后一脚利落的回旋踢。
这种吃了大力丸般的港片场面现在几乎已成为了每一部非洲武打片的标配。
以“坞”字号为后缀的电影产业,为世人熟知的通常只有好莱坞和宝莱坞。
但随着世界文明的整体性发展,尼日利亚的“尼莱坞”,乌干达的“乌莱坞”与加纳的“加莱坞”慢慢成长为了光影草原上三头不得不提的年轻雄狮。
这张海报所描绘的是兄弟二人抗着火箭筒轰炸埃菲尔铁塔而并非举着铺盖卷进城务工
说起非洲武打电影,支离破碎剧情与港味浓重的动作元素是它行走江湖的两大秘诀。
让我们先来欣赏这部被誉为近十年来集非洲动作片大成,在油管上有着数百万点击量的电影《谁杀死了非洲队长艾利克斯》。
。。。
本片故事背景发生在阿明执政时期的乌干达。
一位黑帮头目在一场火拼中被军队俘虏,他的兄弟们为了营救老大与军队发成了一系列激烈摩擦。
摩擦中,军方一位名叫艾利克斯的队长不幸牺牲,
随着军方一声“到底是谁杀死了艾利克斯队长!”的怒吼,双方对抗由此进入白热化。
引人入胜的片头
然而以上情节仅出现在DVD封底的剧情简介处。
实际上,自从看到这段诡异的片头起,直到全片结束我想大部分观影者都会和我一样始终处于深度恍惚中。
正片的第一幕发生在一个非洲的军营里。一个炊事员正兴致勃勃的熬着一大锅不知道是什么的鬼东西。
两个路过的两个士兵问他在做什么菜,
炊事员答做的是德国菜,
士兵问哪里来的德国菜,炊事员说他们上午发现了一群德国游客。
只言片语间便营造出如此冷酷骇人的氛围,反应过来后的我不禁猛烈收缩。
接着,画面中突然出现三名特种士兵。
小队长告诉队员前方就是黑社会的据点,不远处正有一个放哨的在尿尿。
队长提醒大家小心他身上可能携带的致命武器,并指挥队员迅速上前将其。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说好的?)那位尿到一半的放哨者竟打败了三名特种士兵逃之夭夭。
我想,那位队长口中所谓的“致命武器”应该是智商。
画面忽然又切换到了一组军人正在黑帮老巢中与一众顽固分子进行激烈交火。(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部电影好像没有主角,甚至没有固定的角色。)
双方相互射出魂斗罗里那种“S”型号的子弹,你来我往,但就是没有伤亡。
这时画面中又出现了一群新的角色,先前的人物,地点,都不知所踪。。
这一段情节的主演是一位酷似甄子丹的非洲大侠。
不知此人何故何由从何而来,反正上线就出现在了黑帮分子的老巢里,并立刻与众人干做一团。
黑帮老大听到门外的动静后,将大侠请进了屋内,让他与自己和一群高手单挑。
就在这时,军方的空中支援及时赶到。
他们开着美图秀秀生产的直升飞机连同大侠所在的比武屋,周围的树林,甚至将附近的城市都一起炸为了灰烬。(???)
看到这一幕我不知导演到底是想要在影片中宣泄对社会的不满,还是要暗示征服世界电影市场的野心。
可进度条已不容导演再做更多的解释。
至此,剧终。
巨人都善于借力他人的肩膀,非洲导演们显然也是这一经典理论的忠实拥护者。
好莱坞大片的翻拍作也是非洲武打片的一大门类。
为什么说好莱坞大片那种类型的也可以归为武打片呢?
因为在非洲人的版本里,超级英雄无一不被导演创造性的赋予了大师级的中国功夫,这种看似粗暴的结合为影片带来了好莱坞都一直渴望的效果。创新方面,果然还是小型团体更为灵活。
《武之暗面》被视为非洲版的《黑客帝国》。
该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男人在一早醒来后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他被告知这是现实世界出现了BUG,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大坏蛋正企图利用这种方式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私家军团以征服地球。
我们的主角本不愿卷入这趟浑水,但大坏蛋似乎知道他的存在,并不断派遣铁甲威龙前来索命。
主角不厌其烦,开始潜心修炼。他自行领悟了一阳指等上乘神功,并以“B14”这一神秘代号作为自己名字,没事就闯入良民家中在他们的身体上烙下自己的标志。
快意江湖数日后,限于电影篇幅,我们的主角瞬间浪子回头,把击倒坏蛋作为了人生首要目标。
经历过五关,
斩六将,
主角终于站到了最终对手的面前。
本以为能发射龟派气功的大反派会与主角上演一场惊天大斗法,
然而三两招之后他就被一颗穿过的子弹草草的带走了温度。
一代魔王落得如此下场,实则宁人唏嘘。
另一部在西方媒体中引起关注的翻拍电影则是《终结者大战铁血战士》。
与美国版发生在未来太空中的故事不同,非洲版的背景被设定在了一个宁静的乡村。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造成,铁血战士在郊区一空地如贞子般的凭空出现,
并在村庄里肆意可怜的村民。(怪物的拳脚间依然充满了功夫套路)
危急时刻,一部未知型号的终结者扛起了人类安危的大旗,如磐石的横在了铁血战士杀戮的道路上。
遭遇未知的敌人,入乡随俗的铁血战士竟玩起了非洲巫术。
但在无神论的终结者面前,所有的花架子都会像狗屁一样凋零。
几回合下来,铁血战士见状不妙,便化作一缕青烟逃回了漂浮在月球轨道上的飞船中,
然而终结者竟然一跃就飞上了外太空,并用头槌撞爆了敌人的飞船。
这尼玛哪里是终结者,完全就是迪迦奥特曼!
在将网络上能找到的非洲武打片都看过之后,我最欣赏的还是《赤道蜘蛛侠》。
这部融合了科幻、功夫、喜剧、哲理的匠心巨作能让最沉闷的人都忍不住笑得屁股开花。
片中的蜘蛛侠从一开始就是蜘蛛侠,
他没有工作,整日在街头游手好闲,消磨时间。
第一段情节是蜘蛛侠在大街上无端袭击了一位安分守己的村民。。
至于为什么?
听不懂非洲语对白的我也只能从他最后得意的表情上推测应该是觉得有趣。
过了一会,蜘蛛侠发现自己没钱了。
于是他想到了抢。(???)
一旁一位村民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见义勇为的上前与蜘蛛侠单挑。可惜实力欠佳的他只在一个回合间就沦为了蜘蛛侠手下的又一个冤魂。
这时画面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胖子,身后还跟了一个酷似魔兽中兽人的怪物正对他进行穷追猛打。
相信有了先前的观影体验,各位应该已经都已经习惯了非洲电影里这种互联网化的叙事方式。
看了一会后我发现这段情节好像是在讲蜘蛛侠是怎么变成蜘蛛侠的(那个突然出现的胖子便是)。
后面还顺带引出了片中蜘蛛侠的最终对手,绿帽怪----那撸图。
情节又闪回到开头的主线,
蜘蛛侠在小镇上放肆的就像一个村霸,而绿帽怪在得知此事后立刻前来阻击。
蜘蛛侠不敌,开始跑路。至此我已搞不清到底谁是正派,谁是反派。
但宁我惊异的是,刀枪不入,拥有神鬼之力的绿帽怪在追击过程中撞上了一架乱入的美图秀秀产直升机而就此倒地不起。
蜘蛛侠得意的看了下变回人型的那撸图,继续快活的当着他的村霸。
说实话,当我看完这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非洲大片时我的内心是疑惑的。
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别有用心之人对非洲电影的恶搞,因为作为一部电影,这些东西确实太过于不可思议。
有幸的是我搜到了《谁杀死了非洲队长艾利克斯》这部电影导演的博客。
看完他上传的照片与少量的文字后,虽然依然觉得这些影片很搞笑,但对背后的制作者却多了一份理解与喜欢。
现被人们称作“乌干达昆汀”的艾萨克·纳布瓦纳原是一位小学教师。出于对电影的热情与爱好他把自己业余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器材里面。
数年前他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一个关于乌干达贫民窟的纪录片。
这让他在国际媒体中收获了一定的关注,并坚定了转职的决心。
艾萨克将自家的客厅改成了电影工作室,先前那些令人捧腹的特效就都是出自这些十多年前的古董机。
在艾萨克的博客里他写到,
这里制作一部电影的成本通常都在200美元左右,周期一个月。导演与编剧的工作均由他一人包办。
很多时候请不到合适的演员就让亲朋好友代劳,他家的后院也被改成了功能齐全的室内摄影棚。
由于条件简陋,道具只能粗制滥造。
但贫穷并不能限制他们的心灵手巧,
一块数位板就能造出百万军队,一碗牛血加几支避孕套就可以做出简易而又逼真的血浆包。
在艾萨克看来,当今全球电影产业虽然由好莱坞主导,但是由外人来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总不如当地人表现的那么真实。
目前的非洲电影市场上,功夫片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元素,所以今年来大部分的非洲电影都有着中国文化的影子。
艾萨克表示,虽然现在的乌干达包括整个非洲的电影产业都在起步阶段,但是他们有热情有雄心将非洲电影打造成国际知名的一流品牌。
他说,自己的理想不仅仅是获取乌干达观众的喜爱。
走向世界,改变人们对乌干达的负面看法,传递非洲的积极文化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现在,BBC和Business Insider等国际知名公司已发现并开始在非洲投资艾萨克这样的电影鬼才。
或许有一天,国内的电影院线偶尔也会出现这些天马行空的热带故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25/169625776410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