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退款怎么全额退款(未成年人退款)
12岁未成年人花费2000元接发,家长可以要求退款吗?
案情简介
小天是一名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小天偷偷将母亲的银行卡与自己的微信绑定。
2022年11月某日晚,小天与几名小伙伴一起前往某美发店接发,美发店的实际经营者文某并未与小天父母取得联系,就给小天提供接发及修剪服务,小天通过微信向美发店转账支付2000元。
母亲苏某发现小天接发后,遂前往美发店商议退款,双方协商未果后,苏某便以小天为原告,其作为小天的法定代理人,将美发店及实际经营者文某诉至法院,要求退还接发费用2000元。
而美发店及文某认为,其是合法经营,在接发之前也已经向小天告知了价格,并向小天询问小天家长是否知情,并无过错。且小天深夜还在外面,家长也有监管责任,并且所接头发已经被剪短、品相被破坏,无法退还。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首先,小天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美发店接受接发服务并支付价款的行为,不属于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定代理人苏某对该行为不予认可,因此,小天与美发店之间的服务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其次,分析本案所涉接发服务发生的背景、过程,一方面,美发店明知小天系未成年人,在未与小天监护人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就为小天提供有偿接发服务,该服务的内容、价格标准均与小天的年龄不相适应,其行为存在明显过错。另一方面,小天深夜在外接受接发服务,以其母亲苏某的银行卡绑定于微信的形式进行消费,苏某作为小天的监护人,在财产管理、孩子监管方面存在不足。
综合考虑双方各自的过错及接发服务的特点等因素,启东法院酌定美发店返还原告小天1400元。文某系美发店的实际经营者,其也是案涉接发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对上述款项,文某应承担共同返还责任。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除了实施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方有效。
因此,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如果该商品、服务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明显不符,那就应当经过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否则,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很可能不产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该法律条款,向未成年人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被认定不发生法律效力后,法院会结合事实,综合考虑经营者与监护人的过错,认定各方责任,据此酌定返还或补偿金额。本案中,美发店与小天的监护人苏某均有过错,法院根据双方过错程度,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
随着社会经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未成年人在信息接受、心智发展程度上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未成年人对成年人世界的事物带着天生的好奇与期待,移动快捷支付的普及为其尝试体验成年人消费带来可能。这对市场经营者和家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就经营者而言,在未成年人独自进行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消费时,经营者应当尽到较高的注意义务,主动与其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得到家长的同意方可交易。
另一方面,就家长而言,应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监管义务,沉浸式陪伴而不是以手机、平板代劳,加强与孩子沟通,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同时,家长应切实管理好家庭财产,保管好银行卡密码,设置好银行卡的动态即时提醒,以便及时发现非常规消费,避免更多纠纷。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南通启东法院
作者:万志伟(南通启东法院)
来源: 江苏高院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遭退费难!专家支招教你如何解决
未来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王军伟 实习生 李天琦)“孩子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一款‘汤姆猫跑酷’的游戏里充值了六百多元,想要退款却遭到了拒绝。”近日,湖北荆州的姜女士向未来网记者投诉称。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汤姆猫跑酷”的相关投诉有300余条,投诉内容多为儿童玩游戏时无意中充值,申请退款时却遭到拒绝,家长多次与商家进行协商无果。
事实上,近年来,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网络充值的事件频发,“退费难”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即便国家在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方面已有立法,但此类问题仍然屡见不鲜。
未成年人充值退费难 “汤姆猫跑酷”屡遭投诉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方式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手机也被不少家长当成“哄娃神器”。然而,游戏app与线上支付的结合,却给许多家长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近期,一款名为“汤姆猫跑酷”的游戏因大量投诉问题备受家长关注。未来网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后发现,涉及“汤姆猫跑酷”的投诉量高达335条,投诉原因多为“不予退款”、“联系不到客服”等。
“汤姆猫跑酷”游戏截图
黄安(化名)投诉称,“小孩子不小心点的,并非成年人操作,我两次申请退款均被拒绝,多次打电话联系客服也没有结果。”
另一位消费者李雷(化名)介绍,7月19日中午,3岁的孩子误在汤姆猫跑酷游戏中消费了数百元,得知情况后,他立刻向客服申请退款,然而游戏公司根本联系不上,他向平台客服提交两次申诉,得到的结果仅是“不符合退款条件”。
黑猫投诉用户7765759456称,3岁的孩子使用家长的苹果7P玩汤姆猫跑酷游戏。由于手机设置了指纹支付,孩子在碰到广告的情况下,误点击了充值,几分钟后便收到“微信支付成功198元”的消息。而后,其多次联系客服退款无果。
未来网记者从“汤姆猫跑酷”游戏界面看到,该游戏适龄提示为8+,允许未成年人使用。
随后,未来网记者联系了“汤姆猫跑酷”游戏所属的运营方广州全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客服人员称为该游戏充值需要使用对应的支付验证方式才能完成付款,例如密码支付、指纹支付、人脸识别或者免密支付,如果用户遇到了未成年人充值的问题,需要核实用户的订单情况,联系公司官方QQ号(800183643)进行处理。
未来网记者亲测:“实名认证”并非“实人认证”
2021年7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94.9%。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2021年9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规定“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
然而,未来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游戏企业以第三方账号实名认证为前提,简化游戏软件本身的实名认证设置,导致未成年非常容易通过第三方账号(微信、QQ、邮箱)等方式登录游戏,为未成年人长时间玩游戏及过度充值提供了便利。
同时,部分手机游戏App充值付费时也会直接跳转到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无须验证。在很多案例中,未成年人都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因知晓密码或设置了指纹(面部)解锁/支付功能,通过手机应用商城下载网络游戏,直接跳转第三方平台付费,充值几百至数万元不等。
对此,未来网记者也进行了测试,下载了包括“汤姆猫跑酷”在内的多款标示有“18周岁以下”适龄提示的游戏。初次下载这些app时,系统都会弹出实名认证提醒,但验证方式十分简便,仅需点击“允许”游戏平台获取该手机用户个人信息即可,没有其它需要输入的信息。
游戏实名验证页面(图片来源:未来网实习记者李天琦)
游戏充值方式同样没有设置支付门槛,直接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无需家长亲自验证。
游戏支付页面(图片来源:未来网实习记者李天琦)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费难”问题该做何解?
2020年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该指导意见的颁布使未成年人充值退费有法可依,但是孩子用家长的信息进行认证并进行大额充值,遭遇“退费难”的家长们又该如何挽回损失?
北京市春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庞九林律师告诉未来网记者,由于未成年人支付的是父母的钱,这种支付是未经父母同意的,在法律上讲是无效的,游戏公司和平台理应退款。
澎湃新闻报道称,消费者可以用监护人的电话号码拨打游戏公司客服电话,按客服提示提交证据,这里的证据一般是指:1、扣款截屏;2、未成年人出生证明及监护人合照;3、未成年人户口本身份证;4、监护人户口本身份证。
另外要做好心理准备,客服会向监护人询问充值金额或一些可以证明充值人与监护人关系的问题,之后也有可能会电话向未成年人再次确认。如果没有找到游戏公司客服电话,可以直接拨打12315说明情况,一般很快就会收到游戏公司的电话,如果始终没有收到游戏公司的电话或者退款,可以继续向12315反应情况。
如果金额较大,协商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监护人可以整理好证据,通过诉讼途径实现自己的主张。
“家长的维权的成本太大了,”庞九林指出,“如果和游戏方沟通的不顺利,家长就需要去人民法院进行起诉,这样成本很高,很多家长可能会因为成本问题放弃。”
13岁男孩游戏充值五万多家长要求退全款,欢太科技:监护人需担部分损失
近日,广东的刘先生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反映,家中13岁的男孩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在oppo平台的生死狙击游戏上先后共充值56824元。在与平台方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协商后,对方表示可退款36324元,但拒绝全额退款。
2月24日,澎湃新闻联系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未成年人误充并不是游戏平台单方面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承担部分损失,拒绝全额退款。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刘先生表示不能接受,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
消费者投诉:
刘先生介绍,2022年11月,他家中13岁的男孩在疫情期间上网课时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用oppo手机下载了生死狙击游戏,并且在游戏中先后共充值56824元。由于男孩的母亲不识字,并没有及时了解这一消费行为,直到今年2月查银行账户时才发现。刘先生提交的银行卡交易清单显示,2022年11月该账户多次在广东欢太科技公司消费,总金额为56824元。
发现问题后,刘先生联系了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他说,最初与游戏平台沟通的结果是退款26324元,刘先生没有同意。随后,刘先生上传了相关证据,例如家庭情况困难等,在经过多次沟通后游戏平台将退款金额提高到了36324元,但仍然拒绝全额退款。
澎湃新闻注意到,刘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诉有13004个,其中大部分都与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有关。其中,最新的一条投诉发起于2月17日,投诉人因“寒假期间孩子使用父母手机,多次在欢太游戏中充值金额达1313元”要求退款。
企业回应:
2月24日,澎湃新闻联系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刘先生的情况属实,欢太科技公司的客户经理最初为他争取到的退款金额是26324元。因为根据刘先生所提供的资料,只能判断成年人与孩子的亲属关系以及孩子具备玩游戏的行为能力,并且该游戏账号也进行过成人实名制认证,所以充值属于正常消费,是不能够退款的。但是欢太科技公司愿意相信可能存在未成年人误充的情况,因此客户经理做了很大的努力,才争取到36324元的退款。
客服表示,未成年人误充并不是游戏平台单方面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承担部分监管损失。其次,消费者购买的是游戏里的商品,因此欢太公司作为游戏平台,需要和游戏生产商进行沟通。最后,消费者已在游戏里面进行了相应的商品消耗,在这种情况下,欢太科技公司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才争取到36324元的退款金额。
上述客服称,这已经是最后的处理结果,目前不能够退全款。希望消费者可以考虑一下,尽快达成一致。
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刘先生表示不能接受。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显示,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因此,13岁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014/169625889510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