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也讨厌写作文,所以很能体会孩子不喜欢写作文的心态。可以肯定的说,大部分孩子都是不怎么喜欢写作文的。这里需要指出一点:不喜欢写作文,不代表不喜欢写文章。
昨天晚上我翻出了初中写的日记和平时的随笔,发觉当年的自己其实也很爱写文章。但是对于学校里面的作文,我们都会有一定的排斥感,为什么?
一是题材限制。这个题材可能我根本就无话可写,硬要编出一大篇文章来,实际上内心非常难受。又或者,自己想写的不符合评分要求,为了得到高分,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一些自己都不是很认可的文字。
二是不能自由发挥。作文要求字数,正能量,优美。本来写作有个很大的用处就是梳理自己的思绪,但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的感觉却是憋屈的。你被限制在一个框架里面,还得在有限的是时间内写出“优美”的文章,这种写作方式没有让我们更放松,更有思想,而是感觉自己变成了写作机器。
我看了当年的日记,感觉真的很过瘾。这些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几段话,实际上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好处。所以我鼓励孩子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想法。
写自己感兴趣的文字,能够提供自己的兴趣和成就感。但是话说回来,最终我们还是得回到命题作文中来。
要想写作不那么难受,还是得多些经历,多些感悟。否则都是瞎想,那么写作就变成了痛苦和折磨。所以我鼓励自己的孩子平时多写一些感兴趣的文字,等到孩子对文字有掌控力了,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了。这个时候对孩子提要求,孩子往往更愿意接受,也不容易对写作产生厌恶。
,确实,有不少孩子讨厌写作文、害怕写作文,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就是找到原因,对症教育,就可以转变孩子对于这作文的畏惧心理,慢慢爱上写作。
要让孩子喜欢写作文,就要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要让孩子爱上写作文,就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原因之一:缺少积累
首先,缺少字词积累。有些字不会写,会用的词语不够多,要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就比较吃力,要想表现得生动具体就很困难。
其次,缺少阅读积累。孩子读的课外书少,对好词佳句缺少积累,对知识的积累也相对更少。心里没有存储的知识量,写作起来当然辛苦了。
再次,是生活积累,没有生活素材,当然无话可写。如果要求写一种只物或者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好好接触,怎么能写出来。
建议:
其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注重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多读名篇佳作,
其二,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可以积累知识,明白道理,一定要边读书边积累,摘录好词佳句。所谓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书读得多了,自然学会了谋篇布局的方法,书中的知识,自然会从笔尖流出。
其三,要多走进大自然,要走出户外,要多参加集体活动,积累生活素材。
二、原因之二:缺少观察
人的写作就是从观察开始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没有话可以写。学生要是不注意观察,心中空无一物,内容空泛,不知道写些什么。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地也写不出几句话。要不就是写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特点。
建议:有句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观察对于写作文的重要性 。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头顶上的那片蓝,蓝天上的那一缕云,看到小动物的可爱,人们的善良等等。心里有了东西,当然才有可能写出东西来。
记住: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思考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三、原因之三:缺少思考
写作文要动脑筋,要能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整理,形成自己的想法,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很空洞的。
比如:主题为“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如果不通过活动的情况,思考活动的意义,总结内心的感受,当然就写不出来。
写作文还要思考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以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等等。
建议:一定要培养孩子动脑筋的习惯,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有了自己的想法,用我手写我心,真诚地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
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思想、有灵魂的作文才是最感人的。
四、原因之四:缺少训练
世上很多事都是如此,要想熟练掌握一门技术,就要多加训练。作文也是如此,孩子写作文缺少练习,就更加生疏,越不练越生,肯定会害怕写作文了。
建议:勤练笔,除了平时每个单元的作文,还要经常小练笔。可以写读后感、写日记、写游记等等,让孩子有感而发,一有想法就写下来。
常说熟能生巧,作文也是如此。经常写作文,就慢慢会知道写人的作文,记事的作文,状物的作文,想象作文等这些作文的写法,就不会写作文有那么困难了。
总结语:要让孩子对写作文有兴趣,只要学会积累,精于观察,善于思考,勤加训练,就会慢慢喜欢写作文,就会发现写作文原来也很简单,真正做到快乐作文。
原创作者:风儿清
欢迎您转发、评论。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谢谢您。
,没有生活体验,不想编造
知识面太少,写不出来,等等,原因很多
,语文教育是我的主业,我来聊几句:
这个问题问的,很多小学生怕写作文,好像初中生,大学生就不怕写作文似的。
都怕,好吧?应该是从小学就开始怕写作文了。
为什么小学生都怕写作文呢?嚎——
1、写作过程神秘化。
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我手写我心。
然而,写作从小学开始,就被老师故弄玄虚,搞得神神秘秘的。
写作似乎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对神秘的东西,孩子总认为是高不可攀的,产生畏难情绪。
2、写作要求标准化。
现在的学生,写作放不开。最根本原因就是标准太多。
布置一篇作文,老师会附上N多要求:字数不少于500,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感情丰富等等。
这个标准,那个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先入为主,给学生套上了写作的条条框框。
对着标准写,小学生写一句觉得不对,写两句也不妥,越写越难,索性不想写了。
3、写作主题成人化。
对小学生的作文,老师喜欢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
思想要求健康,主题要求深刻。
其实,小学生写作能够表意明确,语句通顺即可。
可是,学生一提笔,就要装出成人样子,咬牙切齿追求主题正确而深刻。
这样一来,文章童趣没有了,连孩子写作的兴趣也扼杀了。
4、写作表达虚伪化。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简单,词汇量也缺乏。
小学生写作的原材料不够,生活感悟和细致表达都很难达到。
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是小学生写作的通病。
唯一解决途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然而,现在孩子为了“拔高”文章,只有写“假话,套话,空话”,可能连学生自己看了,都觉得恶心吧?
总之,小学生怕写作很正常。这需要老师给予鼓励与引导。
以随笔为主,多发现孩子的写作亮点。
低要求,少要求,多表扬,多激励。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
,我认为,讨厌写作文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是学生当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有很多原因导致。首先是自身的原因,写作对于学生来讲,越小的孩子越写不好,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太浅了,读的书也少,本身写的文章也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越是写不好,越不愿意写,这样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的循环。所以,学生当中流行着一句话:“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和真实的现状。除此之外,学校、家庭,社会风气也可能是诱因。而语文是基础学科,特别是作文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成败。希望家长、老师、社会上对这个问题要重视!努力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说起为什么孩子都不喜欢写作文,一般都宁愿把原因归咎到孩子身上,比如“懒”“不肯动脑”之类。其实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看法!
作为成人,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为什么小时候不喜欢写作文?我想这同我们的教学“体系”有很大关系:语文老师的教案中普遍缺乏相应的培训内容。(好像从前“私塾”在这方面是“有一套”的。着重点,我以为应该还是“引导”吧?)
而另外方面,我觉得,写作文又同社会的环境因素有着“微妙关系”。
在现有体系中,作文基本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语文课并不讲“作文”。这没什么,本来作文就是“自己作”!问题是写什么怎样写,命题基本都给框死了!这也没什么,命题嘛!题目命好了,你只管“作”就是!可要命的问题就来了,写作文应该是“写真实”,只有真实的才容易下笔,有什么写什么才能够发挥!但试问咱一茬一茬多少代的学生当中,有几个会这样“大胆”地把平日里的“胡思乱想”也写到作文里去?
是个孩子只要不傻,都不会把做过的荒唐事、遇到的难堪事、心里的不平事,真实地通过作文本给写出来!哪怕是写给自己看的日记,也不是人人“敢”写的!在中国,“隐私”的观念其实还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既然连小学生都有“隐私”,那造成什么一种状况呢?写作文全是“应付”!作业本子交上来了,写得怎样?老师顶多会拿其中一本用词造句“写得最好的”,作范本向全班的学生朗读“推荐”。这样老师也可“交差”了。至于这范文描述是否是“真事儿”,好像老师并不会“过问”。这样,写作文变成砌词堆句文章修饰的“竞技”!重点已经不在“写”所要“表达的”内容(即“生活实录”)了。
如果写篇作文,绕开“现成”可触摸的“真实”不去写,而写并不真实的情感和事物,那几乎等于“搞创作”了!对童言无忌的孩子来说,未免也早了点,难度也太大。
所以总结一下,小学生写作文基本都是靠“憋”的,憋不憋得出来还两说,反正是“不情不愿”的啦!(港台腔给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