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溟之战全新上线了哦,各种玩法享不停,代入感超强,各种角色都有,满足你的修仙欲望哦,美滋滋。剑溟之战游戏这里还可以直接领红包的,门槛很低,基本上人人都能在这里赚到很多。并且,这里还有完美的社交系统,一起解锁不一样的精彩,感兴趣的话就快来下载玩玩吧!
【剑溟之战兑换码】
兑换码:fz888:悬赏刷新劵*5、普通寻宝卷*5、演武场挑战卷*10、进阶石*200。
兑换码:fz777:演武场挑战卷*10、普通寻宝卷*5、进阶石*100。
兑换码:vip777:元宝*100、高级点将劵*1、悬赏刷新劵*5、
【剑溟之战说明】
丰富的活动内容,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心意参与一些活动,尽情在仙侠世界嗨翻天。
随着剧情的深入,玩家需要进行战斗的挑战会更多,其中机遇与危机时常是并存的。
上古传说打造的蛮荒世界,所有的玩家都将在这个战场出现,斩杀神魔获取最终的力量源晶。
【剑溟之战特色】
在这个游戏中开启一段挑战,巅峰战斗模式等待玩家来开启;
特殊的战场等待玩家来,竞技PK切磋提升自己的段位,提供了最个性的装扮;
丰富的职业可以选择,去选择你要玩的职业吧,成为顶级的高手并且开始极致快感的打;
玩家掌握的技能越厉害对你的帮助越大,最强大的攻击可以帮你瞬秒敌人;
【剑溟之战优势】
这里的精彩剧情,将会为绕着每个玩家开启,关卡故事多给你的冒险欢乐也多。
你在这里能够与你的另一半相遇,双修之旅的体验,肯定会让兴奋不已的。
如果你有一个仙侠梦的话,推荐给各位,希望你能赢得胜利。
所有的对战技巧都是可以去尝试,面对更多敌人,打出我们的战斗威力吧。
【剑溟之战亮点】
热血修仙对战开放冒险自由探索,全新的修仙世界为你带来精彩的冒险。
独创的战斗系统,让玩家解锁更多对战玩法,创新打造的战斗模式等着你体验。
酷炫热血的游戏剧情,可以快速的提炼仙丹,打造不同属性的角色对战冒险。
探索冒险式自由对战玩法,精彩的角色由你来解锁搭配,使用道具技巧作战。
【剑溟之战优势】
游戏中的玩法比较丰富,各类玩法可以在这里自由的选择,随你来玩哦。
不一样的战斗等待玩家来,满满的战斗随时可以开启,来和高手切磋吧。
竞技对战时刻可以来,和高手竞技就是这么简单轻松,成为竞技场的王者。
锻造最厉害的神器来提高自己的攻击力,武器装备越厉害对你的实力增益越大。
【剑溟之战评测】
小编将持续为你带来更多好玩的游戏下载介绍,喜欢的玩家点击收藏网站,超多有趣好玩的内容第一时间掌握!
在强大的唐朝海军面前,日军根本不值一提。别说才4倍兵力,即使是10倍兵力,唐军也一样让他们有来无回。
白江口之战是中日海军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交锋,此战之后,日本彻底开启了舔狗模式,彻底成为了大唐王朝忠实的小弟。
唐高宗时期,发生了一场波及整个朝鲜半岛的大战。而白江口之战,就发生在这场大战的后期,想了解此事的前因后果,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一切的开端,只因一封信
公元660年,在唐高宗李治的治理下,大唐王朝的国势蒸蒸日上。
此时,大唐朝廷却收到一封急报,新罗国危在旦夕,新罗国王金春秋向唐朝求援。
这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上,当时朝鲜半岛处于三国鼎立的状态,同时存在着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
其中,高句丽最强大。
按理说,百济和新罗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高句丽才对,但是不知道百济国王怎么想的,竟然和高句丽结盟,一起攻打新罗。
这新罗是唐朝的铁杆小弟,面对高句丽和百济的两面夹击,新罗无力抵抗,只得向自己的大哥唐朝求救。
听到高句丽三个字,唐高宗就气不打一处来。对于唐朝来说,高句丽就一个弹丸小国,然而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三代皇帝都在它身上吃了亏。
尤其是唐高宗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攻下高句丽。
唐高宗收到消息,二话不说就开始点起大军,准备出征。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完成父皇未了的心愿。
经过商议,唐朝决定水陆并进,先消灭高句丽的帮手百济,替新罗解围,然后再全力攻打高句丽。
水路由老将苏定方率领,共计10万大军。而陆路则由新罗国王金春秋率领本国兵马出击。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唐朝的海军。
当初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未果,让他意识到想从陆路消灭高句丽,太难了,因为补给跟不上。因此他投入大笔经费发展海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此时唐朝已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无敌舰队”。
也正是这支海军,成功葬送了兵力是自己四倍的日本军队。
第一阶段,得而复失的百济
同年八月,苏定方率领的唐军便到达了,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熊津江口。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严阵以待的百济大军。
这百济真的没见过世面,竟然妄图在野战中击败唐军。换做是高句丽,早就坚壁清野,龟缩在城墙里了。
果然,这支军队没能阻挡唐军的脚步。在放下登陆部队后,唐军采取前后夹击的战术,轻松消灭了这支百济军队,斩杀数千人,算是来了个开门红。
接着唐军水陆并进,目标直指百济的国都。
很显然,百济并没有吸取教训。竟然集结举国之兵,在都城前面排兵列阵,企图与唐军进行决战。
其实,百济和高句丽一样,其军队擅长守城而非野战。此时百济军队放弃优势,说明其指挥官是个门外汉(可能是百济国王下的命令),这一战,唐军赢定了。
果然,双方交战不久,百济大军便溃不成军,唐军顺势斩杀上万人,将百济都城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前面说了,百济军队擅长守城,因此唐军一时半会拿这座城池还真没办法,双方陷入了相持阶段。
好在上天眷顾大唐,百济这边自己出问题了。
在都城被围之前,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连夜跑路了,留下二皇子扶余泰守城。
扶余泰一看,这不明摆着坑自己嘛。他一气之下,干脆自立为王,横竖都是一死,自然要死得风光点。
当时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也在城中,他一看大事不好了,万一扶余泰真守住了都城,那么自己的老爹就要倒霉了,于是他连夜逃出城去,投奔唐军了。
其他人一看,连皇族都投奔唐军了,看来这城是守不住了,于是纷纷出城投降。
到最后,才当了几天国王的扶余泰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
既然整个百济朝廷都投降了,那些地方上的官员自然有样学样,望风而降。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整个百济便被纳入唐朝的掌控之下。
为此,唐高宗还特意搞了个献俘大典,好好地风光了一把。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百济毕竟是立国六百多年的国家,不认同唐朝的人大有人在。
没过多久,百济各地兵锋四起。
其中实力最强的,当数道琛和福信率领的军队了。他们联系上倭国(也就是后来的日本),想要接回在倭国的王子扶余丰,让他继承王位。
为此,倭国特意派遣5000士兵护送扶余丰前往百济。这应该是日本投入到这场战争中的第一支军队(关于当时日本的情况,后面会详细介绍)。
由于此时唐朝的大军已经班师回朝,只留下少量驻军驻扎在百济,根本无力控制局势,最后只得在中郎将刘仁愿的带领下,坚守熊津都督府(也就是原百济都城)。
至此,唐朝已经失去了对百济的控制。
第二阶段,天佑大唐,唐朝的绝地反击
就在百济局势危急之时,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局势。这个人就是刘仁轨。
这刘仁轨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臣,一辈子没上过战场。
但是在唐朝初期,由于战乱频繁,不仅武官懂得带兵打仗,就连文官也要学习很多军事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这刘仁轨,你让他上阵杀敌,那是为难他了。但是让他制定战略,指挥作战,他却绰绰有余。
为了挽救在百济独守孤城的唐军,刘仁轨临危受命,率领在新罗的部分唐军,会同新罗军队,前去支援熊津都督府。
很快,百济方面便察觉到唐军的意图,于是在熊津江口设置重兵布防。
然而,唐军为了救自己的袍泽兄弟,可谓是士气高涨,再加上刘仁轨指挥得当。百济军队的防线像纸糊的一样,被唐军打得溃不成军。
此战,唐军杀敌过万。正在围攻熊津都督府的道琛得到消息后,吓得连夜撤军,熊津都督府之围就这么解除了。
而与此同时,为了支援刘仁轨的行动。唐高宗下旨,水陆并进,攻打高句丽。
在他看来,百济之所以会降而复叛,是因为有高句丽在后面撑腰。只有消灭了高句丽,才能彻底解决百济的问题。
唐军一度进展顺利。走水路的部队,甚至一度兵临高句丽的都城,将其围了个严严实实。
然而陆路方面却出了问题,还是老问题,战线太长,补给跟不上了。
这也就是当初唐太宗为何要大力发展海军的原因,因为他意识到,想消灭高句丽,走陆路是行不通的。
然而,仅凭一路军队,不足以攻下高句丽的都城。毕竟高句丽专业挨打几十年,早被打出经验了,其都城的城防在当时估计属于顶级了。
由于久攻不下,徒增伤亡,最终唐军只得撤军。
虽然这次作战没能取得预期结果,但是高句丽也元气大伤,一时半会是没法掺和百济的战事了。
战事到了这一步,折腾了这么久,徒劳无功。换成其他皇帝,肯定要投入更多兵力,就为争个面子。
然而,此时唐高宗已经动了从百济撤军的打算。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个好人。他心疼那些留在百济的将士们,不愿他们在以身犯险。
唐高宗特意给刘仁轨下令,让他带兵撤出百济。如果新罗王希望他们留下,那么唐军就驻扎在新罗。否则直接班师回朝。
然而刘仁轨却认为不能撤军,此时高句丽已经废了,正是一鼓作气解决百济的时候,然后才好集中力量解决高句丽,彻底消除唐朝的一个心腹大患。
他一方面激励士卒,说服他们选择继续坚守,等待时机。另一方面他致信唐高宗,分析其中利害,使其改变主意。
最终,在刘仁轨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方案得到了朝廷和手下士卒的支持。唐朝因此没有错失解决百济和高句丽的机会。
此时,百济方面也得到了唐高宗要求撤军的消息,为此,还特意修书一封,询问刘仁轨何时启程,他们好送行。
刘仁轨明白,此时的百济已经以为胜券在握了,这正是反击的好时机。
于是他率领唐军对百济军队发起了全面反击,连战连捷。同时又派兵攻下了战略要地真岘城,打通了与新罗的通道,补给源源不断地从新罗方向运来,唐军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正所谓天助自助之人,就在唐军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百济内部却发生了内讧。
当时,扶余丰只是百济名义上的国王,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福信手中。
对此,扶余丰非常不满,他不甘心做个傀儡,于是设计除掉了福信,同时将福信的亲信一网打尽。
然而,论军事才能,扶余丰远不如福信。没有了福信的指挥,加速了百济军队的溃败。
扶余丰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倭国和高句丽求援。
高句丽已经被打残了,自然无力出兵。倒是倭国确实出动了一支大军,前来增援百济。
白江口之战即将爆发。
第三阶段,倭国正式出兵,白江口之战爆发
日本在当时还不叫日本,而是叫倭国。这个国家让人一言难尽,简单的说就是夜郎自大。
毕竟倭国是个岛国,平时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朝鲜半岛那三个国家。即使是三国中最强的高句丽,实力也远不如倭国。
这也导致了倭国变得盲目自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隋朝时期,倭国的推古天皇就派遣使臣出使隋朝。国书上写着:日出之地天子致日落之地天子。
很明显,推古天皇觉得自己地位比隋炀帝高。
倭国的自大可见一斑。
当时,倭国的局势很不好,天皇想推动变革,然而贵族集团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处阻扰变革,天皇的日子很不好过。
为了缓解内部矛盾,同时树立天皇的威信,倭国确实需要一场大胜仗。
其实,早在唐军第一次出兵百济的时候,百济就向倭国求援了,倭国也确实集结了大军。
结果就在大军出发前夕,天皇突然去世了。这是不是贵族集团的阴谋,我们不得而知,总之这次出兵就这么黄了。
于是倭国只是象征性的派了5000士兵,作为先遣队前去支援百济。
后来,倭国又派遣170艘战船,携带大量物资去支援百济。
不过这都是小打小闹的,这点人起不来多大作用,主要是用来稳住百济,让其继续挺住。
到了公元663年八月,倭国局势已经稳定,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再次接到百济的求救信后,倭国正式出兵了。
白江口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这次,倭国是真的下了血本,出动了上千艘战船,以及至少四万人的大部队。
如此规模的海军,在当时确实少有国家能媲美。然而少有不是没有,倭国海军遇到了他们一生的噩梦——大唐海军。
在接到倭国海军挥师北上的消息后,唐朝也派出了自己的“无敌舰队”。总计170艘战舰,超过一万名士兵,而唐军的指挥官正是刘仁轨。
打仗,从来不是看哪边人多,哪边就能获胜。
别看倭国船多,而且也有模有样,但是和唐军的战舰一比,就是个玩具。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倭国的船最多只能称作战船,而唐军的才是真正的战舰。巨大而厚实的船体,强大的舰载武器,训练有素的士兵,这些都不是倭国海军可比的。
不过,这种规模的海战,在当时双方都没有经历过。因此打起来还是很小心谨慎的。
第一天交战,双方主要以试探为主。看看对方船只的性能,以及使用的武器、战术。因此双方并没有多大伤亡。
此后,双方很默契的都没有出战,而是积极部署船只,商讨战术和对策。
到了8月27日,双方终于迎来了最终决战。
倭军的战术很明确,就是利用自己船只的机动灵活,快速接近唐军舰队,将其穿插分割,然后逐个击破。也就是群狼战术。
这战术没毛病,完全发挥了倭军的优势,很有针对性。
然而,倭军不知道的是,唐军之前并没有拿出真本事来,于是倭军倒霉了。
就在倭军船只按计划接近包抄唐军战舰后,眼看唐军快要进入弓箭射成的时候,唐军率先开始了射击。
只见漫天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倭军还没搞明白,明明还没进入射程,为何唐军的箭矢能射中自己,他们又发现,自己的船只着火了。
原来,唐军使用的是火箭。
这还没完,从唐军的战舰上,射出一块块石块,狠狠的砸在倭军船只上,不少船只被砸开个大窟窿。有的船只干脆直接被砸沉了。
倭军彻底蒙了,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压根没见过。
那个年代,是没有火炮的。最早的火炮也要等到500多年后,是宋朝发明。
而唐军所使用的是名为投射器的武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上武器了。
其原理与投石机类似,简单的说就是将投石机进行小型化后,固定到战舰上,通过投射石块来对敌方舰队进行大范围打击。
投石机在当时本就属于先进武器,只有少数国家掌握其技术。而将其小型化,则更加困难。毕竟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科学理论,那时候是不存在的。
投射器的研发,是无数工匠,历经多少代心血的结晶。当时掌握这一技术的,大概只有唐朝了。
于是,在投射器和火箭的双管齐下之下,整场战斗已经变成了单方面完虐。
倭军船只不是葬身火海,就是直接被砸沉,无数倭兵在海水里挣扎着。而迎接他们的则是唐军的弓弩。
这样的战斗,别说倭军人数才是唐军的4倍,即使是10倍,也是有来无回,毫无悬念。
最终,唐军四战四捷,全歼了倭军主力,只有少数船只见势不妙提前逃跑了。
不过百济才是唐军的目标,因此也就放任倭军逃跑了。否则,他们一个人也别想活着回去。
唐军能歼灭四倍之敌的原因
白江口之战,唐军能够成功歼灭四倍之敌,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武器技术的先进。
首先是战舰。
唐军的战舰巨大且坚固,不仅拥有强大的防御力,而且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茫茫大海上,人们如履平地。
同时,巨大的舰身,才可以安装投射器这种大型武器。而且还能储备更多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石块和箭矢这种消耗品。
海战,有时候就是比拼炮弹等消耗品的数量的数量。炮弹多的一方,自然火力更猛,更敢宣泄火力。
其次是弓矢。
唐军的弓矢,射程明显超过倭军,无论在什么时代,射程远的优势都是巨大的。
最后是投射器。
投射器在当时属于划时代的发明,在那个火炮连影子都没有的年代,一般国家海战要么用弓矢,要么跳上对方战船拼冷兵器。
而投射器可以直接摧毁敌方战船,敌人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挨打,却无法还击。
而且这种无力感,还会使敌人丧失斗志,加速战斗的结束。
但是,光有先进的武器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人给力。
首先是指挥官。
白江口之战的唐军指挥官是刘仁轨,他的整个布局看似简单,但是又没那么简单。
倭军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战术。而唐军则是先预判倭军的战术,然后再反推该如何作战。
正是预料到倭军会采取群狼战术,唐军才故意让他们接近自己,等倭军进入射成后,才将火力全部倾泻而出,在短时间内造成最大的伤害。
如果换成一个平庸的指挥官,很可能在敌人近身前就开火了,那时候倭军见势不妙,很可能早就开溜了,那么就无法做到全歼倭军主力了。
其次是兵源。
除去唐朝人和倭国人在体格上的差距不说(日本人的身高,大家都懂的),双方士兵的战斗力也差距巨大。
唐朝采取的是府兵制,其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没事的时候进行操练,实际上属于半职业化军人。
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是远高于普通百姓的。
再加上隋唐年间战乱不定,士兵们在战场上得到了历练,可以说个个都是百战之兵。这些士兵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战斗技巧,在当时都属于一流的。
再看看倭国的士兵,说白了就是一群临时征召的农民,即使有少数类似武士的存在,也不足以影响战局。
这样的两支军队,即使不打海战,而是在陆地上硬拼,唐军照样可以以一敌四,甚至以一敌十都有可能。
毕竟,当年女真打辽国,不就是几万打百万还大胜嘛。
因此,虽然日军人数是唐军的4倍,但是在武器技术、战术以及兵源等各方面,都处于被碾压状态,最终被唐军打得惨败而归。
白江口之战的影响
在白江口之战中,唐军彻底解决了倭军主力,使得百济彻底绝望了,只得开城投降。
在彻底平定百济后,下一个轮到高句丽了,没过多久,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加上新罗的支援,唐朝终于除去了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至于倭国,通过白江口之战,终于认清了现实,明白和强大的唐朝相比,自己就是个蝼蚁,于是开启了舔狗模式。
大量派遣遣唐使,前往唐朝学习先进的文明和技术,后来干脆连国号都改成日本了,大概是为了告诉唐朝,日本已经不是之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国了。
可见其受到的刺激有多大。
和平,永远不是靠讲道理讲出来的。想要和平,就要拿出实力,让那些有野心的势力知道疼了,双方才能打出了共识,和平自然就来了。
白江口之战,打出了大唐的威名,让周边国家都意识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才有了后来的万国来朝,以及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盛世。
,从史书上有关此战的记载看,整场战役进程,处处显示着唐军有以下特点:
士卒骁勇善战、斗志昂扬、求战欲强、敢打恶仗;统兵将领又特别擅长抓住战机,敢于毫不犹豫的以少数精锐主动进攻,并凭借强悍战斗力,以少胜多,击溃数倍之敌。这就是唐军,就是这样能打!
这也是日军虽有4倍兵力优势,却仍遭惨败的主要原因。他们与唐军比,战斗力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双方兵力对比:
(1)唐军水陆总兵力一万七千余人,战船百余艘。
(2)倭国\百济联军总兵力不下六万,倭军近四万人,战船一千余艘。
战役过程:唐军以数量居于劣势的精兵,果断发起进攻,直捣倭国百济联军巢穴周留城,打了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战役结果:唐军水战陆战全胜。
倭军伤亡惨重,大败而溃逃,从此近千年不敢跨海东来。百济则成为了历史,二次复国梦彻底破灭。
而白江口之战的详细,必须先说清楚战前背景与来龙去脉。
战前背景——狂妄自大而自取灭亡的百济国。
大唐时代的东北,除了横跨辽东的高句丽,还有百济与新罗二个小国。
高句丽横跨辽东,妄图与大唐并立。而百济倚仗有高句丽撑腰,又与倭国交好,屡次侵犯新罗。
新罗求救,由此大唐让百济罢兵。
百济却毫不理会,没把大唐当一回事。这叫什么?
这就是没挨过拳头的人,不知挨打是何滋味,纯属是讨打的节奏。
公元660年,三月。(唐高宗显庆五年)
在西域横行万里、连连灭国擒王的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刚凯旋班师不久,又一次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出征,讨伐百济。
大唐兵锋,岂是百济这种小国所能抵挡得了?
数月间,唐军阵战斩获敌首万级,百济兵溃不成军,随之国都被破,国王成了俘虏。
同年十月,百济国王、贵族九十三人及宗族百姓一万两千多人被唐军押送渡海凯旋。国王扶余义慈及其子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献俘于大唐东都洛阳则天门。
大唐留守百济的二刘——刘仁愿与刘仁轨。
(1)左骁卫郎将刘仁愿。
刘仁愿,为汉时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自北魏至隋唐,刘氏便为世代将门。
刘仁愿早年,先为弘文馆学生,又入选为唐太宗亲卫,武艺过人,据说有徒手格猛兽的勇力。
百济灭亡后,唐军主力转伐高句丽。
已升任左骁卫郎将的刘仁愿率部驻百济旧都;
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二将率唐军留守百济,总兵力约为一万人。
百济遗臣们对唐军的。
百济旧将僧道琛与鬼室福信等,不甘亡国,联结残部,据守白江出海口附近的周留城,招兵买马,并向倭国求援,欲旧都,图谋复国。
百济集合数万众围攻刘仁愿驻守的旧都城,声势浩大。
熊津都督王文度到任不久便病殁,所部群龙无首,猝逢形势突变,无法支援刘仁愿。
使得刘仁愿失去了策应,孤军困守百济城,只得向朝廷飞书告急。
这时候,就急需派一得力之将,去统领王文度的兵马,去协助刘仁愿。
那么派谁呢?
(2)已被贬为庶民的原青州刺史刘仁轨复起。
朝廷集结大军伐高句丽时,青州刺史刘仁轨奉命督运军粮。
没料,运粮船队跨海航渡时遇上飓风,致使粮船多覆,损失惨重。
于是问责,夺去刘仁轨一切职务,从一州刺史贬成了平民之身,还被勒令在军中带罪服役。
待百济告急,一道诏令,刘仁轨从平民又成了刺史,被任命为检校(代理)带方州刺史,节制熊津都督府兵马,协助刘仁愿平叛及镇守百济。
已经历了一次大起落的刘仁轨,仍然壮志满怀。
赴任前,仁轨对麾下左右说道:
“我此去将荡平东夷,颁行大唐正朔,诸位协力助我,又何患功业不建!”
这一番话说的,麾下众人无不踊跃鼓舞,斗志昂扬。
刘仁轨接管王文度旧部兵马,并征发新罗兵若干,申定军律,编好部伍,率砺士卒,直向百济旧都。
沿途势如破竹,战无不克,击溃围旧都的叛军,并与刘仁愿会合。
此后,二刘合兵。
因熊津口为冲要之地,唐军弃百济旧都,主力移驻熊津城。
由刘仁愿任职熊津都督,刘仁轨仍以检校带方刺史辅之。
西北叛乱与极端气候等多重因素,迫使大唐暂停了对从高句麗的讨伐、全面撤军,驻守百济的唐军成了孤军。
公元662年,二月。
唐军开始从高句丽全面撤离。唐高宗对驻守百济的二刘颁下敕令,说道:
“大军都撤了,熊津驻军势单力薄,不如弃城先入新罗;若新罗王留卿等驻守,可先驻新罗。否则,那就全军渡海回国了吧!”
刘仁愿接敕令后,颇为踌躇,一时难决。
刘仁轨坚决反对撤军,奋然力劝刘仁愿道:
“大臣为国家计,有死无二,岂可贪生避害。主上欲灭高句丽,所以先讨平百济,并留我等驻兵、分守据险,也是为制高句丽之心腹...如果今弃城而走,将使数十年血战徒劳无功等等。”
总之,刘仁轨极力说服刘仁愿,百济熊津城决不可弃,坚守下去,必能建奇功。
刘仁愿及唐军将士们,闻刘仁轨之言后,虽然明白自己已成孤军,但却都愿意继续坚守熊津,卡住敌军的心腹要害之地。
于是,刘仁愿上表朝廷,二刘决意以孤军坚守熊津城,继续控扼百济。
然而,此时的百济遗臣们,在取得了倭国支援后,新国王又立,元气逐渐恢复,实力慢慢得到了增涨了。
倭国对百济倭支援。
661年正月。
倭齐明天皇亲自乘船西行筑紫郡,为远征支援百济作出动员准备。
没料到了七月,天皇就病死了。但是倭国妄图与大唐一较高低的野心,却愈发炽烈了。
661年八月。
倭军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倭军正式登陆百济。
九月,兵力为5000人的倭军护卫送已流亡在国的百济王子扶余丰归国,被鬼室福信拥立为百济国王。
由此,倭国正式走上前台,开始源源不绝的向百济输送大量兵力与物资,帮助百济对抗唐军。这实质上,就是公开在向大唐叫阵了。
百济新国王的狂妄与刘仁轨的决断。
唐朝大军全面撤出高句丽,从倭国返回继承了百济国王位的扶余丰顿时便腰杆硬了起来。
于是,派出使者赴熊津城探虚实,使者面见二刘,煞有其事的问道:
“听说上国大军已返,不知二位何时返程,届时我王将派兵护送!”
百济以为,唐军势孤,必不敢再留驻熊津。
刘仁轨将计就计,故意装作气愤,对使者说:“我国大军既撤,我等当然也将返归,不劳相送。”
待百济使者归去,刘仁轨与刘仁愿计议:
“虏贼欺我太甚,今以为我必将撤走,而不作戒备,我军正可趁此机会衔枚疾进,打他一个攻其不备。”
于是,唐军整队备战,秣马厉兵,突然向百济余部据守之地发起了攻击。
百济万万没料到,已成孤兵之势向唐军还敢主动进攻,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连连丢城失地。
刘仁愿亲自督军突袭支罗城,一鼓而破。
然后,又连克大山、沙井等要隘军栅十数个。
刘仁轨督军攻克岘城,打通了与新罗的粮道。
二刘再次上奏朝廷,说明形势,请求添兵,以一举歼灭百济残部。
于是,朝廷征发淄、青、莱三州海陆兵七千人,开赴熊津;
又派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任熊津道行军总管,统一指挥诸军,会攻百济。
663年五月。
倭国大军扺达,此时在百济的倭军,就已有兵力四万余,战舰千余艘。
加上百济各部,倭国与百济的兵力远超唐军。
然而大唐的制胜秘诀,就是抓住战机,果断进攻,直取敌军心脏。
刘仁轨提出的攻击建议,就是这样的:集中兵力,直捣百济新都,位于白江口边上的周留城。
唐军进兵方案:
孙仁师、刘仁愿率步骑,刘仁轨率唐军水师,水陆并行,急袭周留。
八月底,唐军出击。
当刘仁轨的船队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就与倭国水军遭遇。
百余艘唐军战船,对阵千艘以上倭国战船,激烈的水战随之开打。
唐军船少兵少,但是船壁高大而坚厚,设计精良,士卒甲械精良、骁勇敢战。
战斗一开始,唐军水师就抢占上风口,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火焰涨天,四百多艘倭船被焚毁,倭军死伤无算,海水被浸染成了血红色。
孙仁师与刘仁愿又督步骑自陆上攻来,当时的一万唐军步骑战斗力,在野战中击溃五万突厥骁骑都不在话下,真不是倭国与百济兵所能对抗的。
于是,倭军残部及百济新王扶余丰仓偟逃回倭国。
扶余丰之子,扶余忠胜、忠志等,大开周留城门,率众投降,至此,百济又一次灭亡。
而倭国有史以来与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第一次交战,就这样以一触既溃的惨败收场了。
(图片来自网络)
,白江口之战,是中日海军历史上首次交锋,大唐以碾压式的实力,让居心叵测的日本彻底认清了局势,自此之后的近一千年里,日本再也不敢犯我华夏领土。
很少人知道,早在7世纪时,中日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在这场战役里,大唐将士将4倍于己方日本海军打得溃不成军。
也正是因为此战的胜利,让当时的日本成了大唐忠实的“小迷弟”,并且,在此之后的近一千年里,日本再也不敢冒犯华夏。
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战”。
那么,白江口之战是因何而起的呢?大唐将士又是如何击败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日本呢?这要是说起来,还得从大唐立国后,周围几个不安分的邻居说起。
几个不安分的邻居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代隋建唐,经过数年的征战,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时期,大唐已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而在大唐强大之后,周边的几个邻居,由于忌惮大唐的实力,因此纷纷低头示好,选择向大唐臣服。
不过,表面上是臣服了,背地里则是颇为不安份。
这其中,以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也就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最具代表性。
这三个国家,都有想吞并其他两国的念头,因此摩擦始终就没停过,三方没少大打出手,但一时半会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到了唐高宗时期,百济的国王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联合高句丽一共攻打新罗,俗话说双拳难抵四手,新罗招架不住两方进攻,很快就节节败退,还丢了十几座城池。
无奈之下,新罗国王只能向宗主国的大唐求助,希望大唐出兵来帮助新罗摆脱困境。
最开始,唐高宗李治在收到新罗的求援后,并没有马上出兵,而是下了一封国书送到百济,以宗主国的名义,要求百济停止对新罗的进攻,更不要助纣为虐去联合高句丽。
但是当时的百济很狂,根本不听唐高宗这一套,毕竟在百济看来,自己身后有强大的高句丽撑腰,大唐不足为惧。
事实上,百济敢有这个底气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隋炀帝开始,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中原就曾多次征讨高句丽,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包括李世民组织的远征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百济就觉得大唐不算什么,只要自己抱好高句丽的大腿,那就什么都不怕。
因此,在拒绝了唐高宗的要求之后,百济我行我素,与高句丽再次联合,又夺下了新罗三十多座城池。
而看到百济如此嚣张,唐高宗李治坐不住了,如此宵小之徒,不给他点颜色看看那还了得?同时,李治也考虑到,如果联合新罗出兵的话,将来还可以与之形成夹击之势,共同对付高句丽。
所以,经过权衡之后,李治在公元660年,决定派兵与新罗组成联军,出征百济。
当时的大唐一方的将领是大将苏定方,他带领着十三万大唐水陆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百济多座重要城镇,到了当年六月时,苏定方已经打至百济都城。
眼看大唐大军压境,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隆连夜跑路,把二皇子扶余泰留下守城。
而扶余泰也很有意思,看到父亲和大哥把自己丢下,一气之下便自立为王,准备和大唐死磕到底,但是没等他开始死磕,他的侄子扶余文思(太子扶余隆之子)果断投降了唐军。
扶余文思这一投降,城里的王公贵族纷纷有学有样,也都投降的唐军,而扶余泰眼见如此,也知道大势已去,所以最终不得不出城投降。
至此,百济灭国,此战以大唐完胜而告终,唐高宗下旨,在原百济的国土上设熊津都督府,派朗将刘仁愿驻守百济。
搅局的倭国
按理说,自此之后朝鲜半岛的局势应该较之前稳定一些,毕竟百济都没了,但实际上,稳定只是暂时的,因为很快一个搅局的就要来了。
那么是谁来搅局的呢?没错,就是当时还叫做倭国的日本。
倭国虽说与朝鲜半岛隔着一片海,但是其对于朝鲜半岛上的局势历来就十分关注,长期参与到这片土地上的混战之中。
比如,向百济暗中送点物资,再或者往高句丽增援点兵力等等。
如果仅从表面上看,倭国似乎是想从高句丽和百济攻打新罗的战役中捞点好处,但实际上,倭国的真实目的是大唐。
毕竟大唐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这些都让蜗居在一方狭小领土的倭国人垂涎不已。
因此,历代的倭国掌权者,都是不断寻找机会,想要进攻大唐,但由于实力悬殊太多,加上没有合适的路径,因此只能无限期的等待。
不过,倭国发现,如果能占据朝鲜半岛,将这里作为跳板,那么攻打大唐就方便多了,所以,倭国才会不断参与到朝鲜半岛的纷争之中,他们其实就是想在这里挑起混乱,然后趁机将这里殖民。
原本,按照倭国的计划,是让高句丽和百济灭掉新罗,然后再在剩余的两者之间挑起战争,但不曾想大唐直接出手灭掉了百济,这就打乱了倭国的全盘计划。
为了让计划回到正轨,倭国的天皇经过谋划,决定出兵加入战局。
倭国的计划很简单,当时原百济国国王的另一个儿子扶余丰在倭国当质子,因此,倭国就准备将扶余丰送回去,同时给他兵卒和资源,让他组成“百济复”,计划复国。
与此同时,大唐这边也是麻烦重重,在灭掉百济之后,唐高宗下旨,要求苏定方趁势攻打高句丽,但由于唐军属于远征作战,再加上高句丽举全国之力抵抗,因此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
在此之后,因为气候原因,唐军又损失了两员大将,眼看打不下高句丽,唐高宗李治不得不下令撤军。
由此,唐朝征讨高句丽的行动,再一次失败。
而在百济这边,由于在此的唐军并不多,百济的复迅速占据了优势,同时倭国又派遣了数千兵力进入百济,这么一来,大唐对百济几乎失去了控制。
一方面是攻打高句丽受挫,一方面是百济持续混乱,最终,唐高宗李治决定,将留守在百济的所有大唐将士全部撤走,把百济留给新罗人折腾去吧。
但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站了出来,表示坚决不能撤军。
坚决不能撤军
他就是刘仁轨,一个当了半辈子文官,并且前半生默默无闻的人,但却能在年逾花甲之际,却大放异彩的唐朝大将。
在刘仁轨看来,如果大唐自此撤军,那么曾经耗费在百济的精力,将会全部化为泡影,而一旦百济复国,那么大唐想击败高句丽的计划,将会更加不容易实施。
因此,他认为坚决不能撤,而为了向李治表决心,刘仁轨带着部下,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一举攻下百济不少城寨,并打通了大唐至新罗之间的通道。
也正是因为此战的胜利,让李治看到了希望,他在接到捷报后,当即下令,派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七千将士前去支援。
与此同时,倭国的动作也一直没停,在大唐攻打高句丽期间,倭国就先后三次派兵进入百济,同时向百济送钱送物资,表面上是支援百济,实际上就是为了将来和唐军作战做准备。
得知大唐调兵之后,倭国天皇中大兄意识到,与唐军的决战就要来了。
于是,他指派倭国名将庐原君臣,带领一万精锐部队前往百济,并计划在白江口登陆作战。
之所以选择白江口,是因为这里距离百济的老巢周留城很近,因此,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支援百济复。
与此同时,探知百济向倭国求援后,唐军也做出了反应。
刘仁轨提出,应当抢先一步,打下周留城,这样就能让周边的小城不战而降,恰逢大唐援军已到,这就让刘仁轨更加信心大增。
最终,经过刘仁轨等人的商议,定出了“海陆联合”的作战计划。
陆路方面,由孙仁师、刘仁愿以及新罗国王金法敏率领,直袭周留城。
海路方面,则由刘仁轨率领,自白江口而上,从水上进攻。
这种作战方式,采取的就是“前后夹击”的策略,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敌人无处可逃。
公元663年八月十三,唐罗联军的陆路大军,先攻下豆率城,之后用了四天的时间,又将周留城拿下,而此时,百济的大部分军事力量,都被压缩在周留城至白江口一带。
从表面上看,唐军似乎已经胜利在望,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倭国支援百济的援军还未到,因此,只要百济能守住周留城至白江口一带,等到倭国大军一到,再来个逆风翻盘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白江口一带至关重要,能不能彻底胜利,就看会不会击败倭国援军了。
当年八月二十七日,倭国先遣部队抵达白江口,这一次,他们带来了精锐士兵一万余人,战船高达一千多艘,加上百济的士兵,共有三万多人。
而唐军这边,仅有170艘战船,兵卒也就不足七千人。
不管是兵力还是战船数量,唐军明显逊色于倭国,但就是在这种占据劣势的情况下,唐军用娴熟的战术和绝对的实力,好好的给倭国上了一堂军事教育课。
白江口之战
八月二十八日凌晨,倭国首先发动了进攻,
数千艘战船齐头并进,气势汹汹的冲向大唐海军,同时,倭国不断发射火箭,刹那间白江口上空一片火红。
面对这一切,唐军将领刘仁轨并不慌乱,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布置。
刘仁轨为何如此淡定呢?很简单,他有充足的底气,而他的底气来源,就是这一百多艘大唐巨大的战船。
唐军战船数量上虽说少于倭国,但是优势就在于,大唐的战船体积更大。
并且,除了体积大之外,大唐的战船还装备有火器,另外,配套的还有楼船、斗舰、游艇、海鹘船等。
而相比之下,倭国的战船就有些不够看了,体积小只是其一,质量也差,在大唐巨大的战舰面前,就犹如蚍蜉面对大树一般。
而开战之后,就出现了一幕很有意思的场景,倭国的船只就好像一群蚂蚁,在围着唐军的大船在敲打。
而远远看去,战场上就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场景。
不过,虽说在装备上占优势,刘仁轨同样也没有掉以轻心,他一声令下,命令楼船和海鹘船依次出击,向倭军发射火箭。
随着唐军发起进攻,距离唐军最近的一波倭军纷纷落水淹死。
这个场景,让倭军将领庐原君臣十分着急,因此,他下令加大攻势,更多额倭国战舰冲了过来。
而刘仁轨再次下令,派出了艨艟、斗舰两种轻巧的战船,向倭军反包围过去。
艨艟是一种蒙有牛皮的船只,船头安装有尖刺,是海上近战的利器,而它们所到之处,倭军队恶船只纷纷被撞散,唐军的近战士兵趁势开始收割倭军的生命。
同时,那些唐军的弓箭手也没闲着,除了点射落水的倭军之外,还往远处发射火箭,点燃那些意图冲过来的倭国战船。
如此一来,不管是近战还是远程攻击,唐军的攻击层次分明,让倭军顿时方寸大乱。
不过,虽说这种攻击给倭军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架不住其数量多,因此,依旧还有源源不断恶倭军船只冲向大唐战队,如果他们要是对唐军形成合围的话,那么局势就会一面倒。
而就在这个时候,仿佛天助大唐一样,原本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并且,风向还是朝着倭军的方向去的。
正在指挥作战的刘仁轨,顿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没错,当年诸葛亮就是借助东风火烧赤壁的。
没有任何犹豫,刘仁轨当即下令,迅速派出了二十多艘装满干草、油料的走舸,乘着风势,迅速向倭军冲去。
就在倭军队唐军的举动不明所以之际,这些走舸已经来到他们面前,与此同时,刘仁轨一声令下,唐军的神射手射出了几十根火箭,瞬间点燃了这些走舸。
紧接着,冲天火光顿时升起,几乎所有的倭军船只都被点燃,随处可见倭军士兵落水,哀嚎声更是不绝于耳。
就在此时,刘仁轨拔出佩剑,一声中气十足的“冲啊”之后,唐军将士在他的带领下,冲下倭军战舰。
下一刻,倭军犹如待宰的羔羊,一个个被唐军看下头颅,跌落水中。
不久,倭军士卒的鲜血染红了白江口整个海面,到处都是他们的残破的尸体,以及七零八落的船只。
此战,刘仁轨大获全胜,并且,大唐170艘战舰,无一损毁。
平定高句丽
战后,刘仁轨被唐高宗任命为熊津都督,而他开始模仿大唐建制,在熊津建立了招兵买马的折冲府,训练自己的军队。
他这么做,就是为了将来大唐征讨高句丽时,自己能出一份力。
毕竟这个与大唐死磕了数代的小国,一直是每个大唐将领心里的遗憾。
而到了公元666年,刘仁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高句丽内部更迭,继位者能力平庸,并且皇室夺权现象频频发生。
而得到线报的唐高宗,意识到机会来了,在当年年末,委派老将李勣率大军远征。
历时一年,高句丽被灭,至此,其四分之三的领土被纳入大唐,整个朝鲜半岛,仅剩新罗一家占据着东南角的土地。
至于之前不断搅局的倭国,这一次并没有插手,毕竟在白江口一战后,倭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与大唐之间的差距,而他们试图攻打大唐的野心,也在当时沉入了海底。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倭国国内对大唐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崇拜之情。
除了不断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之外,民间的交流也日趋旺盛,而其国内,也掀起了学习唐朝文化的浪潮。
并且,倭国经长安恩准,正式更名为“日本”。
小结:
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之间爆发的第一次正式对战,大唐用强横的实力击败倭国,同时也奠定了东亚的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此战让双方关系进入了新的时期,不仅促进了日后的双方交流,更让日本在之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再也不敢犯我华夏领土,
,这就好比是黑社会武装组织遇到了正规军,根本就不是数量能解决的事儿。
虽然,当时倭寇的人数、船只数量都比唐军多得多,但是,不管是武器装备、战船的性能和技术、再到兵将们的军事素养,双方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想啊,“白江口之战”发生在公元663年,中国的唐高宗龙朔三年,日本那边是飞鸟时代的天智天皇(661年——671年)时期。距离日本开始效仿唐制的“大化改新”(645年),这才过去不到二十年。
熟悉日本的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前,那社会组织形态可能还不如我们的西周呢,西周还有完整的礼乐制度,日本那边更像是个部落联盟。
公元645年,天智天皇(那时候还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他的母亲皇极天皇(655年第二次继位,又名齐明天皇)和中臣镰足,推翻了大贵族苏我氏,并拥立了孝德天皇(皇极天皇的弟弟)即位,并领导了一次效仿唐制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主要是废除了大贵族垄断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经济上废除了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这样的词语看不懂没关系,你就理解为古代版本的“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必须向一些政治势力做出妥协,没有分得那么的彻底。
政治上,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央设置二官,八省,一台。
总之,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照着大唐的制度,依葫芦画瓢,虽然很难画得完全一样,但是由于日本之前的制度太原始了,所以日本这瓢虽然画得也不怎么样,但出来的效果依旧是刚刚的。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天皇明显感觉自己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了,所以,腰杆儿自然也就越来越硬了,在外交方面的体现就是容易嘚瑟。日本天皇看见隔壁邻居有事儿,就忍不住想去掺和掺和。
这不嘛,朝鲜半岛的三个邻居(由北向南依次是高句丽、新罗、百济)就互相不对付,当时高句丽最强大的,新罗次之,百济最弱。高句丽想统一半岛,就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百济一起于655年攻打新罗。
新罗哪里顶得住两面夹击?就向大唐求援。高句丽从隋朝开始就是中国的威胁,但从隋炀帝到唐太宗,几次远征都没打下来。这次面对百济的求援,唐高宗派名将程名振和苏定方从海路驰援,解了新罗之困。
公元660年,百济借着有高句丽在背后撑腰,又一次进攻新罗,新罗王再次向大唐求援,唐朝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军队伐百济,最终灭了百济。
这百济的虽然被灭了,但大唐看不上这边角之地,不可能派官员来统治啊,所以还得扶植原来百济中“听话”的人来进行统治。
然而,从661年开始,百济的傀儡却偷偷联系日本人,想要反水,在背后对正在配合攻打高句丽的大唐和新罗联军捅刀子。
日本这边,觉得自己翅膀已经足够硬了,虽然知道不是大唐的对手,但这毕竟在朝鲜半岛,北边有高句丽顶着,大唐只能以少数的水军在朝鲜半岛南部跟自己作战,所以,它们觉得自己是有优势的。
于是,661年,齐明天皇和中大兄皇子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亲征。
然而,还没渡海,齐明天皇就挂了(病死于筑紫朝仓宫),中大兄皇子监国,出征这事儿就这么耽误了。
等中大兄皇子继位成为天智天皇之后,他就开始陆续派遣军队渡海,将物资什么的提前运到百济,然而又分批运输军队过去,准备大干一场。
直到,公元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7000人到达百济。唐朝那边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170进驻熊津城。
当时日本在百济那边有四万多人,唐军一万多人,不管是战船数量,还是士兵数量,日本都占据绝对的优势,这还没算百济的军队。
然而,就在战争一触即发前,百济内部出现了内讧,日本一看这盟友是帮不了自己了,但到嘴边的肉怎么能轻易松口呢(日本想趁机将势力范围扩大至朝鲜半岛)?
日本人觉得自己有绝对的优势,就决定拉开架势,跟大唐这个自己的老师打一架。就这样,白江口之战——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就这么打响了。
日本人以为自己有绝对的优势,然而,战争一打它们才发现自己的军队在大唐的军队面前就像是海贼遇到正规军,根本就不够看。
这次战争《日本书纪》的记载详细:
8月17日,“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烈(列)于白村江”。27日,第一次会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28日再战,“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嗔,杀数十人,于焉战死。是时,百济王丰璋与数人乘船,逃走高丽。”9月,倭国舟师残部逃离回国,百济佐平余自信等同船前往。
日本的历史书写者为了不让自己显得难堪,所以将战争描述的很悲壮,不知道背景的还以为唐军在数量上绝对占优呢。
《旧唐书·刘仁轨传》记载则是:
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获其宝剑。伪王子扶余忠胜、忠志等率士女及倭众并耽罗国使,一时并降。百济诸城,皆复归顺。
一句“贼众大溃”,就交待了日寇在唐军眼中是什么级别的货色。
从历史上来说,“白江口之战”对大唐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但是对日本来说,它却对日本后来的一千多年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这一仗大唐把日本给彻底打服了。从这之后,日本天皇认定大唐是最高端的文化,随即大规模地派遣遣唐使,到唐朝来学习各种制度和文化,把日本按照唐朝的样子改造一番。日本对唐朝的模仿达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曾经作为日本首都一千多年的京都,就是仿照大唐的洛阳城建设的。城市正中有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叫做朱雀大街,把城市分成两半,西半边叫做长安城,东半边叫做洛阳城。
当时日本的诸侯们到首都朝见天皇,叫做“上洛”,就是上洛阳去。即使到了现在,京都的门牌上也还写着洛南多少号、洛北多少号,京都的旅游大巴还是叫做洛巴士。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谢谢邀请![作揖][作揖][作揖]
这大概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抗日战争了。
公元五世纪,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跟小孩儿过家家伙的,时打时合,后来,百济因实力不济。向倭国求援,于是两国狼狈为奸,势单力孤的新罗一看情形不对,赶紧抱大腿,向大唐求援,作为老大哥的大唐一出手即打败了百济,百济再次向倭军求助,
公元663年八月廿七日,倭军与百济水军四万余人乘坐一千多艘战船坻达白江口,与唐军遭遇,唐朝的马步水三军实力太强,所乘战舰均为朦艟巨舰,倭军则多是小舢板,那架势简直是航海母舰跟小渔船对比,四万倭军都要哭了:太TMD欺负人了,船高舰厚也就算了,用火箭射上也不管事儿。唐军一看,你用火箭,我也用!结果,倭军的船小,船板薄,防火功能稍差,被唐军一阵火箭,倭军的战船大部分着火,于是,火烧赤壁的情景在白江口重现了。烟火中,有的倭军欲调头逃走。却又撞在了唐军的大船上,撞了个稀碎……最后,倭军战船全被烧毁,倭军统帅战死,数万倭军被杀死或淹死。唐军大胜。此战之后,日本认识到了唐军的实力,开始致力于发展与唐的友好关系。但其始终贼心不死,老是想挑衅华夏民族,只是实力不济。一次又一次被中国KO!
,白江口之战是唐高宗龙朔三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白江口的一场多国战役。交战双方是唐·新罗联军和倭·百济联军。
史书记载这场战役倭国兵力远超唐军,达4万余人,战船也有1000艘左右。而唐军却只有1万多人,战船更是只有170艘左右。但结果却是倭军大败损失400余艘战船,超过10000士兵阵亡。
白江口之战倭军惨败收场
在兵力和装备数量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唐军是如何赢得全胜的呢?应该说这里面有地利和人和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说地利,此战发生地白江口河面狭窄,因此尽管唐军战船较少,但却足以组成船链,将河面完全封锁,使倭军无法突入江内。
另一方面,唐军战舰虽少,但都是体积很大的大船,而且兵士训练有素,战斗素养极高。而倭军虽然有上千艘战船,但基本都是吨位极小的小型船只,而且兵士战斗素养极低, 甫一接战就陷入混乱,不同船只之间毫无协作,各自为战,很快被唐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最终以大败收场,几百年不敢染指朝鲜半岛。
,事实上,那时候日军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不管是海战还是陆战,唐朝都可以取得对日军的完胜,哪怕敌人四倍于己也无济于事,因为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了。
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其中高句丽最强大,百济和新罗相对较弱。
隋炀帝时期,他曾两次发动对高句丽的大规模战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李世民继位后又数次攻打,这才将高句丽打残,但还没有灭国。
唐高宗继位之初,忙着处理内政,因此没功夫搭理这三个国家,时间长了,他们自己内部就乱起来了,主要是都想吞并对方,从而成为半岛上的霸主,其中新罗亲唐,反唐的高句丽和百济就经常攻打它。
655年,高句丽和百济联合靺鞨进攻新罗,新罗国王金春秋紧急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遣苏定方率军一万出征高句丽,这其实只是一种围魏救赵的办法,当苏定方在小胜高句丽之后,就撤兵而还了。
之后数年,高句丽和百济又数次攻打新罗,唐高宗依然采取相同的办法,派遣薛仁贵等人出征高句丽,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后来,唐朝灭掉了突厥、击退了吐蕃的侵犯之后,唐高宗这才腾出手来,决定将高句丽和百济给灭掉,顺带将新罗也给收复,只不过需要一个师出有名的时机。
659年,高句丽和百济再次联合攻打新罗,金春秋便又向唐朝求援,唐高宗下令,由苏定方率领十万水陆大军征讨百济,其目的是先消灭百济这个高句丽的羽翼,再一鼓作气将高句丽给灭掉。
在唐朝大军的攻打下,百济举全国之力抵抗,但没有坚持多久就被灭国了,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等王室成员投降唐军,唐军得到百济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唐高宗又下令在百济建立熊津等五都督府。
660年,在朝廷的授意下,苏定方率领主力大军继续攻打高句丽,唐将刘仁轨则作为代理熊津都督,与新罗王金春秋一起镇守百济。
然而,苏定方大军出征之后,百济旧将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拥立王子扶余丰为王,在百济国内兴起了百济复国运动,声势十分浩大,参与的百济百姓非常之多,他们对唐军进行猛烈攻打,刘仁轨只得退守到几个孤立的据点。
尤其是苏定方大军在661年因为遭遇大雪而被迫班师回朝后,百济国内的复辟势力就更加猖狂了,唐廷为此十分担忧,但也暂时无计可施。
起初,唐高宗认为百济形势不利,便下旨刘仁轨也率军返回国内,但刘仁轨认为一旦撤出百济,将会前功尽弃,他主张坚守百济,并陈述了利害关系,唐高宗觉得有理,便嘉奖了刘仁轨。
事实上,刘仁轨的军队人数并不多,但他很有自信能稳定局势,他派人去侦查鬼室福信等人的动态,在掌握军情之后,决定先发制人。
很快,刘仁轨派人趁夜潜入鬼室福信的老巢真岘城,一举捣毁了他的阴谋,唐军也因此打通了通往新罗的粮道,形势猛然变得豁然开朗。
唐军虽然艰难,但百济内部其实并不团结,国王扶余丰因为猜忌鬼室福信等人,而设计将他们杀死,朝局因此变得动荡不安,得知消息的刘仁轨趁机发起进攻,扶余丰一方面撤退,另一方面又派人向倭国求援。
这里要说明的是,百济之所以向倭寇求援,是因为那时候倭国一直都有在百济建立势力范围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机会,扶余丰早就知道倭国的意图,所以才向其求援的,他料定倭国肯定会出兵。
倭国齐明天皇接到扶余丰的求援信之后,兴奋得不得了,便在661年派遣中大兄皇子奔赴九州,为跨海求援百济做准备。
不久后大明天皇去世,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继位,他本人则成为皇太子、监国,并很快就下令五千日军作为先遣部队,先期开赴百济,帮助百济抵御唐军。
由于刘仁轨兵力薄弱,只能与日军相持,而唐朝则因此再次派遣苏定方率领大军,发起了对高句丽的战争,所以暂时无暇顾及百济。
662年,中大兄皇子开始加紧准备,他派人向百济运送了大批物资,并下令打造了一百七十艘战船,载着士兵和大批武器,全部开赴百济。
663年,中大兄皇子认为时机成熟了,便决定与唐军展开决战,他向百济又派遣了二万七千余人,由大将毛野稚子率领,这样倭国在百济的军队人数就达到了四万多人,战船则达到了一千余艘。
唐朝得知日军动态后,抽调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渡过渤海与刘仁轨会师,军队总人数也只有区区一万余人,但唐军士气很高,纷纷表示要与倭国一战。
就在唐军商讨进攻目标的时候,百济内部再次发生纷争,扶余丰与大臣争权夺势,相互之间打打杀杀一番之后,扶余丰掌握了绝对大权,但军队实力也因此大减,最后的希望只能在日军身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坚定了主动出击的决心,但有人建议刘仁轨攻打水陆交通要道加林城,但刘仁轨认为加林城的城池太过坚固,而且有重兵防守,贸然攻打一定会造成重大伤亡,不如擒贼先擒王,先攻打百济的老巢周留城,只要消灭了扶余丰,其他城池就手到擒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仁轨最初只是个文臣,因为受到李义府排挤而被贬黜到外地,苏定方第一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他负责转运粮草,因为立下功劳,又熟悉朝鲜地形,所以在战后被任命为方州刺史、代理熊津都督,成为镇守百济的唐军统领。
而在面对白济复国运动、大批城池得而复失的时候,是刘仁轨挺身而出,使用计谋让唐军在百济占有一片之地,也为后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刘仁轨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唐高宗对其十分欣赏,让他担任百济的主将,而之后发生的白江口之战,其实他真正意义上的首战,那他的表现如何呢?
按照刘仁轨的部署,他让孙仁师、刘仁愿率军由陆路向周留城进发,他本人则率领一百七十多艘战船走海陆,经过熊津、白江奔赴周留城,由于唐军总人数不过万余人,因此刘仁轨率领的海军大约也只有数千人。
日军很快就侦查到了这个消息,于是让一部分日军和百济军队负责陆面进攻,日军主力则负责在白江口阻击唐军主力。
不得不说,那时候倭国还是十分自大的,不但不把朝鲜三国放在眼里,甚至对隋朝和唐朝也很轻视。
比如说,有一次推古天皇派遣使者去见隋炀帝,并带信给隋炀帝,但信中却说日出之地天子致日落之地天子,言外之意是说他比隋炀帝地位高,隋炀帝当即就发飙了,差点就要下令攻打倭国。
在军事方面,倭国也是很自大的,认为自己所向无敌,只不过碍于国内政局不稳,一直无法对外发展罢了。
因此,当日军听说刘仁轨只带着万余人就敢来攻打周留城,就感到十分不屑,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了,只不过这种想法有多强烈,后来日军的耻辱就有多大。
刘仁轨进入白江口的时候,日军已经将战船铺开了,密密麻麻全是日军旗帜,看起来声势十分浩大。
然而,刘仁轨见到日军的战船后,却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日军战船数量虽然多,但大多都很矮小,设计也很落后;反观唐朝战船,数量虽然不多,但设计先进,船壁很高而且坚硬,日军的战船根本没法比。
刘仁轨知道,他高估了日军的实力了,此战唐军必胜,所以他感到压力缓解了不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但是,刘仁轨也没有因此轻敌,毕竟在打完日军之后,还要继续攻打周留城,必须要将损失减少到最少才行,怎么办呢?
刘仁轨突然想到了几个关键词,顺风、弓弩、火,投石机,一个绝好的策略立马浮现在他脑海中了。
刘仁轨下令,所有战船全部布满弓弩手,使用沾满火油的箭头,并准备好投石机,装载好石头,一旦日军战船达到射程之内,就迅速放箭并投石砸船。
当然了,日军也有自己的战术,那就是利用自身战船数量多、速度快的优势,将唐军战船包围,然后各个击破,也就是所谓的群狼战术,这种做法当然是正确的选择,但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是,他们根本没机会接近唐军战船。
日军求战心切,首先展开进攻,几百战船向唐军行驶而来,但当他们快要接近唐军、又没有达到箭的射程的时候,漫天的火箭突然射向他们,几十艘战船瞬间就燃起了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说还没抵达箭的射程吗?
原来,日军使用的弓箭射程其实不高,但唐朝使用的弓箭,早就进行改良了,射程远比日军高,因此日军出现了严重的误判,毕竟这是两国第一次交手,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还没完,唐军又用投石机向日军战船投射大石块,很多战船因此被砸破船舱,进水后沉入海底,日军的第一次进攻就此失败。
这一波操作就让日军彻底蒙圈了,因为他们根本没见过威力这么大的投石机。
其实,投石机并不是我国独有的,当时各个国家都有,但历史发展到唐朝时候,能够投射大重量的石块、且能够将投石机运用到战船上的国家,也只有唐朝了。
比如说,唐军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就使用了能够投射三百斤重石块的投石机,对高句丽的防御工事造成了极大破坏,也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虽然唐朝的投石机也是人力的,但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之一,是无数工匠的不懈努力,以及千百场战争中不断实践而得来的。
日军没怎么跟唐军打过仗,不知道唐军有这种投石机,因此感到惊讶不已。
在唐军火箭和投石机双管齐下之下,日军的第一次进攻就损失了百余艘战船,其他战船则拼命逃了回去。
接下来,日军再也不敢发起进攻了,刘仁轨岂能放过日军,很快就下令主动进攻,日军硬着头皮三次与唐军交战,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又损失了四百余艘战船,绝大多数将士或被溺死于海中,或被唐军射杀于海面之上。
逃出去的日军,一部分逃到了周留城,一部分则漂泊到远海,或许是逃回国去了。
反观唐军,除了消耗弓箭和石头之外,基本没有大的人员损失,刘仁轨便下令火速赶往周留城与陆路军汇合。
结果毫无悬念,唐军三下五除二就将周留城给攻克了,扶余丰逃亡高句丽,其他王室成员和大臣则全部投降,至于那些逃到周留城的日军,则大部分被歼灭,其他人也跟随百济王室投降了唐军。
至此,百济彻底灭亡,除了少数城池还有百济军队顽抗之外,百济大部被唐军占领,而后唐军全力攻打高句丽,高句丽最终也在668年灭国了。
最后,说一下白江口之战的影响,唐朝和倭国是有着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场战争对唐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的战争,尤其当时唐朝攻打高句丽才是主要战略意图所在的前提下,这场战争就显得更加不起眼了,因此史书上也只是简要介绍了一下而已。
不过,刘仁轨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和运筹帷幄是值得夸赞的,毕竟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他没有辜负唐高宗对他的期望,回去之后唐高宗不但升了他的官,还赏赐了一座宅邸给他。
后来,刘仁轨负责治理百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因此越发受到唐高宗赏识,不断得到升迁,并长期担任宰相,武则天执政时期以八十四岁高龄去世。
但是,白江口之战对倭国的影响可大了去了,倭国自此意识到唐朝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在668年天智天皇即位之后,确立了积极与唐朝交好的基本国策,并由此开启了全方位向唐朝学习的时代。
此后,倭国隔三差五就派人出使唐朝,并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唐朝留学,倭国因此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受到唐朝的极大影响,并最终发展成为唐朝“具体而微”的一个翻版模型。
由于倭国认为自己不如中国,需要全面向中国学习,因此与唐朝之后数个历代的关系都很好,直到明朝时期万历朝鲜战争爆发为止,在中间将近一千年时间里,两国都没有爆发战争。
由此可见,白江口之战对倭国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而唐朝则是天朝上国,是自己只能瞻仰的对象。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白江口之战中唐朝一方的优势有三个
1,朝鲜半岛霸主高丽被唐军削弱,百济刚刚被唐军灭国,新罗和百济(刚刚复国内乱不止)处处流传唐军无敌的传说,唐军士气之高倭军无法与之争锋。
2,唐军与倭军相比离战场比较远,必然实行精兵路线。倭军在小岛上内乱,没有大型水战经验。唐朝经济科技实力雄厚,尤其是造船技术高。
3,刘仁轨虽是文官却是熟知古代战例,活学活用赤壁之战的经验。唐高宗李治最擅长当皇帝,不御驾亲征,派出大将充分信任保障后勤,比隋炀帝和唐太宗还强。
白江口之战,唐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始终掌握战争主动权,倭军就是主动来送人头的。
,白江口之战一万唐军灭四万日军,要我说,刘仁轨纯属仗势欺人,胜之不武!
仗什么势?大唐气势!欺什么人?东海倭人!
隋唐时期的日本是个什么样子的?日军配做唐军的对手吗?
《隋书》,东夷传有记载,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东海倭国有使臣入朝,隋文帝让“所司访其风俗”,得到如下信息:
其兵有弓、 矢、刀、槊、弩、斧,漆皮为甲,骨为矢镝。其王朝会,必陈 设仪仗,奏其国乐。户可十万。
倭国有兵器,式样还不少,近程肉搏的有刀槊斧,远程投射的有弓矢弩,但是他们的铠甲都是皮甲,他们的箭头都是骨头做的!
皮甲,骨头箭头,对于铁甲唐军,就是挠痒痒啊。
户口还只有十万!
当然,并不是说日本只有五十万人,而是说那个时代,日本编户齐民的只有大约五十万人,奴隶不算。
男女多黥臂点面文身,没水捕鱼。 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
当时的日本刚刚从朝鲜半岛引入文字,结束结绳记事,步入文明时代!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细节,节录下来,供大家一笑:
使者言倭王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 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
倭国的使者说,倭国王天没亮就出来听政,盘腿而坐,太阳一出来就停止政务回宫,说交给王弟处理。隋文帝杨坚对此不理解,说,“这太没道理了!”
杨坚不理解,但是我们理解。
这是因为倭国的使者话没说全,对我大隋隐瞒了部分真相!
当时日本的朝政,是三头政治,推古女天皇在位,摄政是圣德太子,大权在苏我氏手里!
日本的朝会极大概率是这个样子的:
推古女天皇盘腿而坐一言不发,圣德太子和苏我氏争权夺利,吵个不停。
使者当然羞于向外人承认自己的国王是个傀儡,还是个女的,只能说得半遮半露!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史书的可靠性,连这些小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直到唐太宗晚期,645年,日本才开始“大化改新”,全面向唐朝学习,从氏族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到663年白江口之战爆发的时候,改革只不过才进行了短短的18年。
军事装备、部队组织、军略兵法又能改进多少、学到多少呢?
那个时代的日军是这样:
你看看飞鸟时代日军这可笑的铠甲,竹子都用上了!
不用使劲,一陌刀日军就两半了,一马槊就透心儿凉了。
再看看唐军的装备:
明光铠武装到了牙齿,这仗还用打吗!
白江口是水战,看看船,日本遣隋、唐使坐的船是这个样子的:
而在唐时,中国的海船早已用上了八丈巨木,三桅巨帆。
这是全面的国力、科技碾压,就相当于用武直十去打三八大盖!
再说,经过六十年,就算日本人口翻了一番增加到一百万人,以当时日本人刚刚摆脱奴隶制的国力,供养四万日军,漂洋过海而来,已经是穷兵黩武的极限了,兵员素质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别忘了,当时驻守百济熊津城的刘仁轨唐军,可是百战精兵、虎狼之师啊!
所以,我才说白江口之战一万唐军灭四万日军,刘仁轨胜之不武!
啧啧啧,便宜这个白发苍苍的可爱老兵了,白捡了这千年英名!
参考书目,隋书,新唐书。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唐书》记载:大唐龙朔三年(663年)夏,在东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白江口海战正式爆发。
唐将刘仁轨率水师在白江口海域以绝对优势一举击败了数倍于自己的倭国(日本)、百济联军,焚毁、击(撞)沉倭国水军舰船400余艘,大约有5、6万倭军将士和百济兵卒被击毙或溺毙,浮尸十余里,海水尽赤,有数千人被唐军俘虏;而唐军的舰船损失和人员伤亡未见记载,估计战损比倭军、百济军轻得多。刘仁轨以少胜多,从容地击溃了倾巢而来支援百济的倭队,且赢得干脆利落。
唐军在白江口击溃倭军水师,随后攻占了百济王都周留城。百济王扶余丰逃往高句丽,后来竟不知所踪。太子扶余忠胜率众归降大唐。一贯的百济国被唐军彻底平定。刘仁轨平百济后,唐高宗命他留守该地。刘仁轨派员赴百济各地安抚百姓,劝课农桑,恢复经济,并加紧训练士卒,为之后攻打暗中接受倭国(日本)支持的高句丽做准备。
唐军舰船吨位大、技术先进,且战法灵活多变、凶悍犀利,其迅捷凌厉的实战能力不容小觑,令汹汹来犯的倭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对唐朝心生敬畏。
之后,倭国扶持的高句丽起了内乱,驻守百济的刘仁轨乘机率军讨伐,历时两年浴血苦战,终于讨平了战乱不息的高句丽。从此,四分五裂、相互攻伐不断的朝鲜半岛归于一统。
一心想染指朝鲜半岛的倭国 ,曾经屡次与唐朝军队鏖战,不论是水战还是陆战,都被唐军打得一败涂地。尤其是白江口海战,唐军气势如虹, 倭军被打得大败亏输,基本无还手之力,此后, 倭人的势力被唐王朝军队彻底驱逐出朝鲜半岛。一贯敬畏强者的倭人对唐朝敬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执政的天智天皇和之后继位的天武天皇极度重视和唐朝的友好关系,他们效仿唐朝律法,并结合倭国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近江令” 、“飞鸟净御源令”、“大宝律令”等成文法典,之后,原先较为落后的日本列岛逐渐成为一个法令齐备、管理有序、相对成熟的国家。公元701年,倭国改国号为日本。此后数百年间 , 日本不断派遣唐使、留学生到大唐学习各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政治、经济、文化、礼仪、宗教制度,不论从哪方面看,一千多年前的日本就是微缩的 、 全方位参照唐朝量身定做的“山寨大唐” 。
白江口海战惨败后,一贯视朝鲜为禁脔的日本老实了一千多年,侵略的铁蹄再未踏入半岛一步。被打服了的日本努力经营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并偷师唐朝,殚精竭虑地夯实自己。这种和谐亲密的关系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南宋灭亡后,日本不再派遣唐使赴中国学习,但也没有做出撩拨中国的举动。直到明朝万历壬辰年(1592年),日本太政大臣丰臣秀吉派遣幕府兵再次侵入朝鲜。为保卫自己的藩属国,大将李如松率明军跨过鸭绿江,在人数远少于日军的情况下,用6年的时间浴血苦战,终于用优势火器打垮日军,并再次将之逐出朝鲜半岛。战败后的丰臣秀吉内外交困,患急病身亡。日本人反思自己不是拥有先进火器之明军的对手,于是潜伏爪牙忍耐,又消停了300多年,一直未敢轻举妄动。
到了清朝中后期,日军再次卷土重来, 不仅一口吞了朝鲜半岛,还放肆撩入中华帝国本土。彼时的日本,经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早已化茧成蝶,实力远超大清。不论是作为八国联军之一员,还是之后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早已甩掉了对身边这个体量庞大邻居的最后一丝敬畏,日军数次完胜清军,并取得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然后用清朝给予的战争赔款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击败了强大的沙俄帝国,一跃而成亚洲唯一的世界性强国。
此时,距白江口海战已经过去了整整1241年的漫长时光。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搬运必究
插图源于网络
,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决定战场胜负最重要的因素是实力,只有绝对的实力才是获胜的最可靠的保证。
那时中日双方的实力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一、综合国力的对比
战争是国力的较量,中日两国在国力对比上悬殊极大。
那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十分的先进,处于先进的封建社会,而且唐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朝气勃勃,蒸蒸日上。
而那时的日本尚处于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大化二年(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
这是以中国为师,而且改革期间日本内部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仍有争斗,直到近半个世纪后,改革才最终完成,日本的国家制度才趋于完善。
大化改新十几年时间后日本国力的确有所提升,也是基于此日本有胆量挑战唐军,但是这点国力远远不够。
这时候的中日两国,一个正值壮年,一个才完成成人礼,实力的悬殊不是一丁半点。
二、战场上人数多并不一定代表实力
战场上的军事力量也是决定具体战役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国也是占据优势。
白江口之战中,日本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人,战船170艘。毫无疑问,日本在军队和战舰的数量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数量优势并不是实力的标志。
唐军的素质和兵器不是从奴隶制时代刚走出来的日军可以比拟的,唐朝战舰各方面的先进也是日军望尘莫及的,双方在军事上也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兵员素质,武器战备及战术素养上,唐朝都是占据了优势。说是摧枯拉朽也不为过。
即便唐军在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素养上和日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以少胜多也并非不可能。古今中外,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更不要说唐军的少数是拥有精悍实力的少数了。
白江口之后,日本惨败是两国国力对决的必然结果。
这一战让日本近一千年不敢西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安宁的东北亚环境。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欢迎各位批评指正。我记得有个纪录片讲过这个的,大家可以找找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