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湖唐夫人的簪子任务(烟雨江湖唐夫人的簪子)

时间:2024-05-15 08:30:55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无药可救

济南靡笄山考证

早就听说济南槐荫区有个叫“小峨眉山”的地方,为何称呼这个名字?而且史料中记载,古代这座山称为靡笄山,但学术界有诸多争议。且“靡笄”又当何讲?尽管来之前我就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带着疑问,我还是想去实地探究一番。

八月十一日,晨六点和驴友出发,坐公交倒了三次车,到锦绣西城下车后往前走了百米,看见马路对面(西面)有个土丘,长满了茂密的植物,我说:“小峨眉山别就是那里吧?”因为之前听说那座山海拔还不足百米。

路边有些早餐摊点,询问了下,姑娘说:“对面就是!”

果然。究竟是海拔68.6米,山体面积约32000平方米,远处看去可不就和个土丘般。

我们穿过修坑的马路,顺着一条小道走进去右拐,即上山道。山不高却树木茂密,修了台阶路,我们遇见来上山锻炼的四五妇女,我们和他们啦了些闲呱,都是附近大金庄和担山屯的。他们说,原有的山之西侧的和尚墓塔林都没有了,还有个泉眼在个小山沟罅隙里,泉盛时能冒出地面十多公分,后来也淤塞了,因为曾经开山采石,大概断了泉脉。六七十年代这山的背面还是个大集市,现今都成了工厂厂房。眺望西面有铁道线,东北远处是黄河公路大桥,小清河在山上看不到了。

我们又下山回到了庙宇处,这时已经是九点多了,庆幸的是山门开了。我们进去观览拍照,看门的是一个妇女,五十来岁姓史,很热情,山麓下担山屯村的。

峨眉山依山势而建,分上、下两院。上院为道教建筑,下院为佛教建筑。下院东北角建有院门,主殿位于中间坐北朝南,为三大士殿,新修的石栏、石狮、雕刻花纹等。主殿内现今空空如也,即无佛像也无绘画等摆设。东西建有配殿,大殿院南端有石钟楼,鼓楼已毁弃。钟楼立柱有一副对联,上联为“钟声传三千界内”,下联为“法雨扬万亿国中”。

拐出佛殿转东而北,石蹬古老而厚实,拾级而上,最高处原有两组殿:东殿是文昌阁,西殿是碧霞宫。由于年代久远、殿宇已坍塌,仅存残壁。有“碧霞元君祠”的残存遗迹和清道光、年间“重修靡笄山碧霞宫碑记”的石碑碑刻,是两块断碑粘结接起来的。山上有许多残破的石碑,分别刻有:“康熙贰拾年”“道光贰拾柒年”等字样。

笄(ji),是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可以插住挽起的长发或弁冕。《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为发笄。又《士冠礼》:“皮弁bian笄,爵弁笄。”“弁”是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

古代的女子成年之后就要用发簪,而一旦女孩子满了15岁或许配了人家,就要举行及笄礼,表明这个女孩已经成年了。这也是成年女孩与未成年女孩的一个明显区别。及笄就是把头发梳成发髻,再用发簪固定起来。而许配了人家的女孩子还会在发髻上加一条彩色缨线,表明她是婚配了。

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曾出土了刻着精美纹路的骨笄,骨笄一般是利用大、中型兽类坚硬厚实的管状骨,先剖开成条状,然后根据需要在砺石上错磨而成。

“靡”在古文里当“倒下”“奢侈浪费”“分散”“华丽,细腻”“蔓延”“损害”“无”“不”等各种意思,和“靡笄”组合在一起,没有什么意思可讲。那古文中为何有这个山名呢?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宋徐广《集韵》里都有:“靡笄,如字,又音摩。”的记载。文献《金史.志第六》记载,把靡笄山写作“劘筓山”。“劘”字在《集韵》、《韵会》、《正韵》里都作“眉波切”,音磨。”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里面,有一篇《系年》,为我们还原了“靡筓”二字的原貌。《系年》共有138支竹简,它的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70年的楚肃王时代,其抄写年代,根据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矫正后,得到的数据是公元前305加减磨的本字为“䃺”。《说文》有:“磨本作䃺”的记述。“摩”也有“攠”””劘”“䃺”的假借和通用字写法。

所以,“靡笄山”的“靡”读音应当为mo,“笄”应当为“筓”(下面不是“开”)现在《辞海》里“笄”与“筓”列为是相同的异体字。

也就是说“靡笄”当读作mo ji. 这就和“华不注”的“不”读音为fu是一样的道理。所谓“靡筓山”即磨笄山也。

在古代“笄”是个盘头发时用的簪子,一头尖,有时需要打磨,便于。我猜想大致是古代这个山上曾发生过一个磨簪子的故事,应该当地有个美好传说,但没有查到史料或口耳相传的记载。

磨笄是一个汉语典故词语,现多用“磨笄”形容贞洁妇女。出自《吕氏春秋·孝行览·长攻》载:赵襄子在酒席宴上谋杀了代国代王,“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春秋时,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遂摩(磨)笄(磨快插在头上的簪子)自刺而死。代王夫人摩笄自杀后,代人怜之,名其地为磨(摩)笄山。此山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

现在称为济南小峨眉山的这座山,其实在古代称为靡笄山。《史记》载:《晋世家》: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战?”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

《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十年(前589)记载,一次齐晋之战“六月壬申,(农历六月的一个节气)与齐侯合靡笄下,癸酉,陈(阵)于鞌。”

“晋景公立八年-----齐顷公围鲁,鲁臧孙许适晋求援,驹之克率师救鲁,败齐师于靡笄。”

《左传·成公二年》载: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癸酉,师陈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郤克。晋使郤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癸酉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0个,前一位是壬申),陈于鞍。逄丑父为齐顷公右。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聚餐之意)’射伤郤克,流血至履。”

从以上史料记载来看,当年晋齐两国在靡笄山下进行过多次战争。有一次晋军打败齐国,齐国败退,晋军长驱直入包围临菑,烧杀抢掠,东至胶水,南至沂水,齐国诸城皆守城不敢出,晋而后退兵,古称靡笄之役。

还有一次齐军从早前占领的卫地退却后,晋、鲁。卫联军追击齐军,于农历六月十六,会合于于齐国长清的靡笄山。不久,双方列阵于鞍山(北马鞍山)下决战。晋军投入战车八百乘,六万之众;双方交战,齐军溃败,晋军追击至华不注山。从射伤晋军大将的记载来看,齐晋两军在华不注山麓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齐国逄丑父还曾舍命救君,如今在华不注山麓华阳宫的忠祠里还有祭祀逄丑父的画像。

我见很多文章里有专家说(其实是抄袭的古籍书中记载),靡笄山是指历山(千佛山),因“靡”与“历”音相近,我认为这说不通!这两个字它怎么就相近了?

而我的理解是,晋军从莘(现山东聊城市辖县)一路追击齐军,先至济南靡笄山下,再至鞍山(北马鞍山),最后打到华不注,靡笄山就是古时为长清县现今归入槐荫区的小峨眉山。这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鲁国、晋国的交界处,也是华北平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古战场遗址区域。从我跟附近村民的交谈中得知,担山屯附近至今还保留着古代打仗时的土城墙和些许遗址,只是年代说不清了。我还在山顶上看到了疑似打仗防御用的一溜儿土圩垄子。

让我们再从济南地质图上看,靡笄山到北马鞍山、华不注是一条由西北向东的斜直线平原地带,当年齐晋两国交战,不大可能再拐个弯从北马鞍山往南打到千佛山,如果再打到华不注,中间隔着个大明湖。古代打仗都是车马战,史料上没有记载渡湖泊一事,那就要再原路折返回到马鞍山一带,再追逐东去到华不注——这在道理上讲不通。

所以古代文献里记载的这个靡笄山,我认为极大概率就是指现在这个称为小峨眉山的地方。从这座山的历史记载和曾经的鼎盛繁华来看大致如此。而且在小峨眉山的上院遗址处有块石碑,上面就明明刻着“重修靡笄山碧霞宫”的字样。

据 《金史·地理志》 记载,长清县“有劘笄山”。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谓 “劘笄山当即靡笄”。靠近槐荫区大金庄和担山屯村的这个靡笄山,古时候就是属于长清县境的。

回到家后,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凑巧看到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靡笄山标在现小峨眉山之处,同时这也是前辈顾炎武先生的考古论断。说明靡、鞌、华三山成线形,次第分明,这应是正确的论断。所以,现今很多网络媒体和学者的文章里,甚至是一些古籍中,都把千佛山说成是靡笄山,或是什么其它山的地名,都是不能成立的臆断说辞。因为即便是古代书籍史料中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确凿无误。

千佛山古称历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刻佛像甚多,始称千佛山。其实之前它还叫“迁祓fu山”,“祓”是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即当地百姓到山上去举行祓除不祥的仪式。但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历山和“靡笄”有关的记载,况且济南出现“历下”之名疑当是秦代,不会早于战国。还有人说靡笄山指济南市中区西的米箕山(一作簸箕山)。这些都不可考,理论上都不能自圆其说。

靡笄山后来又俗称“旦山”,海拔68.6米,位于担山屯村北,西临高铁济南西站,是佛道共居的文化名山,此西侧原有跂泉,常年泉水不断,汇入小清河。至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衰弱以至枯竭。

靡笄山在济南西部平地凸起,山体不高,(即便是市区的英雄山海拔还在147米呢)山势东西狭长,现今树木蓊郁。有文字记载曰,因其山势修长,山脊曲折,犹如古人练习书法的笔架——这我倒是没看出来。又有文说,靡笄山是其形似古人束发的靡笄而得其秀名,这似乎也有些牵强。

至于小峨嵋山从什么时候开始叫这个名称的,也有很多说法,长清县志记载:峨嵋山在县治东北四十余里----后道教信徒增多,远涉至四川峨眉山朝拜不便,便有在靡笄山降香朝拜动议,重修靡笄山。当地屯兵之提督柯公捐廉建三大士祠,修葺一新后,柯公还虚伪地说是什么“顺应”,遂将靡笄山改为峨嵋山,与四川峨眉山一脉相承,此举载入道光十四年(1834)《长清县志》。

还有一种说法,当年四川峨眉山高僧云游至此,见此地风水极佳,在这里修建寺庙,改名叫了峨嵋山。我认为僧人没有如此权势能轻易改动一个古代名山,更何况还是个外来和尚。

至于那个清末提督柯某把这座山改名为峨眉山,也纯属拾人牙慧,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哦,就因为他是个官员,就因为他出钱了,所以写书人就篡改了!庶民就认可了?其实这和四川峨眉山有什么关系?八竿子划拉不着的事儿。就和有些媒体上非要把济南的华不(fu)注称为小华山一样,古人过去称“华不注”“华跗(通“柎”花萼)”其实也就是“花骨朵”的谐音,形容此山似荷花骨朵尖尖出水般。所以现今媒体把华不注屡屡写成“华山”,我认为也是不妥的,我认为还是统统改回古名为好。

据清道光十四年(1834)《长清县志》载:小峨眉山“其山有内四景、外八景。内四景为:仙阁远眺,跂泉清歌,幽洞消夏,古柏参天。外八景为:笔架烟雨,墨池云树,柳堤春色,松林雾雪,古冢苍葭,孝里黄麦,济水晴帆,埠灯晚照。”仅此十二景,昔日该山四周的迷人景色尽入眼帘:古济水西天而来,绕山北流,又沿靡笄山北麓掉头东去。而今我们在山巅之上已经看不见小清河、黄河等河流了,跂泉也早已堵塞不见了,什么古冢也填平了,帆船、晚照更是无处寻觅了。

明清至时期,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此小峨眉山会集市能持续二十多天。每年元宵节后,全国各地商贾云集,提前十几天便赶来安排。山会期间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据“重修峨嵋山三大士殿记”的石碑载:“长清东北乡距省城二十余里,有山曰峨嵋,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即演数日,习以为常,盖因是日为观音圣诞故也。进香者络绎不绝,赴会者商贾云集,诚一方之盛景也。”此山会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现今靡笄山的古建筑群多为清朝及后期建筑,占地面积约4585平方米。据说最初为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添建道教建筑。2013年12月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18年开始,靡笄山及其古建筑开始进行修复。

据我和当地群众拉呱时,他们说,这座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树木很少,十几步才有一颗两颗的柏树。如今则是漫山翠柏、黄栌、毛红栌、枫树、桃树、梧桐、紫薇等,遮天蔽日,蓊郁葱茏。

为了探究靡笄山的山体形状和各类遗址,我们来来回回在这个山上下了三次,尽管山不高,也日晒和累得够呛了。

2023.8.13

(文中图片由本作者拍摄)

.

注:主要参考书目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

《春秋左氏传》

《金史.志第六》

《史记•晋世家》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

清华简《系年》第十四章

《中国历史大辞典》

《山东考古录》

壹点号文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济南靡笄山考证

早就听说济南槐荫区有个叫“小峨眉山”的地方,为何称呼这个名字?而且史料中记载,古代这座山称为靡笄山,但学术界有诸多争议。且“靡笄”又当何讲?尽管来之前我就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带着疑问,我还是想去实地探究一番。

八月十一日,晨六点和驴友出发,坐公交倒了三次车,到锦绣西城下车后往前走了百米,看见马路对面(西面)有个土丘,长满了茂密的植物,我说:“小峨眉山别就是那里吧?”因为之前听说那座山海拔还不足百米。

路边有些早餐摊点,询问了下,姑娘说:“对面就是!”

果然。究竟是海拔68.6米,山体面积约32000平方米,远处看去可不就和个土丘般。

我们穿过修坑的马路,顺着一条小道走进去右拐,即上山道。山不高却树木茂密,修了台阶路,我们遇见来上山锻炼的四五妇女,我们和他们啦了些闲呱,都是附近大金庄和担山屯的。他们说,原有的山之西侧的和尚墓塔林都没有了,还有个泉眼在个小山沟罅隙里,泉盛时能冒出地面十多公分,后来也淤塞了,因为曾经开山采石,大概断了泉脉。六七十年代这山的背面还是个大集市,现今都成了工厂厂房。眺望西面有铁道线,东北远处是黄河公路大桥,小清河在山上看不到了。

我们又下山回到了庙宇处,这时已经是九点多了,庆幸的是山门开了。我们进去观览拍照,看门的是一个妇女,五十来岁姓史,很热情,山麓下担山屯村的。

峨眉山依山势而建,分上、下两院。上院为道教建筑,下院为佛教建筑。下院东北角建有院门,主殿位于中间坐北朝南,为三大士殿,新修的石栏、石狮、雕刻花纹等。主殿内现今空空如也,即无佛像也无绘画等摆设。东西建有配殿,大殿院南端有石钟楼,鼓楼已毁弃。钟楼立柱有一副对联,上联为“钟声传三千界内”,下联为“法雨扬万亿国中”。

拐出佛殿转东而北,石蹬古老而厚实,拾级而上,最高处原有两组殿:东殿是文昌阁,西殿是碧霞宫。由于年代久远、殿宇已坍塌,仅存残壁。有“碧霞元君祠”的残存遗迹和清道光、年间“重修靡笄山碧霞宫碑记”的石碑碑刻,是两块断碑粘结接起来的。山上有许多残破的石碑,分别刻有:“康熙贰拾年”“道光贰拾柒年”等字样。

笄(ji),是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可以插住挽起的长发或弁冕。《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为发笄。又《士冠礼》:“皮弁bian笄,爵弁笄。”“弁”是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

古代的女子成年之后就要用发簪,而一旦女孩子满了15岁或许配了人家,就要举行及笄礼,表明这个女孩已经成年了。这也是成年女孩与未成年女孩的一个明显区别。及笄就是把头发梳成发髻,再用发簪固定起来。而许配了人家的女孩子还会在发髻上加一条彩色缨线,表明她是婚配了。

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曾出土了刻着精美纹路的骨笄,骨笄一般是利用大、中型兽类坚硬厚实的管状骨,先剖开成条状,然后根据需要在砺石上错磨而成。

“靡”在古文里当“倒下”“奢侈浪费”“分散”“华丽,细腻”“蔓延”“损害”“无”“不”等各种意思,和“靡笄”组合在一起,没有什么意思可讲。那古文中为何有这个山名呢?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宋徐广《集韵》里都有:“靡笄,如字,又音摩。”的记载。文献《金史.志第六》记载,把靡笄山写作“劘筓山”。“劘”字在《集韵》、《韵会》、《正韵》里都作“眉波切”,音磨。”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里面,有一篇《系年》,为我们还原了“靡筓”二字的原貌。《系年》共有138支竹简,它的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70年的楚肃王时代,其抄写年代,根据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矫正后,得到的数据是公元前305加减磨的本字为“䃺”。《说文》有:“磨本作䃺”的记述。“摩”也有“攠”””劘”“䃺”的假借和通用字写法。

所以,“靡笄山”的“靡”读音应当为mo,“笄”应当为“筓”(下面不是“开”)现在《辞海》里“笄”与“筓”列为是相同的异体字。

也就是说“靡笄”当读作mo ji. 这就和“华不注”的“不”读音为fu是一样的道理。所谓“靡筓山”即磨笄山也。

在古代“笄”是个盘头发时用的簪子,一头尖,有时需要打磨,便于。我猜想大致是古代这个山上曾发生过一个磨簪子的故事,应该当地有个美好传说,但没有查到史料或口耳相传的记载。

磨笄是一个汉语典故词语,现多用“磨笄”形容贞洁妇女。出自《吕氏春秋·孝行览·长攻》载:赵襄子在酒席宴上谋杀了代国代王,“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春秋时,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遂摩(磨)笄(磨快插在头上的簪子)自刺而死。代王夫人摩笄自杀后,代人怜之,名其地为磨(摩)笄山。此山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

现在称为济南小峨眉山的这座山,其实在古代称为靡笄山。《史记》载:《晋世家》: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战?”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

《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十年(前589)记载,一次齐晋之战“六月壬申,(农历六月的一个节气)与齐侯合靡笄下,癸酉,陈(阵)于鞌。”

“晋景公立八年-----齐顷公围鲁,鲁臧孙许适晋求援,驹之克率师救鲁,败齐师于靡笄。”

《左传·成公二年》载: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癸酉,师陈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郤克。晋使郤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癸酉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0个,前一位是壬申),陈于鞍。逄丑父为齐顷公右。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聚餐之意)’射伤郤克,流血至履。”

从以上史料记载来看,当年晋齐两国在靡笄山下进行过多次战争。有一次晋军打败齐国,齐国败退,晋军长驱直入包围临菑,烧杀抢掠,东至胶水,南至沂水,齐国诸城皆守城不敢出,晋而后退兵,古称靡笄之役。

还有一次齐军从早前占领的卫地退却后,晋、鲁。卫联军追击齐军,于农历六月十六,会合于于齐国长清的靡笄山。不久,双方列阵于鞍山(北马鞍山)下决战。晋军投入战车八百乘,六万之众;双方交战,齐军溃败,晋军追击至华不注山。从射伤晋军大将的记载来看,齐晋两军在华不注山麓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齐国逄丑父还曾舍命救君,如今在华不注山麓华阳宫的忠祠里还有祭祀逄丑父的画像。

我见很多文章里有专家说(其实是抄袭的古籍书中记载),靡笄山是指历山(千佛山),因“靡”与“历”音相近,我认为这说不通!这两个字它怎么就相近了?

而我的理解是,晋军从莘(现山东聊城市辖县)一路追击齐军,先至济南靡笄山下,再至鞍山(北马鞍山),最后打到华不注,靡笄山就是古时为长清县现今归入槐荫区的小峨眉山。这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鲁国、晋国的交界处,也是华北平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古战场遗址区域。从我跟附近村民的交谈中得知,担山屯附近至今还保留着古代打仗时的土城墙和些许遗址,只是年代说不清了。我还在山顶上看到了疑似打仗防御用的一溜儿土圩垄子。

让我们再从济南地质图上看,靡笄山到北马鞍山、华不注是一条由西北向东的斜直线平原地带,当年齐晋两国交战,不大可能再拐个弯从北马鞍山往南打到千佛山,如果再打到华不注,中间隔着个大明湖。古代打仗都是车马战,史料上没有记载渡湖泊一事,那就要再原路折返回到马鞍山一带,再追逐东去到华不注——这在道理上讲不通。

所以古代文献里记载的这个靡笄山,我认为极大概率就是指现在这个称为小峨眉山的地方。从这座山的历史记载和曾经的鼎盛繁华来看大致如此。而且在小峨眉山的上院遗址处有块石碑,上面就明明刻着“重修靡笄山碧霞宫”的字样。

据 《金史·地理志》 记载,长清县“有劘笄山”。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谓 “劘笄山当即靡笄”。靠近槐荫区大金庄和担山屯村的这个靡笄山,古时候就是属于长清县境的。

回到家后,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凑巧看到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靡笄山标在现小峨眉山之处,同时这也是前辈顾炎武先生的考古论断。说明靡、鞌、华三山成线形,次第分明,这应是正确的论断。所以,现今很多网络媒体和学者的文章里,甚至是一些古籍中,都把千佛山说成是靡笄山,或是什么其它山的地名,都是不能成立的臆断说辞。因为即便是古代书籍史料中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确凿无误。

千佛山古称历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刻佛像甚多,始称千佛山。其实之前它还叫“迁祓fu山”,“祓”是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即当地百姓到山上去举行祓除不祥的仪式。但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历山和“靡笄”有关的记载,况且济南出现“历下”之名疑当是秦代,不会早于战国。还有人说靡笄山指济南市中区西的米箕山(一作簸箕山)。这些都不可考,理论上都不能自圆其说。

靡笄山后来又俗称“旦山”,海拔68.6米,位于担山屯村北,西临高铁济南西站,是佛道共居的文化名山,此西侧原有跂泉,常年泉水不断,汇入小清河。至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衰弱以至枯竭。

靡笄山在济南西部平地凸起,山体不高,(即便是市区的英雄山海拔还在147米呢)山势东西狭长,现今树木蓊郁。有文字记载曰,因其山势修长,山脊曲折,犹如古人练习书法的笔架——这我倒是没看出来。又有文说,靡笄山是其形似古人束发的靡笄而得其秀名,这似乎也有些牵强。

至于小峨嵋山从什么时候开始叫这个名称的,也有很多说法,长清县志记载:峨嵋山在县治东北四十余里----后道教信徒增多,远涉至四川峨眉山朝拜不便,便有在靡笄山降香朝拜动议,重修靡笄山。当地屯兵之提督柯公捐廉建三大士祠,修葺一新后,柯公还虚伪地说是什么“顺应”,遂将靡笄山改为峨嵋山,与四川峨眉山一脉相承,此举载入道光十四年(1834)《长清县志》。

还有一种说法,当年四川峨眉山高僧云游至此,见此地风水极佳,在这里修建寺庙,改名叫了峨嵋山。我认为僧人没有如此权势能轻易改动一个古代名山,更何况还是个外来和尚。

至于那个清末提督柯某把这座山改名为峨眉山,也纯属拾人牙慧,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哦,就因为他是个官员,就因为他出钱了,所以写书人就篡改了!庶民就认可了?其实这和四川峨眉山有什么关系?八竿子划拉不着的事儿。就和有些媒体上非要把济南的华不(fu)注称为小华山一样,古人过去称“华不注”“华跗(通“柎”花萼)”其实也就是“花骨朵”的谐音,形容此山似荷花骨朵尖尖出水般。所以现今媒体把华不注屡屡写成“华山”,我认为也是不妥的,我认为还是统统改回古名为好。

据清道光十四年(1834)《长清县志》载:小峨眉山“其山有内四景、外八景。内四景为:仙阁远眺,跂泉清歌,幽洞消夏,古柏参天。外八景为:笔架烟雨,墨池云树,柳堤春色,松林雾雪,古冢苍葭,孝里黄麦,济水晴帆,埠灯晚照。”仅此十二景,昔日该山四周的迷人景色尽入眼帘:古济水西天而来,绕山北流,又沿靡笄山北麓掉头东去。而今我们在山巅之上已经看不见小清河、黄河等河流了,跂泉也早已堵塞不见了,什么古冢也填平了,帆船、晚照更是无处寻觅了。

明清至时期,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此小峨眉山会集市能持续二十多天。每年元宵节后,全国各地商贾云集,提前十几天便赶来安排。山会期间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据“重修峨嵋山三大士殿记”的石碑载:“长清东北乡距省城二十余里,有山曰峨嵋,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即演数日,习以为常,盖因是日为观音圣诞故也。进香者络绎不绝,赴会者商贾云集,诚一方之盛景也。”此山会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现今靡笄山的古建筑群多为清朝及后期建筑,占地面积约4585平方米。据说最初为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添建道教建筑。2013年12月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18年开始,靡笄山及其古建筑开始进行修复。

据我和当地群众拉呱时,他们说,这座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树木很少,十几步才有一颗两颗的柏树。如今则是漫山翠柏、黄栌、毛红栌、枫树、桃树、梧桐、紫薇等,遮天蔽日,蓊郁葱茏。

为了探究靡笄山的山体形状和各类遗址,我们来来回回在这个山上下了三次,尽管山不高,也日晒和累得够呛了。

2023.8.13

(文中图片由本作者拍摄)

.

注:主要参考书目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

《春秋左氏传》

《金史.志第六》

《史记•晋世家》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

清华简《系年》第十四章

《中国历史大辞典》

《山东考古录》

壹点号文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捧着一颗心来 照亮边疆梦想

有一群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奔向了祖国边疆。他们不畏困苦,远赴千里,只为在那偏僻的地方点亮一盏灯;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只为在那遥远的大地架起一座桥。

多年来,北京、浙江等地开展教育援藏援疆工作,众多教师前赴后继,奔向远方,照亮边疆师生的梦想……——编者

北京持续推进“组团式”教育援藏——

以首善标准谱写教育援藏新篇章

本报记者 施剑松

8月4日,北京市新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奔赴雪域高原,开启为期两年的援藏之旅。拉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北京援藏指挥部党委书记王明哲向援藏教师送上洁白的哈达和真挚的祝福,勉励大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首善标准奋力谱写教育援藏新篇章。

2014年,北京市率先以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向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选派了第一批50名援藏教师,开创了“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先河。9年来,北京市共有299名干部教师进藏支教,用“爱”与“情”点亮了雪域高原学子求知的目光。

“哈达长又长,雪山连北京……”今年5月,来自西藏和北京的170余名中小学生相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雪山连北京”舞蹈专场演出。“我来北京交到了很多朋友,还和他们一起跳舞,很开心。”参加“雪山连北京”演出的拉萨市实验小学小演员贡桑曲珍说。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爱党爱国、民族团结、崇德向善的种子,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北京市教育援藏团队推动成立西藏自治区首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援藏全过程。

线下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线上宣讲、结对学校云朗诵、云端同上一堂课等活动也同样精彩不断。“我们将依托北京优质的教育、文化、科技资源,深化两地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北京市教委援藏干部、北京援藏指挥部教育领队、拉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周晓宇说。

支援一所学校就要示范一个地区。为进一步优化“组团式”教育援藏布局,北京援助西藏学校于2021年调整为3所(拉萨实验小学、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北京中学),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集中资源打造当地示范校。

线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同时,北京援藏教育团队积极拓展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实施“京藏优质教育资源远程互动教学项目”,共进行168次远程授课,惠及1.5万余名师生;北京还向拉萨师生开放9.8万个北京空中课堂资源账号,助力西藏线上教学稳步开展。

北京援藏教育团队充分发挥援藏教师引领作用,与拉萨青年教师结对,共同探讨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教学新方法,为拉萨教师队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2021年以来,北京市已实施教育援藏项目38个,投入资金1.52亿元,用于拉萨教育基础设施新建、教育教学场所和科体艺设施改造与人员培训交流。北京市教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拉萨教育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师资队伍进步明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今后首都教育将继续举全系统之力,真情实意地扶,真抓实干地帮,着力夯实基础教育基点作用,助力拉萨教育高质量发展“路线图”转化为“实景图”。

浙江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援藏实效——

为雪域高原教育发展注入原动力

本报记者 蒋亦丰

这是一堂雪域高原上的语文课,浙江缙云中学教师王国华在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主讲。教室后面,那曲教师央嘎姆认真做着听课笔记。从教9年,这是她第二次向王国华“拜师学艺”。

2004年,作为浙江援藏的重点项目,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在拉萨异地创办,开创了自治区先河。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好牧区里的“标杆式”学校,浙江把“组团式”教育援藏摆在突出位置,先后3批共135名教师赶赴雪域高原。浙江省援藏指挥部明确把“组团式”援藏升级版作为“金名片”,为当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原动力。

拉那一高占地210多亩,有43个教学班,办学规模在西藏处于前列。

学校大了,人多了,管理难度自然不小。选拔“组团式”援藏教师时,浙江精挑细选管理队伍,安排优质高中的校级领导到拉那一高任校长,在建章立制上动真格的。

现任校长潘志君到岗后,第一时间摸排调研查找管理漏洞。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创建了每周行政碰头会,复盘一周的重大任务及问题,研究措施,落实到人。

据统计,第3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干部人才进校以来,通过行政碰头会已为学校完善8项制度。“这套管理模式形成了建议、决策、执行、监督的高效闭环,为学校扎紧了制度的篱笆。”潘志君说。

“我很喜欢浙江来的老师。”该校高一学生普布央宗对来自杭州的地理教师朱继美印象深刻。有一次学校上空下起大雨,远处的另一片天却是晴的,朱继美随即把学生带到室外,解释了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

在拉那一高,“组团式”援藏教师实现了学科全覆盖。“他们不仅业务精,精神头也足,在高原课堂上充分展现了浙江教师的良好风采。”浙江省教育厅援藏干部、那曲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委兴说。

和师父刘足同上一节课,这是拉那一高教师郭家铭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

按照“一课双师”要求,《中国的书写体系:连接过去与现在》这堂课,两人分别承担20分钟左右的教学任务。“要达成课堂默契,师徒二人必须研磨教学共识,对各个环节了然于胸。”潘志君介绍,“传帮带”效果好不好最终看课堂,“一课双师”的教学创新就是基于此出发点。

“从师父身上学到了真东西。”郭家铭道出了当地教师的普遍心声。目前,浙江“组团式”教育援藏已累计结对135名当地教师。在那曲市最近一次赛课中,拉那一高摘得7个一等奖中的3个。

据统计,浙江自开展“组团式”援藏以来,拉那一高作为一所接收那曲孩子的地方高中,在自治区举办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涌现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1名、自治区骨干教师2名、自治区教学能手4人、自治区优秀教师8名,综合实力走在自治区前列。

江苏苏州先后选派4批共268名教育人才对口支援新疆——

教育新风润泽帕米尔高原

通讯员 苏萱

横跨祖国版图东西,飞越5000多公里,从最东边的烟雨江南,到最西边的高原戈壁,新风润泽的不仅是昆仑融雪下的菁芽,还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娃娃们的童心。

2018年以来,江苏苏州先后选派4批共268名教育人才对口支援新疆,毫无保留地把知识和技能留在受援地,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努力为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的颁奖仪式上,当大屏幕亮起“古再努尔·安外尔——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中学”时,古再努尔激动地流下泪水:“作为克州地区一名普通教师,能走到全国教学展示舞台,我做梦都不敢想!”而帮助她实现梦想的正是她的师父——克州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克州“苏老师工作站”总站长、江苏省特级教师严西平。

临近退休的严西平因连续5年扎根新疆,被称为“老支叔”。援疆支教5年时间,严西平指导克州多名教师获奖,2名克州教师成长为“帕米尔名师”,7名克州教师成长为克州“三级梯队”骨干教师。

欲育英才,先育良师。苏州援疆教师倾心躬耕教育一线,把苏州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优势资源,融入受援学校、注入支教实践,运用“互联网+”等新型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种子教师”作用,牵头成立区域学习共同体,倾力为当地培养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

多年来,苏州援疆支教团先后牵头成立州市两级“名师工作室”“苏老师工作站”“和润教师发展中心”,开展“青蓝工程”“千校手拉手”“教育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现已成为苏州教育援疆的特色品牌。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魂和根。”阿图什市昆山第二小学援疆校长蔡林春说。克州党委常委麦丽燕·司马义在考察该校时说:“每次到这儿都有惊喜和收获,不仅环境变了,孩子们也越来越自信,这是苏州援疆教师带来的变化。”该校围绕“雪莲文化”,为孩子们量身打造“雪莲课堂”,开发“慧润莲心”校本课程,建设“润莲”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成为当地学校文化建设标杆。

学生古丽妮尕尔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曲艺,自从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昆曲体验课程后,在画脸谱、做发簪、练身段、学唱腔的过程中,深深爱上了这门美丽的艺术。她说:“我很喜欢昆曲,每当我学昆曲的时候就感觉很放松。”古丽妮尕尔所在的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是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基地校,学校创建“石榴花开,美好育才”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苏州援疆教师正是凭着强烈的政治担当和奉献精神,架起了一座教育大爱的桥梁。据悉,苏州援疆教师在疆期间,先后有2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41人获得区级以上奖励。

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苏州援疆教师接力支教,薪火相传:如今“苏老师工作站”建有7个,形成千余人的集群规模;昆曲知识馆和昆曲文创馆全面开放,“昆声雅韵”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送教大篷车”周周“发车”,惠及六乡一镇……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515/16962528367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