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卜卦每日一占(六爻卜卦)

时间:2024-04-23 10:28:27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牛奶煮萝莉

卜到乾卦代表什么?易经第一卦乾卦六爻爻辞详细解析

在上一篇我们详细解说了易经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意思以及其所包含的道理,今天我们继续讲述乾卦六爻爻辞的解析。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文言》曰: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不被世人理解)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意志坚定不拔),潜龙也。”

  “潜龙勿用”,下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君子以成德为行,曰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之所以说潜,是因为隐而未现,行而未成,不是不行动,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直在做准备」

首先,何谓“潜龙”?看上文《文言》里孔子解释道:龙,是有德行的隐者,他不因为世俗的看法改变自己的意志,不追求虚名,隐世而不烦闷,不被世人理解也不苦闷,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其意志坚定不拔,是为潜龙。

其次,何为“用”?用就是做,行动。

所以潜龙勿用,就是暂时不要行动。但是勿用,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直在做准备,为以后的飞龙在天充实自己。

为什么要“勿用”?《象》曰:阳在下也。因为你现在是在乾卦的最下一爻,初九。你这个时候,地位在最下,盲目行动并不好,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做一条潜龙,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等待时机。

因此,卜到乾卦初九爻,解为:不易行动,充实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读现)龙在田”,德施普也。

《文言》曰: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不夸耀),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君子学以聚(积累)之,问以辨(辨别)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笔者释义:龙出现在田里,利于去见大人。(大人,就是地位或者德行在自己之上的人,九二爻与九五爻相应,九五,乃一卦之尊位。关于相应的关系,参看以前的文章初读易经需要提前知道的基本常识)

孔子说:龙,有德行,正且中的人。他言而有信,行动谨慎,约束自己的邪念,保持诚实,对世人有益却不夸耀,德泽感化天下。见龙在田,就是说龙出现在田里,这是一个信号,表示明主出现。初九潜龙,一直在等待,等什么呢?等的就是贤明的君主(现在可以代指老板,上司)。这里需要注意,你等的是贤明的,能够赏识你的龙,你才行动,不是随便来个人,你就要动。诸葛亮三试刘备,才确定他是个值得自己辅佐的人。当然现实里不是要你效仿诸葛亮,而是要擦亮眼睛,投奔明主。

利见大人还有另一层意思,这个“见”,乃见贤思齐,向品德优秀的大人看齐,提升自己的修养。

因此,卜到乾卦九二爻,解为:准备充足,利于投奔明主。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勤勉),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文言》曰: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知道要怎么做并且这么做了),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知道事情该结束了并且让它结束),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终日乾乾”,行事也。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天指九五,飞龙在天),下不在田(田指九二,见龙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笔者释义:君子每天都很勤勉,连晚上都跟白天一样警惕,因此虽有危险,但是最终没事。 

为什么九三爻要这么谨慎警惕?因为他处的位置。九三在下卦的最上,但是又不到上卦,在公司里,你这个位置,老板很看重你,你已经不是普通的员工了,但是又没有到管理层,公司里重要的事都丢给你做,你还不能出差错,有些小人就等着你出丑陷害你,这个时候,你能不谨慎吗?俗话说,三多凶四多惧,就是因为他处在这个位置。《文言》说九三重刚而不中(不在中位,九二是下卦之中位),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九三最终还是“无咎”,就是因为他足够谨慎勤勉,处处防范,不出差错。

所以,卜到乾卦九三爻,解为:保持警惕,勤勉,虽然会出现凶险,但最终会没事。假如不勤勉警惕,则有凶。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文言》曰: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或跃在渊”,自试也。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阳在阴位,不得位),故“或(惑)”之。或之者,疑(事情不明朗)之也,故“无咎”。

笔者释义:要么跃到天上,要么遁入深渊,都没有灾害。 

九四这个位置,已经到了上卦,也就是到了管理层,九五是君位,九四就是君王身边的重臣。九四的爻辞隐含的意思,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行动。

九四爻的核心,就在一个“或”字。要仔细体会或的意思,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需要细细的把量。《文言》说,或之者,疑之也。有疑,就要思索,不要盲目行动,这样就能无咎。

所以,卜到乾卦九四爻,解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进退,谋定后动,就没有问题。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文言》曰: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飞龙在天”,上治也。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笔者释义:飞龙在天,就是地位达到了顶峰,像龙一样飞在天上。

前文已说,九五爻是一卦之尊位,为什么到了尊位,还会利见大人?还有比九五更尊贵的人吗?这里的“见”,其实不是见,而是现,显现。九五自己就是大人,他这时候应该把自己的品德显现给天下。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什么叫大人?像天地一样有德,像日月一样明察,像四季更替一样守序,能与鬼神一样知吉凶,事情做在天之前,天也不会违逆他,在天之后,则顺应天时去做。天都不会违逆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所以,卜到乾卦九五爻,解为:地位尊贵,此时应该光施仁德,明治天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相同的声音合为一处,水流向湿处,火烧向干处,云伴龙,风伴虎,各个部分都去了该去的地方,意指善于治理和管理,一切有序不乱】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曰: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笔者释义:正所谓盛极则衰,亢,就是过度,过度就有悔。

亢龙,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知道进退存亡的,只有圣人吧!

凡事过了头,就有灾。上九在九五之上而不知辅佐九五,离下部分的群众又太远,因此会有悔,盈(满)不可久也。因为不管什么事,不能做太尽。

所以,卜到乾卦上九爻。解为:乾卦之末,阳气将消,阴气欲生,高而无民,贵而无位,处于不利之地。处此爻者,应放低姿态,不要高高在上。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用九是乾卦特有的爻,只有爻辞,没有爻位。整个六十四卦,只有乾坤两卦有用爻。

卜筮时,六爻皆为少阳或者老阳,则为乾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六爻全是老阳,老阳乃阳之极,极则变,此时老阳变少阴。六个老阳的乾卦会变为六个少阴的坤卦。用九就是这时候用的,因为处在阴阳交变的时间,所以包含乾坤两卦之美德,当然吉了。

笔者释义:群龙无首,并不是没有首领,而是大家都是龙,却和睦相处,没有一个想着去争当首领,可见德化已经到了顶点,如何不吉?

所以,卜到全卦用九,解为:天下大治,万事亨通。

以上,就是乾卦六爻加用九的所有解析了,有什么不清楚的欢迎评论讨论。笔者会详细解析易经六十四卦每卦的含义,喜欢易经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共同学习成长。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关注、转发、评论、收藏,我是师易解易,我们下期见!

《周易》每一卦为何是六爻?原来是:3×2。3是什么,2是什么

《周易》的每一卦为什么是六爻?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八经卦是三爻,两个经卦相叠,变成的六十四卦,自然是六爻。

但《周易·系辞》认为不那么简单,六爻之所以是六,《系辞》认为来自于天地人三才及其各自的阴阳。

《系辞》说: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意思是说:

《易》作为一本书,所蕴含的哲理广大深远,无所不备,其表现就是包括了天道、人道和地道。如果只有乾坤所代表的天地之道,那么天地也不成其道,天地之道之所以有意义,还在于天地之间人的出现。只有人这一观察者、参与者的出现,世界的呈现才被赋予意义。所以,天地人三才缺一不可。

《系辞》还曾说过:“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思是天下万物都是来自于“感”,这个“感”正是人的感官对外部世界的感应。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重点也在一个“知”。谁能知?自然是人知。如果没有人去感知,天下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等等阴阳分野就不存在,没有阴阳的展开,这个现象世界也就是不存在。所以,只有人的参与,才完成了天地人三才的建立;只有天地人三才的建立,才有了现象世界的呈现。

关于这一点,作为现代前沿科学的量子力学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当人没有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一团弥漫的波;当人来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波函数坍缩,这个世界才呈现出确定的现象。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系辞》的作者已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思想。

根据《系辞》的解读,这个天地人三才也正是《周易》六爻思想的来源所在。而我们知道,《周易》作为世间法的最高智慧,最基础的观念就是阴阳。天地人三才各有其阴阳,这就是“兼三材而两之”,二三得六,所以是六爻。因此,《系辞》说:“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系辞》接着解释说:道因为有变动,所以称作爻。爻的本义是筮策变动的样子,所以爻代表着动。爻有等差,也就是有阴有阳,所谓的柔爻刚爻,对应于物的阴与阳。这些阴阳之物的相杂,形成了文,也就是各自显性的表现。有了这些不同的表现,吉凶因此而生。

其实《系辞》的这段文字,与其说是讲六爻的来历,不如说是用六爻来解读天地人三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23/169626170012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