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堡2墓葬攻略副本攻略(地下城堡2墓葬攻略)

时间:2024-04-23 15:44:05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孤僻成性

探访中国考古博物馆: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镇馆之宝铜牺尊亮相

我国目前最早的马车、最早的磨刃石器、北方地区发现最早的彩陶、“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近日,来自考古田野发掘一线的6000多件展品都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一一与公众见面。其珍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9月15日,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5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

9月20日下午,记者探访发现,尽管是工作日,展厅里还是来了不少年轻人。他们跟随馆内讲解员,认真观展,不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馆内文创商品店也颇受欢迎,不少年轻人观展后,进入商店打卡盖章,购买笔记本、冰箱贴等特色文物周边。

9月21日,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建筑外形似鼎如尊,硕大的篆书“史”字高悬于外墙。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马车亮相展馆一层

远远望去,中国考古博物馆外形如尊,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进入展馆一层,铜质的、展现中华历史发展时间轴的“历史大道”铺陈开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陈列在两侧,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马车,距今已有3000多年。“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重心平衡,车体轻巧,运转迅速,使用了不少青铜构件,展现了早期中华文明的精湛工艺,采用整体切割、套箱方式提取出来。”讲解员表示。

9月21日,观众在参观出土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殷商时期马车。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上二楼,进入“文明起源”展厅,出土于安徽蒙城、距今4800多年的大口陶尊映入眼帘。“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上有‘日’‘月’‘山’形符号。对于这些符号,学界有不同解读,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旦’字,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炅’字,还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不是一个单独的汉字,而是一种族徽或图腾。不管是哪种解释,学者普遍认为,它抽象的表达与组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汉字的雏形。”讲解员说。

9月21日,大口陶尊,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陶尊右侧,我国发现最早的磨刃石器呈现在眼前,预示着黄河流域的先民已经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沿着展览一路向前,穿过半坡遗址等众多遗址出土文物,可以看到脚下玻璃展柜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复原基址。“大家仔细看弯曲的建筑,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观象台。经过一系列计算,在这一年的特殊时刻,太阳会穿过两个柱子的间隙,可以据此推测出20个节气。”讲解员说。

9月21日,观众在观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底下是陶寺城址大型建筑基址场景复原。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基址上方,一件残破的陶扁壶安静地陈列在展柜中,这是镇馆之宝之一。“上面有两个类似毛笔书写的文字,这是个惊人的发现。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字,和甲骨文经文中的文字一脉相承,也有人说是‘尧’字。尽管字的含义有待进一步揭示,但它使早期中华文明的源头得到了进一步确证。”讲解员解释。

旁边的稀世珍品彩绘龙纹陶盘也不容错过,盆上绘有我国最早的带有鳞片的龙。浑身布满黑红鳞片的龙,口中衔着谷物,浮现在4300多年前的彩绘陶盘中,使人强烈地感受到龙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相辉映。

9月21日,彩绘龙纹陶盘,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亮相

沿着展厅地面的指示上三层,“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的巨幅照片映入眼帘,昭示着这件器物的不凡。

走近展柜,可以看到,它是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提取而来。该龙形器全长70厘米,由2000多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为0.2-0.9厘米,厚度仅为0.1厘米左右,因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当时实属罕见,被称为“超级国宝”。龙身有铜铃,铜铃里面有玉石铃舌,和《诗经》里描写的“龙旗阳阳,和铃央央”遥相呼应。它也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价值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文物,全国仅此一件。

9月21日,被誉为“超级国宝”的展品: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国宝现世非一日之功。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年,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诞生。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河南西部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二里头遗址,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2002年,在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队长许宏的带领下,考古队员在二里头都邑初始兴盛期宫殿区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这件龙形器。

在殷墟遗址不胜枚举的考古发现中,有两项发现十分重要,一是甲骨文,二是妇好墓。从现场的刻辞卜骨及智慧展柜上,观众可以一睹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妇好墓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在妇好墓出土的各种器物多达1928件,其中玉器就有755件。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铜钺及玉象、玉人等大量玉器,每一件都十分珍贵。

我国首批禁止出境文物象牙杯就在其中。象牙杯于1976年在妇好墓发掘时被发现,杯身用象牙根段制成,整件器物上刻满精细的花纹,花纹中镶嵌着华丽的绿松石,是商代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讲解员表示,因象牙制品对保存环境要求极高,该展品可能无法对公众长期展出,“能看到已十分难得”。

9月21日,观众在欣赏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商代象牙杯。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造型精美、可爱的铜牺尊同样是馆内的镇馆之宝,观众可以在文创商店、主题邮局看到它的身影。该器物是一件盛酒器,整体看上去像一只站立的神兽。器物腹部两侧各有鸟形装饰。背部有盖,盖钮上有站立的凤鸟,胸前及臀部各有一只回首龙,颈背有一只卷尾虎。铜牺尊器盖和器身内壁有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意思是邓国的次子一支做了宝贵的铜礼器,反映了西周社会血缘组织的广泛存在。

9月21日,西周铜牺尊,1984年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外,展厅还在基本陈列中适时嵌入十余位学术大师的介绍,如中国第一位接受考古学正规训练、著名“后岗三叠层”的发现者、考古学家梁思永;中国第一位埃及学博士、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考古学家夏鼐;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和“古国方国帝国”等理论的考古学家苏秉琦等。

展览充分吸收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也对20多年来国家支持的这两项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展线上予以介绍,向观众推介史学研究的最新成就。

裸眼3D、多媒体呈现、智慧展柜让文物“活起来”

据了解,“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是该馆的展陈特色。记者探访看到,展馆对多个考古遗址发掘区的珍稀文物进行集中展示,辅之以图文说明,文物很少单独陈列。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介绍,“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

9月21日,同一时期遗址或主题下,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相得益彰。这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陈特色之一——仓储式陈列。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沉浸式体验”如何体现?中国考古博物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延展,从智慧展柜到多媒体呈现,从遗址复原到裸眼3D,技术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文物得以跨越时间,同观众对话。

走进“文明起源”展厅,洞穴式的展厅布置、原始人类的行走动画,让人一下穿越到祖先生活的时代;透过大口陶尊等文物展柜的智慧屏幕,观众可以详细查看器物上的符号,放大文物细节;伫立在最佳体验区,通过裸眼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文物仿佛飞奔而来……

9月21日,“文明起源”展厅。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国之一,最早的粟、黍、稻都发现于我国。展览展示了炭化的大豆、黍等农作物,在放大镜的辅助下,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几千年前的粮食。背后滚动播放的多媒体,以及展厅内布置的麦子,再现丰收场景,让人体会到中国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外,展厅内,观众还可以触摸到来自3000多年前的陶片,感受历史的温度;学着古人敲响编钟,奏响千年的乐曲。

“数字化技术手段是让文物‘开口说话’的一条捷径,我们目前已在展厅中应用了不少数字化展陈手段,同时也在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步伐。”巩文说,“我们打算在今年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等。我们计划选取一些重点文物,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文物三维数据和历史背景等图像文本二维信息,对其进行内容制作和呈现,多维度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今后也将进一步开展VR、AR、数智人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博物馆的应用。”

“在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后,我们将努力搭建起考古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我们设想开展一些特色的公益讲座,邀请考古专家特别是参与过我们馆藏文物考古发掘过程的专家,向观众讲解考古知识、分享考古故事,同时也展现新时古人的风采。我们还打算设置‘考古连线’,通过大屏幕实时呈现考古工作的进展,让观众与身在考古现场的考古人隔空视频相见。”她说。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

探访中国考古博物馆: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镇馆之宝铜牺尊亮相

我国目前最早的马车、最早的磨刃石器、北方地区发现最早的彩陶、“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近日,来自考古田野发掘一线的6000多件展品都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一一与公众见面。其珍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9月15日,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5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

9月20日下午,记者探访发现,尽管是工作日,展厅里还是来了不少年轻人。他们跟随馆内讲解员,认真观展,不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馆内文创商品店也颇受欢迎,不少年轻人观展后,进入商店打卡盖章,购买笔记本、冰箱贴等特色文物周边。

9月21日,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建筑外形似鼎如尊,硕大的篆书“史”字高悬于外墙。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马车亮相展馆一层

远远望去,中国考古博物馆外形如尊,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进入展馆一层,铜质的、展现中华历史发展时间轴的“历史大道”铺陈开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陈列在两侧,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马车,距今已有3000多年。“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重心平衡,车体轻巧,运转迅速,使用了不少青铜构件,展现了早期中华文明的精湛工艺,采用整体切割、套箱方式提取出来。”讲解员表示。

9月21日,观众在参观出土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殷商时期马车。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上二楼,进入“文明起源”展厅,出土于安徽蒙城、距今4800多年的大口陶尊映入眼帘。“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上有‘日’‘月’‘山’形符号。对于这些符号,学界有不同解读,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旦’字,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炅’字,还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不是一个单独的汉字,而是一种族徽或图腾。不管是哪种解释,学者普遍认为,它抽象的表达与组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汉字的雏形。”讲解员说。

9月21日,大口陶尊,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陶尊右侧,我国发现最早的磨刃石器呈现在眼前,预示着黄河流域的先民已经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沿着展览一路向前,穿过半坡遗址等众多遗址出土文物,可以看到脚下玻璃展柜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复原基址。“大家仔细看弯曲的建筑,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观象台。经过一系列计算,在这一年的特殊时刻,太阳会穿过两个柱子的间隙,可以据此推测出20个节气。”讲解员说。

9月21日,观众在观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底下是陶寺城址大型建筑基址场景复原。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基址上方,一件残破的陶扁壶安静地陈列在展柜中,这是镇馆之宝之一。“上面有两个类似毛笔书写的文字,这是个惊人的发现。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字,和甲骨文经文中的文字一脉相承,也有人说是‘尧’字。尽管字的含义有待进一步揭示,但它使早期中华文明的源头得到了进一步确证。”讲解员解释。

旁边的稀世珍品彩绘龙纹陶盘也不容错过,盆上绘有我国最早的带有鳞片的龙。浑身布满黑红鳞片的龙,口中衔着谷物,浮现在4300多年前的彩绘陶盘中,使人强烈地感受到龙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相辉映。

9月21日,彩绘龙纹陶盘,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亮相

沿着展厅地面的指示上三层,“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的巨幅照片映入眼帘,昭示着这件器物的不凡。

走近展柜,可以看到,它是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提取而来。该龙形器全长70厘米,由2000多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为0.2-0.9厘米,厚度仅为0.1厘米左右,因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当时实属罕见,被称为“超级国宝”。龙身有铜铃,铜铃里面有玉石铃舌,和《诗经》里描写的“龙旗阳阳,和铃央央”遥相呼应。它也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价值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文物,全国仅此一件。

9月21日,被誉为“超级国宝”的展品: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国宝现世非一日之功。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年,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诞生。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河南西部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二里头遗址,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2002年,在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队长许宏的带领下,考古队员在二里头都邑初始兴盛期宫殿区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这件龙形器。

在殷墟遗址不胜枚举的考古发现中,有两项发现十分重要,一是甲骨文,二是妇好墓。从现场的刻辞卜骨及智慧展柜上,观众可以一睹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妇好墓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在妇好墓出土的各种器物多达1928件,其中玉器就有755件。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铜钺及玉象、玉人等大量玉器,每一件都十分珍贵。

我国首批禁止出境文物象牙杯就在其中。象牙杯于1976年在妇好墓发掘时被发现,杯身用象牙根段制成,整件器物上刻满精细的花纹,花纹中镶嵌着华丽的绿松石,是商代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讲解员表示,因象牙制品对保存环境要求极高,该展品可能无法对公众长期展出,“能看到已十分难得”。

9月21日,观众在欣赏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商代象牙杯。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造型精美、可爱的铜牺尊同样是馆内的镇馆之宝,观众可以在文创商店、主题邮局看到它的身影。该器物是一件盛酒器,整体看上去像一只站立的神兽。器物腹部两侧各有鸟形装饰。背部有盖,盖钮上有站立的凤鸟,胸前及臀部各有一只回首龙,颈背有一只卷尾虎。铜牺尊器盖和器身内壁有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意思是邓国的次子一支做了宝贵的铜礼器,反映了西周社会血缘组织的广泛存在。

9月21日,西周铜牺尊,1984年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此外,展厅还在基本陈列中适时嵌入十余位学术大师的介绍,如中国第一位接受考古学正规训练、著名“后岗三叠层”的发现者、考古学家梁思永;中国第一位埃及学博士、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考古学家夏鼐;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和“古国方国帝国”等理论的考古学家苏秉琦等。

展览充分吸收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也对20多年来国家支持的这两项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展线上予以介绍,向观众推介史学研究的最新成就。

裸眼3D、多媒体呈现、智慧展柜让文物“活起来”

据了解,“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是该馆的展陈特色。记者探访看到,展馆对多个考古遗址发掘区的珍稀文物进行集中展示,辅之以图文说明,文物很少单独陈列。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介绍,“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

9月21日,同一时期遗址或主题下,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相得益彰。这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陈特色之一——仓储式陈列。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沉浸式体验”如何体现?中国考古博物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延展,从智慧展柜到多媒体呈现,从遗址复原到裸眼3D,技术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文物得以跨越时间,同观众对话。

走进“文明起源”展厅,洞穴式的展厅布置、原始人类的行走动画,让人一下穿越到祖先生活的时代;透过大口陶尊等文物展柜的智慧屏幕,观众可以详细查看器物上的符号,放大文物细节;伫立在最佳体验区,通过裸眼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文物仿佛飞奔而来……

9月21日,“文明起源”展厅。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国之一,最早的粟、黍、稻都发现于我国。展览展示了炭化的大豆、黍等农作物,在放大镜的辅助下,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几千年前的粮食。背后滚动播放的多媒体,以及展厅内布置的麦子,再现丰收场景,让人体会到中国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外,展厅内,观众还可以触摸到来自3000多年前的陶片,感受历史的温度;学着古人敲响编钟,奏响千年的乐曲。

“数字化技术手段是让文物‘开口说话’的一条捷径,我们目前已在展厅中应用了不少数字化展陈手段,同时也在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步伐。”巩文说,“我们打算在今年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等。我们计划选取一些重点文物,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文物三维数据和历史背景等图像文本二维信息,对其进行内容制作和呈现,多维度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今后也将进一步开展VR、AR、数智人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博物馆的应用。”

“在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后,我们将努力搭建起考古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我们设想开展一些特色的公益讲座,邀请考古专家特别是参与过我们馆藏文物考古发掘过程的专家,向观众讲解考古知识、分享考古故事,同时也展现新时古人的风采。我们还打算设置‘考古连线’,通过大屏幕实时呈现考古工作的进展,让观众与身在考古现场的考古人隔空视频相见。”她说。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

八百年嘉定法华塔修缮完成,出土文物首次齐聚

一座法华塔,半部嘉定史。

在上海嘉定古城中心的练祁、横沥二河交汇出处,巍巍屹立着嘉定城区的中心地标——法华塔。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法华塔于今年4月启动修缮,并于7月底修缮完工。 8月28日,“千年法华 盛世重辉”法华塔修缮竣工揭幕仪式在法华塔前的院落内举行。与法华塔一同开启的还有“文峰嘉脉——法华塔历史文化主题展”,展览展出法华塔天宫地宫出土的石函、玉雕人物像、水晶蝉等珍贵文物,是法华塔出土文物首次齐聚嘉定展出。

嘉定人文胜景“金沙夕照”

法华塔又名金沙塔,坐落于嘉定古城中心登龙桥(州桥)南堍,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历经元、明、清及现代多次修缮。它被认为是“县之文笔,学之玄武”,见证了嘉定文教的昌盛与厚重。

塔下为古桥和市廛,河道穿流而过,形成了一塔、二河、三街、四桥融为一体的江南水乡佳景。自古以来,水月云天,塔影垂虹,构成了嘉定人文胜景之一的“金沙夕照”。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登上塔顶,俯瞰整个嘉定古城,留下很多翰墨和诗章。

法华塔是一座七级方形楼阁式宝塔,内有木梯。竣工仪式后,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人流,入塔内,想沿着文人墨客足迹怀古幽思。只见塔内木梯狭小陡峭,宽仅容一人,手脚并用爬至塔顶,全城景色,尽收眼底。不过出于安全考虑,法华塔目前尚未对公众开放登塔。

登临塔上,全城景色可尽收眼底 (澎湃新闻记者 摄)

登临塔上,全城景色可尽收眼底 (澎湃新闻记者 摄)

历时3个月修缮,法华塔重焕光彩

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法华塔几经重建、修缮。元至大元年(1308)重建;明万历时,仅存一层塔基;万历三十六年(1608),知县陈一元募款重建法华塔,恢复七重楼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及年间,又经多次修葺。法华塔上一次大修则是在1995至1996年,距今已有二十余年。

法华塔 (澎湃新闻记者 摄)

近年来,法华塔又出现了塔刹倾斜锈蚀、屋面沉降残损、栏杆糟朽摇晃、梁柱开裂倾斜等明显影响塔身安全的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既危害到了文物安全,也影响了法华塔的文物价值和历史风貌。

今年4月,法华塔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据当地文旅局介绍,法华塔修缮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采用传统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原貌。这次修缮针对文物病害,完成了缩檐、塔刹除锈、木构件加固归正、内外粉刷等工程。

整体塔刹修缮(图源:上海发布)

法华塔的塔顶“宝瓶”形似葫芦,还有一些铁制的露盘、铁环等,统称“塔刹”。在塔刹的尖端下还拖着四根铁索,系在顶层屋面的四个角上,起着固定塔刹的作用,被称为“浪风索”。塔刹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此次修缮对“宝瓶”进行重新飞金。为了取得最好的修缮效果,前后刷了三四遍金漆,反复打磨,最后再贴金箔,还原其始建之初的样貌。由于原先的刹链较细,部分区域极易出现断裂,修缮时按现存材质和形制进行补配,配制铁链所用的铁环由人工锻打而成,并进行做旧、防锈等处理。

重铺屋面(图源:上海发布)

修缮中也尽量利用原有构件,补配缺损的构件,待檐下斗栱、木构架、木椽等修缮结束后,又重铺了屋面。修缮完成的法华塔,在阳光照射下,塔尖的“宝葫芦”重现金色光晕,焕发新的光彩。

修缮完成法华塔

一座法华塔,半部嘉定史

据悉,法华塔初名金沙塔,昔日曾为江海往来的航标,后更名法华塔,塔下旧有僧院,藏经弘法。在民间,法华塔又名文峰塔、文笔塔,被认为是“县之文笔,学之玄武”,见证了嘉定文教的昌盛与厚重。

1870年,嘉定城中南横沥河两岸景象

1940年前后的法华塔

法华塔不仅见证了嘉定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一代代嘉定人的记忆,同时它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出土过一批极具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的重要文物。法华塔最近一次修缮是在1994—1996年,在对法华塔进行纠偏、修复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上下叠压的明代和元代的两个地宫及六、七层间的壁龛暗室,清理出了一批元代和明代文物,包含钱币、佛造像、石函、银盒、青铜器、瓷器、玉器、古籍等,现大部分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摄)

元 青瓷舍利盒 1996年法华塔元代地宫发现

元 寿山石弥勒佛像 1996年法华塔元代地宫发现

元 玛瑙羊距骨 1996年法华塔元代地宫发现

以法华塔重辉为契机,上海博物馆和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文峰嘉脉——法华塔历史主题展”,首次齐聚法华塔天宫地宫出土的36件(组)珍贵文物于嘉定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也于8月2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对于嘉定市民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地直面法华塔出土文物的机会。

明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1996年法华塔天宫发现

明 铜罗汉像 1996年法华塔天宫发现

展览分“回首沧桑:法华塔的历史变迁”“考古遗珍:法华塔的珍贵文物”“学之玄武:法华塔与嘉定文脉”“金沙夕照:历代文人笔下的法华塔”与“那时月色:法华塔的百姓故事”五个部分,共展出相关展品80余件(套),涵盖了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古籍、书画等类型。

元 铜八卦铭文镜 1996年法华塔明代地宫发现

展览回顾了当年法华塔天宫地宫清理过程。首先清理出明代地宫,封盖京砖侧面有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的戳记,清理出七星八卦铜镜,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的钱币等文物。继续往下清理又发现了元代地宫,三个雕刻精美并施重彩的石函依次纵向安置。石函内有铜佛像、石菩萨像、铁塔、银盒、瓷舍利盒、铜熏炉、铜贯耳瓶、玉弥勒佛、玉人、玉雕动物及玛瑙、水晶等饰件,还清理出一个石造像和几十公斤钱币。此后在法华塔第六、七层间的壁龛暗室内再次发现一批重要文物。这些文物,分置于四只杉木箱内,计有金铜佛像、瓷观音像、瓷香炉、木插花瓶、明代钱币、经书古籍等40余件。木箱内壁“弟子任良佑舍”等墨书清晰可辨。同时在法华塔内壁还发现了一方记载天宫所藏主要文物的碑刻。

法华塔地宫清理现场

法华塔天宫清理现场

法华塔天宫清理现场

展览现场 法华塔地宫出土石函

观众现在可在嘉定博物馆的展厅内一睹这批文物的真容。展出的金代白玉舞女,舞女面部与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出土的辽玉雕飞天、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周围的金代墓葬出土的玉石飞天、山西襄汾荆村沟金墓西北壁砖雕女侍的面部相近,具有北方游牧民族形象特征。可以作为辽金玉舞女断代的标准器。

金代白玉舞女

元代铜鎏金佛像

展出的这件元代铜鎏金佛像同松江圆应塔地宫发现的一尊青田石释迦牟尼佛像相似,带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造像风格。

铜熏炉 元代(1271-1368) 1996年法华塔元代地宫发现

展出的这件元代铜熏炉为元代仿古青铜器,为带盖熏炉。腹部前后各有两只凤鸟,凤头相向,伸颈昂首,圆眼前视,嘴大张,长尾上卷,形象生动写实。

水晶蝉 元代(1271-1368) 1996年法华塔元代地宫发现

这件水晶蝉通体无色透明。蝉,因其生命周期的特性和饮露为生的习性,自古被赋予复活、永生和高洁的寓意。蝉形饰件,早在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就已经发现,商代至汉代为发展高峰,汉代的“八刀蝉”线条平直有力,简洁逼真。这件蝉略显圆润,风格浑厚,虽与汉风有异亦不失元代粗犷简略的时代气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运用丰富的史料和文物,意在追溯法华塔的历史文脉,以及塔下居民与之朝夕相对的故事。

展览海报

注: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本文未标注图片均来自嘉定博物馆。

《地下城堡3》先祖之墓完美通关攻略

地下城堡3游戏中有很多副本等着玩家挑战,其中“先祖之墓”作为雷米德第三层的关卡难度是很高的,很多小伙伴在这关都没有100%探索度通关,现在就为各位带来了先祖之墓完美通关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先祖之墓完美通关攻略

1.第一:【守墓人石屋】击败BOSS【墓穴守卫】,得知我们在美酒镇唤醒的【醉酒矮人亚力克】竟然意外的死于墓穴之中。

2.第二:面前的4个葬室,很多小伙伴都是选择直接莽过去,这就大错特错了,还可能翻车!

我们通过查看【石碑】发现我们需要打的关卡顺序为【众民葬室、工匠葬室、兵士葬室、王族葬室】

如果选择莽过去,就会吃到多一个诅咒;

按照正确打法触发的诅咒,其实就一个普通诅咒;

走完这4个葬室后,探索度为90%;

激活了中间【国王棺椁】。我们需要提升一下自身装备,击败石棺中的敌人

建议主盾以及主C最低上橙色装备。没有就多买马车商铺和活动内容,因为之前你的主C有两次觉醒,只要关心装备。

橙色装备通过在【装备商人】使用锻造石锻造 或 马车【装备栏】及【灵魂之墓栏】看脸刷出,以及【炼成阵】(不建议)全阵容最低紫+15装备(激活装备质变)

3.第三:【国王棺椁】推开石棺,见到了矮人国王【疯王】

打法↓

主盾和主C轮流吼,保住主盾,【战争之诫】

可以在【战术】里面把2【鼓舞】开到持续释放,持续释放,关掉【指令射击】

【晨光传承者】,可以直接【治愈】不足99%时候释放,【抚慰】 不足60%,至少2个友方。【圣灵召唤】从不释放

4.第四:打完以后,会让我们去寻找这4个印章,才能获得奖励。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23/16962536247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