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战纪(帝国)

时间:2024-04-23 20:05:32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流水随风

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才能称之为帝国?一篇文看懂「帝国」

很多人对“帝国”并不陌生。历史书上有,比如有中华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大英帝国;影视剧中也有,《星球大战》中的银河帝国、《银河英雄传说》中的银河帝国、《叛逆的鲁路修》中的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

人们对“帝国”这个概念张口就来,甚至有人计算出了人类从国家诞生以来,总共诞生过多少帝国,大约有70个。但是这里笔者并不清楚判定一个国家是否是帝国的标准。

为了弄明白帝国是什么,兰初君就将用一篇文章的篇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成果。

一、帝国是什么?

有关帝国的概念众说纷纭,网上是这样定义的:“帝国”是指由君主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局限于君主制国家。

但是某度百科上的这个定义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也同样表明帝国概念的复杂性,不过还是有几个公认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帝国」。

首先,从控制的地域来说,帝国必定可以算得上是幅员辽阔,比如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被史学界认为是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统治面积约3400万平方公里。

其次,帝国的内部是多元复杂的,这又与「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区分开了。

第三,帝国一定是单向的,“想进去的人多于想出来的人”,典型例子是当代美国,偷渡到美国的人多,美国人成为其他国家的人少。

第四,帝国内部有一种不平等的秩序。民族国家一般会对境内的人口一律平等看待,这就意味着无论生活在中央还是边陲,所获得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而帝国不同,中央和边陲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典型是曾经的罗马帝国,意大利地区是免税的,帝国其他行省可没有这种待遇。包括现在的美国,以关岛为例,它是美国的海外自治领,居民有美国公民权,但是不能在全美选举中投票。

总结一下,帝国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国家实体,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帝国一定是强大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文化先进的政治实体。

二、帝国的诞生

国家诞生之时起,因为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规模还没那么大,最多算得上是城邦国家,直到后来国家规模越来越大,直至发展到帝国。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更容易发展成帝国?或者换一个说法,帝国是怎么诞生的呢?

第一个条件:地理位置不能距离文明区域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接收不了先进技术,太近容易被强权所灭。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罗马帝国和英国。早在希腊世界昌盛的时代,希腊人就在西西里半岛建立起殖民地,但是毕竟距离希腊世界有一定距离,这给了罗马发展空间,罗马一开始扩张的脚步,也是向西,比如与迦太基的争霸战争。

大希腊,图来自《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英国更是如此,它与欧陆并不相连,这让它可以不用把国力过分花在陆军上,只需要大力发展海军即可,后来的英国也是这么做的,它长期大量靠雇佣军充当陆军。

美国的崛起同样可以用此理论来解释。它远离欧亚大陆,整个美洲就它的国力最强,即便国内发生南北战争,如此大规模的内战,欧洲列强没有能力插手。

第二个条件:扩张动力。有关这点,一言以蔽之:逐利性。只不过在逐利过程中,暴力程度不同。

按照暴力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草原帝国模式和海洋帝国模式。草原帝国模式是以军事手段榨取剩余价值;海洋帝国是以商业手段榨取剩余价值。

前者的代表是亚述帝国,它倚重马战车和刀轮战车的使用,在美索不达米亚称雄,这种手段太过残忍,以至于这样的帝国寿命普遍不长。

亚述浮雕

海洋帝国的代表是葡萄牙和荷兰,它们在重要贸易枢纽建立要塞和据点之后,只需投入少量兵力防卫,无需向大陆腹地推进,尤其是葡萄牙人,他们从这种政策中获利很大,取而代之的荷兰,它们效率更高,因为荷兰采用像东印度公司这样的私人公司来取代国家。

第三个:扩张基础:明显强于其他对手的经济和军事优势,这是帝国在形成过程中的基础中的基础。比如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在这一方面是典型代表,自秦国实行军功爵制之后,加上重视农业生产,修建都江堰、郑国渠等,招揽其他诸侯国的移民,秦国实力逐渐与其他诸侯国拉开,这些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帝国扩张的另外一个基础就是帝国统治阶层的决策。在《帝国统治的逻辑》中,有这样的例子:17世纪末的英国,面临两个道路的选择,一个是走罗马帝国的道路,攻城略地,一个是走迦太基的道路,贸易立国。前者成本巨大,而且刚刚国家经历了光荣革命,如果走罗马帝国的道路,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君主的权利加强,这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不能容忍的。于是英国就将自己定位于迦太基。

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来源

与国家一样,帝国的存在也要有合法性的支撑,古代帝国皇帝统治合法性可不仅仅是“君权神授”,只有这一点就太虚了,还得加上其他合法性作为支撑,在《帝国统治的逻辑》这本书中,帝国合法性有这四种来源:

第一种来源:帝国治理下的和平。有关这一点,罗马帝国又一次要被拿出来当作典型案例。在奥古斯都以前,罗马社会内战不断。先是统帅之间相互恶斗,动荡的结果就是苏拉和后来的前三头同盟,前三头同盟崩解后,又有后三头同盟恶战,直到奥古斯都成为元首,之后地中海世界实现了几个世纪的和平,御用诗人维吉尔说:“战火将熄,昔日粗蛮的世界渐趋平和。”

奥古斯都

第二种来源;帝国使命。帝国为了证明自己的正当性,要赋予自己一个具有普世性的使命,帝国通过自我赋予这种使命,让帝国子民心甘情愿推动帝国大业,同时这种使命也会让帝国的存在变得神圣化。

有关这一点,有太多的帝国可以作为例子,比如沙皇俄国,它的使命就是让自己变成“第三罗马”,因此把自己对游牧民族的战争说成是保护徒不受野蛮侵犯的战争。

西班牙帝国认为自己的帝国使命是抵抗宗教改革、维护天主教,这一想法一方面让它在新大陆开疆拓土,一方面也让这一使命变成了帝国甩也甩不掉的包袱,在西班牙帝国衰落时期仍然力图在欧洲恢复天主教势力。

皮萨罗,西班牙的探险家,同时也是一位殖民者,开启了南美洲(特别是秘鲁)的西班牙征服时期

第三种来源:构建文明与野蛮。帝国治下是文明的,而帝国之外是化外之民,是蛮族,通过渲染这种二元对立,让本来单纯的实力差别变成了一种合理差别。只有进入帝国教化的居民才是文明世界的人,否则就是蛮族、蛮夷。

这一点在西方的扩张中体现特别明显,比如西班牙在进入美洲时,虽然没有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但是它把美洲原住民看做有待教化的对象。

第四种来源:帝国的治理能带来繁荣。如果说帝国使命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帝国精英,那么对繁荣的许诺就是面向帝国子民的:“帝国之疆,丰衣足食;帝国之外,贫困交迫。”而这也是帝国合法性来源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夜幕下的东京

这点借用冷战时期美国的例子。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说法:问题是为什么美国盟友日本和韩国繁荣,而且美国能容忍呢?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因为这两个国家距离苏联和中国近。如果连这两个国家都能繁荣的话,这不就是美国体质优越性的最好证明吗?

听起来还是有几番道理的。

四、帝国的现在与未来

帝国是一个过时的词汇吗?如果看现在的美国,想必很多人会摇头否定,美国不就是当今最大最显眼的帝国吗?

美国虽无帝国之名,但有帝国之实,它设有6大战区,分别为中央战区、北方战区、南方战区、欧洲战区、印太战区、非洲战区,用来维护美国在全球的利益,有分布于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几百处军事设施。

而且美国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它们本来是落实全球性经济和金融政策的重要工具,而这些政策又直接和美国利益高度呼应。

作为新领地,头上的太空又被进一步开发,美国在太空中的优势明显,按照《帝国统治的逻辑》所言:美帝国凭借其对领空的绝对主宰力,慢慢成为一个无边界的帝国。

而现在美国的走向,会朝向哪个方向发展呢?书中举了个耐人寻味的例子。

曾经的雅典,为了抵抗波斯帝国,成立提洛同盟。一开始同盟内部个成员地位平等,差别的只是成员对同盟的贡献。雅典为了同盟团结也不敢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提洛同盟地图

后来敌人消失,同盟还在,雅典就开始率领同盟盟军掌管各种大权,向各盟邦派驻部队,对盟邦内部事务施加影响,最后甚至将同盟金库从提洛岛搬到雅典,甚至将战争之权从同盟大会交到雅典公民大会的手里。

后来希腊世界分为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前者以雅典为首;后者以斯巴达为首。

正当两个同盟打得不可开交之时,雅典盟邦米洛斯不愿意掺和,而且理由很充分,自己国力弱小,参不参加都对整体局势没什么影响,可是雅典却不打算放过米洛斯,因为要给盟邦树立个典型,于是米洛斯人就惨了:城邦毁灭,男的全部遭到,妇孺沦为奴隶。

后来科林斯人怂恿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决战时,口号就是:霸主,业已蜕变为Dictator了。

此时再结合作者德国政治学教授的身份,就颇耐人寻味了。

那么帝国的未来会变成怎样的呢?

当代传统帝国统治形态会越来越不可持续,因为统治成本太高,只是看看漂亮国对外战争时撒的钱就知道了,另一方面帝国民众的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也会越来越强。

这势必让帝国的统治思路换一个方式,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美国,不仅仅靠军事基地而且还有金融手段。

不管是哪样,都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德】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2、齐廉允. 齐秦两事制度之比较[J]. 管子学刊, 2010(2):6.

3、闫海潮, 江巍. 统治世界的逻辑——读明克勒的《帝国》一书[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3.

4、机核网电台节目:《通识:帝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23/16962473124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