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时法读音(纪时法)

时间:2024-04-19 14:57:58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追梦抓梦

古代文化常识02: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知多少?

接上一回的问题:我们常说一个词——“三更半夜”,指的什么时候呢?

欢迎来到古代文化常识第二章: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

温馨提示:这一章节会多次出现“天干地支”这一常识,为了避免听不懂,错过上次古代纪年方式分享的童鞋记得翻阅往期文章,里面有讲“天干地支”喔:

古代文化常识01:古人是如何纪年的?“花甲”跟纪年有什么联系

一、古代纪月方式

古代纪月方式有以下三种:

1.序数纪月法。就是用数字来记载月份,如这个跟现在是差不多的,不再赘述。

2.地支纪月法。

即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往往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按照周朝历法“建子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

问题来了,在古代可不可以像纪年那样,用天干与地支相配的方式纪月呢?

当然可以啦,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也即地支纪月)发展而来,因为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查查“五虎遁元”口诀。

3.时节纪月法。

古代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多说一句,“孟、仲、季”同时也是古人取字的常用字喔,用以表示兄弟姐妹排行)。

如“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孟冬寒气至》,就出现了这种纪月方式。

二、古代纪日方式

跟古代纪月方式差不多,古代纪日也有序数法和干支法,比如: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

(2)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殽之战》)“辛巳”就是用干支纪日。

古代纪日比较特别的是“月相纪日法”,这个知识点是高一考试文常题的“常客”。所谓“月相”,就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常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用的就是“月相纪日”。下面说说这种纪日方式的常用词,大家要记下来喔:

朔:每月初一

朏(fěi):每月初三

【注释】朏:新月开始生明发光

望:每月十五

既望:一般指“望日”后一天。(“既”有“已经”的意思)

几望:一般指“望日”前一天。(“几”有“接近”的意思)

晦:每月最后一天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

给童鞋们看一小段文字,里面出现不少“月相”常用词,大家也可以说说文段记载了一件什么事情:

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百姓】,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史记》

干支和月相可以兼用。习惯是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阅读古诗文时,我们还会见到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的情况,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三、古代纪时方式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三种:

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小时),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童鞋们有个印象就行,不需要死记。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时到3时。

再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相当于现在的凌晨3时到5时。

2.地支纪时法。

即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 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地支纪时法每时辰还分初、正两格,与今时大致对应。

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巳正”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呢?大家可以掐指算一算。(tips:“子正”是24时)

古代有一纪时仪器叫“日晷guǐ”,上面往往刻有“十二地支”。19年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每一集开头都会出现这个玩意儿,给人一种时间紧凑、刻不容缓之感。

3.五更纪时法。

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三更”相当于现在的23时-凌晨1时,对应地支纪时法是“子时”。

【本节课知识重点梳理】

又来到本堂课知识梳理环节,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方式:

古代纪月常见方式有:①序数纪月;②地支纪月;③时节纪月古代纪日常见方式有:①序数纪日;②干支纪日;③月相纪日古代纪时常见方式有:①天色纪时;②地支纪时;③五更纪时

之前教文常课时学生留了一份课堂笔记,恰好适合这堂课的总结:

【彩蛋】

其实,一年十二个月份都有“雅称”,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纪月法吧,分享给大家:

「春」正月:孟春;二月:花朝;三月:桃浪,

「夏」四月:槐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

「秋」七月:桐秋;八月:清秋;九月:桑落,

「冬」十月:霜华;十一月:隆冬;十二月:暮岁

【小题检查】

1.下面天色计时法、地支计时法和现在时间的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出-卯时-早上5点到7点

B. 晡时-申时-15点到17点

C. 亥时-黄昏-19点到21点

D. 子时-夜半-23点到凌晨1点

2.下列月相纪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以下都指农历】

A. 望:每月十五左右 B. 既望:每月十六左右

C. 朔:每月初三 D. 晦:每月最后一日

(答案小编会放在讨论区)

【下期预告】

下期分享的是古代重要节日及其礼俗,比如还有几人知道“上巳节”呢?期待下次课见面。

古代文化常识02: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知多少?

接上一回的问题:我们常说一个词——“三更半夜”,指的什么时候呢?

欢迎来到古代文化常识第二章: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

温馨提示:这一章节会多次出现“天干地支”这一常识,为了避免听不懂,错过上次古代纪年方式分享的童鞋记得翻阅往期文章,里面有讲“天干地支”喔:

古代文化常识01:古人是如何纪年的?“花甲”跟纪年有什么联系

一、古代纪月方式

古代纪月方式有以下三种:

1.序数纪月法。就是用数字来记载月份,如这个跟现在是差不多的,不再赘述。

2.地支纪月法。

即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往往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按照周朝历法“建子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

问题来了,在古代可不可以像纪年那样,用天干与地支相配的方式纪月呢?

当然可以啦,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也即地支纪月)发展而来,因为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查查“五虎遁元”口诀。

3.时节纪月法。

古代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多说一句,“孟、仲、季”同时也是古人取字的常用字喔,用以表示兄弟姐妹排行)。

如“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孟冬寒气至》,就出现了这种纪月方式。

二、古代纪日方式

跟古代纪月方式差不多,古代纪日也有序数法和干支法,比如: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

(2)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殽之战》)“辛巳”就是用干支纪日。

古代纪日比较特别的是“月相纪日法”,这个知识点是高一考试文常题的“常客”。所谓“月相”,就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常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用的就是“月相纪日”。下面说说这种纪日方式的常用词,大家要记下来喔:

朔:每月初一

朏(fěi):每月初三

【注释】朏:新月开始生明发光

望:每月十五

既望:一般指“望日”后一天。(“既”有“已经”的意思)

几望:一般指“望日”前一天。(“几”有“接近”的意思)

晦:每月最后一天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

给童鞋们看一小段文字,里面出现不少“月相”常用词,大家也可以说说文段记载了一件什么事情:

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百姓】,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史记》

干支和月相可以兼用。习惯是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阅读古诗文时,我们还会见到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的情况,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三、古代纪时方式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三种:

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小时),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童鞋们有个印象就行,不需要死记。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时到3时。

再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相当于现在的凌晨3时到5时。

2.地支纪时法。

即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 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地支纪时法每时辰还分初、正两格,与今时大致对应。

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巳正”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呢?大家可以掐指算一算。(tips:“子正”是24时)

古代有一纪时仪器叫“日晷guǐ”,上面往往刻有“十二地支”。19年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每一集开头都会出现这个玩意儿,给人一种时间紧凑、刻不容缓之感。

3.五更纪时法。

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三更”相当于现在的23时-凌晨1时,对应地支纪时法是“子时”。

【本节课知识重点梳理】

又来到本堂课知识梳理环节,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方式:

古代纪月常见方式有:①序数纪月;②地支纪月;③时节纪月古代纪日常见方式有:①序数纪日;②干支纪日;③月相纪日古代纪时常见方式有:①天色纪时;②地支纪时;③五更纪时

之前教文常课时学生留了一份课堂笔记,恰好适合这堂课的总结:

【彩蛋】

其实,一年十二个月份都有“雅称”,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纪月法吧,分享给大家:

「春」正月:孟春;二月:花朝;三月:桃浪,

「夏」四月:槐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

「秋」七月:桐秋;八月:清秋;九月:桑落,

「冬」十月:霜华;十一月:隆冬;十二月:暮岁

【小题检查】

1.下面天色计时法、地支计时法和现在时间的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出-卯时-早上5点到7点

B. 晡时-申时-15点到17点

C. 亥时-黄昏-19点到21点

D. 子时-夜半-23点到凌晨1点

2.下列月相纪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以下都指农历】

A. 望:每月十五左右 B. 既望:每月十六左右

C. 朔:每月初三 D. 晦:每月最后一日

(答案小编会放在讨论区)

【下期预告】

下期分享的是古代重要节日及其礼俗,比如还有几人知道“上巳节”呢?期待下次课见面。

天干地支用英文怎么说?

2020,庚子鼠年翩然到来。

上一轮的鼠年,是北京奥运的2008年,两轮之前的庚子年,则是国事蜩螗的1900年,北方的义和团运动导致八国联军出兵中国,清廷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甲午战争(1894)、戊戌变法(1898)、庚子国变(1900)、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清朝末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动荡飘摇,以干支纪年的甲午、戊戌、庚子、辛丑、辛亥,也随着这些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干支为天干与地支的合称,为中国传统的纪时方式,取义于树木的幹(干)枝(支),因其分布有序。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与十二支依次相配,构成甲子、乙丑、丙寅……直至癸亥共60对,每60为一轮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殷代卜辞已用干支纪日,秦汉之后才用以纪年、纪月,并以地支纪录时辰,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表示。

天干的英文多采借译(loan translation,类似直译或逐字翻译),以Heavenly Stem(常用复数的Heavenly Stems)通行于世。地支的英文作法相同,以Earthly Branch(常用复数的Earthly Branches)为人所知。有些学者比较文言,以拉丁文派生的Celestial(天上的)和Terrestrial(地上的)分别替代Heavenly和Earthly。是故,天干的英文又作Celestial Stem(常用复数的Celestial Stems),地支的英文又作Terrestrial Branch(常用复数的Terrestrial Branches)。这些干支词语的英文,一般均把首字母加以大写。

作为合称的干支,其英译的标准答案是agenary cycle,字面为“60的周期”,反映了干支60一轮回的周期。agenary(“60的”,音标 [sɛkˈsædʒəˌnɛri])是个难词,为拉丁文派生的字眼:与six同源,意为“六”,-a-是个连接元音,gen为表“十”的成分,ary是形容词后缀。与agenary相关的字眼有agenarian(音标 [ˌsɛksədʒəˈnɛriən]),指的是60至69岁的“花甲之人”。

据我研究,早在1833年,《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在介绍世界各地的纪年法(chronology),讲到中国的干支体系时,用的就是agenary cycle。当今的网络《维基百科》(Wikipedia)也收录了中国的干支,同样用的是agenary cycle。

英文的百科全书早了好几步,英文的语文词典就要晚得多。迟至上一个鼠年的2008年,《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才收录了干支的英文agenary cycle。OED在词源阐明,说英文的agenary cycle译自法文的cycle agénaire,最终为翻译中国的“干支”所得。

agenary cycle是“干支”的标准英译,不过agenary是个难词,运用时也可换成口语的60-year cycle。借译自“干支”的Stems and Branches也很常见,国际知名的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甚至出版了《干支全书》(The Complete Stems and Branches)。当然,干支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所以音译的Ganzhi也用,唯目前的使用情况仍不够普及。

个别的十干十二支只能音译,1833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如此,只不过当时用的是早期的中文罗马字,现在当然得用汉语拼音。因此,日前逝去的己亥年,英文就是Year of Ji Hai。刚刚到来的庚子年,英文就是Year of Geng Zi。至于复杂一点的庚子鼠年,我们就调整一下词序,把它翻成Rat Year of Geng Zi。

曾泰元(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原系主任)

干支计时纪年法

干是指天干,支是指地支。

天干共十个,故又称“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是阳干,乙、丁、己、辛、癸是阴干。子、寅、辰、午、申、戌是阳支,丑、卯、巳、未、酉、亥是阴支。

在夏历中,干支是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的。

具体方法为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从甲开始,? 地支从子开始,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如此一来,六十年一周期,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天干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地支用来纪月、纪时。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以下依次排列。地支纪时就是把一日分为十二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

古人就是这样用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19/169626223512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