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战读音(歼灭战)
毛主席所说的歼灭战,究竟是什么意思?以解放战争为例来阐释
1947年12月25日,毛主席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中央会议上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这份带有纲领性的重要文件中,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第四条是关于打歼灭战的内容,毛主席说: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这条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在战役战斗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实现歼灭战的最有效战法。毛主席的这一军事思想,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集中优势兵力,是实现歼灭战的首要条件。毛主席说:“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集中优势兵力是达到全歼和速决的最重要手段,是争取主动、避免被动的首先的和主要的条件。毛主席明确指出:“ 我们集中的兵力必须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三倍于敌,方能有效地歼敌。”在强敌面前,在同一个时间内,兵力使用的主要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必须反对由于轻敌而平分兵力的倾向。
战役上要集中兵力,战术上也必须集中兵力。集中兵力要根据每次战役、战斗的具体情况,建立在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原则上,也就是以确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为标准。集中兵力不是一切集中,应当照顾到次要方向和箝制方面的必不可少的兵力,要照顾到敌后群众性游击战争的坚持和开展。
例如,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战役中,以19至23个团3万余人的兵力,对付敌人15个旅12万人的优势兵力的进攻。而在几次主要战斗中,我军都将主力4至5个旅集中使用,对预定的歼击目标形成三倍到六倍的绝对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了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作用,因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共计歼敌六个旅53000余人。
第二、四面包围敌人,是实现歼灭战的重要条件。毛主席说:“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之所谓外线,所谓速决,所谓进攻,与乎运动战之所谓运动,在战斗形式上,主要地就是采用包围和迂回战术,因而更须集中优势兵力。”
要全歼敌人,不使漏网,不但要集中优势兵力,还必须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实行四面包围。例如,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进行的孟良崮战役,歼灭敌人所谓“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就是一例。当时, 进犯山东解放区的敌人,第一线兵力高达10个整编师(军),采取密集队形齐头并进,而整编74师位于中央,态势突出。我军以4个纵队阻击和箝制其他各路敌人,以5个纵队16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担任分割和围歼任务,将74师3个旅四面包围,经三昼夜猛烈攻击,将该敌彻底歼灭,极大地震撼了敌人。
第三、各个歼灭敌人,是实现歼灭战的重要战法。在敌人处于战略进攻我军处于战略防御的情况下,对多路进攻之敌,在战役部署上,应当采取以小部兵力箝制其他各路敌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其一路,得手之后,依据情况,迅速转移兵力,再歼灭他路敌军。在战术部署上,对预定歼灭的这一路敌人,作战企图也不宜太大,不要想一口吞掉,而是区分主次先后,集中兵力,四面包围,突破一点,穿插分割,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例如, 1946年9月, 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的定陶战役,就是这样打的。在郑州、徐州两大系统敌人进攻的情况下,决定打郑州之敌;对郑州出犯的四路敌人,确定先打整3师;对整3师先打其20旅,具体打时又集中兵力首先解决其59团。一战歼灭了第20旅,迫使敌人全线溃退,我军迅速扩张战果,共计歼敌4个旅17000余人, 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第四、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毛主席说敌人以旅为单位,“一个团以上被消灭, 但其主力未受损失者,称为受歼灭性打击”。在敌人分路向我军进攻,各路相距不远,我军不能全歼敌人的情况下,为了消耗敌人,破坏敌人的行动计划,或者为了保障主要方向上歼灭敌人, 就可以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以我军之全力对敌人的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实施猛烈攻击,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这样,能使我军减少伤亡,避免被动,以利于迅速转移兵力,歼灭他部敌军。
从解放战争的进程来看,战争的第一年,虽然在总的兵力对比上敌人处于优势我军处于劣势,在战略态势上敌人处于外线我军处于内线,敌人处于进攻我军处于防御。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战役战斗上,我军采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的战法,经过一年的作战,歼敌112万人,我军即转入战略进攻,迫使敌人转入了战略防御,并使敌人由430万人降为373万人,我军由128万人增至195万人。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军歼敌能力逐步增强,使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战争第二年末,敌人降为365万人,我军增至280万人;经过三大战役之后,至1949年6月底,,即战争第三年末,敌人又降为149万人,我军则猛增至400万人。这样,就基本上消灭了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毛主席所说的歼灭战,究竟是什么意思?以解放战争为例来阐释
1947年12月25日,毛主席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中央会议上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这份带有纲领性的重要文件中,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第四条是关于打歼灭战的内容,毛主席说: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这条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在战役战斗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实现歼灭战的最有效战法。毛主席的这一军事思想,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集中优势兵力,是实现歼灭战的首要条件。毛主席说:“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集中优势兵力是达到全歼和速决的最重要手段,是争取主动、避免被动的首先的和主要的条件。毛主席明确指出:“ 我们集中的兵力必须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三倍于敌,方能有效地歼敌。”在强敌面前,在同一个时间内,兵力使用的主要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必须反对由于轻敌而平分兵力的倾向。
战役上要集中兵力,战术上也必须集中兵力。集中兵力要根据每次战役、战斗的具体情况,建立在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原则上,也就是以确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为标准。集中兵力不是一切集中,应当照顾到次要方向和箝制方面的必不可少的兵力,要照顾到敌后群众性游击战争的坚持和开展。
例如,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战役中,以19至23个团3万余人的兵力,对付敌人15个旅12万人的优势兵力的进攻。而在几次主要战斗中,我军都将主力4至5个旅集中使用,对预定的歼击目标形成三倍到六倍的绝对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了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作用,因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共计歼敌六个旅53000余人。
第二、四面包围敌人,是实现歼灭战的重要条件。毛主席说:“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之所谓外线,所谓速决,所谓进攻,与乎运动战之所谓运动,在战斗形式上,主要地就是采用包围和迂回战术,因而更须集中优势兵力。”
要全歼敌人,不使漏网,不但要集中优势兵力,还必须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实行四面包围。例如,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进行的孟良崮战役,歼灭敌人所谓“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就是一例。当时, 进犯山东解放区的敌人,第一线兵力高达10个整编师(军),采取密集队形齐头并进,而整编74师位于中央,态势突出。我军以4个纵队阻击和箝制其他各路敌人,以5个纵队16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担任分割和围歼任务,将74师3个旅四面包围,经三昼夜猛烈攻击,将该敌彻底歼灭,极大地震撼了敌人。
第三、各个歼灭敌人,是实现歼灭战的重要战法。在敌人处于战略进攻我军处于战略防御的情况下,对多路进攻之敌,在战役部署上,应当采取以小部兵力箝制其他各路敌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其一路,得手之后,依据情况,迅速转移兵力,再歼灭他路敌军。在战术部署上,对预定歼灭的这一路敌人,作战企图也不宜太大,不要想一口吞掉,而是区分主次先后,集中兵力,四面包围,突破一点,穿插分割,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例如, 1946年9月, 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的定陶战役,就是这样打的。在郑州、徐州两大系统敌人进攻的情况下,决定打郑州之敌;对郑州出犯的四路敌人,确定先打整3师;对整3师先打其20旅,具体打时又集中兵力首先解决其59团。一战歼灭了第20旅,迫使敌人全线溃退,我军迅速扩张战果,共计歼敌4个旅17000余人, 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第四、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毛主席说敌人以旅为单位,“一个团以上被消灭, 但其主力未受损失者,称为受歼灭性打击”。在敌人分路向我军进攻,各路相距不远,我军不能全歼敌人的情况下,为了消耗敌人,破坏敌人的行动计划,或者为了保障主要方向上歼灭敌人, 就可以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以我军之全力对敌人的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实施猛烈攻击,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这样,能使我军减少伤亡,避免被动,以利于迅速转移兵力,歼灭他部敌军。
从解放战争的进程来看,战争的第一年,虽然在总的兵力对比上敌人处于优势我军处于劣势,在战略态势上敌人处于外线我军处于内线,敌人处于进攻我军处于防御。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战役战斗上,我军采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的战法,经过一年的作战,歼敌112万人,我军即转入战略进攻,迫使敌人转入了战略防御,并使敌人由430万人降为373万人,我军由128万人增至195万人。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军歼敌能力逐步增强,使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战争第二年末,敌人降为365万人,我军增至280万人;经过三大战役之后,至1949年6月底,,即战争第三年末,敌人又降为149万人,我军则猛增至400万人。这样,就基本上消灭了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下列选项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看这位老师如何带学生搞定字词读音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抑或是高中,每次语文考试,试卷中最常见的一个题型就是“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说一般的考试,错了也就错了,下次注意不错就行了。但如果赶上中高考,则可能会麻烦比较大,所谓“一分一操场”,那可真不是说着玩儿的,关键时刻多一分或者少一分,就是“质”的差别,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不为过。
那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该怎么办呢?
初、高三,面对中高考,在字词读音上,最常见的复习方式是下面图片中展示的这样。
或者是这样的:
把各种读音易错的常考的总结在一起,不是这一页,而可能是几页十几页甚至更多,然后一点点要学生通过反复机械训练记住。
这样的方式可行吗?试想,如果让你短时间内记住十个八个陌生人的名字还可以,但如果短时间内让你记住百八十个甚至更多陌生人的名字会是什么感觉?即使临时记住了,过后也可能忘记,而且必然会头疼不已,各种模糊,各种混淆。
读音这个问题也是如此。如果平时不大在意,等到快要中高考了,才想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恐怕到时候被歼灭的就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了。
那这事儿该怎么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然要提前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才好。但提前准备又该如何准备呢?
以北京市中考为例。
2015年之前,在语文《考试说明》中有一个明确的词语表存在,有800个两字词语,200个四字词语,总共1000个词语,字词的音形义考查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数学常识应用到学习上,就看出急功近利来了,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恨不得从初一开始,就要把这1000个词语放在学习重点之中,放在早读中,课堂上,课后作业中,反复弄熟。结果怎样呢?
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气力,当然效果不错。以读音题得分为例,每年全北京市近十万考生,该题得分率是0.98或0.99,也就是说差一点儿就百分之百全对了。
那些年,我带着学生怎么做呢?考前我会让找若干学生在课堂上读这个词语表,其他同学注意听,发现有没有读错,如果读错了,大家就要啪啪啪拍三下手掌,然后对着这个读错的同学竖起大拇指,向他致敬,一起口中念念有词:“你真棒!百里挑一!”确实,一百个人只有一两个人错了,偏偏你就做错了,真的是百里挑一了。
但是,这个读音题真的那么容易应对,那么容易得分吗?我们看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的读音试题。
今年是农历“猴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载。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由于“猴”与“侯”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猴子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有“朝三暮四”, 。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生肖(xiāo) 记载(zǎi)
B.生肖(xiào) 记载(zǎi)
C.生肖(xiāo) 记载(zài)
D.生肖(xiào) 记载(zài)
这个题当年的得分情况怎么样呢?全北京市平均得分率只有可怜的0.37,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做错了。仅仅这这一个题就丢了2分,意味着在密集的分数段内,要一下子就落后几百名开外了。
在这个读音的问题上的得分率为什么会出现大跳水呢?
最大的原因是考查范围放开了,2016年北京市的语文《考试说明》取消了词语表,不再以1000词作为字词的考查范围,而是将字词考查范围扩展为3500常用字及其组成的字词。
试想,3500常用字,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多音字,每个字又可以组成相当数量的词语,一下子这个范围就是3500×N,保守来说N≥5,甚至是N≥10或更多,这5倍甚至10倍的扩大意味着什么?范围过大,就意味着不可能采取穷尽的方式来解决,没有了明确的范围,复习过程中就没有了抓手,于是就无头苍蝇乱撞,或者是临时抱佛脚。
针对语音题,在考前集中复习,将常考的高频词语高危词语(即多音和易误读的字词)挑选出来,要求学生反复复习记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固然有一定效果,但是难免挂一漏万,一旦某些字词没有复习到,或者没有掌握牢靠,但考试却很不巧就考到了,那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比如,2016年的读音题,关于“记载”的“载”在这个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应该很少有考生会出错,因为这是复习的重点。但是“生肖”的“肖”在词语中的读音,因为大家习惯性地在这个语境中将其读成一声,而不是四声,但正确的读音却是四声,却在复习过程中被忽略了。于是相当数量的考生出错了。
那么,该如何在面对中高考乃至平时的语文考试的读音题时能手到擒来,游刃有余呢?
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急功近利地将读音问题放在考前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应该在平时分散开来处理,要打游击战,要各个击破。
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时时注意读音的问题,教师本身要注意读音的准确,也要时时纠正学生在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时的读音错误。要培养学生尽力读准字音的习惯。要师生互相监督,设计各种模式的语音训练形式,提高学生对读准字音的重要性的认识。
打游击战也不是简单地见到一个消灭一个,而应该是见到一个不仅仅消灭一个,而要把与之相关的隐藏起来的一串一起消灭掉。
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语境意识,将汉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构建更为丰富的语境,要点线面结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围剿一个字的读音。
对于单音易误的字,不能只是记住这个字的读音,或者记住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读音,而应该记住这个字在一连串的词语中的读音。比如,“潜”是一个单音字,正确的读音是qián,但常常被误读为qiǎn,这时,就不要单独记住一个“潜力”之“潜”的读音,而应该通过查字典,将一系列的由“潜”组成的词语都读准。
甚至可以连带地把更为经典的语境,比如,在古诗文中带有“潜”的也读一读,记一记,比如:“随风潜入夜,万物细无声。”(《春夜喜雨》)“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春江花月夜》)”“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样的记忆,虽然看似增加了更多的信息量,加重了记忆的负担,但实际上却在记忆中起到了互相印证的作用。某一个字词忘记了不要紧,可以还有其他的字词相互印证,点线面结合,这才真正符合高效记忆的规律。
对于多音字,同样也不要单纯记住一个词就完事了。比如,以“载”为例,不能单纯记住“记载”之“载”读zǎi,那万一考试中不考“记载”,而是考“登载”“刊载”或者其他的带有“载”的词语怎么办呢?
因此,也要通过查字典,把这个“载”放在更具体更丰富的语境中。但也要注意,不要只是死记硬背在特定含义下的读音,而要通过深入理解具体把握。
在认真研究过“载”的不同读音下的若干义项之后,如果把“载”分成两种情况,凡是和报刊杂志有关,或和年份相关的都读zǎi,凡是和重量有关,或表示“一边……一边……”的含义的都读zài。这样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特殊记忆,比如常用的“下载”这个“载”读什么呢?查字典读zài,这时候不要小和尚念经,读无数遍尝试着把这个记住,而要思考为什么将其读音定为zài,是因为下载的东西应该是有价值的,有分量的,因此和重量相关,这样就不容易记错了。
至于在姓氏的情况下读“zài”,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这个不需要特意记住,因为“载”虽然属于常用字,但是这个则是常用字之下的不常用义项。再比如,“铅笔”的“铅”在“铅山”这个语境下读yán,也属于常用字的不常用读音和不常用义项,考试中也不会涉及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读音问题不是临时突击就能行的,也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行的。这个问题需要从小抓起,从平时抓起,需要把握正确的基本原则,采用合适的办法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记】之前因为把“鸿鹄”读成“鸿浩”这个新闻事件,我写了若干篇谈论关于读音问题的文章。今天这一篇算是从理论进一步落地,来到更具体的实践或者实战层面。我会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中预留一个部分,按照我所讲到的原则和方法,专门记录关于词语读音的问题。这样,三年积累下来,在中考或者将来高考面对读音问题时,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了。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说“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
在中国近代史上,解放战争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革命战争。它不仅结束了统治,也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英勇气概和高超指挥艺术。特别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在东北、华北、华东三个战场上进行了三场重要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军队154万余人,使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那么,在这三大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速制胜的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人民解放军坚持实行歼灭战而非消耗战、穷追猛打而非打了就走、全歼敌人而非部分击溃。
什么是歼灭战?歼灭战指的是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也就是说,在歼灭战中,目标不仅仅是打败敌人,而是要消灭敌人;手段不仅仅是火力压制或阵地攻防,而是要运动包围或断路围剿;结果不仅仅是取得局部优势或主动权,而是要达到全面胜利或决定性胜利。
为什么要实行歼灭战呢?因为只有通过歼灭敌人才能真正削弱其抵抗能力和意志,并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只是击溃敌人而没有追击消灭,则会给敌人喘息调整甚至反扑的机会;如果只是消耗敌人而没有达到致命打击,则会使自己陷入长期拉锯僵持甚至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只是部分击败敌人而没有全面清除,则会使自己面临四面楚歌甚至被围困突围的危机。例如,1948年11月6日至12月1日,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以65万兵力对付军55万兵力的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中间突破、两翼迂回”的战法,先后歼灭了军第2、第12、第16集团军和第7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共计55万余人。
歼灭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科学的作战方法。它体现了中国和的革命实践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地消灭敌人、夺取胜利、保护自己、节约资源、缩短战争时间、减少伤亡的一种最佳作战方式。
为什么说“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呢?这句话反映了歼灭战与消耗战或击溃战之间的本质区别。消耗战或击溃战是以打败敌人为目标,以火力压制或阵地攻防为手段,以取得局部优势或主动权为结果。这种作战方式虽然也能给敌人造成一定损失,但不能从根本上削弱其抵抗能力和意志,并且也会给自己造成较大损失。而歼灭战是以消灭敌人为目标,以运动包围或断路围剿为手段,以达到全面胜利或决定性胜利为结果。这种作战方式不仅能给敌人造成致命打击,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并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这句话既是对歼灭战优越性的肯定,也是对消耗战或击溃战无效性的否定。它告诉我们,在革命斗争中要有明确而正确的目标和手段,在每次具体作战中要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各个歼灭敌人,在特殊情况下要给敌以歼灭性打击,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部署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摧毁势力,并最终实现革命事业的胜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19/16962516846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