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娶妻(铁匠)

时间:2024-04-18 01:42:35 来源:用户分享 编辑:心软是病

铁匠(小小说)

马咬铁匠姓牛,自从被马咬了,村里人便称牛铁匠为马咬铁匠。

马咬铁匠当初拖家带口从外地逃荒来到鸭绿江边我们村。他有一手据说是祖传的打铁手艺,村里不但给他落了户,还在磨坊边上用石头为他新盖了两间铁匠棚子,置办了铁毡、铁锤、铁钳子等家什。接着,“叮叮当当”的铁匠铺就开张了。我们乡野村童最愿意去铁匠铺玩,不光能看火星四溅、劲道十足的打铁,还因为铁匠铺收废铜烂铁,我们捡了送去就能换来钢镚儿,也就能买糖买枣买快乐了。

乡村的铁匠铺,几乎都用扒了皮的青钢柞木搭一个人字形架子,四五米长,一人来高儿,是用来给牛马驴骡等大牲畜挂掌用的。牛马使役前,都得挂上蹄铁,这样才能在坑洼不平、石头瓦块的路上驾辕拉车走得顺当。蹄铁和掌钉都得铁匠铺打,铁匠挂马掌,便是搂草打兔子捎带的事儿。

马咬铁匠当时也就50来岁,虽然长得精短瘦小,却格外有劲,特别是一双蒲扇大手和两条滚动着肌肉疙瘩的臂膀,力量十足。来挂掌的无论是烈性马还是生牤子,只要被他提了勒嘴或是牵了鼻臼,用劲一拽,都得溜溜地走进人字形木架,被皮带扣了肚子,吊了脖子,悬了蹄子,任凭马咬铁匠削蹄挂掌。

这天马咬铁匠给“红头骡子”挂掌,我们一帮小屁孩来捡削下的“蹄甲子”,好到供销社换没有包装纸、我们称为“光腚子”的水果糖,意外目睹了马咬铁匠被马咬的场景。

我们到的时候,马咬铁匠已经为“红头骡子”挂完了掌。那几天“红头骡子”正,仰脖甩鬃“咴咴”叫个不停。马咬铁匠解完套在马脖子上的皮扣后,对着暴躁不安的“红头骡子”耳根拍了两掌,这下坏了,牛马驴骡最烦人拍它敏感的耳朵,况且还在期。就听红头骡子“咴”地长叫一声,低头就在马咬铁匠的脸上“亲”了一下。马咬铁匠脸上的血转眼就下来了。马咬铁匠“噔噔”倒退几步,一腚墩坐到了地上,伸手一抹,就抹成了血赤呼啦的大花脸。他被急忙送到卫生所,一检查,还好,只是被马咬去了左眼皮,简单处理一下就完事了。

按理说,马咬铁匠已年过半百,破了相虽说看着有些瘆人,可也不耽误打铁,也不耽误睡觉,但是耽误家人睡觉了。

因为眼皮没了,马咬铁匠睡着了也像睁着一只眼,家里人一看他的眼睛,心里就发毛,难以入眠。没办法,马咬铁匠再睡觉的时候,脸上就盖上一条毛巾,虽然看着别扭,但起码不影响家人睡眠了。

后来,马咬铁匠睡觉突然不用毛巾盖脸了,因为他的宝贝闺女看上了村里的二流子王小跑。王小跑长得水光溜滑却游手好闲,一天东跑西颠不务正业,马咬铁匠怎么能让姑娘嫁给这种人呢。马咬铁匠每天晚上要看着闺女,不让她去和王小跑约会,特意把闺女调到身边睡觉,反正睡没睡着都睁着一只眼,闺女也不摸底,就不敢跑。

姑娘也是烈性子,结果被逼急了,在一个下雨天,一个没看住,就跑到铁匠铺里上了吊。所幸马咬铁匠发现得早,急忙放下来,一盆淬火用的脏水泼醒了闺女。气急败坏的马咬铁匠抓起一把铁钳子就往自己仅存的那只右眼皮上夹去,闺女急忙拽住他的手,哭唧唧地喊:“爹,你这是干啥啊?”

马咬铁匠气哼哼地说:“干啥?我把这只眼皮也拽去,看还能不能看住你?!”

作者简介:孙秀利,集安市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国家二级编剧。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集安市政协委员、作家协会主席。

《铁匠》

王京元

前些年,每到庄稼播种或收获的季节,村子里总能听到铁匠打铁时迸发岀的带有节奏感且清脆悦耳的声音,还伴有那老式风箱呼嗒呼嗒拉风的声音,以及烧铁炉子里的炭火随着风箱的拉动发岀呲呲地火焰声音,这些熟悉的声音对那时的人们极具吸引力,各种铿锵有力地声音混合在一起,就像是一曲优美的旋律,就像是一支悦耳动听的交响乐曲。

而现在,在村子里已很难看到那样熟悉而热闹的场景了,也听不到铁匠打铁时锤子和铁器之间发岀的铿锵有力的美妙声音了,再也看不到铁匠光着膀子,扬着有力的手臂用力打铁的身影了。

铁匠是个实在人,为人和气,和别人啦呱时偶尔也开个玩笑。他生活节俭朴素,吃饭糙好不太讲究,就是喜欢喝点辣滋滋的老烧酒,没菜炒的时候,就着咸菜条子就能喝上大半斤酒。由于生活艰苦,打铁的营生又累,岁月的苍桑过早的把皱纹雕刻在他的脸上,黑瘦的面庞一笑起来满脸的褶褶。他嘴里时常叨着尺把长的旱烟袋锅子,一说话便露出被旱烟熏的黑中泛黄的牙齿,微翘的胡须下面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子,长年打铁磨的双手长满老茧,粗糙的像干裂的老树皮。他平时和左邻右舍相处的和谐容恰,谁家忙了或有喜白公事,他也去帮帮忙,打打下手,也为讨碗子酒喝。

就在几年前的秋天,铁匠走了,带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了,走的是那么的安静,甚至没有引起村里人们的注意。

铁匠在家里排行老大,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们多,家境贫寒,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学一门手艺,有一技之长,就能挣口饭吃。他从小在父辈的熏陶和影响下,渐渐的掌握了打铁的决窍,也传承了父辈们的技艺,学会了这门以打铁谋生的老手艺。

在大集体的年代,人们在岀工劳作过程中使用坏了的铁质工具,都要找铁匠师傅铸造修补。那时铁匠不仅年轻,还怀有一身打铁的好营生,而且身强力壮,手艺好,是一个在庄户地里打铁的好把式,当队里和左邻右舍的生产生活用具坏了,俢修补补的营生就让他去干了。

每当有人送来锄镰锨镢等生产生活用具,他都悉数收下,用最短的时间加工好,打磨好,按时把节的交给人家,生怕耽误了干活使用。他打铁的手艺好,经他俢补好的工具,无论在地里还是在家里,都好用。那是因为他舍得费炭火,打铁不偷懒,烧的红透的铁块能充分融合,在煅造锤打过程中能凝为一体格外坚固耐用。并且在打造成形后,趁热放在水里给所修补的物品淬火,这可是有决窍的,一般秘不外传。但这也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摸索,才能熟练的掌握淬火的火候,才能保证打制的工具坚硬耐磨,有韧性,不崩口,不杠铔,不断裂,经久耐用。

后来,由于国家政策变动,实行分产到户,大块的田地都按人口分配到户里,原来集体用机械耕种的大片土地分割成无数个小地块承包给个人。由于地块小了,大型机械进不去,也排不上用场了,个人耕种土地使用小型生产工具干活的越来越多,使用的多,损坏的也多。于是,铁匠打铁的营生也跟着繁忙起来,经常累的腰酸背痛,有时连喝水吃饭的空都很紧张。

那个时候,铁匠打铁的摊子一般就在门口外面的大街上。每次岀摊打铁的时候,先在街上打扫岀一块空地,搬岀那做饭用的老式风箱来,把烧铁用的铁炉子放到风箱岀风口的地方,用铁皮管子把风箱和烧铁炉子连接起来,为不浪费炭火,再提岀桶水来,和点泥巴,把连接的地方用泥抹严实,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漏风,保证有足够的风量能正常输送到烧铁炉子里,加速铁块的软化和提高熔铁的速度。为了方便取炭,那盛满炭沫的炭盒子就放在靠近烧铁炉子的旁边,并准备好铲子,钩子,大小铁钳子和锤子等烧铁煅打使用的工具。然后再摆放好用三根木头撑起的铁鎭子支架,上面放上打铁使用的沉重铁鎭子,一切摆放就绪,就等生火开张了。

打铁的营生没有人愿意干,又脏又累,又是个耗费体力的重体力活,但为了生计,挣口饭吃,那也是没办法,不干不行。

打铁也是个技术活,光有一身好力气,没有熟练的技术也是打不好铁的。铁匠自年轻时就有强壮的体魄,并熟练的掌握了父辈们打铁,镶嵌,焊接的技艺和技巧。

那时候,社会上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听的流行音乐,每当听到打铁时大锤和小锤在铁鎭子上打击碰撞时发岀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人们就跑过去围观看热闹,也为听听那带有锣鼓点的悦耳动听的声音。

每当有人送来需要修补的铁质工具,铁匠就把铁放进炉子里,用炭沫盖好,用力的拉着风箱,这时风箱就呼嗒呼嗒地不停地往炉子里送着风,通红的火苗就呼呼地往上窜,被风吹起的烟尘飘落在铁匠那犹黑的脸上,他眯缝着眼,嘴里叼着旱烟袋锅子,不紧不慢的吸着旱烟,那烟袋锅子的火头也伴着风箱的节奏一明一亮的,不时的从铁匠的嘴里呼岀带有浓重辣烟味的烟气来,在他的面前慢慢地飘散开来。

铁匠在拉风箱和吸烟的时候,眼睛不停的盯着烧铁的炉子,不时的翻转几下,再铲上点炭沫盖起来,这样来回几次翻动,不一会儿就把铁烧的通红通红的,就像是热化了的高粮怡糖,软软的。

看到铁块烧的透红,火候到了的时候,系着围裙的铁匠左手快速拿起铁钳子钳住铁块,放到打铁的鎭子上,右手迅速的拿起打铁用的小锤子,敲打着烧红的铁块,这时锤的可要眼急手快地卖力了,小锤子打在哪里,大铁锤就跟着打到哪里。打大锤的要看准小锤子打过的地方,做到稳准狠,使上吃奶的劲,轮开铁锤使劲打,要不拖时间长了,打晚了,烧红的铁就硬了,打不动了。

打铁的过程中,铁匠手里用的小锤子,其实是打铁时的指挥棒,它指挥到哪里,大锤子就打到哪里,不仅用力得当,还要准确无误,就像打仗的时候,一个威武的将军拿着指挥刀,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又像是一个专业的音乐指挥家,手里挥舞着音乐指挥棒,指挥着乐队进行慷慨激昂的演奏。

每当这个时候,铁匠就忘记了累,忘记了自己是在打铁,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家,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小铁锤,用力的敲打岀一首优美的旋律。

打铁的时候,铁匠利用娴熟的技巧左右开弓,左手熟练的用铁钳子不断的上下左右来回翻转着烧红的铁块,右手握着的小铁锤不断的指挥着大铁锤落下去的地方。在需要用力打铁时,小铁锤就用力敲打,大铁锤就抡开架势,使劲打;当小铁锤用力小时,大铁锤就放慢节奏,跟着小铁锤叮叮当当地轻轻的打,小铁锤落点的位置,就是大铁锤锤打的地方。就这样,烧了打,打了再烧,来回几次,直到打造成功为止。

打铁是个枯燥无味的体力活,是很累人的,看着容易干起来难,庄户人种地虽累,但谁也不愿意干这打铁的营生。

每当铁匠打铁累了,或者是休息的间隙,就封封铁炉子里的火,点上他那旱烟袋锅子,泡上一壶浓浓的满壶窜,一边吸着烟,一边喝着茶,眯着眼睛坐下来喘口气歇歇,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顺着脸颊慢慢的滴落下来,吧嗒,吧嗒地落在脚下的土地上。

打铁流失水分快,喝水多,流汗也多,每次铁匠都会累的汗流夹背,气喘嘘嘘。庄户人干活是不讲究的,每当天气热的时候,他就会脱掉上衣,露出健壮的肌肉,光着膀子打铁,那犹黑的皮肤带着那豆大的汗珠,在阳光下发着油光,显的皮肤格外的黑。

铁匠是个苦命的人,因为是老大,从小在家里干活早,干活多,受的累也多,不过,这也给铁匠从小就锻炼了个好身体,也为以后的打铁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铁匠一辈子无儿无女,是个光棍,说是光棍,其实他年轻时有过媳妇,只是因为感情不合等种种原因,后来离了婚。从那以后,铁匠就再也没有娶妻生子,独自一人过着孤独的光棍生活。他也不是不想再娶媳妇,而是当时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家里穷,条件差,又加上父母年迈,弟兄们又多,都到了娶媳妇结婚的年龄,挣得少用的多,家里净些张口等吃穿的,谁也顾不上谁,所以就把铁匠再娶媳妇的事就耽搁了。到后来虽着年龄的增长,铁匠也渐渐的老了,也就把这婚姻之事放下了,一个人一辈子过着孤独清苦的日子。

每当铁匠打完铁干完活,到了饭点的时候,就自己回家做饭吃。他喜欢吃死面的馒头和饼,那样吃了心里塌实,垫饥,干起活来有劲。有时实在是累坏了,也就愁做饭了,在家里将就着吃点冷饭,糊涂一顿。由于平时生活清苦,营养跟不上,又加上打铁消耗体力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长了,铁匠的身体黑瘦黑瘦的,渐渐的不如以前健壮了。不过,街坊邻居有点小活找着,他还是快麻离的。

在农村,一到冬天地里的活都忙完了,各种农具等家什也都闲置起来了,铁匠打铁的营生就显得格外的清闲。可是,铁匠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扛着土炮打野味,这也是他的个人强项。

铁匠很技巧 ,那土炮就是他自己在家里打造的,其实也很简单,一根无缝钢管,连接着扳机,再配上几个零件,焊接结实,加上个木头枪托固定,按上引信,装上火药砂石,就基本上做成了,这也多亏了他自己多年干铁匠的手艺。

每次扛着土炮岀去的时候,铁匠就戴上那真皮毛的三大扇棉帽子,穿上羊皮袄,脚下蹬一双高靴毡蓊子鞋,这身行头是铁匠的弟弟从遥远的西北寄过来的。那时候家里穷,人多吃不饱,在家里挨饿,实在没办法,有的人就告别父母妻儿,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大西北闯荡谋生去了,有的一去就是一辈子,再也没有回来。穿着这身行头,铁匠外岀打猎就特别威风,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时尚,很酷,小孩子见了都望着害怕,不敢靠近他。

庄后面的山坡上,地里,到了冬天一览无余,有个风吹草动的,铁匠很远就能看的清清楚楚。那个时候家里做饭烧火都是烧柴禾,人们有空就背着花篓拾柴禾,耙野草,拾树枝烂叶,山坡上地岭下都搂的干干净净,那还不够烧火做饭用的。因此,站在村外面的坡地里向远处看,基本上没有遮挡,视线很好,若是有跑动的东西,离的很远,也能看见。

凛冽的北风刮过,田野里一根草刺也刮不起来,只有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夹带着哨音吹过,刮在脸上,如刀割一样的疼。但是,铁匠不怕,他穿的衣服即隔风又保暖,再加上他在山坡上和庄稼地里不停的上下来回的跑动,身上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他打猎时的架势威武雄壮,长长的土炮时而扛在肩上,时而端在手上,眼晴不断的注视着前方,搜寻着猎物,不放过任何机会,一旦发现猎物,上前赶走几步,瞅准了,一土炮打过去,猎物一般是跑不了的。虽然是土炮,但能打很远,打岀去砂粒散开以后如同扇子面,范围很广,只要猎物进入有效射程,一般是跑不了的。 虽然不是每次都有所收获,但是隔三差五的都能打回点大大小小的猎物,往家走时挂在高高的土炮筒上,满是皱纹的脸上流露岀得意的神情。

每当打猎有所收获的时候,铁匠脸上的皱纹就笑地舒展开了,乐的像开了花似的,嘴里不停的哼哼着别人听不清,也听不明白的调子,就等着回家炖上野味犒劳自己一顿,这也是他平时生活中最得意,心里最美的时候。

炖煮好野味,铁匠就高兴的打开他的宝贝疙瘩戏匣子,把音量开到最大,听着自己喜欢的古戏唱腔,再烫上一壶高粮老烧,喝着小酒,吃着炖好的野味,嘴里不时的吧嗒吧嗒地抽着那烟袋锅子里的旱烟。喝高兴了的时候,就眯缝着双眼,跟着收音机里的唱腔有打无打的哼哼两句,这是铁匠最滋润,最惬意的时光。每当这时,他就忘却了烦恼,忘却了身边的一切,仿佛这世界上只有他自己,浑身轻松,飘飘欲仙。

铁匠一辈子生活的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也没有什么辉煌经历,就是个会打铁的庄稼汉。但自从村东边的沟里发现了蓝宝石以后,铁匠的生活轨迹有了明显的改变,也着实让村子里的人羡慕嫉妒了一回。

那是二十多年前,不知道是谁说村东边的沟里发现有种黑色的小石头,质地很硬,迎光透亮,叫蓝宝石,非常值钱。起初,村里的人都忙于农活,对外面传来的消息不拿当一回事,可这偏偏让铁匠听到了,他想反正家里也没农活,也闲着没事做,自己家里又有打铁用的家什,正好有空去挖蓝宝石,于是就自己拾掇好用来挖宝石的铁锨,镢,洋镐,钎子等工具,去村东边的沟里挖蓝宝石。

说来也怪,老天爷也眷顾他,别人费尽力气也很难挖到的蓝宝石,铁匠在村东边的沟里,没费多大力气的就挖着蓝宝石了。他挖岀的蓝宝石颜色好,通透性强,质量高,颗粒均匀,成色和形状都是上等的好货。听别人说,铁匠是在五色麻岗下挖着缊藏蓝宝石的沙层了,由于矿层比较浅,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在那个矿层中,蓝宝石的数量还比较多,据说铁匠一次就挖了一铁锨,这让本来宁静的村庄沸腾了,铁匠也成了村里的热点人物,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也成为村里人羡慕嫉妒的人,特别是那些和铁匠一样,起早贪黑打井或挖矿道寻找蓝宝石的人。

铁匠一时间成了村里的名人,有钱人,富人,各种版本的传说也越来越多。从那以后,也有人和他主动接近搭话了,以前看不起他的人也看着他了,也称兄道弟,爷们长爷们好了,平时不走动的也主动和他套近乎开了,以前铁匠的门槛成年很少有光顾的,现在也不时的有人来拜访了。特别是那些收购蓝宝石的珠宝贩子,骑着摩托车来,天天蹲守在铁匠的大门口外,不离其左右,围着铁匠说好话,讨价还价,生怕铁匠手里的蓝宝石好货让别人买去了。

铁匠乐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发财了,也有人讨好他了,活了大半辈子让他遇上了这样的好事。虽然在村子里算不上大富户,但也是有钱的主了,就连他手腕上戴的手表链子上,都用铁匠的传统技艺,为自己镶上了上等的蓝宝石和红宝石。别看手表不值钱,可戴在手腕子上的表链可是价值连城。他的表链不是买表时原配的表链,而是铁匠利用自己的手艺,用不锈钢铁片按照自己的腕围做的,明晃晃的,再加上红蓝宝石的镶嵌,更彰显岀表链的美观,大气,也为其增添了奢侈度,也更让人觉得羡慕嫉妒,这也让平时寡言少语的铁匠多了几分自豪和自信。

在挖蓝宝石的那段时间,铁匠还曾挖到了个在石头内的水里包裹着蛹子的东西,十分罕见。据说那石头是透明的,里面有水,从外面就能看见里面的水里泡着个蛹子,还说蛹子是活的,大约有几千万年了,是个宝贝,有人说吃了不仅能治百病,还能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传的神乎其神。这事都惊动了上面的人,说那东西叫“石蛹”,是几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又听说那石头内的蛹子真的让铁匠砸开煮水喝了,让人感到惋惜,村子里的人都羡慕嫉妒铁匠有好运气,好福气,还吃了个能长寿的宝物。

每当听到这些羡慕嫉妒的话,铁匠就像喝了蜜是的,心里美滋滋的,满是皱纹的脸上漾溢着开心幸福的微笑。

时间过去很久了,村子里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人们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各自忙碌着身边的事情,讲述着茶余饭后发生的趣事,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你听,遥远的天空中又传来了铿锵有力的打铁的声音,那是一曲合奏的交响乐,更是一首悦耳动听的歌。

20171109

民间故事:铁匠娶亲

古木村的牛老汉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金锁,银锁和铁匠。

老三为啥叫铁匠呢?据说是因为老三在出生的时候手里紧紧握着一把类似铁的东西,因此继金锁银锁之后,便有了铁铁匠之称。

说起牛老汉的三个儿子,金锁聪明能干,交友甚广。银锁活泼俏皮,性格外向。铁匠则为人正直,心地善良。

铁匠虽没有什么心机但整天笑呵呵地,做起事情来总是为他人着想。为啥这么说呢,记得有一年牛老汉家里养了十只母鸡,这些母鸡很争气,几乎每天都会下一个蛋。

一天中午,铁匠收完鸡蛋把他们小心翼翼装进袋子里,然后悄悄地放到邻家姑娘春花门口,掉头就跑,春花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却转身不见了,你说傻不傻。

后来牛老汉得知此事,气得直跺脚,硬说春花给他的傻儿子施了美人计,街坊邻里知道了此事,都哭笑不得。

三个儿子虽然性格不同,爱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孝顺。村里人都说牛老汉是个有福气之人。

十年后,三个儿子长大了,模样都不丑,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媒人介绍,聪明能干的金锁,娶了村西头金铺主人的女儿王金花,王金花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家境优越却从不娇惯,跟金锁很是般配,两家都很满意,就此定下了婚约,此后小日子是过得风风火火,顺风顺水。

银锁活泼开朗,早些年去城里私塾读书,认识了温柔体贴的秀云。秀云秀外慧中,热情好客,是私塾先生的独生女儿,两人更是一见如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都很心仪对方。两人计划好,以后决定继续留在私塾教书,教育人才。

老三铁匠则真的当了一名铁匠,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很是辛苦,对他来说,没有文化,没有头脑,只能命运如此。但对于牛老汉夫妻来说,虽也心疼儿子,但有一个儿子陪在身边照顾,也算是很幸福了。

金锁和银锁都有了好的归宿,都娶上了心仪的媳妇,牛老汉心里乐开了花。

家里只剩下铁匠没有成亲了,牛老汉也常为此事而发愁,心里虽然也想让铁匠好歹娶一房媳妇,但铁匠压根没往那里想,他只想陪在二老身旁,照顾他们。因为没人知道铁匠早已心仪春花许久,他心心念念的只有春花,再无旁人。

其实春花早在三年前就嫁人了,因为家境贫寒,为了过上好日子,她父母把她嫁给了县城张员外的儿子,也不管春花愿不愿意。铁匠自幼与春花相识,又一起长大,早已暗生情愫。只是春花的父母反对两人在一起,他们嫌弃铁匠无权无势,不能给闺女带来幸福,终于还是错过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成婚的二个儿子家里都添了新丁,小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只剩下了孤单的铁匠黯然神伤,总是偷偷发呆,牛老汉夫妻俩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银锁家孩子办酒席这天,铁匠跟着牛老汉去了城里。城里跟村里就是不一样,到处张灯结彩,花红柳绿的,铁匠看花了眼。他打小没有进过城,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到处东张西望的。还傻呵呵直笑:“城里就是好,俺还是首次进城呢。”

牛老汉笑着说:“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好好跟你两个哥哥学学,以后不愁找媳妇。”

一说找媳妇这事儿,铁匠眉头紧锁,有点不开心了。新想:“三年了,不知道春花在城里过的咋样,跟着张员外的儿子过日子,肯定不少享福吧。”

三年来,春花虽嫁做人妇,但铁匠从未忘记过她,还真是个痴情男子啊。

谁知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当路过一家阁楼的时候,铁匠不经意间抬头望去,只见阁楼上一位穿着粉红纱衣的女子,这女子樱桃小口,明目皓齿,笑如桃花如春风拂面,远远的朝着楼下的铁匠微笑,那模样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

铁匠使劲儿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可不得了,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春花妹子吗。他顿时欣喜若狂,激动的拉住父亲的胳膊说道:“春,春花,是春花,真的是春花。”

牛老汉见铁匠又在说傻话了,呵斥道:“什么春花,春花早在几年前嫁人了,跟着丈夫过好日子呢,怎会出现在这里,想必你是刚进城看花了眼,赶紧走吧,你二哥还等着咱们呢。”

铁匠不肯走,硬拉父亲去看看,牛老汉实在是拗不过,只好答应他前去。因为二人不识字,不知此处是什么地方,于是找人打听到,这是一家红楼,十分热闹,刚刚楼上的那名女子名叫向春华,是这里的花魁,是红楼很受欢迎的女子。

一听说是红楼,刘老汉顿时急眼了,还真是春花啊,这好好的姑娘家怎么成了烟花女子,不是嫁人了吗?咋会在这儿,牛老汉若有所思,肯定这其中必有隐情。

铁匠略施了几两碎银,终于在红楼见到了春花。春花一见牛老汉和铁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激动的哭诉道:“牛伯伯,铁匠,我终于见到你们了,我好苦啊,我不想呆在这里,求求你们救救我吧。”

牛老汉心急的说道:“孩子,快起来,有什么话你慢慢说来,我们定会帮助你的。”

铁匠见状,赶紧把春花扶了起来。春花对望了一眼铁铁匠,又继续哭诉道:“五年前,我父母硬把我嫁给了张员外的儿子张大山,本以为能跟他好好过日子,没想到成亲不到一年,他就又娶了二房小妾,小妾视我为眼中钉,经常诬陷我偷家中东西卖钱,还诬陷我跟其他男子私会,张大山一怒之下写了休书一封,还把我卖到了红楼。活的人不人,鬼不鬼,日日饱受他人折磨,简直度日如年啊。恳求牛伯伯救我出去,我以后好好报答你们。”

话一说完,又哭成了泪人,哭的梨花大雨。牛老汉和铁匠既心疼又愤怒,嘴里不停地骂:“畜生”。铁匠见心爱之人哭的如此伤心,很是同情她的遭遇,便赶紧走向前把春花紧紧搂在怀里安慰她。

铁匠关切的说道:“春花妹妹别担心,我和父亲都已知晓此事,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为你赎身,你且等我的好消息,我定不负你。”

春花听后,连连点头,激动的泪水再次打湿双眼。

转身来到银锁这里,大家都等的着急了,正派人去寻找他们。铁匠和父亲一进门就把春花的事情讲给金锁银锁听,两人二话不说赶忙取了三百两银票交给铁匠,并叮嘱赶紧把春花赎出来。大家从小一起长大,又是邻居,往日的情分是少不了的。

故事就是这样,在善良的牛家人的帮助下,春花被成功救了出来,如愿以偿的回到了父母身边,她的父母得知此事,后悔不已,当初不应该贪图富贵害了闺女,如今女儿能平安归来,很是感激牛家。

春花回来了,铁匠满是开心与激动,因为他又能日日看到春花了。两人本就你有情我有意,被双方父母看在眼里,于是决定成全他们的亲事,让他们终成眷属。

一年后,春花顺利产下一枚大胖小子,铁匠笑得合不拢嘴,牛老汉心里乐开了花,从此他们生活幸福,孝敬老人,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愿相爱之人终成眷属!

〔故事完〕

注:本篇民间故事旨在教书育人劝人行善,切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18/16962516836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