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时代僵尸博士(复兴时代)
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哪些时代特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黄永林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时代特征。
其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正确的方向导向渗透于文化产品和活动之中,使消费者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引导,从而在正确的实践方向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文化产业为人民服务导向,以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原则之一。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发挥引导民众思想和价值的重要作用,让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消费,体悟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形成和积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精神力量。以更加丰富多样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其三,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在内的要素市场,建立信用体系、监管体系和行业管理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坚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保证文化产业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其四,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深厚文化基础。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造出更多既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又体现当代社会发展内涵,同时也为广大民众带去更多新的审美体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其五,实施创新驱动和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文化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数字中国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数字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文化产业。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让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让数字文化产业助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六,坚持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未来,构筑中华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中外交流互鉴中展示独特魅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关系格局的最新定位。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中华文化作为塑造品牌核心价值的活力源泉,构筑中华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华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走向世界,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切实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在国际高水平竞争与合作中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辐射力。
我们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坚定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坚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设计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16日正式投入运营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按照亚运服务保障计划,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9月16日起,在杭州东至衢州以及杭州东至平阳两个区段运行。车次分别为G9313/G9314次(杭州东至衢州)、G9315/G9316次(杭州东至衢州)、G9311/G9430次(杭州东至平阳),可通达杭州、诸暨、义乌、金华、龙游、衢州、武义、永康、缙云、丽水、青田、温州、瑞安、平阳等地。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专为杭州亚运会打造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车头似“鹰隼”,身披“虹韵紫”,8辆编组,定员578人,设计时速350公里。
这款紫色“亚运限定版”列车以“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和“润泽江南”为设计主题,车体外观主色调采用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内外装饰选用杭州亚运会和江南文化元素,将亚运会会徽、口号和代表杭州特色的图形、文字充分融入其中。杭州粉墙黛瓦、钱江潮涌等城市景观元素与高速奔驰的复兴号列车融为一体。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车身两侧,喷绘有不同竞赛项目的杭州亚运会体育图标,全车覆盖高速5G网络,高速率、低延时,让旅客在使用手机“冲浪”时更加顺畅。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车厢。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1号和8号车厢座位设置的智能交互终端提供高铁娱乐中心、无线投屏、运行信息等功能,旅客可在旅途中看电影、听音乐。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车厢。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便于残疾人出行的4号无障碍车厢拥有更宽阔的过道,各处盲文可以引导、提示旅客找到座位。这里还专门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轮椅存放区和大件行李存放处。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车厢。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列车配置车内气压与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可有效舒缓车辆穿过隧道时,气压变化致人耳鸣等不适症状。
亚运会吉祥物。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这趟列车上,还能偶遇可爱的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
亚运会吉祥物。上海铁路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鹅黄色的琮琮头饰为饕餮纹,象征着厚重的中华良渚文化;翡翠色的莲莲身披西湖接天碧色,蕴含着无限自然和人文气息;天蓝色的宸宸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
比赛期间,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将穿越东南沿海丘陵地区,越过山丘、跨过江河,串联起杭州与温州、金华等亚运会协办城市,用“中国速度”搭载各国运动员往返于各个赛场。
据悉,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已挑选出40余名业务技能精、综合素质强的乘务员,组建了亚运服务专班。
微观察丨“还是要怀平常心,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
原标题:“还是要怀平常心,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微观察)
信心和平常心,一组辩证关系。总书记在实践中思考。
这次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不仅是对东北振兴的一次擘画,亦是观察中国发展的一个窗口。谈到攻坚克难,总书记有感而发:
“信心赛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当然我们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奇迹,还是要怀平常心,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不要出那种带有极端性的、情绪性的举动,病急乱投医。那些做法毫无益处。”
平常心是一种从容坚定的信心。
“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总书记讲过的这段话,是读懂中国的一个切入点。
在平常心中更能认清机遇和优势。判断了一个地方的机遇和优势,才能更好把握一个地方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从这个角度,就能更深刻理解,为何在东北讲“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为何到新疆,总书记提出“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为何到四川,着眼国家的“大后方”建设,寄望“这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一个新的动力源”……
新时代,各省区市面临的共同机遇和职责使命,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各自的优势,是大局中的优势、机遇中的优势、比较中的优势。
黑龙江考察,总书记听人说起一个见闻:有年轻人在江边悠然钓鱼,一问,是来种庄稼的,负责无人机作业,当天完成了。
过去开荒,“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而今,农田里科技成色足,东北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头。
这是东北的优势。白山黑水,农业现代化有大展身手的广袤空间。看到了优势,比较了全局,平常心也就水到渠成。
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总书记到东南沿海,多次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这是经济大省服务全局的使命担当。这次到黑龙江,总书记叮嘱,“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这是东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职责使命。
找准定位、锚定定位,才不会妄自菲薄,有自信;不会夜郎自大,更清醒。对东北在粮食安全上的作用,总书记深思熟虑:“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这就是一种全局思想。继续当中国的北大仓,和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的尖端科技的中心,同样是光荣的,同样是重要的。”
平常心也是一份耐心、定力。
今年到苏州平江路,看苏绣飞针走线,总书记感慨:“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这份韧性、耐心和定力,也是面对纷繁复杂困难挑战的姿态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这是中国发展的战略纵深,也是我们“怀平常心”的底气所在。
今日的中国,如臂使指,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然而,有些地方难免步子急了些。总书记对此谆谆叮嘱。
这次座谈会,讲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时,总书记说:“这个快也是相对论,现代化建设不能违背了规律。”
有平常心才有定力,有定力、智慧,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方法、谋划思路。
复兴路上的风高浪急、暗礁险滩,这些年就没有中断过。面对“脱钩断链”,中国应对有力。总书记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在2020年春天的基层调研中思考,进而作出的擘画。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今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的这席话,展现的是“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平常心,正是一种不惑于一时顺逆、洞悉事物本质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也有其规律性。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平常心中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进取心。
这次的座谈会上,讲成绩,首先肯定的是粮食;提要求,首先说“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
这是党的后总书记第十次来东北,每次来都会谈到粮食安全。就拿黑土地保护来说:
2018年在黑龙江,总书记提出“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2020年吉林考察,把黑土地形容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要求保护好、利用好;这一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再之后,2022年8月1日,我国的黑土地保护式实施。
时时放心不下。
总书记多次提到“钉钉子精神”,也多次引用“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古训。时代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向前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在前人从没走过的道路上,“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一定要实干。”
从繁盛到衰落,再到迈向复兴,现在走在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完成非凡之事,必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行动。
“我是崇尚行动的。”
2011年到贵州一所高校考察,围绕《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志谈了一些感悟:
“人生会面临不同际遇,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最重要的是要以平常心去面对,独立思考,内修而外行。”
平常心中有信心、见担当,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亦是如此。(记者 杜尚泽 杨旭)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408/16962456703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