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推荐好友怎么推荐给别人(qq推荐好友怎么推荐)

时间:2024-03-31 06:32:14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脾气很大

反诈防骗 | 池州电诈警情示警(2023年9月12日)

池州电诈警情示警

2023年9月12日

东至县一居民报警称:其在QQ陌生好友的推荐下,下载了App,后被引导做刷单任务,共被骗38400元。

东至县一居民报警称:对方冒充客服人员,称其购买了百万保险,不退保险会自动扣费,在骗子的引导下,共被骗39123元。

9月12日,东至县一居民报警称:其在网上贷款,骗子以卡号冻结为由,引导其解卡,共被骗15000元。

警方提醒

刷单返利类

行骗手法: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再将受害人拉黑。

防骗提醒:所有刷单都是,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

行骗手法:骗子利用市民对微信支付“百万保障” 这项功能的不了解,以不关闭会扣费或者影响征信为由行骗。

防骗提醒:微信支付百万保障这个功能是完全免费的,后期不需要扣除任何费用,如不关闭的话也不影响个人的征信,如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不要向对方的账户转账来完成资金流水清算,这个过程就是。

虚假贷款类

行骗手法: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之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

防骗提醒: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

防诈提醒:出借银行卡赚钱套路深,小心沦为“工具人”

一张被转借的银行卡,一个被租出的社交账号,一条用本人手机号发出的短信……这些号码“离开”实名注册人后,一部分被转向信息网络犯罪链条。不知不觉中,号码的主人已然落入“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陷阱。数据显示,近年来,帮信罪案件数量跃居各类刑事案件第三位,在校学生成为被不法分子盯上的重点对象。

因为一份兼职,丁凡说他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了”。

“只是借你的银行卡帮忙走个账,什么都不用干,每个月轻松赚几千。”由于毕业季课不多,彼时正在上大四的学生丁凡,打算利用兼职“赚零花钱”。在同学的推荐下,丁凡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份“银行卡转账的活儿”,每天工作8小时,基本工资5000元。

“刚开始跟我说是游戏客服,只用网上聊聊天,让买家充值游戏卡。”丁凡告诉记者,兼职没几天,公司“上司”就通知员工“拿自己的银行卡收钱转账”。

正是这则通知,最终让丁凡卷入了一起涉嫌帮信罪的案件。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帮信罪司法治理的调研报告》。调研数据显示,帮信罪案件数量跃居各类刑事案件第三位,部分电诈犯罪组织甚至已经将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什么是帮信罪?为何此类案件近年频发?怎样避免“踩坑”?对此,《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因兼职卷入电诈黑灰产业链

“我被带进一间昏暗的小房子,里面乱七八糟摆了几台电脑,屏幕上只有一个游戏聊天框,其余什么都看不到。”丁凡回忆,最初他的这份兼职“事少钱多”,“会有玩家来问怎么充值,我只用给他们发个卡号。”

工作一段时间后,丁凡的“上司”说公司准备拓展业务,要求兼职的学生拿自己或亲戚朋友的银行卡帮忙收钱,“提供卡的人每月多拿2000元提成。”丁凡说。

丁凡称,由于想观望其他同学的提成,加之自己的所有银行卡都暂存在老家,他并没有立即按照通知行动。“介绍我来的那个同学拿过来很多张银行卡,有他自己的也有家人的,他们几个人的银行卡流水有80多万元。”

“兼职不到3个月,同学被抓了。”丁凡说,直至案发,他才从办案民警处得知,那些打着游戏积分名义充值进卡的钱竟然是款,“有人电信拿了钱,充值到我们提供的卡号上,再变成积分,再,或者提现,这样转一手就洗一次……”

2022年4月,在同学被捕一个月后,丁凡选择了投案自首。记者在丁凡提供的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上看到,因其情节轻微,且有自首、认罪认罚、全额退赃退赔、取得谅解等情节,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我当时觉得提供银行卡没什么,并不知道这是犯罪。”丁凡后悔地说,而他的那位同学因犯帮信罪获刑。

在校学生成电诈组织重要发展对象

就这样,本应在毕业后有着美好生活前景的几名年轻人,成了电信的“工具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帮信罪是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3个新型网络犯罪之一,旨在从源头打击治理信息网络犯罪链条上的各类帮助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通报,2021年以来,帮信罪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被告人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特征明显,在校学生成为部分电诈组织的重要发展对象。

毕业后暂未就业的李上源,同样卷入了一起涉帮信罪案件。

李上源说,因看到一则“出租微信账号,每天300元”的广告,其将自己的微信账号租给了对方使用。一天后,他准备登录回自己的微信,却被通知“因违规被限制登录”。他心里直打鼓:“莫非,这些人拿着我的微信,干了违法的事?”

然而,不劳而获的念头,最终战胜了理智。自此之后,李上源便开始当起了“中间商”,在多个微信及QQ群中发布租用微信账号的广告,并从每个账号中抽取50元左右的利益,而他租来的账号被“上家”用于。李上源最终获刑。

“把个人微信号出租给他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号主的行为也涉嫌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如果再将微信账号转租转售他人,则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罪。”审理该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法官说。

为什么在校学生成为犯罪团伙的重点发展对象?除了社会阅历较少、互联网使用经验丰富、对帮信罪认知不足等因素之外,赵虎认为,“学生之间的固有社交网络”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中间人”分层级租售个人账号、构建犯罪链条的基础。

推进帮信罪预防及诉源治理

“听说有了涉案记录,我不能再考公考编了,被判刑的同学没办法毕业,学位没了工作也没了……”

丁凡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母亲得知自己“犯事儿”后,瘫坐在地上很久都起不来,“父亲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牙疼上火晚上睡不着,奶奶成夜成夜地哭。”

案件判决后,丁凡公开发布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并创建公益群,以提醒大家警惕帮信罪。“群里有很多年轻人、在校生,有人开始只想兼职赚个零花钱,一念之差就陷进去了。”丁凡说。

在帮信罪案件数量不断提升、涉案人员趋于年轻化的背景下,如何推进帮信罪的预防及诉源治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栾广萍提示,“公民个人应自觉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出租、出借银行卡、U盾、手机卡等行为可能已经构成犯罪”,如陷入帮信陷阱或者被胁迫、蒙骗出售“两卡”,应当第一时间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和保护,及时止损。

“帮信罪的犯罪手法、方式不断变化,很多涉案者对于这项罪名及其危害了解较少,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属于犯罪。”赵虎建议,社会各方集中强化对帮信罪等电信网络犯罪的普法宣传、案件报道和后续追踪,针对帮信犯罪人员低龄化现象突出、在校学生涉犯罪情况频发等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

作为曾经卷入帮信罪案件的涉案者,丁凡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银行卡、手机卡、微信号等个人账号繁多,“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还有大好年华,别因为几百几千元,‘卖’了自己一生!”(文中部分受访人为化名)

来源: 工人日报

骗局揭秘!刷单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套路他们的

“点赞员”“网络兼职”“圈粉加关注”

如果你对上述名称并不陌生

那么请小心

“刷单骗局”有可能就潜伏在你身边

一起来看看

被喻为各类之首的“刷单”

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套路我们的

刷单兼职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途径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通过头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随后以打包任务未完成、结算系统出现故障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终将受害人拉黑。

点赞、评论、刷好评、做兼职类刷单

12月8日,家住平罗县城关镇万佳华府的王某某突然收到一个陌生好友添加提示,通过好友申请后,对方告知王某某在短视频下面评论就可以轻松赚钱,一条评论可以赚4元,王某某尝试评论了几个视频后,对方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将刷好评的报酬打到了王某某的账户。第二天,对方告知在APP里刷单收益更多更快,王某某便通过对方发送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聚宝普惠”的APP,随后在APP客服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本着“高付出高回报”的心态,王某某陆续向对方提供的账户里转钱,前后转账356500元后,王某某发现APP中显示的余额根本无法转出,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退费做任务类刷单

2022年2月,家住平罗县城关镇宁房御景的刘某在网上报名了二级消防师的培训班,由于未参加考试便想联系学校退还部分费用,但是学校拒绝退还。刘某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了一个声称可以帮助退还学费的公司,刘某主动联系公司客服,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服务中心”的APP,客服告诉刘某向某账户转钱后,对方会将钱再退还至刘某账户,每一笔对方都会多退一些钱,直至学费全部退还,转的越多退的也越多。刘某在客服的引导下尝试转了几笔,自己的账户也确实收到了本金和返还的金额,只是返还的部分太少,客服便向刘某推荐了几个套餐,金额都是万元起步,在刘某操作完毕后,客服又告诉必须凑够三单才可以集中返还,在刘某完成三次转账后,客服又以操作失误为由继续让刘某转账,几笔转账后另一名客服联系到了刘某,告知由于其操作失误,必须交十万元保证金才可以退还学费,刘某按照客服引诱转账十万元后,对方仍告知操作失误,刘某这才意识到有问题,先后被骗312000元。

身边案例

11月27日,平罗县城关镇星河家园刘某在家中通过“财富书院”APP刷单被骗27412元。12月1日,平罗县城关镇世名颐和王某某下载“蜀海百川”APP,被诱导在网页刷单被骗28080元。12月6日,平罗县红崖子乡某企业员工吴某经陌生QQ好友的推荐下载“瑞丰”APP,被诱导刷单被骗41000元。12月12日,平罗县永康民生花园吴某在刷短视频时,通过扫描视频中的二维码下载“洛神闺”APP进行网络,被客服诱导刷单被骗75588元。12月15日,平罗县红崖子乡某企业员工薛某某在“陌生”APP上招嫖,被客服告知要刷单做任务才能提供服务,被骗113034元。12月19日,平罗县城关镇阳光新公寓赵某被陌生人引导至“美微”APP刷单,被骗136776元。12月20日,平罗县城关镇金地小区魏某某点击链接下载“新动社区”APP,被客服引导刷单做任务,被骗18000元。

刷单套路揭秘:分析潜在对象,广泛撒网。网络刷单犯罪的被害人以学生、无业或低收入群体为主,他们大多收入较低而时间充裕。骗子会在这类群体喜欢用的聊天、交友APP,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兼职刷单的信息,或者以加好友、套近乎来博取信任,为后续骗取被害人钱财铺路。

分享赚钱渠道,引你上钩。骗子会分享刷单APP或是刷单福利群给被害人,当被害人看到其他“群友”分享的“刷单”经验,看到他们都能获得一定收益时就很难不心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群中,这种手法屡试不爽。

伪造交易数据,骗你继续投钱。“刷单”骗术的一贯套路就是:首先要求被害人转几十元、到后来就变成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一开始可能还会有小额的返利,但当被害人吃到甜头之后,转账金额不断上升,当到达一定数额,系统就会锁定不让被害人提现,而实际上,被害人的钱在后台早已被转走了。PART-4最后压榨,转移资金。当发现无法提现时,对面的“客服”会告诉你:你的账户存在异常,已被冻结,需要再充值一笔钱才能解冻。这个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那对方在拿到钱之后就会立马切断与你的联系,并且转移走你的资金。来源:平安平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31/169626102711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