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是什么意思(历法)

时间:2024-03-25 23:07:4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舍我其谁

历法

历法雄鸡报时辰

文/黑土地

昨天拜读了蒙东作家郭老先生一篇历法的文章,收获匪浅,颇受教益。

通读全文,对阴农农历的来龙去脉,溯源追本,非常清晰的一目了然了。

历法的发明与制定不仅是中华龙人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粹。

古人根据日月运行,星球转动,四季更替,天文地理,点香计时,圭表射影,黄经分度,天干地支,总结修订的阴历农历既科学也实用。

为缩小阴历农历两者差异,古人制定历法有19年7闰之法。闰年闰月的设立,巧妙地解决了两者差异。

饶有兴趣的是闰腊月和闰正月,吾辈以至多少代人一生只能听闻了,不可能经历了。

据统计1640年曾有一次闰正月,下一次闰正月就到了2262年。2023到2262年还需259年,现人寿命恐无一人可活到那个时候了。

有考证上一次闰腊月是1574年,下一次就得3358年,相隔1784年。“千年难逢闰腊月”。真是千年等一回,现今的人们只能梦想了。

几百年前人们对时间的概念除晨钟暮鼓外,更有雄鸡报时,少年时期后夜常听鸡叫几遍,便知几更应起床上学了。进城工作后,那种熟悉的雄鸡报鸣消失了。定时闹钟取代了雄鸡报时。

前天夜宿故乡庭院,忽闻雄鸡叫鸣,多年都未听到这种熟悉的鸡鸣声了。又勾起了我多少年未明白又困惑的问题,雄鸡为什么会按时报更?

公鸡天生有一种特异功能,五更报晓天下明,或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世上生灵多万种,唯公鸡这个生灵是如何进化报时的,而且是公鸡,为什么?母鸡下蛋呱呱叫,为什么不报黑夜时更呢?至今未搞明白,对其机理茫然无知。

几千年来,夜更鸡叫几遍,已为人们所熟悉,更为人类所利用,判别时辰,起居操作,往往都离不开公鸡叫鸣等。

记得小学有篇课文叫《半夜鸡叫》,说是黑心东家天不明学鸡叫,哄弄长工下地多干活,被长工当盗鸡贼暴打了一顿。古有平原君夜逃函谷关,为骗早开门放行,手下学公鸡叫鸣,引起公鸡共鸣,守关卫士闻之以为开关时辰到了,便放开出关了。这古今两则故事,都是利用雄鸡五更报晓之特点。说明了雄鸡在黑夜中一种天然的使命。

雄鸡报晓催奋起,闻鸡起舞更有时。雄鸡作为一种天然的报时打更夫,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信息。一鸡鸣三省,乃至三国,是天然之景致了。

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数百年前人们发明了钟表手表,取代了雄鸡报鸣,世界格林威治的原子钟,中国关中的报时中心,为人们提供了分秒不差的精确报时。

曾经时尚的带手表已被手机等各种媒体网络代替了。人们的生话工作,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分秒不差的手机了。

尽管阳历为世界通用,但阴历农历,廿四节气,天干地支仍为国人所喜爱继承,它和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一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迄今为止,仍有广泛的、科学的实用意义。

人类的聪明进化,科学的飞速发展,更先进、更实用、更简捷的计时工具和方应用而生。有人提出给人大脑植入比纳米更纳米的一芯片,连现在的手机都可能淘汰了,科学幻想,未必不能成真,只是时间长短而己,只有拭目以待了。

别了雄鸡报晓的时代,别了手表时.代,下一个人类可能要别了手机时代...

癸卯孟秋于秦东

2023-08-14

历法知识之二:年月日是怎么定义的?你知道吗?

人是高级动物,在几千年前,人们发现了大自然有三个周而复始的规律,而且规律性极强。

首先是日: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一夜之后又从东方升起,晚上还是从西边落下,又过了一夜,还是又从东边出来。周而复始。于是人们把白天叫昼,晚上叫夜,合起来叫一天,也就是日。一日两日三日四日。。。。。

当时人们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几百年前,人们才知道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月:后来人们又发现,月亮也是很有规律的在天空出现,开始是小月牙在傍晚出现在西边,第二天高了一些,月牙也大了一些,第三天更高了,也更大了一些,大约十五天,傍晚已出现在东方,成了圆的,再接着就是出来的越来越晚,又成了月牙,且又变的越来越小。大约二十八九天或三十天,又从傍晚西边天际出现,周而复始。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月亮出没一个周期大约二十九天到三十天。于是人们就把这一个周期定为一个月。

人们计时也方便了,不用十天百天千天万天的累下去了,变成了某某月的第几天,历法出现雏形。

年:勤劳的人们又发现,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有春夏秋冬,从冷到热,从热到冷,周而复始,也是有规律的,而且一个周期大约十二到十三个月,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周期定为一年。

从此,就有了年,月,日这种计时办法,最早的历法也就形成了。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古罗马已准确的知道一年为365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25/169626196112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