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希德捏制的饭(瓦希德)

时间:2024-03-25 19:21:30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若即若离

印尼唯一的华裔总统,近乎失明仍顽强治国,对华友好深受国民爱戴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印度尼西亚境内生活着大量的华人,他们活跃在政界、商界、文体界等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者难以计数。其中,作为印尼唯一的华裔总统,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堪称佼佼者。

瓦希德,1941年出生于印尼东爪哇省的宗班,祖籍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始祖是明朝永乐年间泉州穆斯林重要首领陈金汉。郑和下西洋时,曾带领一批伊斯兰教士沿途传教,而陈金汉也在其中。当船队离开印尼时,陈金汉自愿留在当地传教,经过多年的经营,成为东爪哇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宗教首领。陈金汉去世后,子孙虽然按照当地习俗改姓,但依旧继承他的传教事业,历经数百年始终没有停止。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926年,瓦希德的祖父创建了印尼最大的穆斯林组织-伊斯兰教联盟组织(号称“伊联”),号称拥有信徒4000万人,其势力主要集中在东爪哇和中爪哇地区,在穆斯林群体中的影响力极大。伊联成员尊奉瓦希德的祖父为神,无条件服从他的指令,即使连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与此同时,伊联还组建起一支名为“班梭”的青年民兵武装,约有2万多人,战斗力相当强悍。

瓦希德青少年时期,在宗班的穆斯林学校中完成初等教育,并在祖父耳提面命之下,逐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教士。1964年,瓦希德远赴埃及求学,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两年后又前往伊拉克的巴格达大学学习文学,直到1970年才返回印尼。瓦希德回国后,帮助祖父、父亲管理伊联,凭借着出色的领导才能,从而获得极为广泛的支持。

苏哈托旧照

1984年12月,年仅43岁的瓦希德被推选为伊联主席,此后连选连任,直到他去世。瓦希德掌舵伊联时,苏哈托已占据总统宝座将近20年,在大肆推行高压统治的同时,还肆意侵吞国家财产,最终积聚起多达350亿美元的财富,堪称全球首贪。除此之外,苏哈托在任期间还大肆迫害华人,曾在1966年、1997年两度发动对华人的大,至少有50万人死于非命,其罪行真可谓罄竹难书。

瓦希德是个极富正义感的宗教首领,因为不满苏哈托的统治和对华人的迫害,经常公开呼吁自由和种族包容,并联合大量的知名人物成立“论坛”,意在推动印尼进行选举。正因如此,瓦希德获得“之父”的称号,在印尼各阶层中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瓦希德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严重下滑

苏哈托对瓦希德的政治主张极为愤怒,在拉拢利诱无果后,多次派人瓦希德,并试图解散伊联,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过,长年累月躲避的经历,让瓦希德的精神状态总是保持高度紧张,加之为事业操心过度,结果导致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等到1998年时,瓦希德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的视力也严重下滑,近乎成为一个盲人。

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尼的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并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潮和粮荒。由于苏哈托应对不力,从1998年2月开始,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席卷全国各地(伊联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并引发一系列的骚乱事件。当年5月31日,在民众愤怒的抗议声中,苏哈托被迫宣布辞职,由副总统哈比比接任。至此,瓦希德完成推翻苏哈托的历史使命。

瓦希德担任印尼总统仅20个月

哈比比上台后,顺应民众的呼声,允诺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里举行大选。结果在1999年举行的大选中,得到广泛拥护的瓦希德获得完胜,成为印尼第4任总统。瓦希德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取消所有的排华政策,恢复华人应有的权利,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执政期间,瓦希德还率团访问中国,并在多个场合表明自己的华人身份,并为此深感自豪。

在瓦希德的努力下,印尼跟中国的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他也由此在华人群体中获得极高的支持度。然而,由于政府内部派系纷乱、倾轧严重,瓦希德仅担任20个月的总统,便被由本党议员占主导地位的国会弹劾下台,而由副总统梅加瓦蒂接任。

瓦希德葬礼

2009年12月30日,为印尼事业奉献终身的瓦希德在医院逝世,享年69岁,属于他的传奇人生就此落幕。瓦希德去世后,印尼举国悲痛,在葬礼上自发为他送行的民众多达十余万人。而深受瓦希德关照的华人群体也深感悲伤,除了自发送葬外,还专门在《国际日报》上刊登他的事迹,并在讣告上写道:“您是我们的英雄,让我们夺回了失去的尊严”。

参考书目:《瓦希德传》。

达则兼济天下——记在巴基斯坦教授杂交水稻技术的中国专家

7月10日,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西南郊,农业专家龙春久(左)与育种站助理研究员瓦西姆·瓦希德在稻田里进行杂交水稻选种试验。 新华社记者 蒋超 摄

新华社伊斯兰堡9月15日电 通讯:达则兼济天下——记在巴基斯坦教授杂交水稻技术的中国专家

新华社记者蒋超

一顶黄草帽,一身帆布衣,裤脚挽至膝盖,赤足站在水田里俯身插秧。

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西南郊的一处杂交水稻试验田里,来自中国湖南的农业专家龙春久正在同巴基斯坦农民和技术员一起进行杂交水稻选种试验。

“我们来之前,巴基斯坦本地的杂交水稻种植水平相当于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种子随意播撒,管理方式很粗放。”龙春久说。

今年是龙春久来到巴基斯坦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早在1999年成立伊始,龙春久所在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就与巴基斯坦方面开展了合作。

从最初的杂交水稻试验、推广、本地化制种到现在的品种研发,2016年底隆平高科正式在巴基斯坦注册成立了隆平南亚种子研发中心暨巴基斯坦育种站。作为研发中心负责人,龙春久每天都要驱车数十公里来到这片占地88亩的试验田。

“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不能坐在屋子里说大话,要到田地里去试验,要长期在田地里观察、挑选、记载,精心培育种子。”龙春久说:“我手把手地带过四五个巴基斯坦研究生,还以授课的方式教过100多个学生。”

毕业于巴基斯坦知名农业学府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的瓦西姆·瓦希德是龙春久的学生,现为育种站的助理研究员,每天跟着龙春久在试验田里摸爬滚打。“在巴基斯坦,传统水稻每英亩(约合6亩)产量不到2吨。我们使用杂交水稻种子和改进种植技术后,产量在4吨以上。”瓦希德说。

瓦希德告诉记者,今年2月12日,育种站培育出的“隆平205”通过巴基斯坦联邦种子认证机构登记,“隆平18”也已进入商业化运作。

“我们为巴基斯坦带来最核心的农业科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种子既能帮助巴出口创汇,还能在当地播种,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龙春久说,“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农民选择隆平高科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

隆平高科巴方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嘎德农业研究与服务公司研发总监阿卜杜勒·拉希德告诉记者,得益于与隆平高科的研发合作,目前嘎德公司已有8个杂交水稻品种获巴相关机构登记,今年杂交水稻种子的销售量已达到2000多吨,占巴国内市场份额的30%以上。

“巴基斯坦旱季干旱炎热,隆平高科在巴研发的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材料耐干旱、耐盐碱,还能承受50摄氏度的高温,成本低、效益好。”拉希德说。

拉希德告诉记者,在隆平高科技术专家的帮助下,2018年5月,嘎德公司向第三方国家——菲律宾出口了50吨本地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这在巴基斯坦尚属首次。

时值正午,骄阳似火,龙春久弯着腰在试验田里指导技术,汗水如雨水般从黝黑的面庞上淌下。

在试验田里,记者还见到一种当地杂交香米,这种香米是巴基斯坦人喜爱的主食。龙春久介绍说,育种站通过收集本地水稻品种进行杂交选育,不仅丰富了育种资源,还为他们选育杂交香米奠定了基因基础,也提高了隆平高科的科研水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站在烈日下的稻田里,龙春久告诉记者,“当我们有了这项技术的时候,我希望带动更多的巴基斯坦人创造出更多的杂交水稻品种,让更多人吃饱饭。这就是我的心愿”。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25/16949458341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