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罗盘免费下载(风水罗盘)

时间:2024-03-22 05:14:19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及時行樂

浅谈风水工具——罗盘

浅谈风水工具——罗盘

要学习风水,就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罗盘,罗盘又称罗庚,罗经,其实就是将风水知识高度概括成一个或几个字甚至是符号,刻在盘上,方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目的就是避免动不动就去翻书,查表,最终是为了自己方便!当然,不排除有故弄玄虚,故作神秘高深之意!也就是装B!

那么,问题就来了!

之前我写过风水派别的文章,各门派理论和操作不尽相同,那么罗盘又是怎样一翻景象呢?不言而喻,罗盘也因派别不同,盘面所刻内容也有所差异,因此,形成了三合盘,三元盘,玄空盘,六法盘……等等。

我很多年前买过一个罗盘,也不知道是哪派的,只有二十三层,然后再买了本《罗经透解》,花了很长时间逐层研究理解,当时觉得这个罗盘太小,不过瘾,不够装,所以又去买了个,专挑层数多的买,有近四十层,又来逐层参照,在每层都弄清楚后,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么多层,完全是凑数字!根本用不了这多么层的内容(先不说各层内容的正确与否)!实际操作中无法兼顾多层,有些层还自相矛盾!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大道至简!一切纷繁皆是假象!

在没有罗盘之前古人是怎样看风水的呢?!从司南到指南针,再发展到罗盘,这个过程我不多说,大家可以网上查询。而周公卜洛,相阴阳,观流泉时,未有罗盘,那他是怎样操作的呢?

其实不用指南针或罗盘也能辩别方位,简单的如北斗星,树的年轮……等等等等!自然中无处不在!只是为了方便,古人便借用指南针来辩别方位,这样简单、高效、直白。因此,罗盘就是一个分辩方位的工具而已,不要过分神化,有的大狮竟然用罗盘逐鬼,我艹,不可理喻!

“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用干与维”,因比,把罗盘上的二十四山用A、B、C……或1、2、3……来表示,丝毫不影响其使用,只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用汉字来标识,其实,字的内在意义才是关键!

废话这么多,不知几人能看完。

风水罗盘的原理,中国大智慧

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钻等物质的属性,这叫作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条,在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方向大致指向南北。指北的一端称北(N)极,指南的一端称南(s)极。我们生活所依存的地球是一个磁性天体,如同任何磁体一样,它也有性质相反的两个磁极。其中一极接近于地球的南极,叫南磁极,位于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土地上,即东经156° 16′及南纬72°25′的位置上。另一极接近地球的北极;叫北磁极,位于北美洲加拿大的布地亚半岛上,即西经96° 45 ′48″及北纬70°5′17″的位置上。地球的两极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磁场,只要我们准备一根可以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作用下,受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自然法则制约,必然会自动停止在南北方向依据这个原理,在航海和飞行事业中,人们创造了一种磁罗盘,这是一种用指南针指示方位的仪器,由磁针、刻度盘、磁误差校正装置等组成,用以指示方向。

需要说明的,太阳光线的强弱、地理状况的特殊分布,往往会使罗盘上的指针失常,或是指偏,或是跳动。早在本世纪初,在俄罗斯平原南部库尔斯克城附近的游历者发现,所有的罗盘在那里都失灵了。科学家们经过勘探,发现了巨大的矿床,它的引力大于地球的北磁极,紧紧地吸引着罗盘的指针。据说,在瑞典、巴西、美国、印度的东北部都发生过类似情况,有时甚至使指针跳个不停,南北方向完全颠倒。

我国先哲在寻找矿石的过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磁有了初步认识。《管子·地数篇》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这是古籍中对磁石的最早记载。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精通篇》的注释中说:\"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为什么磁石能吸引铁呢?宋代的陈显微和俞璞都作过探讨,他们认为是\"神与气合\",是\"阴阳相感,阻碍相通之理\"。这是一种朴素而模糊的解释。从科学的角度看,铁是一种强磁体、铜、金等金属和非金属都是弱磁体。只有铁被磁石的磁场作用后,才会感应出很大的附加磁场,被磁石吸引。

我们的先哲还很早就观察到磁偏角。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指南针的北端是指在\"丙位\",即零度和15度之间,偏在地球北极的西面。南宋曾三异在《因话录》记载\"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于午丙壬间缝针。\"此处的地螺即罗盘,子午正针指的是由磁针确定的地磁南北极方向,子午丙壬间缝针指的是以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形成磁偏角。曾三异又说:\"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或谓江南地编,难用子午之正,故丙壬参之。\"这就是说,当地碾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一致的地方,就用子午正针。在江南偏海一带,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有一夹角,不能用子午正针,而应参用丙壬缝针。到了明代,《明史·天文志》记载\"偏角有不同;在京师则偏东五度四十分。\"这说明当时已对磁偏角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观察到指南针的南端在北京偏东。

对磁偏角,风水先生\"气\"的角度进行解释,说磁针属金,虽经火炼,终不能胜南离真火之气,故不能指其正位而偏于左,这是五行之气造成的现象。

阴阳宅风水之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先哲就已发明了指南针,当时叫司南。司栻南由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勺和一个栻组成。勺象汤匙,底部呈圆形,可以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当勺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拭是方形盘,用铜质或木质材料制成,盘的四周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八于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加上四维乾坤巽艮,共有二十四向,作为司南的定向。中间有个圆形的天盘,盘面很光滑,相当于后世罗盘的天池,勺在上面可以转动。这个模型,早在本世纪40年代末,我国学者王振铎已复制出来。

翻检古籍,公元前3世纪就有了关于司南的记载,《韩非子·有度》云:\"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云:\"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到了东汉,主充在《论衡一里应篇》云:\"司南之构,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张衡作《东京赋》,将司南改称为指南。

据说,先哲很早就利用指南针的原理创制了指南车。《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奇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虽尤。\"又传闻3千年前的周成王时,南方的越裳氏到京城朝拜,周成王送给他们指南车,作为辨别方向的工具。这些传说都是很久很久的事情了,无法考察证实。

史书记载东汉张衡创制过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等机械,可借已失传。张衡是一个具有超人的聪明才智的科学家,他发明过很复杂的地动仪和浑天仪,这些仪器都与方位有关,并且比指南车复杂。可以推测,对于张衡来说,创制指南车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国曹魏时,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认为,古代并没有指南车,书上所记不足信。给事中马钧与他们争辩,并且试制出了指南车。可惜又失传了。

直到宋代,燕肃和吴德仁等人又试制出指南车,《宋史·舆服志》把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记载下来,才使这一技术得以保存。但是,指南车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用途也很有限。

宋代用得最多的还是指南针,并且有许多记载。朱或于1119年在广州看见中国的海船上的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他把这写进了《萍洲可谈》,这是世界上关于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也记载了航行用指南针:\"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宋代的学者分别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几种指南针。曾公亮主编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指南鱼是用薄铁皮制成色形,然后用地磁场磁化法,使之具有磁性,当它浮在水面时,就可自动指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指南针,说:\"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南宋的陈元规在《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在鱼和龟的腹中装上磁石,用以指南。

宋代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大致有四种形式。一是将针搁在指甲上。二是把针搁在碗沿上。三是以针横贯灯心草浮在水面。四是以独股的茧丝用少许蜡粘于针腰悬挂在无风的地方。到了后世,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又有创新,归纳起来不过是两类,一是水罗盘,一是旱罗盘。旱罗盘有固定的支点,将针甩钉子支在磁心的重心处,针可以自由转动,并有很大的稳定性。水罗盘是针浮在水面,摇摆性大,逐渐被淘汰。

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中起过重要作用。元代的《海道经》和《大元海运记》里都有罗盘针路的记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依靠指南针才得以顺利航行。

相比之下,西方要比我们落后。十三世纪,英国、荷兰、意大利才先后使用罗盘航海。,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针的偏角。西方人用指南针打开了世界的海上通道,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提供了便利。

指南针是我国对人类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我们的骄傲。

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哀牢山磁力紊乱,易扰的地质罗盘还在用,70年不可替代?

哀牢山救援人员发现地质罗盘受磁力影响,出现了紊乱,不幸遇难的4名地质队员正是因为罗盘失灵,围绕营地转圈,距离最终目的地200米倒下了。那么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广泛使用的地质罗盘容易受磁力影响,已经70多年过去了,为何还在用,真的不可替代吗?

地质科考“三大件”,百年地质工作的丰碑

“地质专业有三件宝,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少不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凭借着3件东西,加上双腿,对新中国的地质情况摸个遍。罗盘造就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基础建设。

地质罗盘又称“袖珍经纬仪”,用它可以指明磁子午线的方向,可以粗略确定目标相对于磁子午线的方位角,并利用水准器装置测其垂直角(俯角或仰角)以确定被测物体所处的位置。

和民间所用的风水罗盘不一样,作为野外地质勘查等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以用来识别方向、确定位置、测量地质体产状及草测地形图等。

老一辈的地质人有个习惯,到哪里去总是喜欢把玩自己的旧罗盘,因为业内人士清楚,要想知道地质队员野外工作年限,看看罗盘磨损的程度就能了解:斑驳外壳是他们艰苦奋斗的勋章。

1954年,新中国在世界屋脊建设一号交通工程:川藏公路、青藏公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由川入藏更是艰难险峻。沿途泥石流、塌方、雪崩……灾害频繁,要穿越横断山脉14座大山,龙门山等8个断裂带,堪称“地质灾害的博物馆”,更不用提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

要修建公路,首当其冲的就是地质人,他们勘测地形地貌,绘制地质图,才能为修建提供方案。

一双脚,三大件就是全部的装备,地质罗盘已经是指引方向、勘测地形“最先进”的工具。后来建造

建造川藏公路时,技术人员用无人机重新复测,结果和当年依靠罗盘指引的路线相差无几,这是勘查人在世界屋脊创造的工程奇迹。

小时候看过小人书《揭开冰川的秘密》说的就是齐树椿勘测全长2200多公里康藏公路的故事,耕种艰辛了然在目。

70年过去了,这只罗盘的外观和功能都完好如初。握起它,筑路人踏勘的模样就浮现在眼前,当年,在总长4360多公里的“两路”上,牺牲了3000多名英烈,算下来大约每一公里就将近有一位筑路人献出生命。

“当了裤子也要建仪器厂”这是当年地质部何长工的决心,1959年我国第一个地质仪器专业生产厂在北京成立,国产罗盘仪在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地质勘查的传家宝,时至今日相关专业的学生还要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即使现在已经变成了大数据、地矿云、互联网+的智能勘探时代,地质三件套依然是必备的工具。

机械地质罗盘的优缺点,但产生悲剧的不止它

地质罗盘原理很简单,实际上是我国传统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延生,不同的是除了指向功能,还具有测量岩层及其他地质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朝向和角度等重要科学数据。结合地形图,使用者可以准备的确定位置、岩体情况等信息,因此在野外科考中不可或缺。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机械罗盘容易受地面磁场干扰,但是相比较于电子产品,其便携性、稳定性、无需电力供应等特点还是被地质人广泛使用。

这次哀牢山地质队员遇难,根据救援人员现场测定,地质罗盘会发生异常,显然不能指引方向。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地质队员可以根据树木、山体、阳光等物体判断方向,或是使用电子设备直接导引。

但是,这次因为预计任务比较短,装备不够齐全,一次性雨衣,卫星电话都没能携带。由于受恶劣天气影响,在原始森林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队员们最终迷失了方向,导致耗尽体力也未能到达目标点。

随身携带的厘米级别分别的差分定位设备(RTK)也未能开机,一方面可能受密林等因素影响无法接受卫星信号,另一方面地质罗盘受该地区磁场紊乱影响,不起作用,最终队员们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能获救。

那么,地质罗盘受磁场影响不能指引方向,为什么不携带电子的GPS等定位设备呢,除了接受卫星信号需要条件以外,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电力供应。

或许队员们开过机,但是无信号,如果不是机械罗盘受影响,而天气恶劣,无法肉眼识别方向,最终因为失温、雷电等等原因不幸罹难。

参与救援的云南省山地救援队的赵雷(化名)说,哀牢山地势复杂多变,前几天曾下雨,山里有雾,加之信号总是断断续续,导致很难辨认方向。“我们脚下的刺竹太密,500米的距离甚至得用时两小时。”

令人痛心的同时,也更加提醒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确实很渺小,无论野外工作时间长短,都要做一万个可能的准备。#哀牢山遇难者或因罗盘故障原地转圈#

文末,为遇难的4名地质勘查队员默哀。

本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老陈聊科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22/169626145712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