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不显示行程数据怎么回事(行程码不显示行程数据)
1034天后,家喻户晓的绿色箭头“行程码”正式下线
自12月13日凌晨零时起,通信行程卡,也就是行程码,将成为历史。
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众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这也意味着,已陪伴大家1034天的行程码,将正式下线。
12月12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先后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自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公开资料显示,“通信行程卡”在2020年2月底上线,系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移动等运营商推出的防疫专用的公益性应用。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财经、极目新闻、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
来源: 陕视新闻
行程码作废了,别忘了你所有详细资料还绑定着,解绑方法来了
疫情放开至今已有五个多月,那段处处充斥着隔离、高风险的日子似乎已经走过很久,“核酸”、“绿码”等词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出行不再靠双码,是人民翘首以盼的正常生活。然而,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当初绑定过的那些码、填写过的那些身份信息?虽然行程码已经作废了,但我们不能就将其抛之脑后,毕竟这个码上还绑定着海量的个人信息,随时会有泄露的危险。
一、曾经占据生活的行程码“行程码”是在新冠期间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而推行的措施。居民们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填写个人信息,生成一个动态跟踪行程的信息码,不同颜色的码代表不同的风险等级。行程码就相当于疫情期间的通行证,进入公共场所、跨城市旅行,都需要这一道码的把关。
通过对行程码的收集,上级部门也可以及时了解各省市人员的流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如今疫情放开,所有防线也全面松绑,行程码就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大多数人还忘了一个操作,就是解绑行程码。
虽然中国政府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行程码信息的安全性。行程码数据存储在中国政府的服务器中,并严格限制了有权访问该数据的人员范围,以确保数据安全。
再者,中国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行程码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在这些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行程码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然而,任何类型的个人信息都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包括行程码中包含的信息,之前网上爆出的一些名人核酸采集图已然给出验证。
二、行程码必须及时解绑因此,为了保险起见,行程码上的信息必须进行解绑。那么,该如何操作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打开支付宝,进入个人页面,找到设置中的“隐私”,选择“授权管理”,就可以窥见所有小程序的授权信息。
在其中找到行程码一栏,修改为不再授权。
这时大家可能就会发现,授权管理中包含着许多对第三方小程序的授权,危险重重。不难理解,小程序要求授权个人信息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通过授权个人信息,小程序可以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支付记录、地理位置等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但对于用户来说,授权个人信息是有风险的,极有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因此在授权个人信息之前,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小程序的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授权,避免不必要的隐私泄露和风险。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消授权,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权益。
在数字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互联网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从而获得更多的交流和认可。然而,这种表面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个人隐私的泄露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恐怖和痛苦。
当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往往就像一本打开的日记本一样,对外界敞开着。这些信息包括我们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信用卡信息、医疗记录、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等等,涉及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重。
一旦出现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攻击者可能窃取用户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信用卡等信息,给用户造成巨大的财产和精神损失。此外,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可能被用于大规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用于商业广告等推送机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骚扰和不适。
结语个人隐私的泄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个人隐私是我们生命、尊严和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只有当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字环境,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和创新,而不是被数字时代所控制和剥夺。
来源:牛牛财经时
从今天开始不再有行程卡?
是的,首先要说一下什么是行程卡吗?输入您的手机号验证码不同意点击查询,即可获得行程单代码,还有第2个方式是搜索微信官方账号,在微信官方账号中搜索国务院客户端,点击,页面中的防疫旅行输入手机号和验证形成码就是通信大数据形成卡一个码也相当于健康行程码就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个码也相当于健康码,由中国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的,GPS定位。
今天行程码,下线了,三年,整整三年以后的路要靠自己走了。深圳多地解放从今日起,不再对底商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三明机场也不再查验,进出港旅客健康码行程卡以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以以后的旅客和人们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自身防护,出门前请密切关注目的地城市相关防疫政策。钟南山院士,表示,今天的新冠疫情如同流行感冒,
为此专家表示感染新冠不必恐慌可以去再治疗,对症用药,不要盲目用药,不要盲目囤药。经过多次变异的奥奥,密克龙珠病毒致死率在中国已经下降至不足0.1%,与流感差不多,所以大家不要惊慌。如果喜欢小编可以给小编点点关注。
行程卡下线,曾称不收集行程信息,运营商删除的数据从哪来?
今日零点,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发、运营近三年的“通信行程卡”(下称“行程卡”)正式下线,包括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12月12日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先后表示,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将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行程卡的“前世今生”
南都记者查阅行程卡App的隐私政策发现,其中仅提及会收集手机号,还承诺不会收集行程信息。那么,三大运营商将删除的“用户行程相关数据”又是如何获得的?手机号信息又将被如何处理?
1
行程卡App承诺不收集行程信息
据介绍,行程卡是一种公益性的行程查询服务,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本人过往14天(后调整为7天)内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停留满4小时的国内城市证明,用于对来自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的人群进行筛查,及时发现瞒报、漏报、不实申报行程信息等问题,诞生后迅速成为各地防疫的重要工具。根据工信部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行程卡用户查询次数累计已达到556亿次以上。
根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公众号公布的技术原理,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机信令和话单数据,由运营商通过用户所用手机号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位置信息来源于基站,不会收集定位信息”。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在行程卡上线不久后的2020年3月,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的韩夏就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过行程卡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她表示,行程卡的一大优点是安全可靠,其不收集用户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而且详细的查询结果只显示在用户本人手机上。
为进一步了解行程卡收集了哪些个人信息,南都记者查阅了中国信通院开发的“通信行程卡”App中的隐私政策。其中明确提到——行程卡软件或服务将收集手机号,用于发送密接情况的短信通知和提供行程查询服务。
此外,还会收集随机生成的加密ID以及蓝牙接触信息(包括接触时间和信号强度),并承诺“我们不会收集您的身份证件、行程信息、设备信息及其它任何信息。”
在信息保存方面,隐私政策声称,将在系统中保存用户手机号码便于查询本人的行程信息。另外,除非用户被诊断为确诊/疑似患者,否则蓝牙接触信息(包括接触时间及信号强度)将加密保存在用户手机终端,且会被定期清除。
2
行程信息不是收集来的,而是算出来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存在处理目的已实现、无法实现或者为实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以及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品或者服务,或者保存期限已届满等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
按照“通信行程卡”App隐私政策,App收集了用户手机号。当收集不再必要,这些个人信息应该被删除。不过截止发稿,中国信通院暂未做出回应。
另一方面,既然“通信行程卡”App隐私政策以及官方公众号发文都承诺不收集行程信息,那么运营商要删除的“行程相关数据”又是从何而来?
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根解释,行程卡中的“行程相关数据”只需向用户收集一个手机号,其是根据基站信息“计算”出来的。“比如我提供一个手机号给移动,(移动)就可以通过我手机周围的三个基站大概计算出我所在的范围,可能精确到三五百米到一公里以内。”
他表示,这些数据本就存在于运营商的数据库内,是为了提供行程卡服务,才把这部分数据整理出来,从而生成为满足疫情防控所需的行程数据。也就是说,运营商扮演的角色更类似于数据提供方。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的行踪轨迹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除了需要获得个人同意之外,还需要具备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我国防疫政策已经发生重大调整,再采集处理敏感信息已缺乏必要性基础,必须及时下线并做好信息脱敏和删除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樊文扬 蒋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22/169625843510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