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是什么意思金铲铲(北伐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3-22 22:16:08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陪你演戏

中国历史上这么多次北伐,为何只有一次成功?

【军武次位面】作者:红色星空

▲我国地理上一直有南北的地域差异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南北的地域分歧,南北的分界线在历史上也是以秦岭—淮河线为界限。历史上也有无数的南北对峙,就北方来说,秦朝南征、西晋南征、隋朝南征、蒙古南征、清军南征等等都取得了成功。相比之下南方想要驳倒北方就显得非常难了,比如宋朝历经数次北伐,几乎都是小胜加惨败,即便是中兴四将也没能恢复旧土。从外部条件上来看,南方在很多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如北方地势偏高,进攻困难;北方骑兵凶悍,冷兵器时代的南军对抗起来太过吃力;北方面食容易携带,南方米食太麻烦等等等等,但除去这些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也常常是失败的原因,比如蜀汉疲敝,宋朝君主多积弱等等。有一点不得不提,北方常常与少数民族作战,士兵的战斗经验与战斗意志也常常高于南方。今天小编就选取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北伐,分析一下其失败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北伐有过一次实实在在的大胜。

▲襄阳市诸葛亮广场上的诸葛亮雕塑

丞相六出祁山,却未得方寸之土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司马徽甚至评价他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然而诸葛亮的一生也如司马徽所言“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诸葛亮的失败实在是天命所归。虽然诸葛亮有近妖般的智慧,但在手中资源处于绝对的情况劣势下,想赢实在太难。首先蜀国人口太少,基本上连魏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在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口,因为人口代表着国家生产力。偏安一隅的蜀国不但在人口上处于绝对劣势,在人才上也处于劣势,最后魏国还嘲笑蜀国“蜀中无大将,廖化挂先锋”。实际上笔者认为,蜀国的失败的原因不在丞相,实在是关羽的一次失误造成了众多连锁反应。首先我们知道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建议刘备先去荆州再取益州,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拥兵向宛、洛,将军自出秦川”,意思是只有两面夹击才能攻下关中,实际上刘邦也正是因为同时占有荆州与益州才得以偷袭关中成功,所以丞相的失败实在是时命不济,只能说尽力了。

▲山东辉渠留山上的刘裕雕塑

▲刘裕灭亡南燕的进军路线可以看出其直驱徐州、山东的进军路线

南北朝攻伐相间,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辛弃疾一首《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必每个人都读过,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北伐的典故,但这两个北伐都失败了,先来看时间较早的那个“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从气吞万里如虎这句话来看,这次北伐相当壮烈,事实的确如此。寄奴是南朝宋的开国君主刘裕的小名,作为一个终结东晋的平民君主,刘裕不光会打仗还会治国,其在位期间大规模北伐,取得了很多成果。刘裕所处的位置与东吴差不多,我们来对比一下双方在战略上的差距。东吴吕蒙曾表示:“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意思是我们如果先攻徐州,虽然能攻下来,但不好守,肯定会被围攻,不如先打合肥,慢慢打过去。结果就是在合肥吃了一票败仗,也没能前进一步。这也证明刘裕的军事眼光更为独到,他制定的北伐战略中就是不管安徽河南,直接攻下徐州作为中转,直接打下山东,因为山东地形复杂,非常好守,朱棣南下一直到打下了南京都没有打下济南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刘裕时机掌握的也非常好,北方最强大的后秦在淝水之战中被打的元气大伤。刘裕取得的成果非常巨大,几乎除了河北以外,大半个中国都被收复,然而刘裕病死了之后北伐就终止了,后来的北伐再也没有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说的就是刘裕的儿子元嘉帝,也想北伐但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一度丢失了刘裕打下来的江山。

▲岳飞油画

▲南宋疆域、岳飞北伐示意图

积贫积弱大宋,有兵有将没决心

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大概就是宋朝了,大宋作为一个在文学、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等方面有着显著成就的王朝,唯独轮流被辽、金、蒙古欺负成为黑点。宋朝实际上组织过很多次北伐,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投降派当权,金国一队骑兵攻到汴州城下,居然就开城投降了,不论当时的宋朝有多少困难这都不该是应当做出的决策。有人说宋朝檀渊之盟后丢失了燕云16州屏障,无法抵御北方的侵略,有人说宋朝西北产马地的丢失使战力大减。这么说让项羽、刘邦这种拿着铁锨对抗大秦兵团的英雄颜面何存,别说产马地,他们起义的时候连骑兵都没有,一开始被章邯从骊山打到河南,连起义军重要领袖项梁都被他杀了,直到项羽破釜沉舟的一站之后战局才有转机。论财,宋朝的经济碾压敌人数十倍,论相,宋朝有赵普、寇准、范仲淹、韩琦、王安石,论将,曹彬、潘美、杨业、李继隆、岳飞、韩世忠等都是名将,宋朝缺的只是殊死一战的决心。宋朝杨家军与岳家军北伐几乎都快收复故土了,但无一不是被投降派阻挠而失败。最可笑的是在不少投降派皇帝的眼中,给北方国家的岁币比军费便宜不少,给就是了。在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从来不能用钱来衡量,宋朝的案例告诉我们,没有寸土不让的决心,北伐只能是空谈。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的进军路线

太祖皇帝深谋远虑,北伐灭元巩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有着深谋远虑的军事家,就军事领袖的能力来说甚至都超过马上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比不上李靖,但朱元璋的战略部署却强过他手下的任何一个大将,所以朱元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军事统帅。在反元过程中,他首先建都南京,即位吴王,而后先消灭盘踞两湖地区的陈友谅、江浙一带张士诚与浙东一带的方国珍,为北伐扫清了后顾之忧。其次在战略部署上,朱元璋也做了谨慎的筹划。他首先征求诸将的意见,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表示这个不行,因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他的稳扎稳打战略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这个战略与刘裕的北伐策略非常相似,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完完全全胜利的一次北伐,朱元璋在4个月的时间里就攻占了徐州与山东,《太祖实录》记载“俘获士卒3.2万余人、马1.6万余匹、粮59.7万余石、盐5.37万余引、布绢8.07万余匹。”朱元璋的部队却几乎没有什么损失,随后更是势如破竹,常遇春甚至把元朝皇帝一直追到了贝加尔湖。

▲大汉奸汪精卫死后也被国民政府挫骨扬灰

▲北伐战争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并未铲除军阀,只是吓得他的表面归顺,同时军事推进也只到徐州就停滞了

心不齐自乱阵脚,大革命也枉然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北伐就是北伐战争了,这场战争打的非常激烈,将士齐心同仇敌忾,政治目标也非常明确,尤其是在对吴佩孚部的作战中,可以说从指挥到后勤气势非凡。然而以汪精卫为首的派制造,导致第一次北伐中断。第二次北伐才到山东就被日军打断了,实际战果只抵达徐州。随后仅仅靠着张学良易帜才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因为还有很多军阀在地方割据,北伐并未消灭这些军阀,这些割据之地不听从国民政府的号令,只是在表面上表示从属,国民政府默许了这些军阀继续存在,最后也引发了中原大战等一连串的内斗。这样的北伐,实在算不得成功。

▲传统概念上的九州大地

总结一下历史上北伐的经验,算上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取得成绩的北伐,这些北伐战争无一例外都有着统一的强大信念支撑,因此将士的士气较为高昂。其次是时机掌握的非常恰当,都在北方或割据势力出现罅隙的时候北伐,因此能够取得势如破竹的效果。相比之下,自身军事实力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比如北伐军是决定北伐才开始建立军队,基本都是新军,却大败了众多军阀,毕竟这些军阀割据一方凭借的也是军事实力,蜀国来说明显就是自身实力不足。而地理环境的影响,能成为孙权的阻力也能成为刘裕、朱元璋的借力,只能说事在人为,莫道万般皆是命。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云。有哪些阵容可以让我在直播中轻松达到大师级720分,把把硬玩,把把+连败北伐,冷门独家,无同行呢?首先,我想说企鹅高枪泽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4枪加强后,泽丽开四枪后的攻击力比以前增加了近两把杀人剑。因此,企鹅高枪泽丽已成为当前版本的首选阵容。

运营思路:我们开局时选择企鹅英雄之力,这样可以比龙王更加强大。我们不需要拼狗运,直接在8级Q牌时选择硬扛。企鹅还可以选择战力海克斯,装备也比别人多,还可以在P城吃利息。P城的5连败相当于一个金色海克斯,7连败相当于一个彩色海克斯。如果P城的菜不错,那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行也没关系。

重点来了,最后一手终百宝袋一定要拿,补两个随机散件装备和15金币。这两个随机散件有时候非常关键。

和常规的冰枪阵容不同的是,我们不需要开双冰或者四冰,如果有大头或者轻语,我们可以直接放弃弗雷尔卓德。我们的阵容包括泽丽、猪妹、蔚、杰斯、全克丝、小炮、艾克和螃蟹。如果后面有5费卡,我们可以把大头换成艾克,把小炮换成塞纳,把螃蟹换成皇子。

如果P城的龙有20-30层,就不换;如果没有,就换。泽丽的装备是火炮、羊刀和无尽,猪妹带冰甲、狂徒和板甲。

相信我,按照这个阵容一路北伐,你一定会成功的。

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汪伪政府……时期这些政府你分得清吗

时,政府机构频繁“换马甲”,出现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汪伪政府等行政机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府,不仅在当时损害国家机构的权威性,也给后人研究史造成困扰。这三家政府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时期的国民政府有很多,先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南京出任中国临时大总统,此时中国正处于大变之际,各省接二连三宣布独立,后南北议和,孙先生辞去大总统一职,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总统,但此时国民政府是在北京,俗称北洋政府。

而在北洋军阀乱战多年之后,孙文先生又继续致力于革命,组建了黄埔军校,后孙文先生去世,率领以黄埔生为主力联合其他开明地方军阀如李宗仁等人北伐成功,此时中国权力的中心又成为了南京国民政府。

一北洋政府

提起北洋政府,绕不开富有争议的袁世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震惊世界。为镇压革命党,手握北洋六镇新军的袁世凯,成了清廷的首选。经过讨价还价,包揽军政大权的袁世凯于10月30日南下赴任。

混入革命队伍的旧官僚和立宪派纷纷表示拥护袁世凯,局势向袁倾斜。1912年1月15日,迫于内外压力,(历史家园公众号敬请关注)发表声明:“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有了的保证,袁世凯加快逼迫清帝退位。2月初,清廷和袁世凯达成享受保留清帝称号、清帝仍居皇宫、每年享受400万元特殊费用等协议。2月12日,清宣帝溥仪宣布退位,袁世凯迫不及待地承认“共和为最良国体”,并保证“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遵照承诺,辞去当了44天的大总统,推荐袁世凯续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如愿以偿地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北洋政府成立。1928年,北洋政府在北伐战争中失利,寿终正寝。北洋政府表面上是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实际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向大地主、大买办代表让步的产物。

二国民政府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称帝。面对袁世凯的嚣张气焰,政治委员会决意筹组政府。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以、汪精卫、潭延闿为常务委员会,汪精卫任主席。历史家园公众号,各地军队统称国民革命军。

自1925年3月,病逝北京,以汪精卫为首的左派、以为首的右派和以林森为首的西山会议派开展权利角逐。1927年9月,内部纷争趋于缓和,南京政府、武汉政府和西山会议派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历史家园公众号,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1928年1月,官复原职。

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重庆结束战时首都的职责。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审议通过,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出任中华总统。“国民政府”退出历史舞台。在的操纵下,国民政府实际上沦为他实施统治的工具。

三汪伪政府

“伪”的词性,在汉语中属于贬义词。抗战全面爆发后,汪精卫对战胜对手缺乏信心,他曾对陈公博说:“中国对日应该寻出一条和平之路。”汪精卫倡导所谓的“和平运动”实际上就是求荣的投敌行为。

1938年11月,高宗武和梅思平在汪精卫的允许下,与日本军部代表影佐祯昭、今井武夫协商,确定了《中日关系基本条约草案》。此后,汪精卫逃往河内,并与日方频繁互动。12月22日,(历史家园公众号)日本近卫内阁发表《日本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内容涉及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等三项。

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于次日发布了《国民政府还都宣言》和伪《国民政府政纲》,妄称:伪国民政府“还都是全国以内只有此唯一的,合法的中央政府。”汪伪政府成立后,分别和日方签订了《关于中华日本间基本关系》和《附议定书》、《中日满共同宣言》、《中日同盟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汪伪政府宣告瓦解,陈公博、梅思平、褚民谊等人受到法律的严惩。

纵观史,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汪伪政府是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图。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是表达国家意志、行使国家权力的“迭代”机构,(历史家园公众号敬请关注)成为不同时期的标志,而汪伪政府则是跳梁小丑的闹剧,遭人唾弃。

【附:中华历任国民政府主席】

1948年,行宪后,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国民政府主席的使命也宣告结束,在这23年的历史上一生了7任5位国民政府主席。

1、汪精卫(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1925年7月1日-1926年3月23日)

1925年在北京病逝后,汪精卫持召开了中央政治会议,会上确定了总理的称呼永远留给,今后采用集体领导的委员会制。会议还决定撤销生前的大元帅府行政机构,将的最高行政机关改称国民政府。

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卫成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被迫辞职,出走法国。

汪精卫

汪精卫年轻时也是一热血青年,曾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在内部也是领袖级别的人物,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汪精卫却投靠日本人,成立汪伪政府,成为中国最大的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其位于南京的墓地也被毁掉,尸体火化。

2、谭延闿(第二任和第四任国民政府主席)

谭延闿当过两任国民政府主席,他的第一任任期是1926年3月30日-1927年3月11日,第二任任期是1928年2月7日-1928年10月8日。

1926年汪精卫因“中山舰事件”被迫辞职后,由谭延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27年3月后任中常委、中政会主席团成员、军委会主席团成员等职。1928年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至10月转任行政院院长。

谭延闿

谭延闿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后来的陆军一级上将陈诚是他的女婿,他还是和宋美龄的介绍人。

1930年,谭延闿在南京病逝,享年50岁。

3、胡汉民(第三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4月18日-1928年2月7日)

1927年,北伐军攻克了上海与南京,于3月抵达上海后,决定实行“清党”,并于4月18日成立南京国民政府,胡汉民当选为国民政府政府主席。1928年2月3日至7日,中国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历史家园公众号敬请关注)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等议案,谭延闿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

胡汉民

胡汉民早年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是先生的得力助手,元老和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曾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华革命党、广东非常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后来遭到的软禁,后来前往欧洲考察。1936年从欧洲回国,与其妻兄下棋时突发脑溢血去世,时年57岁。

4、(第五任和第七任国民政府主席)

担任过两任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任期是1928年10月8日至1931年12月15日,第二任任期是1943年8月1日至1948年5月20日。

1928年9月,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宣称全国进入训政时期,由国民政府执行训政职责﹐并决定以五院制组成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1931年,由于软禁了胡汉民,所以内部反蒋势力另外成立了广州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内部谋求合作,粤、宁双方互相妥协,于12月22日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广州政府取消,宣布下野,由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

1943年林森去世后,继任国民政府主席,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选举出为第一任中华总统后,组建中华政府(包括一府五院)。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总统,国民政府改制为总统府,国民政府至此走进历史。

于1949年大陆失败后逃到台湾,余生都在台湾岛上度过,1975年病逝于台湾,享年88岁。

5、林森(第六任国民政府主席,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民政府主席)

九一八事变后,内部谋求合作,最终达成的结果是广州政府宣布取消,下野,由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此后一直到1943年8月1日林森在重庆因车祸去世,他在国民政府主席任上一共是12年。

林森,福建闽侯人,早年曾在台湾参加抗日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时领导了九江起义,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九一八事变后接替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南京相继成立伪,林森发表严正声明,并发布明令通缉汉奸头目。

林森

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向德、意、日三国宣战,并于此后致力于废除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43年5月12日林森从林园家里坐车进城,去接受加拿大驻华大使呈递的国书。在途中与一辆美国卡车相撞,林森当场受伤被送进医院,经抢救无效,于1943年8月1日在重庆一所医院去世,终年75岁。

小结:

中华在历史上仅存在了38年,却分别由北洋政府和两个统治,而仅统治了21年。1925年到1928年与北洋军阀互相对峙,算是一个地方,1928年以后名义上统一中国,成为全国性。国民政府主席和总统也就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了。5位国民政府主席都是大佬,却出了汪精卫这个汉奸,虽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在抗日这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而林森虽然在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上坐的最久,但是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大权都掌握在手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22/16962520227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