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爱护的区别是什么(保护和爱护的区别)

时间:2024-03-22 14:37:03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趾高气扬

季节交替如何守护健康?记住这六条,满满干货!

市健促中心介绍,正值夏秋交替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感冒高发。为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市爱卫办呼吁广大市民固化健康行为,做好个人防护,掌握健康技能,共同守护健康。快来看看这份提示↓

1.做好个人防护,守护你我健康

季节变化,易发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是主要的易患人群。

因此,应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喷嚏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出现发烧及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

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

2.及时接种疫苗,获得有效保护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前接种疫苗,可减少罹患的机会及减轻罹患后的症状。

儿童、老人、体弱者等重点人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接种相应疫苗。因为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建议市民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从而获得有效保护。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疾病风险依然存在,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是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的重症高风险人群,建议符合条件的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3.注意合理膳食,远离烟酒危害

食物多样,规律三餐,三餐能量分配建议为30%、40%、30%。

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包括肉、蛋、奶、谷薯和蔬菜等食物,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其中,油<25克/人/天,盐<5克/人/天,糖<25克/人/天。

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包括电子烟),不在室外吸游烟;吸烟时,前往指定室外吸烟点。即使少量饮酒也有害健康,最好滴酒不沾。

4.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

加强户外活动,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帮助锻炼骨骼和肌肉,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丢失;保护关节,防止各种骨关节伤痛。

维持健康体重,不盲目过度减重。

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

5.及时清理杂物,保持环境卫生

清除室内外积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清除杂草。

不乱丢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按要求实施垃圾分类,垃圾盛放容器要有盖子,并随时处于关闭状态。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装纱门纱窗,封堵室内外相通的孔、洞、缝,不堆放杂物,经常清洁,抹布“专布专用”,卫生间保持通风干燥。

6.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绿色用餐

使用公筷公勺,能有效减少由于筷勺上粘附唾液携带病原微生物而造成的疾病传播。

饭店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市民无论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都应使用公筷公勺。

爱惜粮食,适度点餐,剩菜打包,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文明绿色用餐,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白色污染产生。

资料:市健促中心

来源: 上海发布

环境保护之道:老师为学生解析原因与对策

【引言】

环境保护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价值和影响,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并且有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愿望和行动的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它可以帮助我们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对于学生来说,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方面。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地培养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忽视或者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

【案例描述】

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小王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对科学很感兴趣,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他经常在课堂上不关注和讨论有关环境问题的话题,不参加和支持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和项目。他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不分类和回收废弃物,不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他在外出旅游或者郊游时,也不尊重和爱护自然景观,不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不清理和带走自己的垃圾等。这样的情况让他感到很无所谓很无责任,也影响了他的健康和未来。

【焦点争议】

小王的问题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老师认为小王应该更加关心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状况和变化,多学习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多参与和贡献有关环境保护的行动和成果。家长认为小王应该更加爱惜和珍惜自然资源和美景,多培养和实践有关环境保护的习惯和规范,多感受和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美好和幸福。小王则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认为自己对自然环境没有什么影响和责任。

【老师观点】

我认为小王的问题并不是个例,而是很多学生都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资源紧张和污染严重的时代中,很多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或者期待学生有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是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来说,我建议以下几点:

引发感受: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喜好等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主题和内容,引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情感,并且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环境的美丽和魅力。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自然环境是一种生命和灵魂,并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感觉来体验自然环境。

培养认识: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利于培养环境保护认识的环境和资源,并且监督和管理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直观、多元的空间中学习,并且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环境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一个有趣、有启发、有互动的氛围中学习,并且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环境的任务、问题、项目等。

培养能力: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和实用的环境保护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并且示范和讲解它们的原理和步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节约和利用资源,如何分类和回收废弃物,如何减少和避免污染,如何保护和恢复生态等。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能力。

增强责任: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能力,选择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并且让他们能够承担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和责任。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状况和变化相联系,如何将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协调。

【结语】

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关爱自然,更好地享受自然,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工作,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未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22/16962463754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