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鞠躬尽瘁是谁的故事(三国演义鞠躬尽瘁是谁)

时间:2024-03-07 08:09:41 来源:网络 编辑:流水随风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留下了造福后人的四大发明,如今仍在受惠

说起诸葛亮,我们立马就能想到他的智慧,没错,在三国中的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为蜀国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例如“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等,除了这些,诸葛亮一生还有4大伟大发明,造福后人千年之久,其中一样,至今仍在受惠。

一、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是三国北伐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经典之作,大家都知道,蜀地山多,绵延千里,当时用马来运输粮草等,十分的艰难,所以诸葛亮就发明了木牛流马,解决了蜀道难运送打仗的物资情况!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据记载木牛流马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在当时来说,可谓是非常的厉害!

二、孔明灯

说起孔明灯,相信有的小伙伴有了解,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但是在古代来说多于做军事用途,正是由诸葛亮所发明,根据记载,诸葛亮在北伐时期,被司马懿围困在了平阳城中

无法派兵出去喊援军,过了十几天,眼看城中的粮草见底,如果不想办法,就等于被困死在这平阳城中,于是他灵机一动,站在城墙上,观察当天的风向,根据自己的帽子做了一盏能飞升到空中的纸灯笼,把他被困的消息传到了城外,很快援军收到了消息,因此得救,所以孔明灯因此而得名!

三、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是一种冷兵器,根据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又称为元戎弩,体积比普通的弩要大很多倍,一次能发10支箭,十分强悍,主要用来守城。在当时冷兵器时代来说,在战争中,相当的实用,但是由于生产过于复杂,后来没大量生产,后来失传了!

四、最早的馒头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在南征班师时,当时正好起风了,不能过河,由于古人都是比较的迷信,于是军中就有人说这是猖神作怪,必须要用人头或者牲畜祭祀才行!

但诸葛亮就觉得用人头祭祀太过于残忍,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让士兵们用面粉搓成人的模样,然后混上牲畜肉去替代,名为馒头,由于馒头的发明,后来面食也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流食品,造福后人千年之久,至今我们都还能吃到好吃的馒头!

「学讲话 品典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讲话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出处】

诸葛亮《后出师表》

【原典】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释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完成蜀主刘备生前巩固蜀汉、兴复汉室江山的愿望,他先后六次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出征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后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北伐的决心。文章结尾,他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是恭敬谨慎,“尽瘁”,是竭尽心力,“已”,是停止。整句话是表示自己要竭忠尽智地拿出全部力量,至死方休。虽然有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字却准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诸葛亮是人们心中智谋出众与忠诚敬业的历史表率。

历史上,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状态兢兢业业一生的人物有很多。诸如魏征、文天祥、史可法、于谦等众多股肱之臣,都是为国为民至死方休,他们奉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毕生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国家与人民;而帝王肩负家国兴衰,亦不乏有勤勉终生者,比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他的自我要求就是“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在位十三年,日理政事,终年不息,朝乾夕惕。在当代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榜样更不少见。比如,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强忍肝癌病痛艰苦奋斗,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共和国的脊梁”,将工作热情奉献到了生命的最后。再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员”廖俊波,在南平工作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最后因公殉职于蓝天苍茫下。这样的人生,正如他所写的一句自勉之语所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历史王朝里的千古人物,以及当代社会中的英雄模范,他们做到了对工作事业殚精竭虑、报效终身,然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是否就很遥远呢?

当然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是愿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愿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愿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这种敬业精神与每一位工作者都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奉献、勤奋、刻苦、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这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韩愈在《劝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而荒废于嬉闹草率。

那么,这种甘于为工作尽心尽力、无止无休的敬业精神从何而来呢?《朱子语类》里说:“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敬来自于爱。人之所以会形成坚定而忠诚的事业理想,是因为对之怀有充分的热爱与认同;既然是充分热爱和认同着某项事业,自然就能乐意为之、以此为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心里、情感中,就是真诚爱其岗、热忱敬其业,能把工作看待为虔诚的事业,能把职业的为稻粱谋、谋生饭碗,上升为事业的理想认同、奋发自我,那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是一种听起来显得沉重而遥不可及的境界,而会成为人对于工作自然而然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奋勉、乐在其中地勤奋。这种状态,能把人生点滴过程都集合为最大程度的合力而贡献给心中的事业——醒着梦着,都为之牵挂筹谋,八小时以内、八小时以外,都为之奋斗付出。

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境界,距离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遥远。如果我们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能在旁人看着苦、自己感觉乐的事业中“衣带渐宽终不悔”,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我,就能在有限的工作中感染出无限的力量。而一份份工作、一个个岗位,将一个个零散的个人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每个个体在各自社会坐标上扮演好角色、发挥好作用,才能汇聚起民族圆梦的恢弘力量,积蓄起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决不能缺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7/169625991311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