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实的上等皮怎么获得(厚实的上等皮)
识货“新会陈皮”:行家都喜欢的“薄皮”陈皮,就是“好货”吗?
曾经有许多读者朋友问老李,写这么多陈皮的文章的思路都是哪里来的?其实老李藏过、吃过、见过不少好的新会陈皮,但真正步入陈皮写作和研究的时间并不多,估摸着也就一年吧。这一年的时间老李也是边走边学,边看边问,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像做学问那样找朋友问行家,于是就有了过去系列的文章创作。
且不论新会陈皮,就“陈皮”这个品类而言,其内容也是相当狭窄和垂直的,加之其“道地”的优势加上各种新茶品的炒作,新会陈皮在近年来已经是广为人知。
当市场的窗户被打开,家乡的陈皮品牌呼吸了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迎来了苍蝇和蚊子,于是各种“掺假”和“炒作”接踵而来,对此,作为新会人的老李也是庆幸而心疼着——“幸”是因为家乡的知名度高了,好东西更多人知晓了,“疼”是因为新会陈皮的品牌发展变得更加混乱了。
对于热爱新会陈皮的人们来说,是否能买到正宗的新会陈皮,已经从货物品质的问题,变成信任的问题。而下面这个问题,也是一位读者朋友在后台留言的一个疑问:在选购新会陈皮的时候,是否如商家说的“越薄的皮越贵”呢? 通过比较陈皮的“薄厚”,消费者能否就可以直接挑选出好品质新会陈皮呢?
作为一种农产品,新会陈皮不是工业生产那样可以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所以每个柑果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产物,也就是说有柑果制作出来的陈皮,其厚度也是受到各种“先天因素”的影响。
2019年的老树柑皮
一、树龄因素:老树柑比新树柑会薄一些“老树柑”似乎是很多高端玩家热衷的顶级柑皮,但更多的人并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老树”不可。
一般来说,新会的茶枝柑树需要到种植的第三年后才收获,作为“青年树”,就跟年轻力壮的动物一样,繁殖能力自然强大,因此挂出来的柑果也特别大,其柑皮就自然厚实。
同样道理,当柑树变老了,其繁殖能力就变得衰弱,所以挂出来的果子数量少不说,其果子也瘦小,皮也变得非常薄。根据老李的经验,同样种植条件下(再强调一下,是“同样条件下”)的一棵15年老柑树,跟一棵5年的柑树对比,其果子的大小可以相差三分一。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一些藏家千方百计去找“老树柑”的原因,其柑皮制成的陈皮的确会比较薄和小。
但老李也曾经见过有些柑田的老树柑,因果农的悉心照料,其果树的生长也毫无老树的气质,反而老树的皮比新树的厚。因此,在树龄上的因素,也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皮质的厚薄,并不是全部因素。
也由于老树皮产量低、果皮薄等特性,符合“物以稀为贵”的特点,因此也变成了一些炒家追捧的“概念品”。
老李也遇到过一些柑场专门为了概念而“人造老树”,采取不施肥、不管理,仍由柑树自由生长,美其名若“生态种植”,但实际上其的果子小而皮薄,全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跟老树皮搭不上半点关系,这样人造的“老树柑”又有何意义?
种植了十一年的老柑树
二、采果时间:采摘时间越早,柑皮越薄作为一种农作物,柑果皮是遵循植物果实的一般生长规律,其果皮的厚度自然也跟果实成熟的程度成正比。按照成熟程度的划分,新会柑又分为青皮柑、二红柑和大红柑三种。
对比下,青皮柑就显得“薄”
对新会柑而言,柑农在当年不同时间段采摘的新会柑,其皮的厚薄差别也会十分明显。因为随着果实的成长,其表皮的油室以及内囊的纤维也在不断增加,由青色转变为大红色的柑果,重量和厚度都会明显的变化。以老李的摘果的经验来说,当年9月份采摘的青柑皮厚度,会比12月的冬至大红皮薄一半。
越是接近冬至,柑果的成熟度也就越高,其果皮就越厚,因此青皮柑最薄,二红皮次之,最厚的是大红皮。在存放难度上,大红皮正因为其果皮富含糖分(容易蛀虫)和纤维(容易受潮、烧皮发黑),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大红皮比青皮更难收藏和陈化,但大红皮香味却十分突出。
冬至大红皮的厚度会比其他阶段的新会柑皮“厚”
三、种植的环境以及繁殖方式的影响种植的环境和地形,也会影响新会柑皮的“厚度”。
新会地区分为“水田”和“干田”,含水量高的农田出产的柑果大,果皮厚,而种植在非河边、或者是山坡地形的新会柑(我们也叫做山地柑)果实就比较小,因此其皮也会薄。
农作物的水分决定了果实的营养,因为山地的存水条件不好,含水量比水田低,造成了果实发育的程度比较低,因此这样薄皮柑,香味也不明显。因此,品质好的新会柑,一定是在产地附近有非常好的河流等水源,这也是很多高手喜欢找“水田柑”收陈皮的原因。
“圈枝”和“驳枝”种植方法的差异影响着柑皮的厚度。
从古籍中记载最早的新会柑(茶枝柑)的从宋末元初算起也有500年以上,那时候,所有的新会茶枝柑树苗都是通过通过“圈枝”技术来进行播种的。
圈枝技术
其实圈枝技术也不神秘,跟我们“折枝插种”差不多。每年春天的时候,在原来的柑树(母树)上“圈“起一个包包,用刀上下切开一个圆圈,剥去之间的皮层,然后用泥浆包裹,等待伤口发根,即可移植成小柑树。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有效保证每一个树苗的“性别”都是雌性,保证每一个圈枝柑都是可以开花结果!
生根的圈枝苗
驳枝柑,又叫“嫁接柑”。嫁接,这个技术就更不陌生,例如我们常见的“桃驳李”就是一个代表。新会柑“驳枝”就是取与茶枝柑的近亲植物作为砧木,在用母树的枝条嫁接再上,这样的嫁接既能遗传母本的优良性特点,又能保持部分本体的优良性状。
总的来说,圈枝柑的果体小,皮薄,香气单一;驳枝柑的果体大,皮厚,但香味较为浓郁。
四、陈化年份对陈皮厚度的影响新会柑皮的“陈化”,就是其实就是一个消耗表皮糖分、纤维,以及“柑油”转化为各种苷类醇类等物质的过程,对果皮厚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分含量和内囊风化两个方面。
很多读者以为陈皮的“陈化”跟茶叶的发酵一样,其实在形式上类似,但本质是不同的。陈皮的陈化会对陈皮本身产生物质的耗损,具体表现为“质量”上。
染色烘干的陈皮,内囊显得深色且干硬
以陈化耗损最明显的大红皮为例,在头5年的陈化过程里,其每年大约会发生10%至15%的质量耗损,其中以水分的耗损最为明显。在果皮的水分干燥后,内囊的纤维就会脱落,果皮的厚度就会减少。
但果皮的耗损也是有条件,如果不经过自然阳光的翻晒而直接封存,或者以机器烘干的形式来加速陈化,那么其陈皮的耗损率将没有天然生晒的速度。
年份较新的新会陈皮,陈化时间短,陈皮的含水量更高,皮体自然更厚。年份越高,陈皮含水量越低。此外,新会陈皮的内囊会随着陈化年份的增长而自然脱落,皮身自然比低年份的陈皮要薄。因此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陈皮年份造旧造假工艺,都可以通过其陈皮内囊厚度和硬度分辨出。
在此老李需要提醒皮友们,在购买所谓的高年份老陈皮时,需要特别注意了“内囊”的质感——用泡水机器烘干工艺制作的造旧陈皮,其内囊不会像“自然陈化”陈皮的内囊那样自然脱落,而是结成了不均匀的结实块状,跟纸张湿水之后烘干的手感一样;在自然条件下陈化的新会陈皮,其内囊会有自然脱落或均匀龟裂的痕迹,因此整个皮身不会“厚”。
自然陈化环境下龟裂的陈皮内囊
五、皮厚皮薄,各有千秋陈化,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还需要晒太阳,防潮防霉防烧皮等等复合型的操作,才能陈化好的陈皮。而每种时期的皮其特性不一,陈化的工艺也有不同——糖分越高,越容易吸引虫蛀,也容易导致发黑和烧皮,导致口感发苦;内囊的纤维越多,就越容易受潮发霉!
一般情况下,皮薄的“青皮”或者“老树柑皮”,如果不是明显受潮发软,一年一次翻晒就可以,3年后就可以密封保存。因此青皮或者“老树皮”,是最容易收藏新会陈皮。虽然其香味不突出,但对于“懒人式存皮”的皮友来说,青皮和老树皮是性价比最高的藏皮!
二红皮对比青皮,其果皮内囊糖分和纤维也只是略微增高,香味也比青皮好,其存放难度跟青皮相差不大,因此适合皮友们大量收藏。另外二红的用途也接近大红皮,是很多资深皮友的存皮首选!
大红皮,是存放难度最高的皮。 因为成熟后的果实糖分高,柑皮的纤维多,皮厚,极容易吸引象鼻虫、米虫等虫卵在果皮上孵化,因此很多大红柑在存放期间,特备是新皮的时候,需要多次、长时间的翻晒,以晒掉虫卵,以及保证新皮陈化期的果皮干燥。但大红皮的优势也很明显,因为糖分和水分的转化率更加,陈化的之后味道会非常醇厚!
总的来说,陈皮的“厚薄”是各有优劣的。年份高的新会陈皮,因为柑皮的水量被消耗掉,含糖量也完全转化,性质更稳定,因此鉴别真假也是比较容易分别,贮藏相对容易,所以薄皮陈皮也是市场追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新会陈皮调研手记 》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陈皮收藏爱好以及研究。
PS:如对老李收藏的新会陈皮感兴趣,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新会陈皮品牌和渠道良莠不齐,到底哪里能买到正宗道地的放心皮?
最近有很多粉丝来信咨询,“新会陈皮确实好东西,但是购买过多次,次次不一样,到底哪里才能买到真正放心的”?我相信大多数接触新会陈皮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我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其实再写今天这一篇文时,我是鼓足了勇气酝酿了好几天才下笔的,怎么和大家说能够让大家明白呢,我想还是要从头说起:
我是唐景仁大家都叫我阿仁,唐记臻皮荟创始人之一,一个自小便外出求学,大学毕业归乡接手家族事务的新会农,平日里会在平台分享茶枝柑种植、陈皮制作、陈皮鉴别、陈皮金融市场等方面的话题和广大粉丝交流。
为什么要分享是因为很多外地来的茶友纷纷诉说自己在寻皮路上艰辛波折的辛酸史后,我作为新会人民想要为家乡发声,捍卫家乡文化特色而做出的举措。这几年通过分享也交到很多真正喜欢陈皮的挚友,但源源不断的新皮友屡屡被坑,才使得我想写一篇深度解析,让更多新老皮友能够真正认识并少走弯路!
一、新会陈皮的前世今生(新会陈皮怎么火起来的)
新会陈皮的前世今生:花开花落只是新会陈皮的开始
又到一年晒皮时,阿仁一文带您读懂新会陈皮的制作流程和选购指南
据专家考证,中华民族应用陈皮已有悠久的历史,而陈皮又以“广陈皮”为上,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上品,其生产与应用历史有近700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新会)采者为胜”。
2006年新会柑、新会陈皮先后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会荣获“中国陈皮之乡”、“中国道地药材产业之乡”,“中国陈皮研究中心”和“中国十城百校千年医药文明巡展新会陈皮文化进校园活动示范基地”等殊荣,逐步成为南药现代农业产业经济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2019年底,让中国乃是全世界面对了一个新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的爆发,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在中医治疗方面首次提出陈皮相关应用,在此后的多版诊疗方案中均提及陈皮。
不仅是国家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其中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卫生管理部门也发布的超49种中医防治方案,308 种中药处方(治疗期处方 151 种、预防期处方 118 种、恢复期处方 39 种)中也提到了陈皮。根据已有的临床观察,各地中医专家普遍认为新冠肺炎以“湿”为特点的“疫病”范畴,认为新冠肺炎主要证候要素是湿、毒、瘀、虚。在治法上均强调要依据从轻到重的原则分期辨证施治。
新冠肺炎国家方案(第六版)中医治疗将临床治疗分为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和恢复期三期,其中临床治疗期包括轻型(寒湿郁肺、湿热蕴肺)、普通型(湿毒郁肺、寒湿阻肺)、重型(疫毒闭肺、气 蕴两燔)、危重型(内闭外脱)共四型七种证候,是全国开展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的指导性文件。疫情下的“新会陈皮热”——卖不完的老陈皮打不了的假?
恢复期分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两型。其中肺脾气虚为频次最高,说明恢复期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用药频次统计包括补气、养阴、健脾(茯苓、陈皮、砂仁)3类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理气和中二陈汤的陈皮-茯苓、半夏-陈皮,补气四君子汤的党参-茯苓等。
恢复期处方部分药材频次
恢复期处方常用药对及组合
依据多个地方方案中医证型的统计,按频次排序包括疫毒闭肺/袭肺/壅肺、气阴两虚/两伤、热毒闭肺/炽盛/袭肺/蕴肺/壅肺、湿邪犯肺/郁肺/困脾等,因此治疗原则围绕“湿、热、毒”,注重解表化湿、清热解毒等。这些药对和核心处方深刻反映了各地组方源于经典、古方今用的特点。对陈皮在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古代本草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列为陈皮的主要功效。
钟南山院士研究团队从2015年开始,进行新会陈皮(柑茶)的保健功效研究,历时2年多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会陈皮(柑茶)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空气污染中有害气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对肺泡间隔的破裂、小气道重塑和粘液高分泌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二、随着新会陈皮的需求量激增市场发生的变化
随着新会陈皮的火爆需求,而新会当地实际产量的受限,大家看到当下风口,为了快速盈利而衍生出来的加速陈化。懂行的朋友都知道平时所讲的陈皮一般指的都是“新会陈皮”,因为新会产地的陈皮就如汽车中的“劳斯莱斯”,而其它产地的陈皮都是“国产车”;因为只有新会陈皮才具有独特的药食同源的功效,而且收藏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利润高,所以这也造就了为什么那么多无良商家来造假新会陈皮。
既然我们知道了真的陈皮是这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陈皮造假有两种形式:1、产地造假(冒充新会产地),2、年份造假(人为做旧,年份作假
正宗的新会陈皮怎样从产地、外皮、颜色、气味、口感中鉴别真假?
陈皮造假:产地造假
陈皮分为普通陈皮和广陈皮,其中以“广陈皮”为佳,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上等佳品;懂行的朋友默认的好陈皮就是正宗新会陈皮。既然新会陈皮才是佳品,那么许多无良商家为了赚取利益最大化,特意用福建桔皮、浙江橘皮、广西果皮、江西柑皮、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外地皮充到新会柑皮,制造假的新会陈皮鱼目混珠,这就出现了陈皮产地造假现象。
新会陈皮又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产区陈皮,其中一线产区包括东甲、西甲、梅江、天马、天禄、茶坑这五大核心产区。选真正好陈皮就要选正宗新会陈皮,选新会一线产区的陈皮为佳品
史上超全的新会陈皮各产区详细介绍,阿仁带你深度解析
好了,当我们知道陈皮可以通过产地造假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陈皮造假方法。
陈皮造假:年份造假
俗话说得好,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其中新会陈皮位于三宝之首,更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之说。为此,陈皮陈化年份越久,陈皮收藏价值及药材价值更高,这也是新会陈皮造假的直接原因动力所在。
新会陈皮造假方法有两种:1、普洱茶茶水“上色”,该种造假陈皮特点:假黑,不均匀,泡茶后陈皮味道淡;2、洒水发酵,该造假陈皮颜色不均匀,陈皮有被压迹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1种造假方式,下面做个实验示范一下给大家看看新会陈皮年份作假案例。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材料包括:普洱茶若干,年份低的陈皮若干,食用盐若干,煮茶器。(本次实验陈皮样品所选年份为2016年新会柑皮)
2018年新会柑皮+云南普洱茶
煮茶染色:将普洱茶用水煮开,将茶汤煮到尽量的浓,将年份低的陈皮放置壶内,稍煮片刻,让陈皮充分染色,适当添加一些食用盐,令颜色粘附在陈皮上不易掉色。
水煮普洱茶造假
普洱茶煮水造旧
捞出晾干:轻轻捞出被普洱茶浸泡过的陈皮,晾干水分。然晒干或烘干
烘干后
密封保存、售卖
新会陈皮年份作假后成品
结论:造假难度1粒星,识别难度1粒星,仿真系数3颗星,暴利指数100%暴利!对身体危害指数:高价买回来“假陈皮”,内心崩溃,心会很痛!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我无法理解在网上或实体店购买陈皮!
淘宝上卖的新会陈皮都是5年起步,10年,15年,20年,30年的都有,另外还有各种更便宜和特别贵的价格,弄乱了每一个想买的人。其实不只是网购,你在药店、超市、哪怕是到新会当地去买,你都会碰到各种价,每个人都说自己是真的、正宗的。但这中间水有多深,可能你是完全没办法辨别的。
我的第二点:我怎样才能知道陈皮的年份?
你知道陈皮是怎么一步步从婴儿到老人的变化吗?
摘下(青皮、青中带黄、全黄)——2年-3年——4年-——5年——6年——15年——20年。
皮一点点在变黄变干,胶原蛋白一点点在流失(油包变干),黑色素沉淀越久越黑(随年份变化氧化变黑)。这里大家看到的是基本的,下面还有更详细的,请接着看。
我想说的第三点是:当地工厂老板和农户无奈的仇恨!
“只要是有品牌,不可能有真的,100%是假的!”
或许你听到这句话时,感觉有些震撼,因为从业者说得这么绝对,可以侧面反映出这个市场有多乱,有良知的从业者有多恨制假者。
我想说的第四点是,适合公众的常见识别方法如下:
农家说:看油包,看内囊,看颜色;
商户说:看干瘪程度,看内丝的脱落程度,一定要看是不是猪皮;
工厂说:尝是最直接的方法。
再仔细点说,就是:
一看二闻三尝四看价。
我想说的第5点:看懂生晒和低温烘干的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陈皮的底子都有不一样的,首先产区就有一二三线的区别,梅江、茶坑、天马的皮味道更好,价格也更贵。
皮底也分三种:青皮,二红,大红。
陈皮制作的工艺也分两种:生晒和低温烘干。
我想说的第6点(最后一点):给买陈皮的朋友一个建议
如果想买新会老陈皮,5-8年的就行了,8-15年的就很棒了,再高年份的其实没必要(除非你收藏用)。
哪个年份的新会陈皮性价比最高?阿仁教你挑选
三、真正的新会陈皮为什么这么贵,价格体系是怎么样?
地区实际种植产量数据是供不应求的
首先大家要认清一个事实:新会陈皮发展的两个时间节点,黄龙病爆发是90年代,2006年地标申请下来,是新一轮的种植热。
1989年的9月初秋时分,家住礼乐(传统新会柑橘产区之一,与“东甲”一河之隔)的柑农今年已经80多岁的老刘回忆,原本沉浸在丰收喜悦他一夜之间便“白了头”一场席卷全新会陈皮产区的黄龙病突然就爆发了!
据现有资料可查,“黄龙病” 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主要表现为果树根系的腐烂,叶片斑驳、黄化(黄梢)以及果实的畸形(红鼻果)。除了砍掉烧毁,没有其他彻底治愈的防范,加上其传播速度极快,不快速砍掉烧毁,就无法种植下一轮农作物。” 当时就是靠抓苗木、防木虱、砍病树的三板斧来防止,对于感染黄龙病的新会柑,除了砍掉烧毁,没有其他救治的办法”。老刘回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砍橙树和柑树,当时村集体下达的命令就是“不管有没有病,一棵都不能留”!
据当时民间非正式统计,在黄龙病爆发期间的1989年-1990年,当时已达14万亩的新会柑产量几乎全军覆灭,直到1996年再次统计新会柑种植面积时已经骤减到700亩!老刘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种植的柑树几乎都是“圈枝柑”为注,而本来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的圈枝柑更是难于艳。一夜之间,新会圈枝柑几乎绝收。
经历上世纪80、90年代新会柑橘产业兴衰,如今,新会陈皮产业成功走过了转型升级1.0版、2.0版,感悟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神圣,新会人用执着和智慧不断地守护着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知道2020年,新会柑种植面积才达10万亩,果品产量达12.5万吨,干柑皮产量才7000吨而已。
圈枝柑抗病毒性弱,容易有虫害,产量不高,一般亩产为3000—4000斤。而且根部是空心的“鸡爪根”,比较矫情,怕大水怕浸泡,需要勤淋薄施,否则容易烂根,因此管理成本和难度上都较高。由于投入大,产出少,价格居高不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驳枝柑产量比较高,一般亩产能达到6000—7000斤。抗病虫害的能力也比圈枝柑更好,管理难度和成本都比较低,从种植难度以及市场角度考虑,驳枝柑自然成了市场主流。
天气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
从2017年3月起,广东新会地区不断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7年的“天鸽”、18年的“山竹”、再到20年的“海神”,台风似不断地摧残着历年新会茶枝柑的生长。伴随着台风的是暴风雨和冰雹灾害,台风过后又是连绵不断的高温暴晒,柑树根系受损严重,导致新会茶枝柑的历年产量堪忧。去年,新会区遭遇台风极端天气,造成柑橘减产30%,鲜皮价格一度飙升。
政府征收及改柑园种植粮食作物
新会再次征地!道地新会陈皮会越来越少吗?
由于广东省的耕地保护政策,有相当数量的新会柑橘土地退出种植。近年来,政府全面实施耕地保护政策,征收及改柑园种植粮食作物1.7万亩。仅2020年至今,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已发布14条新会拟征收土地公告。据今年新会区政府公布的征地公告,(包含新会柑核心产区梅江、茶坑、东甲、天马部分农业用地)已经被征收,直接导致新会柑种植园区面积的减少18%,从而影响新会柑的一线产区的产量,市场供不应求,新会陈皮全面升价。
新会陈皮价格体系
新皮价格计算方式
先列出一条产出比公式(大约):100斤新会柑可以产出大约4.5斤的柑皮,翻晒和陈化一年后,其水分和内囊质量慢慢减小,大概剩下到3.5斤~4斤。
因为受圈枝柑和驳枝柑的品种、树龄、采摘的日子(青皮还没成熟,果皮最轻,而大红果已经成熟,果皮也是重量比较大)等等因素影响,“柑”与“皮”的产出比会略有不同,而4-5%的出皮率,已经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那么,下面我们再看2019年和2021年生果的价格。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会柑(驳枝柑)计算,以上图2021年12月的茶坑圈枝柑为例,当时价格是12元一斤(500克)市价(不含开皮、翻晒等工费),再加上开皮翻晒等工费一斤是0.8元,那么100斤即1280元,可以产出4.5斤皮,那个成本就是284元,2021年当年新会皮,成本已经需要284元了!
所以结果很容易看得出来,如果你2021年买的皮价格是低于284元(1年皮),而且还是标上5年10年陈皮的,那么你就要小心,因为在价格上你已经踩进了坑!
老皮价格计算方式
新会陈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存放过程中的耗损,即每年存放果皮都会有耗损,例如翻晒、陈化等等,大概在8%-10%左右,也就是2021年1斤新皮(500克),到了2022年同期就剩下9两多(450克)。
尚且抛弃这些耗损,我们直接以上面的算法换成公式后,那么新会陈皮从新皮到陈皮的头三年,每年约有20%的增值,成为正式的“陈皮”之后每年约有30%的增值:
陈化时间为3年或以内的陈皮的主要成本≈新皮价格X(1+20%)(陈化时间-1)次方
陈化时间为3年以上的陈皮的主要成本≈3年陈皮价格X(1+30%)(陈化时间-3)次方
以2021年新会柑的新皮为例,按2021年新皮222元/斤成本来算,不同年份的“成本价格”去到了如下价格:
三年皮斤价:284×(1+20%)2次方=409元五年皮斤价:409×(1+30%)2次方=692元十年皮斤价:540×(1+30%)7次方=4342元
四、国家地理标识机制是否真正起到了保护地域品牌产物
近日,一段有关外地柑皮进入江门的小视频
引起市民的关注与热议,
引起陈皮业界的担忧,
新会区政府组织联合调查组
对此事展开了调查。
同时,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
要求陈皮行业依法依规诚信经营。
该视频在网上流传后,在社会上,特别是新会陈皮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这批果皮是否外地陈皮?运来新会作什么用途?最后以什么形式及“身份”流向市场?市民及陈皮行业经营者都表示十分关注和担忧:
新会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马上成立由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商、质监、农林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调查组人员再次强调,用外地柑皮冒充新会陈皮销售是违法行为。
调查组成员、新会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局长谭锦河表示:“根据食用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食用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如实标注产地,出具产地证明,用外地柑冒充新会柑是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依法应该受到处罚,也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依据办法的规定,作1至3万元的处罚,数额巨大、情节严重者,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调查组表示,经调查,目前初步证实部分果皮是柑皮,来自广西,现正对该批柑皮的品质、流通方式等有关情况作进一步调查。有关部门表示,新会柑、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新会陈皮市场的监管,一经发现违法行为,将严惩不贷。市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现有这类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市政府12345直接向有关部门举报。
此外,新会区农林局还召开了新会陈皮农产品质量安全警示会和新会陈皮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经营示范产业动员会,会上,新会陈皮协会会长区柏余代表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作出倡议,要求行业严把陈皮质量关,依法依规诚信经营:“作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我们不会允许外来的陈皮冒充我们正宗的新会陈皮来经营。”
但是保护责任任重而道远,要想真正做到还需要前端和终端的积极参与,再次我呼吁广大皮友,一经发现应立即向当地市场管理机关举报!!!
本文由“阿仁说陈皮”发布,2022年9月30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7/16962481195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