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肚手巾拼音和意思(白羊肚手巾拼音)

时间:2024-03-06 03:52:35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龙行天下

有什么关于陕西的冷知识?

1.陕西为全国水果第一种植大省。陕西苹果种植面积超过320万亩,在全国最多。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每3杯苹果汁就有1杯出自陕西,果汁出口量世界第1。此外,陕西猕猴桃种植面积在全国第一,樱桃规模全国第2,葡萄全国第3。陕西打造了“洛川苹果”“白水苹果”“凤翔苹果”“眉县猕猴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你和一个陕西人说山东苹果多么好,他一定会说:陕西的苹果才是最好的。陕西,一个被低估的水果大省。

2.陕北话其实是晋语系的分支 (也就是山西话),关中方言西起于甘肃天水,东至潼关(大家通常认为的陕西话其实是关中方言)。陕南话,那已经是川音了。

3. 新年钟声来自西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钟声录音,在每年除夕之夜作为“新年钟声”播放并沿用至今。这个钟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现址在今西安西大街)钟楼所用,明初移至现西安钟楼用以报时。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景云钟是唯一存世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这样一来,是不是觉得新年的钟声更有意味了。

4. 不少人知道“北京时间”其实来自陕西,更准确地说是陕西临潼负责“生产”北京时间,蒲城负责发布北京时间。1966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国务会议,把建设中国标准时间授时台的计划正式确定下来。陕西关中地区临近大地原点,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地势开阔,当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授时部因地震等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且深居内陆利于战略防备,相对也比较安全,故而被选为建设地址。其中总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授时部位于陕西蒲城县。

“北京时间”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的陕西临潼和蒲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国家授时台)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从而计算出“北京时间”,再经由蒲城的长波授时台发出。

5.蒲城被誉为““中国报时城”。”在蒲城县城南口的渭清路与西禹高速交汇处,每逢整点,从一座新雕塑中,就会发出“北京时间从蒲城发出”的报时声,声音悦耳浑厚,可传数公里。这座于2016年落成的“日晷(gui)”巨型雕塑,作为中国报时城的象征和蒲城新的地理标识,吸引了当地许多市民和游客的观赏。

蒲城还是国民革命军上将杨虎城和“以尸血谏”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之美誉。

6. 陕西和山西的英文翻译区别。陕西为Shaanxi、山西为Shanxi,陕西多了一个a以作区分。为什么是多写“a”而不是“n”呢?为了区分二者,借用了中国第一套法定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的规则,其特点是用罗马字母变化表示声调,比如iou(幽),you(由),yeou(有),yow(佑)。韵母 an 的国语罗马字的四声标法,依次为 an(一声)、arn(二声)、aan(三声)、ann(四声)。因此,“Shaanxi”就是陕西国语罗马字的写法,而“shanxi”则是山西。比如上海地铁的陕西南路,官方译法为(South Shaanxi Road)。 ​

除了陕西,还有四个省级行政区不能用汉语拼音表示,分别是香港「Hong Kong」,澳门「Macao」,内蒙古「Inner Mongolia」,西藏「Tibet」。

7.陕西人经常说的婆姨一词源自“佛教”。陕西人口中的“婆姨”是指老婆或已婚女人。据学者研究,“婆姨”一词源于佛教,随着“婆夷”的宗教意义越来越淡,书写时便多了个女字偏旁,称了“婆姨”。现在满世界“老婆、太太、夫人”都叫起来了,但黄土高原上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婆姨”一词。

8. 陕南人表示:没见过土炕,山清水秀,吃大米,唱山歌,穿着蓑衣在竹林里头看熊猫,芭蕉树下睡大觉。

9. 陕南和川,渝,鄂,豫交界,大部分陕南的县区的人从语言及饮食和关中陕北有很大差异。关中、陕北主食多以面食为主,而陕南多以米饭为主,生活习惯上更像川、鄂、渝这几个省份的人,文化认同感更趋向前面这几个省。

10. 大多数人了解的陕西其实只是三分之一的陕西——陕北。很多陕西人尤其关中和陕南人,一听到大家对“黄土高原”“绑着白色头巾”的陕西人刻板印象就有想解释的冲动。其实这三个地区差异较大,且彼此不想被代表。关中方言被认为是陕西方言,陕北陕南人不买账。黄土高坡被看作是陕西形象,关中陕南人表示不可理解。

11. 陕北包括延安、榆林地区,靠近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份,地形以黄土高坡为主,气候比较干旱,少雨。

主食也以面为主,像经常路边见到的陕北羊肉烩面,洋芋擦擦,一说陕西大家就想到住窑洞,头扎白羊肚手巾穿老羊皮袄的形象就是陕北地区的基本服饰,民俗有唱陕北民歌,大小场子,打花棍,打腰鼓,剪纸,吹唢呐等。大多外省人对陕西的印象其实是陕北。

12. 关中包括西安,宝鸡,渭南,咸阳等市,地形上秦岭在关中平原边缘,分割了关中陕南,平时说的陕西话狭义上来说就是关中话。

平时以面为主食,比如大家熟知的biangbiang面,泡馍,三秦套餐(凉皮肉夹馍冰峰)等,民俗大家参考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似锅盖,辣子一道菜,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碗盆分不开,板凳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还有像户县的农民画,眉户,秦腔,耍社火等。

13.陕南包括商洛,汉中,安康,这三地又各有些不同。汉中与四川靠近,语言接近四川话,安康与湖北靠近,语言接近湖北话,而商洛中又细分出说话像湖北话的柞水,和关中话比较接近的丹凤等。陕南三市,汉中代表了它的厚重,安康和商洛则代表了陕南的灵秀和与世无争。

主食以米为主,面为辅,民俗有耍社火,花鼓戏,赛龙舟,舞狮,还有一些婚丧嫁娶的特殊习俗。

14.省内默默无闻的陕南。提及陕西,人们想起的要么是黄土高坡上飘扬的白头巾,要么就是关中平原里坐拥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一道秦岭横亘陕西省境内,很多人从来不知道还有陕南这种山清水秀的地方,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陕南安康市汉阴县凤堰古梯田

陕南安康的油菜花

15.南水北调的主干就是陕南的汉江水到了北京。在这里的高速公路旁偶尔可以看到巨幅标语:一江清水送北京。这里的清水就是汉江水。还有引汉济渭工程,又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就是把陕南丰富的水资源通过秦岭地下隧洞引入关中、陕北。

16. 汉中被称为“地球上同纬度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其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0.12%,被专家论证为水稻“最佳生长区”、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和“天然药库”的美称。汉有各类野生动物535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羚牛……等世界级珍禽异兽著名。

17.商洛得天独厚的环境吸引了大量隐士在此定居,刘邦屡请不至的商山四皓正是在商洛境内食野草而生,以走兽为伴。

18.陕南原本并不完全属于陕西省,一直到元代,包括汉中及周边的大片地区才从四川行省划到了陕西行省,目的就是为了使两省互相牵制,不至于形成割据。因为陕南地区正好扼守着进出蜀地的咽喉。由于蜀道艰险,与关中往来就全靠依峭壁而建的栈道。只要控制了陕南地区,进可逐鹿中原,退可固守于天府之国。当年汉中王刘邦正是以陕南为据点,先后平定三秦,入主天下。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文化都由此发祥。

19.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农民周正龙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的事件,发生在陕西安康镇坪县。

20.山丹丹花究竟是什么花。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山丹丹花,学名斑百合,别名红百合,幼时和杂草毫无区别,一旦绽放,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它的背景。

作者:小猪

链接:/d/file/gt/2023-09/ixsc30myrt4” 自说字话(五)

庚子年春,荆楚大疫,街头巷尾,皆议新冠。今天来谈谈“冠”字。首先申明此字在新冠病毒中读guān不读guàn。

《现代汉语词典》中“冠”有两个读音,读guān时,有三个义项1、帽子,古代指礼帽或较庄重场合戴的帽子,2、形状像帽子或戴在顶上的东西,3、姓。读guàn时,有五个义项,1、把帽子戴在头上,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3、居第一位,4、冠军,5、姓(481-483页)。我们研究文字首先要找到它的原始意思,百度一下,冠字最早出现在战国,甲骨文、金文沒有冠字,小篆的冠由“冃”和“元”组成。冃就是帽子,元表示人的头,“冃”两边下垂,表示用来固定在头上的绑带。后来出现的大篆才增加了寸旁,寸就是手,表示用手戴(帽子)。

寸是个指事字,指手的腕部,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地方,现代汉语称这个地方为寸口或脉口(见图2)。与寸有关的字多与“把持、把握、法度”有关,比如耐、对、导、射、封、将、寺、尉等。

由此可见,冠本义是名词(一种帽子),做动词戴的意思出现的比较晚。两个读音中guān,是基础读音,guàn是一种变化了的读音。冠是帽子,但是帽子不能叫冠。首先了解一下帽,帽的本字是“冒”,象形加会意,上面是冃 ,下面是目,帽子戴在头上,不能盖住眼睛。最早的帽子的作用首先是束发,其次是保护头(见图1)。古人没有现代工具,不可能理发修面,肯定经历了蓬头散发到束发整齐的过程。

从前人记载看,小孩子头发短,十岁之前基本上是垂髫(tiao)。(“髟biāo”指多而长的头发,“召”就是“招”,垂髫是儿童长发招摇的样子);十岁之后,头发更长,就会找个软的绳索,把头发归拢起来,形如现在小女孩的马尾辫、羊角辫之类,叫总角(总,本义是聚拢);成年人头发肯定更长,就要好好地梳理捆扎,就是束发。束发用什么,自然选择软的植物条,或兽皮了。推想一下,无论枝条还是皮条扎头发都不会管长久,所以常常要把它带在身上,随时可以扎头发,大概是挂在脖子上吧。有一个字,“巾”恰好就是这个形象。巾是个象形字,象布巾搭在脖子上下垂的样子。“巾,佩巾也。从冂,象糸。(《说文》)”。原始社会人把兽皮简单缝合当做衣服,把多余的皮料带在身边,用来包裹或捆扎东西。古人佩带巾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时尚,有个字可以印证:“帅”是部队中的最高级将领,古字是帥,就是由表示堆积、聚集的垖,和巾组成,意思是向戴巾的人集中;帅还有英俊、潇洒的意思,不就是在夸耀戴巾的人吗。

“布”出现比巾晚,由父(斧头)和巾组成,用砍来的麻做成的巾就是布。巾可以束发,也可以包头,起到对头部保护作用,这就是最早的帽子。汉末农民起义,用黄巾包头,史称“黄巾军”。诸葛亮戴的帽子,后人也称“诸葛巾”,直到现在,西南人民仍用“帕子”包头,陕北民歌“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这帕子、白羊肚手巾不就是古代“巾”的遗风吗?

真正意义的帽子肯定是缝制的,有固定的形状。西周贵族戴“韦弁”,是用两块皮革缝制,上尖下阔,如双手合拢(弁的甲骨文形状);汉时人用布做的帽子叫“幘”,汉末天荒地乱,财物匮乏,魏太祖曹操的军士戴“帢”,幘和帢用帛布缝制,正好戴在头上,(帢,巾合于头,恰好合适);北周武帝时,帽子是把巾裁制成有四个角的“幞头”,唐代的人把四个角改成两只脚,文官戴左右伸出的“展脚幞头,武官戴在脑后交叉的“交脚幞头”。社会越发展,材料越丰富,帽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无论是弁、幘、帢、还是幞头都是“头衣”以保护头部为主,冠和冕说是帽子,实际意义已经不是“头衣”,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礼仪的象征了。冠冕堂皇、华冠丽服、南州冠冕 、 裂冠毁冕,这些成语都留下了痕迹。早在周时就有六冕制度,即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人,按不同级等级分为六种,分别穿戴的帽子。《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 冕,大夫以上冠也。”冕由和免组成。郭沫若考证免是冕的初文,像人戴冕形(《古文字诂林》9605页)。

冠的出现大概在商朝。战国时孔子的头衣是巾,因为他是老百姓,他的学生子路后来做了官,有了身份,戴的是冠。子路在跟敌人搏斗中,被击落了冠缨,因为整理冠被剁成肉泥,留下“君子死,冠不免。”的佳话。可见,在子路的眼中冠是多么的神圣,哪里是普通的帽子啊。楚大夫屈原以身报国,投江时峨冠博带,戴的是冠,而且是很高的冠。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羽扇纶巾是当时文化人的象征,纶读(冠),纶巾就是用青丝布做的冠。《红楼梦》第三回写庙里进香的贾宝玉戴的是束发镶宝紫金冠,回到家就不戴了。

由此可见冠不是普通的帽子,它带有冕的示范性。它读音同“观”“官”有给人看和出人头地的意思在里面。古时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现在人有乳名和学名,古人有名还有字,名是让父母叫的,字是成年之后才有的,让别人称呼的。“字”的甲骨文由宀和子组成,表示在家中生孩子(见图3)。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说的是由贪玩无知的孩子成家立业,变成有责任的成人。无论男女成年了就会正式参加社会活动,就要承担起家庭和和社会的责任,说话做事就要对他人有个交代,让人看一看,观一观。

加冠主要是对男孩子的,普通女子没有加冠一说,戴凤冠的女子一般是结婚的新人和宫廷的女官。加冠是男人的成人礼(见图4),《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加了冠才算成了人,这是人生角色的转变,是做人的责任教育。冠礼是“礼仪之始”,拥有极高的文化地位。

冠的象征意义更重,冠不是每天都要戴的,戴的比较多的还是弁、幘一类的帽子。弁和冠相比档次要低,反应在词汇上,马弁就是低级的武官、随从,正文前面的序言叫弁言。重要场合才戴冠,一般戴在内帽的外边,用簪子固定在发髻上,可以说是古时的礼帽。想来普通老百姓衣食无着,自然不能人人有冠,祭祖或结婚时借来佩戴一下更多吧。

顺便说一下女子及笄,及笄就是女人盘头,盘头是已婚成年女子的标志。古时女孩十五岁可以出嫁,有婆家的,十五岁盘头出嫁。没有婆家的不盘头,到二十岁还没有出嫁,也要盘头,这样的大龄未婚女子叫自梳女,一般来说是不会再结婚的。

图片来自网络

刘利,躲疫于家中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六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6/16962465274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