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贷筹款会失败吗知乎(你我贷筹款会失败吗)
前3年只还利息、总利息增加,温州“安居贷”是不是好选择?
近期,温州市与华夏银行合作推出“安居贷”,让借款人前3年可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创新房贷还款方式。在部分购房者看来,该产品可以减轻前期还款压力,适合稳定收入人群。而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类还款模式会增加总利息,实际并不会减轻购房者负担。
近日,温州市与华夏银行合作推出“安居贷”,让借款人前3年可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图/IC photo
温州“政银合作”推出安居贷,银行人员称产品还未上架
日前,据“温州住建”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温州市住建局与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展开“政银合作”,推出住房消费金融服务产品——“安居贷”。此类产品允许灵活调整按揭还款方式,借款人前3年可选择只还利息。
具体来看,上述华夏“安居贷”的特征是“灵活还、自由还”,主要面向贷款期限在10年(含)以上的首套住房按揭客户。申请“安居贷”的居民可选择“先息后本”或“少量本金加利息”等灵活还款方式,灵活还款方式最长可达3年,第4年开始分期还本付息。
而关于“首套”的认定标准,温州市住建局方面表示,以温州市域范围内住房和贷款信息为准,即名下在温州有1套住房,但没有贷款或贷款已结清的,购买普通住房都可执行首套首贷优惠政策。
对此,新京报记者致电华夏银行温州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安居贷”的具体申请条件是要求借款人名下没有贷款,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届时要参考征信情况等。在房源方面,如果买一手房,肯定是要在与该银行有合作的房源里展开。“目前该产品还不能马上办理,因为还在上架中。”
那么,在此之前已经办理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是否可以转办“安居贷”呢?上述工作人员称:“目前收到的信息是不行,但不知道未来这个产品会不会进一步优化。”
有购房者看好“安居贷”,可减轻前期还款压力
当前,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方面,主要有两种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
等额本息还款也称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等额本金还款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每月偿还的本金一样多,而利息部分则是每月递减,买房人最开始的还款压力较大,最后慢慢减少。
“‘安居贷’和以往房贷最大的差别在于还款方式不同。”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无论采用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都是每月还本金的差异,而“安居贷”则是可选择“先息后本”或“少量本金加利息”的方式。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偿还规律看,前3年压力最大,因为可能一些购房者首付也是通过借款或筹款的方式进行的。“安居贷”实际上为购房者提供了三年缓冲期,在这3年中因为利息和本金的负担比较小,所以其实就是减轻购房前3年的按揭贷款成本,对于购房者的压力减负有积极作用。
在采访中,新京报记者发现,有购房者对这一还款方式颇感兴趣。近期有购房打算的张女士表示,虽然这种还款方式利息并未减少,但是本金延后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缓解当前的还款压力的。
不过,在购房者黄先生看来,“安居贷”针对的是收入稳定人群。黄先生补充说:“如果收入不太稳定,或是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太乐观,还是不敢买房的。”
总利息更高,不会实际性减轻购房者负担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款方式的改变、还款时间节点的推后,本质上并不会减少利息。“这一贷款方式并不会实质性减轻购房者负担。”张波直言。
实际上,“安居贷”还可能会增加总利息。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提醒说:“是不是后期支付的利息可能会更多,这个是需要购房者要进一步考虑的。”
对此,华夏银行温州分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安居贷”这类还款方式并不是房贷利息的减免或降低,只是一种还款方式的不同。从利息来看,和等额本息、等额本金两种传统还款方式相比,“安居贷”的总体利息确实较高。“我们银行算利息就是根据你本金占用的一个情况去算的,若占用本金多,相应的利息也就多了。
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前3年本金没还,摊到相对较短的期限来还,利息肯定会增多。就“安居贷”而言,如果前3年没有还本金,只是还利息,那么3年后的利息将依然根据并未减少的本金基础上计算。相较之下,总体利息是“安居贷”最高,其次是等额本息,最少的是等额本金。
如此来看,温州推出的“安居贷”这种创新型还款方式,优缺点明显,前期减轻购房者还款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整个购房利息。
这种模式会被借鉴与推广吗?张波表示,“安居贷”类的还款模式本身依然存在一定风险,并不适合在全国大面积推广。采用这一贷款方式要求银行对于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进行细致审核,如果审核不严容易导致实际不具备完全还款能力人申请成功,这一风险将会延迟到3年后体现。另一方面,如果部分地区的房价出现明显下降,这一模式也会导致后续的违约风险明显提升。
新京报记者 饶舒玮 段文平
编辑 武新 校对 柳宝庆
不法中介为何劝客户把房贷置换为经营贷?隐藏高额收费陷阱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别上当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所谓的“转贷降息”看似利息更优惠,实际却隐藏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信息泄露等风险。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8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特别注意四大风险。
中介违规操作
给消费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但在“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不法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材料的服务,“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其实是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即使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成功帮客户申请到经营贷,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也会跟踪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到贷款违规进入楼市,银行将会要求客户限期还清所有贷款,客户个人征信也会留下不良记录。对于违规包装出来的经营贷,抽贷并非小概率事件。去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客户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表示,如果借款人和贷款中介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又给银行造成坏账,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银行可以报警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司法解释,骗取贷款金额在100万以上,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在20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中介垫付“过桥资金”
息费隐藏诸多猫腻
银保监会风险提示指出,不法中介所谓的“转贷降息”,需要消费者先结清住房按揭贷款,再以房屋作抵押办理经营贷。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将被中介要求承担上述各项高额费用,同时还将承担高息过桥资金的还款压力。
根据北青报记者当时的调查,过桥资金利率,不同城市不同中介的标准有高有低,低的能到万分之五,高的能到千分之二。但是,只要经营贷没放款,这笔过桥资金是用一天就要收一天。虽然中介都说很快就能搞定,但现实中也有部分客户在贷款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岔子”,一个月才放下款来,过桥利息就花了一大笔。此外,还有少数“无良”中介会在办理过程中,以各种名义加收额外费用,比如担保费、公证费等,转贷者骑虎难下只能应允,最后发现,转贷的成本比自己预想的高了很多。
“以贷还贷”等操作
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经营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比如,经营贷的期限较短,还款要求也很不一样,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大部分银行会要求经营贷客户1年或3年,最多5年续签一次。利率越低,续贷的间隔越短。每次续贷,银行还会按程序审查这家企业的贷款资质和经营情况。银行不会保证一定会成功续贷,更不会保证续贷时利率与原来一样。续签的时候,大部分银行会要求先一次性归还本金,等成功续贷之后再发放一笔新的贷款。客户如果还不上这笔钱,到时还要找中介的过桥资金应急。
有银行人士表示,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为支持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基本都能无本续贷,很多人会感觉经营贷很宽松,以后政策如果变了,优惠便利条件没有了,贷款利率也可能会变高。这都是借款人必须考虑的政策风险。
部分中介泄露或出售
消费者个人信息
消费者选择“贷款中介”的“转贷”服务,需要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合理评估个人或家庭实际情况,若有提前还贷或者其他金融业务需求,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咨询了解相关情况。申请贷款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贷款申请材料;在合同签署时,认真阅读条款,重点关注利率、费用、权利义务、风险提示等重要内容,谨慎对待签字、授权环节;借贷后,注意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避免挪作他用,产生违约责任,影响个人征信。
此外,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不轻易登录不明机构网站和转发链接;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造成财产损失。(记者 程婕)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不法中介为何劝客户把房贷置换为经营贷?隐藏高额收费陷阱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别上当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所谓的“转贷降息”看似利息更优惠,实际却隐藏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信息泄露等风险。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8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特别注意四大风险。
中介违规操作
给消费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但在“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不法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材料的服务,“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其实是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即使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成功帮客户申请到经营贷,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也会跟踪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到贷款违规进入楼市,银行将会要求客户限期还清所有贷款,客户个人征信也会留下不良记录。对于违规包装出来的经营贷,抽贷并非小概率事件。去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客户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表示,如果借款人和贷款中介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又给银行造成坏账,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银行可以报警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司法解释,骗取贷款金额在100万以上,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在20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中介垫付“过桥资金”
息费隐藏诸多猫腻
银保监会风险提示指出,不法中介所谓的“转贷降息”,需要消费者先结清住房按揭贷款,再以房屋作抵押办理经营贷。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将被中介要求承担上述各项高额费用,同时还将承担高息过桥资金的还款压力。
根据北青报记者当时的调查,过桥资金利率,不同城市不同中介的标准有高有低,低的能到万分之五,高的能到千分之二。但是,只要经营贷没放款,这笔过桥资金是用一天就要收一天。虽然中介都说很快就能搞定,但现实中也有部分客户在贷款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岔子”,一个月才放下款来,过桥利息就花了一大笔。此外,还有少数“无良”中介会在办理过程中,以各种名义加收额外费用,比如担保费、公证费等,转贷者骑虎难下只能应允,最后发现,转贷的成本比自己预想的高了很多。
“以贷还贷”等操作
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经营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比如,经营贷的期限较短,还款要求也很不一样,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大部分银行会要求经营贷客户1年或3年,最多5年续签一次。利率越低,续贷的间隔越短。每次续贷,银行还会按程序审查这家企业的贷款资质和经营情况。银行不会保证一定会成功续贷,更不会保证续贷时利率与原来一样。续签的时候,大部分银行会要求先一次性归还本金,等成功续贷之后再发放一笔新的贷款。客户如果还不上这笔钱,到时还要找中介的过桥资金应急。
有银行人士表示,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为支持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基本都能无本续贷,很多人会感觉经营贷很宽松,以后政策如果变了,优惠便利条件没有了,贷款利率也可能会变高。这都是借款人必须考虑的政策风险。
部分中介泄露或出售
消费者个人信息
消费者选择“贷款中介”的“转贷”服务,需要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合理评估个人或家庭实际情况,若有提前还贷或者其他金融业务需求,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咨询了解相关情况。申请贷款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贷款申请材料;在合同签署时,认真阅读条款,重点关注利率、费用、权利义务、风险提示等重要内容,谨慎对待签字、授权环节;借贷后,注意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避免挪作他用,产生违约责任,影响个人征信。
此外,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不轻易登录不明机构网站和转发链接;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造成财产损失。(记者 程婕)
来源:北京青年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6/16962464684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