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绰号是什么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宋江的绰号是什么)
《水浒传》人物绰号趣谈:宋江的绰号为什么叫“呼保义”?
《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的意思很好理解,作者在十八回介绍宋江时说:“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人向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作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危。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而“呼保义”是什么意思,书中没有交代。多数读者也感到费解。
《宋史》卷一六九《职官志》记载:“政和二年,易武阶官以新名,以旧官右班殿直为保义郎。”涵芬楼本《说郛》卷三四《趋朝事类》官品说明,保义郎为武职中最低一级。据此可以知道“保义”是宋代武官官名。那么身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为什么叫“保义”呢?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朱氏盛衰”条记载朱勔死后,人们以谑词嘲讽其原先仗势发达的仆人:“叠假山,得保义,幞头上带着百般材气。做模样偏得人憎,又识甚条制。今日伏惟安置。”又云:“做园子,得数载,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爱。时将介保义酬劳,反做了今日殃害。”与宋江大约同时的一位学者曾慥在《高斋漫录》一书中说:“近年贵人仆隶,以仆射、司徒为卑小,则称保义,又或称大夫也。”可见到了南北宋之交的时候,官爵已滥。保义郎一职,尽人可得,已经到了与“贵人仆隶”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宋徽宗与蔡攸等微服出游,被市中估人称为“保义”。另外,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有“寇保义卦肆”。洪迈《夷坚志》载有“田保义”、“张保义”、“马保义”。《西湖老人繁胜录》记瓦市影戏有“尚保义”。《梦梁录》卷二十记小说讲经史有“王保义”。周密《武林旧事》卷四载有教坊乐部杂剧“保义郎王喜”,卷六诸色艺人有“徐保义”、“汪保义”。可见“保义”这个称呼在当时使用之滥。
从民间流传,到《水浒传》的作者给宋江按上“呼保义”这个绰号,显然与塑造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关。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宋江赞词说:“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这几句话乍看起来语意模糊,但如果了解了两宋间“保义”这一称呼使用之滥,便不难明白,“呼保义”的“呼”是自呼的简词。宋江自呼“保义”,实际是说宋江十分自谦,把自己说成是奴仆之流,而不像有些农民起义领袖那样,动辄就称王。况且“保义”还有保护赵家社稷的忠义之意。这与“狂卓”形成鲜明对比。“狂卓”是指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卓老大,绰号“卓真龙”,这当然犯了“忌讳”。从中可以看出从民间到作者在这一称呼上的爱憎观念。正因为如此,赵宋王朝对农民起义和绿林盗贼进行招安也往往授予 “保义郎”的名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零四:“海贼郑庆、郑广并补保义郎。”《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加宋江为保义郎”,这虽然与其绰号吻合了,但已经去掉了其中自谦的成分,而变成了朝庭对忠义之士的肯定。(转自太原日报)来源:中国网
《水浒传》人物绰号趣谈:宋江的绰号为什么叫“呼保义”?
《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的意思很好理解,作者在十八回介绍宋江时说:“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人向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作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危。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而“呼保义”是什么意思,书中没有交代。多数读者也感到费解。
《宋史》卷一六九《职官志》记载:“政和二年,易武阶官以新名,以旧官右班殿直为保义郎。”涵芬楼本《说郛》卷三四《趋朝事类》官品说明,保义郎为武职中最低一级。据此可以知道“保义”是宋代武官官名。那么身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为什么叫“保义”呢?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朱氏盛衰”条记载朱勔死后,人们以谑词嘲讽其原先仗势发达的仆人:“叠假山,得保义,幞头上带着百般材气。做模样偏得人憎,又识甚条制。今日伏惟安置。”又云:“做园子,得数载,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爱。时将介保义酬劳,反做了今日殃害。”与宋江大约同时的一位学者曾慥在《高斋漫录》一书中说:“近年贵人仆隶,以仆射、司徒为卑小,则称保义,又或称大夫也。”可见到了南北宋之交的时候,官爵已滥。保义郎一职,尽人可得,已经到了与“贵人仆隶”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宋徽宗与蔡攸等微服出游,被市中估人称为“保义”。另外,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有“寇保义卦肆”。洪迈《夷坚志》载有“田保义”、“张保义”、“马保义”。《西湖老人繁胜录》记瓦市影戏有“尚保义”。《梦梁录》卷二十记小说讲经史有“王保义”。周密《武林旧事》卷四载有教坊乐部杂剧“保义郎王喜”,卷六诸色艺人有“徐保义”、“汪保义”。可见“保义”这个称呼在当时使用之滥。
从民间流传,到《水浒传》的作者给宋江按上“呼保义”这个绰号,显然与塑造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关。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宋江赞词说:“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这几句话乍看起来语意模糊,但如果了解了两宋间“保义”这一称呼使用之滥,便不难明白,“呼保义”的“呼”是自呼的简词。宋江自呼“保义”,实际是说宋江十分自谦,把自己说成是奴仆之流,而不像有些农民起义领袖那样,动辄就称王。况且“保义”还有保护赵家社稷的忠义之意。这与“狂卓”形成鲜明对比。“狂卓”是指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卓老大,绰号“卓真龙”,这当然犯了“忌讳”。从中可以看出从民间到作者在这一称呼上的爱憎观念。正因为如此,赵宋王朝对农民起义和绿林盗贼进行招安也往往授予 “保义郎”的名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零四:“海贼郑庆、郑广并补保义郎。”《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加宋江为保义郎”,这虽然与其绰号吻合了,但已经去掉了其中自谦的成分,而变成了朝庭对忠义之士的肯定。(转自太原日报)来源:中国网
从宋江的两个绰号,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宋江是《水浒传》中性格最为复杂也最具心理深度的好汉。
了解宋江,要先从他的两个绰号“及时雨”和“呼保义”说起。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雨太多,涝;雨太少,旱。风调雨顺除了适量,还要适时,所以才有“好雨知时节”、“春雨贵如油”等说法。
宋江作为梁山好汉最为推崇的大哥,身上最突出的优点就是疏财仗义,经常救济处于困境中的市井中人。书中说宋江“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都把他比作天下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受他资助的卖糟腌的唐牛儿、卖汤药的王公、流落郓城的阎公、阎婆,都是社会弱势人群。
对于流落江湖的好汉,宋江资助的力度更大。病大虫薛永在揭阳岭打拳卖艺,希望有人给点赏钱混碗饭吃。没想到地头蛇穆春因为没有得到保护费,吩咐手下小混混,不让给钱。宋江当时是刺配途中的囚徒,一出手就是5两银子。相识三天,宋江就在李逵身上花了80两银子。从此,李逵跟定了宋江,“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追随之心至死不悔。
宋江的另一个绰号是“呼保义”。据研究,“保义”是宋代时的八品小官。宋代积弱,国家鼓励保家卫国,如有人聚集1000人,朝廷就会授予“保义”的称号。宋江自呼保义也好,还是被他人呼为保义也好,都说明宋江希望得到朝廷的认可,到体制内做官。对待朝廷态度不同,是宋江和晁盖的区别。第71回说:“在晁盖恐托胆称王, 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晁盖是铁了心造反,宋江是先拉起山头再接受招安。
江湖和朝廷,是《水浒传》着力描写的两个世界。江湖之远,好汉们出没其中。庙堂之高,皇帝和官员们掌控一切。宋江能够在两个世界自由穿行,与他“郓城小吏”的身份有关系。
官是朝廷任命的,吏是附属于官的办事人员。“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到了任期,经过考核,就会提拔到新的岗位。吏的上升空间很小,但一直掌握着地方上的实权。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但他没有利用手中权力欺压百姓,反而“好行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正因为如此,宋江威信很高,“上下敬爱,满县人没一个不爱他。”
宋江虽然小吏出身,后来落草做了强盗。但一直胸怀忠君爱国的理想,渴望作出一番大事业以青史留名。在当时那么多好汉报国无门的情况下,他琢磨出了“先造反,后招安”的路子,努力把兄弟们往高处带。这样,上梁山做强盗就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在从事一项高尚的事业。宋江能够把这么性格、来历各不相同的好汉笼络在自己身边,与他身上这种理想的光辉是分不开的。
作为老大,宋江具有一定的领导艺术,自称“自幼曾攻经史,长大亦有权谋。”对于不同的兄弟,方式不一样。李逵是性格粗鲁的忠勇之人,宋江先以重金后结齐心,而后又给予特殊关照。对于武松这样的阳光青年,宋江勉励“他一刀一枪,博得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为人一世。”对于关胜、呼延灼等重量级朝廷降将,宋江拉拢他们一同替天行道,承诺适当的时候接受招安,重回体制内。
陈桥驿挥泪斩小卒时,宋江说“大小兄弟不曾亏待了一个”。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如果是为了招安事业的需要,牺牲个把兄弟他是不会心软的。后来,李逵的死也是为了维护梁山所谓的名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6/16962462144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