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的介绍和特点(鲸鱼的介绍)

时间:2024-03-05 02:02:43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浮生若梦

鲸的习性.

鲸是海洋哺乳动物,胎生,幼仔哺乳,用肺呼吸。但它既不同于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也不同于企鹅等用肺呼吸的海鸟,它终生在水中生活,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则一段时间在水里,一段时间在陆上生活。这种特殊的习性可能与其起源有关。善于游泳,长于潜水是鲸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共同习性之一。鲸和海豹都是优秀的潜水员。须鲸类的游泳速度一般为每小时30公里,受惊时每小时为40公里,鳁鲸的速度最快,每小时约55公里,比万吨巨轮还要快。

  抹香鲸游泳速度较慢,一般为每小时10公里,最快时为25公里。鲸潜水的时间和深度也很惊人,它可潜入200~300米的深海,历时2小时之久。与海豹相比,鲸的潜水深度比不上可潜入600米的威德尔海豹,但鲸的深潜时间比海豹长得多,威德尔海豹长潜时间为70分钟,仅是鲸的一半。这种深潜与长潜的差别,可能与躯体大小不同有关,鲸是庞然大物,下潜和上浮时的动作显然没有躯体纤细结实的威德尔海豹灵活。鲸的肺活量大,它的肺可容纳15000升气体,下潜时贮存大量氧气,上浮时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它能长潜的奥秘之一。此外,鲸和海豹的脑袋都很小,不到体重的1/1000,这可能是它们能够长潜和深潜的共同有利条件。

  “喷泉式”呼吸方式,是鲸特有的生活习性。鲸在水下生活期间,紧闭鼻孔,露出水面呼吸时,鼻孔张开,凭借肺部的压力和肌肉的收缩,喷出一股白花花的水柱,并伴随一阵汽笛般的叫声。所喷水柱的高度和形状是鉴别不同鲸种的标志。据此,有经验的捕鲸者,可以迅速地判断鲸的种类及其大小和距离的远近。如蓝鲸的喷水柱垂直向上,强劲有力,上粗下细,顶部松散,如同礼花,射程高达10米以上。其他须鲸类喷水柱的高度一般为8~10米。抹香鲸的喷水柱向左前方偏转,喷射力弱,粗短而松散,高度仅3~4米。关于水柱的成因和成分,日前仍有争论,有人认为是肺中喷出的废物,也有人认为是肺中的水汽和激起的海水相结合的产物。

  南大洋的鲸主要以磷虾为食,也吞食一些桡足类等甲壳类浮游动物。滤食性须鲸,从带和温带迁促到南极,在南极水域饱食美餐,寻偶交配。在此期间,有些种群能积累全身脂肪量的50%。须鲸在带很少吃东西,在南极积累的脂肪用来提供它一年中其他时间所需要的能量。齿鲸类的袜香鲸是以食乌贼和鱼类为主。鲸的胃口很大,一头蓝鲸一天能吃8~10吨磷虾。蓝鲸口腔的容积达5立方米,张口时大量的磷虾和海水一起涌进,闭口时,把海水从唇须缝中挤出,滤出的磷虾一口吞下。多数鲸类成群的习性不很显著,唯独抹香鲸有组织小家庭的习惯,其成员往往是雌鲸、幼仔和雄鲸各一头,但其周围也常有成年的雄鲸伴随,伺机而动,争夺妻妾。抹香鲸往往是一夫多妻。鲸很多是在南极之外繁殖,一般每年一次,每胎产一仔。怀孕期一般为9~12个月,蓝鲸为12个月,抹香鲸的怀孕期长达16个月。

  仔鲸的生长速度很快。蓝鲸的受精卵的重量不到1毫克,小到肉眼难以辨别。幼仔出生时体长则达7~8米,体重约2~3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婴儿。幼仔的哺育期为7个月,每天的哺育量为400~500公斤。雌鲸的乳汁营养丰富,脂肪的含量达40%~50%,和海豹相似,是鲜牛奶脂肪含量的10~15倍。因此,仔鲸生长快,膘肥体胖。仔鲸在哺育期每小时可增加体重4公斤,一昼夜竟增长80~100公斤。仔鲸在断奶后,生长速度大减。蓝鲸的性成熟为4~5年,其寿命最长可达100年。须鲸的寿命一般为40~50年,最长可达100年之久。迁徒生活是鲸的共同习性,像鱼类的回游,候鸟的迁徙一样,不过时间、季节和地点各不相同罢了。

  迁徙是鲸的一种本能,也是生存所迫,比如须鲸在其他海域进食很少,主要在南极海域进食,所以它必须返回南极海域。南大洋的鲸多数是从带和温带迁徙来的,在每年的11月左右到达南极海域,在那里逗留100来天,于翌年二三月踏上回程。须鲸在南极海域逗留的时间最长,通常为120天以上。有的缟臂鲸可在南极海域越冬,并在亚南极区繁殖。其他多数鲸种在南极地区或在迁徙的途中寻偶、交配,在温带和带繁殖后代。在南极海域很难看到正在哺乳的仔鲸。

蓝鲸:肠子可达300米,一口能吞下20人,死后滋养鱼虾百十年

蓝鲸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的生物,它的长度和重量十分惊人,战斗力更是排名世界前列,它的一根舌头就能把陆上森林之王老虎打死数千回,若是它稍微摆摆身就能让泰坦尼克号翻船坠入海底。

如果把蓝鲸的肠子拉直,足有200到300米长,血管粗到可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度更是可以达到60多厘米。蓝鲸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据估计,它所发出的功率约为1500到1700马力,蓝鲸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和大力士。

小学课本中也存在一些对于鲸鱼的描述——据说,鲸鱼的嘴巴里可以装下20多个大人,这样想来,大家都可以在鲸鱼的嘴巴里凑好几桌麻将了。虽然作者这样举例,但是蓝鲸性情温和,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其他海洋生物,更不会贸然攻击人类,这么一个“大块头”倒是有自己独特的温柔在的,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说。

我们从小便接受“蓝鲸很大很重”这一事实,但是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性情温和的蓝鲸可以生长得如此之大,拥有超过恐龙的体型?

成年蓝鲸为什么这么大?不瞒你说,刚出生的小蓝鲸就已经很大了,它们的个头大约在6至7米左右,重量也是以吨来计数的,小蓝鲸的体重可以达到5到7吨那么重,所以,刚出生的小蓝鲸就可以拿到各种称重和身高比赛的冠军。

其实,所有的鲸类都是从陆地生物进化而来的,蓝鲸也不例外。鲸鱼的祖先巴基鲸的体型并不大,约为10米左右,原始巴基鲸的这一类似于海豚的身形保持了四千多万年,直到大约三百万前地质史上的最后一次冰川——第四纪冰川来临才开始变化。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原始鲸鱼们面临着食物的匮乏、天敌的猎食的困境。在忍受近一百多万年后,第四纪冰川消融,气候变得湿润,海洋生物繁盛,生物种群增加到80多种,空气中的含氧量增加,鲸鱼体型急剧增大。此时的鲸鱼进化的相当完美,在海洋里是巨无霸,处在食物链的顶端,除了人类几乎没有天敌。

除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蓝鲸的进食量也是惊人的,蓝鲸从不主动捕杀其他生物,但是由于海洋中小鱼小虾经常成群地在海洋中游荡,即使鲸鱼不主动去捕食,只要它想要饱腹,稍微张开自己的大口,就能有几吨鱼虾进入胃中。

蓝鲸的进食对象主要以磷虾为主,在北大西洋的蓝鲸一般吃北方磷虾,在南极的蓝鲸主要吃南方磷虾,最令人震惊的是,蓝鲸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吃完2到3吨磷虾。

虽然蓝鲸所吃的一顿会让无数的磷虾命丧黄泉,但是鲸鱼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温柔,俗话说得好,“一鲸落,万物生。”

在察觉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蓝鲸会选择到一处安静的地方去,然后孤独地沉入海底。此时,就算是水波荡漾,蓝鲸也没有任何动静。死后的蓝鲸会缓慢地沉向海底,这个过程被科学家命名为鲸落。

鲸落的过程一般可以持续4至24个月,这一时间主要取决于鲸鱼个头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海洋生物来分食鲸鱼的身体,撕咬它身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肉。当鲸鱼到达海底数千米的尽头时,它仍旧可以滋养许多软组织生物和微生物。当鲸鱼身上的所有营养物质都被瓜分完毕之后,成为礁石状态的鲸尸为珊瑚提供了生长环境,至此,鲸鱼才完成了鲸落的全过程,真正地与大海融为一体,完成了它最后的温柔。

一座蓝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之久,所以鲸落也被称为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它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例如,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鲸落至少维持了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

由于鲸鱼死亡及下落过程的不确定性,人类迄今为止只发现了50多座鲸落的痕迹,我国科学家于2020年在南海首次发现约为3米长的鲸落,这是一次惊人的发现,也是我们对于鲸鱼温柔行为的揭示。

在日后,人们必将见识到更多鲸鱼的温柔,因为我们不能将鲸鱼的温柔埋没。

鲸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它在古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子?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导言:

在古代典籍中,鲸鲵通常被描述为大海中的庞然大物,雄性称为鲸,雌性则称为鲵。然而,古代的人们对这些“海大鱼”了解甚少,尤其是在唐代,距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的人们很难接触到海洋生物,导致了不同地域对鲸鲵的理解各有不同。更加困难的是,鲸鲵生活在大海深处,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支持制造大型船只,这也限制了唐代人们深入了解这些神秘生物的可能性。

一、鲸鱼的发现

古代中国历史中一直有关于鲸鱼的记载,虽然当时没有用“鲸鱼”这一术语。在康熙版的《廉州府志》中的“鱼属”中,第二种就被称为鲸鱼,俗称海主,有千斤重,骨骼坚硬可制成实用工具。《左传·宣公十二年》中也有关于古代使用鲸鱼的记录,这些记载表明,古代人们对于这来自深海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们无法在内陆地区亲眼见到它们,所以一旦有机会,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捕捞。

在唐代,特别是唐昭宗时期,有一位名叫刘恂的官员在广州担任司马一职。这是一个相对清闲的官职,让他有充裕的时间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刘恂在官职结束后留在广州,撰写了一本著名的地情书《岭表录异》,其中提到涠洲岛有珠池的描写。他也在书中提到“海即海上最伟者也”,这里的“海”指的就是鲸鱼。他曾夸大其词地描述鲸鱼身长数千尺,足以将一艘船吞没,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目击者称见到巨鲸在海中翻滚,气势惊人,这种夸张不足为奇。

刘恂还在书中提到,从广州到安南贸易的船只经常会遇到海市蜃楼,巨大的水柱向上喷涌,仿佛下雨一般。这种现象增加了对海洋的神秘感。对于鲸鱼的传说,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不少,庄子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便是其中之一。不同的书籍中,鲸鱼被称为巨鱼、水鱼等,有时还描述鲸鱼背上有大洞并能喷水,因此也有人称其为井鱼。

曹毗的《观涛赋》写道:“骸丧成岛屿之墟,目落为明月之珠。”这表明古人对于鲸鱼的重视程度,他们知道鲸鱼非常有价值,因此追求捕捞,希望能获得丰富的资源来维持生计。

不仅仅是中国,周边海域的日本也有关于鲸鱼的历史记载。古代日本靠海生活,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不得不依赖捕捞鲸鱼。日本的气候湿润温暖,渔业资源丰富,因此捕捞鲸鱼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鲸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古代日本人视其为“海之恩赐”食用。鲸鱼肉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珍贵的食物补给,对捕鲸者来说,捕捉鲸鱼意味着巨大的利润。

日本的捕鲸历史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绳文遗址出土文物中包括鲸骨,以及大量的海豚骨,显示出古代日本人已经开始捕捞鲸鱼。弥生时代的壁画描绘了人们捕捞鲸鱼的场景,表明那个时候已经进行了规模化的捕鲸活动。专家认为,弥生时代的日本可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捕鲸组织。

二、鲸制品的用途及捕鲸的危害

鲸鱼在拉丁语中意为“海怪”,这与中国人将其视为海洋神灵的看法大相径庭。古代中国早已记录了鲸鱼的多种用途,包括鲸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5/16962506926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