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尔是什么镇镇长闪耀暖暖(罗德尔是什么镇镇长)

时间:2024-03-04 16:37:27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君心似我心

《大众日报》创刊号

在临沂市档案馆珍藏着《大众日报》创刊号(1960年重印版),泛黄的纸张尽显岁月的沧桑,依旧清晰的字迹默默讲述着《大众日报》走过的峥嵘岁月。

《大众日报》创刊号。

《大众日报》创刊号共四版,报名置于报头中间。一版正中是发刊词,阐明了办报的宗旨:“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由于《大众日报》高举团结、抗战、进步的旗帜,反对、投降和倒退,具有人民大众的鲜明立场,坚持真理和正义,因此创刊以后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坚决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又巨大的影响。报纸创刊开始时只发行两千份左右,不久就增加到了五六千份。

报社的筹备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领导人民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华北地区,以游击战为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当时,中国领导下的山东八路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还很薄弱,无论在人力、财力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已经成为发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战的关键。为了能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动员、组织和鼓舞人民群众积极抗日,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创办一份能够作为山东人民抗战号角的报纸。

省委委派刘导生、匡亚明着手报纸的筹办。刘导生抗战前是北平民先总队部负责人之一,“一二•九”爱国北京大学的领导人。平津沦陷后,动员和组织大批平津同学到山东参加抗战工作,省委任命他为报社社长。匡亚明同志是原上海大学毕业生,文化水平较高,省委任命他为总编辑。省委当时有两部电台,一部是战报台,一部是新闻台,为了便于报社接收新闻,省委把新闻台调拨给了报社。还调给由电训班毕业的三个实习报务员、三个译电员;又从干校调来一批爱好写作的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培养作记者。后来,《青年报》全体人员集体加入了《大众日报》社,壮大了报社队伍。沂水《青年报》创办于1938年3月,由爱国进步青年李戴、马民、张惠、安然、刘力子、刘承塾等创办,开始名为《民声报》(三日刊),后改为《青年报》。经边区省委动员,《青年报》全体人员于11月中旬集体加入《大众日报》社,同时带去了青年报社的七支步枪、一台收音机、一架油印机、两部电话机和一推车电池、油墨、新闻纸等物资。他们的到来,为《大众日报》提供了现成的办报人员和重要的办报物资。1938年12月,根据中央决定,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山东分局。《大众日报》就作为山东分局的机关报筹办。很快,报社编辑室、电务室、印刷厂、包括负责经营和发行的营业部都成立起来了。编辑室与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一起,驻沂水县王庄,有编辑5人,主任马民;电务室负责人是刘承塾,有3名实习报务员和一部收报机;营业部共有6个人,由刘力子负责;印刷厂设在王庄村北四公里外的小山村云头峪,厂长于一川,指导员郭克刚。

创刊之前,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和刘导生、匡亚明谈话,确定了办报的三个原则。“一是党的报纸,二是有利于统一战线,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匡亚明建议说,报纸的宗旨是“立足于大众,大众办,大众看”,名字就叫“大众日报”吧。郭洪涛说很好,名副其实为大众人民服务。两人的一番讨论,既确定了这份报纸的名字,也框定了这张报纸的宗旨。

创刊的艰难

那时,在沂水王庄这样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里,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办一个党报是要面临很多困难的。

第一个困难是干部问题。编辑部中只有匡亚明一人具有写作经验,其他人都是刚参加抗战工作的青年,缺乏实际革命斗争的锻炼。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匡亚明同志不仅要根据山东分局的布置,制定报纸宣传方针、要求,还要撰写社论和文章,而且要帮助各版编辑改稿、划版,手把手向编辑传授业务知识;电务室3名实习报务员,由于业务技术不过关,开始收报时还不能抄全字码,无法译成段文字;印刷厂虽然找到了几个印刷工人,但没有一个曾排印过报纸,更增加了编辑工作的困难。编辑要一字不差地计算字数,划好版样,才能送到印刷厂去。但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倒《大众日报》的创办者,他们以顽强的毅力苦练基本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创刊的要求。

第二个困难是印刷问题。为随时应付日本侵略者的偷袭和“扫荡”,报社的印刷厂设在距编辑部八九里路、非常隐蔽的小山村云头峪,当时印刷厂有破旧的四开机、脚蹬机各一部,一些残缺不全的铅字。有老工人十余人,练习生十余人。厂房是借用农民的小草屋,整个厂房和工作室不足50平方米,一头放字架,另一头安装印刷机。门窗又矮又小,屋内又黑又冷。拣字、拼版工人用瓦盆点了两盏油灯还看不清铅字,只好又在字盘上点一支蜡烛。稍有不慎,不是烫了手,就是烧了眉毛和头发。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冬,室内又没有取暖的火炉,工人手冻麻木了,拿不住铅字,只好停下来搓搓手,跺跺脚,活动活动身子,稍稍暖和一些,继续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到伙房领点木柴和秫秸烘一烘寒气。可是这一来,又弄得满屋是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大众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在油印报纸。

第三个困难是发行问题。王庄地处沂蒙山区中心腹地,本来交通就非常闭塞,极少与外地有来往联系,交通一般都靠徒步,连独轮小车和牲口运输都很少。加上敌人的处处封锁,报纸的发行工作是艰难而危险的,主要靠我党的交通员徒步肩挑来完成。每期报纸印刷前,由交通员将底稿送云头峪印刷厂排印;印出报纸后,再由交通员用担子挑回王庄分发。为了穿过一条条封锁线,那些英勇而平凡的交通员,通常得利用晚间冒着生命的危险送报。当时并无完善的发行系统,营业部在沂水县夏蔚设报社总发行处,在沂水县黄山铺、蒙阴县坦埠设代销处,报纸一部分由代销员销售,另一部分交山东纵队交通总站送各地八路军办事处代销。就这样,《大众日报》靠着交通员们越过千山万水,冲破种种艰难险阻,发往全省各地及大江南北。

此外,诸如纸张、油墨、铅字等等困难,都时时威胁着报社的同志们,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全体报社同志团结一致,终于克服了所有困难,1939年1月1 日,期盼已久的《大众日报》创刊号终于诞生了。

战斗的历程

《大众日报》在战斗中诞生,并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大众报人既是办报队,也是战斗队,在反“扫荡”的时候,和敌人遭遇是常有的事。

大众日报社印刷厂的工作人员在沂水县王庄合影。

1939年6月,日寇首次大规模“扫荡”鲁南地区,在反“扫荡”战斗中,报社营业室的赵钧英勇牺牲。这是《大众日报》社成立后牺牲的第一位同志。

“我发誓向天呼号,为了民族的生存,要流尽最后一滴血。”1941年的大青山突围战中,大众印书馆编辑部主任郭季田壮烈牺牲。人们在他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这首诗。这次战斗,《大众日报》战时第二新闻小组18位同志不幸遇难,写下报史上极其悲壮的一页。

由于战事频繁,报社被迫不断转移,仅从创刊至1947年10月19日,报社机关设在临沂地区境内的8年零10个月又19天,就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先后辗转于临沂的9个县计30余个村庄。《大众日报》在战争环境中一直坚持出版,因特殊情况不能铅印时,就出石印、油印报或书页式小报。整个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是山东分局机关报;1945年中央华东分局成立,一直是华东局机关报;1949年,华东局南下,山东分局成立,改为山东分局机关报;1954年,山东省委成立,由此改为山东省委机关报,相承至今。《大众日报》从创刊到新中国成立的10年间,报社牺牲的同志共有578位,这在世界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群众的贡献

《大众日报》创立时,报社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报纸都无处可印。报社印刷厂所在的云头峪村最新的房子就属牛庆禄家,牛庆禄三个月前刚刚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新房子小夫妻才住上不到百天,村妇救会主任陈忠芳找到牛庆禄的新媳妇刘茂菊说:八路军为了打鬼子,把印刷厂设在咱村,需要房子装机器……一听是为了打鬼子,刘茂菊二话没说,马上张罗,与丈夫一起和公婆挤在一间屋里。

由于根据地缺乏物资,油墨、纸张、铅字等都是通过地下党从济南、泰安等地历尽艰险弄来的。有一年夏天在转移的时候,铅字装在一个箱子里,放在小车上推着过河,没想到碰到河里的石头,小车一颠簸,箱子翻到了河里,铅字全都撒出来了,一个个铅字散落在河中,有些还被河水冲走了,而转移的时间又很紧张。得知这一情况后,村民们立即组织到河里捞铅字,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把铅字全部捞了上来。

历史不会忘记,为了《大众日报》的诞生和发展,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群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60多位沂蒙乡亲在战争年代,为了帮助报社埋机器、藏纸张、掩护伤员而壮烈牺牲。他们中间有老人,有孕妇,也有未成年的孩子。报纸从印刷发送到设备保存,报社干部职工从生活起居到战斗转移,无不得到群众的倾力支援。

《大众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同行。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大众报人以鲜血浸润笔尖,以生命点亮火炬,忠实传达党的声音,动员军民,鼓舞军民,并同军民一道顽强战斗,在灾难深重的黑夜,播撒着火种,传播着希望,成为抗战烽火中的红色号角。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4/169625233672943.html